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希特勒就得到了准确情报,盟军准备进攻西西里,但仅仅是为进攻撒丁岛和希腊做掩护。
进攻撒丁岛,是为进攻法国南部作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则可以进攻意大利;在希腊和巴尔干登陆,则可以切断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通道,如果盟军会与南斯拉夫的铁托汇合。德国的巴尔干盟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很可能倒戈。这样一来,盟军就一跃进至奥地利和匈牙利,冲到德国大门口了。
希腊和巴尔干半岛、撒丁岛、西西里岛。这三个地方都可能是盟军进攻的目标。
现在,有了可靠的消息,反复核实消息无误后,希特勒相信了这一情报。就调动部队,进行了部防。简单地说,无非就是削弱了西西里岛,加强希腊等地的防御,称了美英的心意。
战斗之初,美国军队因为缺乏经验,除了很多差错,在一团混乱中,也完成了登陆任务。但接下来,就是一场恶梦了。
几天以后,希特勒知道自己被欺骗了,恼羞成怒,他急于给盟军以严厉地打击,以挽回局势。于是,希特勒亲自出马,给我拍了电报,希望中国空军能在苏联战场为德军的作战提供支援。
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我明明知道德国空军会被调到哪里,也得装作不知道。因此,我都没有问详情,就答应了希特勒的请求。希特勒大喜过望,连连表示“中德友谊永世长存”云云。
花花轿子人抬人,我也就顺水推舟地作了类似的回应。
当然,这东东是当不得真的。当初年少时,我没少听说,中苏友谊永世长存的结果——没国两年“友谊永世长存”的两国差一点儿就爆发了核战争。
一个人的欢乐总是建立在另一个人,或一些儿人的痛苦之上。希特勒是高兴了,罗斯福和丘吉尔就要倒霉了。
PS:修改了一下,查资料真麻烦.今天还有一章……为什么说这话的时候我又感到阵阵的心虚……哎,我可真是个虚心的人啊! ?
第141章[全]
10月份的地中海,风高浪急,并不是登陆作战的好时机。美英联军又刚刚结束北非战役,利用这个心理上的盲点。盟军在登陆作战的初期,并没有什么太多伤亡。
驻西西里的意大利守军多为强行招募的本地人,训练平平,且兵无斗志。盟军登陆之初,意大利人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投降的意军太多,打乱了盟军的进攻,阻挡了盟军的登陆。
在我的印象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似乎一直是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除了寥寥无几的几场小战斗,英勇一点儿。其余时间,意军造成的累赘都要比贡献大。我记得意军最“辉煌”的战绩,发生在二三年前的北非战场。五十万意军被五万英军打败,俘虏无数。
德军努力奋战,但数量有限,只有新式的“虎”式坦克,令美英联军吃了点儿亏。但是,在护航的美国巡洋舰舰炮的炮击下,坦克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并没有改变结果。盟军仅伤亡四千多人,就完成了登陆。其中,很多伤亡还是由于天气原因,或是美军的误伤。
不过,随后的战事就不那么顺利了。
希特勒是下了决心,要给美英一个教训,竟然敢于向如日中天的德国进攻(希特勒高喊:“日出东方,唯我不败!”)。他一边严令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不得后退,并派出了大批援军;一边大举从苏联战场调动了2000多飞架,返回欧洲参战。空军的调动很迅速,但数量众多的飞机,也还是花了三天时间。
10月6日,第1伞兵师和第29装甲步兵师等,共四个师的增援部队,越过海峡,登上西西里岛,使岛上德军增加到六个师。这些部队调动到意大利,就是准备去北非作战的。没有想到北非战役结束这么早,倒用在这里了。
10月10日,德国空军抵达意大利。随机而来的还有从苏联战场返回的两个伞兵师。这些人只携带了随身武器,但伞兵的重武器本来就没有多少,补充也很方便。
10月12日,从德国出发的三个装甲步兵师,到达了科西嘉半岛,与伞兵部队汇合。他们还随身携带配备给伞兵师的重武器装备。
10月13日,从法国出发的两个装甲师,抵达科西嘉半岛。从苏联战场调回的两个装甲师正前往法国,预计回在于15日到达。
到10月14日为止,德军在西西里岛上,已经聚集了13个师,共二十五万大军。
希特勒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兵力,自是没有瞒过盟军。盟军虽然搞不清调来的德军有多少,但查明番号的部队就有五个师。希特勒的强硬反应,大出美英联军联合指挥部战前作出的判断。
密切关注着此事,丘吉尔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不由得吸了口冷气。希特勒的意图很明确,德军是想在西西里岛大干一场。这种反应,事前也设想过,却没有想到德国的实力如此雄厚,竟在短短几天就调集了这些兵马,却只从苏联调回两个装甲师——还有两个师的伞兵,英国人并不知道。
这也罢了,想到希特勒从苏联战场调回的上千架战机,才真令丘吉尔恼怒,这些该死的中国人!
是进攻、防守,还是撤退,围绕着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美英联合指挥部里的两国将军们又产生了分歧。
这是很正常的,美、英两国利益不同,想法不一,分歧也就再所难免了。
按美国人的想法,就是进攻,趁德军立足未稳,先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进攻不利,则就地防守——和德国拼消耗。
从战争开始,德国人已经连续作战快五年了,本身的战争潜力已挖掘尽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持续,德军必然会越打越弱。
反之,美国人刚刚参加战争,工业生产正向战时生产过度,还在全力武装训练美军。换言之,美军只会越战越强,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也会越来越多。盟军在海上占有优势,凭德国海军的实力,是无法切断盟军的补给的。光拼消耗的话,美国人是谁都不怕。
英国人却有不同意见。美国人不怕消耗战,英国人可怕的紧。
英国才有四千万人口,德国却有八千五百万,美国则是一亿三千多万。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英国人实在消耗不起。况且,英国人也已经打了三年多了。消耗战打下去,多半先把英国人耗干了。
对美国人重创德国空军的念头,英国人呲之以鼻。现在西西里岛上挑大梁的,可是英军。美国是在一刻不停的整编军队,但想派遣大规模的援军,最早也要等到来年。那可得等好几个月,这期间的消耗等于是要英国人的命。如果英国虚弱无比,还谈什么大英帝国特惠待遇,恐怕连英国殖地都保不住。英国人说什么,也不能同意美国人的想法。英国人的思路很简单——“撤退,还要尽快”。
但是,这些理由都放不到桌面上来,英国人不同意,不能拿这当理由。所以,英国人只好强调客观因素。比如说,冬天的地中海风浪很大,盟军是在海上占便宜,补给却也困难重重云云。
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负责指挥这次作战的是副总司令、盟军第15集团军群司令英国陆军上将哈罗德·亚历山大。这主要是因为英国严重依赖美国,但美军上上下下都缺乏实战经验。故总司令是美国人,副总司令指挥作战的是英国人。
总而言之,美军和英军在联军指挥部里,基本是势均力敌。意见差距这么大,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得出结论的。但凯塞林元帅哪里有耐心等美、英讨论出个结果来,希特勒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10月15日,德国空军倾巢出动,把盟国空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力,全然失去了前几日的威风。德国飞机遮蔽了天空,盟军措手不及,数量、质量、飞行员,盟军没有一个方面占上风。德军飞行员训练有素,久经实战考验,正是颠峰时期。一日之内,盟军就损失飞机230多架,舰艇十多艘。
与此同时,凯塞林元帅指挥大军,开始了全面反攻。在西西里岛上,除了二十五万德军,还有十万余意大利军。但考虑到意军的战斗力,凯塞林元帅直接放弃了使用意军的打算,仅命令其防守。
从德军反攻开始,仅仅两个小时,盟军的伤亡人数就超过了其开战以来的伤亡总数。盟军战线全线动摇。
随后的三天三夜里,盟军是一个失败连着一个失败。德军有意识地对缺乏战斗经验的美军战线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使其率先崩溃。并从打开缺口的侧翼,向蒙马利哥的第八集团军猛攻。
希特勒对此结果非常满意,他骄傲地宣称要“把西西里岛变成美英联军的坟墓”。据说,他还有意把驻扎在希腊的隆美尔也派往西西里岛指挥作战,“一雪前耻”。
空中的战斗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天盟军和德军被击落击伤的飞机都在百架以上,双方损失都很大。德国空军凭借着数量优势和飞行员的素质,慢慢占据了上风。
10月21日,德军已经夺回了西西里岛大部,把盟军压制在了锡拉库扎、奥古斯塔和杰拉等几座海滨城市里。
此后的撤退,对盟军来将,是一场永远也不愿回忆的恶梦,被俘虏的盟军官兵就超过了十万。戈林这一回没有提什么“空军就可以消灭盟军”之类的鬼话,希特勒也没有干预前线指挥,至少没有作出不切实际的指挥,还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了补充。
希特勒也真是急了,北非的失败,对他的影响很大。希特勒非常清楚,德国已经竭尽全力,没有多少战争潜力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苏联战争的胜负已定。这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只要坚持过这段时间,德国此战就一定会赢。
此时此刻,希特勒分外容不得失败。此前盟军在北非的战斗进展顺利,使很多德军准备就绪,尚未来得及投入到北非战场。这回都用在这里了。
再说,有中国军队在,希特勒也可以放心的调动军队。
希特勒调动的空军,都是从斯大林格勒调回国的。其它地方的空军调动不多。大部分德国空军调走了,苏联人的压力是小了些儿。但从一比六,上升到一比四,并没有改变战局。有德军是俩个五十,没有德军就是一个一百,一样的压倒多数。
中国空军在苏联战场还有七千多架。从斯大林格勒到叶卡捷琳堡,中国空军的战机也有五千多架,仍占据了绝对优势。在配合德军作战时,中国空军也只负责支援斯大林格勒一带。
从中国入苏作战以来,已经损失飞机上千架。空军为了弥补损失,已经订购了三千八百架各式飞机。希特勒为了补充自己的军火生产能力的不足,也开始从中国大量订货。这一回,便从中国预订了一千零五十架战机,二千辆坦克,还有火箭炮之类的。
性能相仿的中国武器,价格要比德国的同类产品低不少。这是因为设计理念不同。中国的军火同时强调性能和价格。德国的武器则讲究完美。这也使德国的武器生产速度缓慢。
过于精致的东西,很难大批量生产,如,德国的IV坦克。无法批量生产,又会使价格上涨,不适宜普及,其形成的战斗力也就很有限了。质量差距不大的时候,战争绝对是数量胜过质量的。
德国还从中国大批采购了弹药。反正,中德两国的多数弹药口径都是一致的,可以直接使用。
这些订单,既代表了希特勒的感激,也源于对德国武器生产速度的失望。
德国的新式坦克虎式重型坦克,月产只有二十几辆,而IV坦克的改进型也是月产不足两百辆。这样的速度,怎么能够打赢战争?
苏联每月可以生产T…34,及性能在T…34以上的各类坦克,超过700辆。如果没有中国的参战,苏联的产量还会持续上升。由此看来,两国的胜负一目了然。
就连没有转入战时生产的中国,每月也可以生产猛虎坦克580辆之多——持续扩军的结果。而筹建中的北方特种车辆厂,设计月产量也在四百辆,并预留了扩产的空间。
猛虎的性能还在IV坦克和T…34之上。各方面性能也不逊色于德国黑豹坦克,就是猛虎的装甲薄点儿。太平汽车厂也对猛虎进行了改进,加厚装甲、增强火力,更换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只是限于原有的设计及生产线,猛虎的改进不大。以装甲为例,正面装家从80MM增加到95MM,也就到了极限。再改的话,就得大动干戈,那就不如重新设计一款,新建生产线了。
不过,作为暂时的替代产品,希特勒还是很满意的。这次德国订购的坦克,就都是猛虎…改。
希特勒的想法不错,却没有考虑德国工业的现状。德国的工业产品,质量全球第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