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远征军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来掩护它的安全撤退,并不希望中英并肩与敌决战,更不是为了保全仰光这个海口。”'注: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第39页。'
  三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
  盟军之间互不信任,中、英、美三国对指挥权的明争暗夺,造成指挥系统紊乱,致使中英联军既无协调一致的作战计划,也无集中统一的有力指挥,这是导致第一次缅甸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英国的亚历山大、美国的史迪威、中国的蒋介石,他们之间的指挥权问题是错综复杂的。
  英国当局对中国军队一直抱有很深的成见,甚至认为凡中国人皆不可信。在第一次缅甸会战中,英军的行动计划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通知中国方面,也“拒绝我方(中方)派遣联络参谋于其师旅司令部。”'注:林蔚:《缅甸战役报告书。1942年》国民党军令部战史会档案(廿五)5103,《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41册。'正由于此,在战斗中、经常出现英军单方面撤离作战区域后,中国军队仍在坚持自己战斗的局面,从而造成军事行动上极大的盲目性,损失惨重。
  蒋介石当时是中国战区总司令,但联合军统帅部未赋予蒋介石在缅甸作战的指挥权,中英双方也未对此问题达成协议。蒋介石对英国人也是不信任的。一方面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多次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要求出兵帮助英军,不但没得到英国理解,反而处处受到英方的怠慢和鄙视,心里十分不快。另一方面,蒋介石也比较清醒地看到,英国在亚洲战场上的首要目标是全力保卫印度。缅甸的存亡虽然重要,但毕竟不是根本。因此,蒋介石一开始就不愿将中国入缅部队交给英方指挥,并企图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头衔来指挥中英双方在缅甸作战的部队'注: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第40页。'。在未达到目的之后,蒋介石又坚持史迪威全权指挥入缅的中国部队'注:《史迪威事件》第26页,第120页,中华书局1978年版。',并要求史迪威在战略上着重严密防守,而不是单纯协助英方,并反对让中国军队放弃自己阵地去驰援英军防卫的曼德勒以南地区。'注:《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二编,第103页。'蒋介石这样做,很明显是由于他不能达到目的而用美国(具体来说是史迪威)来压迫英国就范。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中国远征军头上,又加上了一层重复的指挥机构,盟军联合作战关系显得更为复杂。
  史(迪威)蒋(介石)矛盾的出现使本来已经重复的盟军关系显得更加复杂。史迪威作为一位美国将领,到英国的殖民区域指挥中国军队,这使他的地位显得颇为特殊。从美国政府派出史迪威到中国战区的三项职权来看,史迪威的真正任务是“进行协调和安抚,保证滇缅公路畅通无阻,把各派势力揉合起来并抓住指挥权,总的来说,就是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注:《中华民国史料丛刊》译稿第2辑,《史迪威资料》,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1~22页。'换句话说,在当时,美国政府意识到中国当局的一些严重缺点,希望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中国,以便使中国人采取步骤纠正这些缺点。然而,这是一项要求具有相当外交才能的使命,史迪威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材,但对外交可说是不精通的,这就注定了他一开始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使命。而蒋介石一开始之所以对史迪威持欢迎态度,正是因为,史迪威将“成为向美国索取他们(中国人)所要的一切东西的工具。”'注:《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二编第96页。'史迪威本来是应蒋介石的要求来华的。但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推进中国的抗日进程,而是为了便于求得美援,装备其嫡系部队,保存和壮大实力,以便抗战结束后全力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蒋介石认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日战争的重担已经转移到美国的肩上,日本对他的统治基本上不再构成威胁,对他来说,真正的心腹之患是共产党,于是,他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这和美国政府派出史迪威来华的目的是相悖的。因此,史蒋之间矛盾的产生和冲突在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说,这是史蒋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史蒋矛盾的早期表现主要集中在盟军指挥权上面。史迪威当时的地位是,既未与英国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确定指挥关系,又无大批直属的美国军队归己指挥,并且实际上,对中国军队,他也无全权调遣的权力。1942年3月8日,日军从泰国向缅甸南部进攻,攻陷仰光,使能够向中国运送美援物质的唯一大港和铁路终点丢失。当时国民党第5军3个师及第6军均在缅甸,控制着腊戍和滇缅公路。在这种形势下,被蒋介石授权指挥入缅中国军队的史迪威将军决定将中国军队集中到同古决战,以收复仰光。但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反对这一决定。在史迪威再三坚持下,蒋介石表面表示同意,暗中却密令中国军队的将领故意制造困难,延宕作战行动。所以,史迪威很快就发现:“他并没有指挥他所率领的中国军队的实权。”'注:《史迪威事件》第42页。'史迪威还通过实践进一步地感到:中国军队之所以不能有效地作战,“主要原因是蒋的于扰,他的经常干扰和来信,完全抵消了我的权力。”'注: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第40页,41页,42页。'蒋介石对史迪威的指挥权滥加干预当然并不单纯出于他“愚蠢、害怕和防御态度”'注:同上。',从根本上说,蒋介石是出于对日作战不感兴趣。
  当然,史蒋矛盾的产生,并不意味着蒋介石一开始就对史迪威不信任。事实上,蒋出于对英国的反感和对美国的信赖,起初对史迪威是信任的。1942年4月,蒋介石赴缅时,曾在腊戍明确地向中国军队的将领宣布了五点指挥关系,确定了史迪威对中国的指挥全权'注:同上。'。此外。蒋介石还特别叮嘱第5军军长杜聿明说:“你归史迪威指挥”,要他“绝对服从史迪威,对于英方的有关问题由史迪威去办。”'注:同上。'
  综上所述:在第一次缅甸会战中,除了日军在军事上明显占优势而外,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英、美各自战略目标不同(尤其是前两者),以及盟军之间指挥系统紊乱,相互不信任,各行其是等是造成这次会战失败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当然,中国远征军自身也有一些因素,如个别将领失职(罗卓英的战略指挥错误),一些部队回避战斗,缺乏战斗力等'注:同上。'。这些都是全面分析第一次缅甸会战失败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三章世界局势与反攻缅甸决策的形成
  第一节首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世界局势
  1942年夏季以后,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了一系列转折,尤其在中途岛之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形势的变化更为明显。从东方至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始转入战略反攻,世界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面发展,这就为盟国在亚洲及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策略转变和调整提供了契机。
  一欧洲战场的变化
  1942年初,苏联取得莫斯科战役胜利之后,又以9个方面军的兵力,在北方、西方、南方战线同时向390万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发动了全线进攻。至4月下旬,苏军在各条战线上,先后将德军击退了150至400公里,削弱了德军的军事优势,使德军失去了战争初期那种突然袭击的有利因素,苏军开始为争夺战略主动权而斗争。
  从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规模空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在这次战役的某些阶段,双方同时参加战斗的达200万人以上,2000辆坦克,25000门大炮和迫击炮,2300多架飞机。整个战役中,苏军歼敌66个师,约150万人,占当时苏德战场德军兵力的四分之一。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最终粉碎和制止了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战略攻势,迫使德军转入战略防御和退却,“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了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算完结了。”'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43页。'苏军从此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开始了战略反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战略形势,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开始向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国方面发生根本性转折。
  1943年7月5日至8月23日,苏德双方在库尔斯克进行了二战史上最大的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双方投入总兵力高达400多万人,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了30个精锐师,50多万官兵,3000多门大炮,3500架飞机和1500辆坦克。正如斯大林所说:“如果说斯大林洛勒附近的会战,预告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覆灭,那么,库尔斯克附近的会战,就使它已经处在覆灭的边缘。”'注:斯大林:《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苏军又发动了夏季攻势,解放了德军占领下苏联国土的三分之二。苏军在人数和装备上均已超过法西斯军队,士气高昂。从此以后,德军在苏联战场上最终完全地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的一系列胜利,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步伐。
  在大西洋战场,1942年德军海军的战略优势开始逐渐丧失,英美海军摆脱了战争初期的不利方面,通过有效的联合作战,狠狠打击了德国海军的嚣张气焰。当年秋天,英美强大的生产能力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功能,军舰的月生产量开始超过被德国潜艇击沉的总吨位。英美海军击沉的德军赖以进行大西洋海战的主力——潜艇的数量,由1941年的36艘增加至70艘。1943年英美击沉德军潜艇达237艘,并迫使德军潜艇停航一月。经过双方的反复争夺,“主动权多次易手。”'注:小戴维·佐克等:《简明战争史》商书印书馆1982年版,第354页。'反法西斯同盟国才掌握了大西洋上从北美至英国和苏联的海上运输生命线。
  二北非地中海战场的变化
  1942年10月,就在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的时候,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发动了阿拉曼战役,到1943年2月,英军将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从埃及境内的阿拉曼一直赶回突尼斯。阿拉曼战役是英国在北非一系列失败之后的重要胜利。丘吉尔评价此战时说,“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伦敦1968年第4卷第541页。'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的10万英美联军,在500多艘战舰和大量飞机掩护下,成功地登陆北非,完成了“火炬”计划,“它表明了意德同盟不久将崩溃的前景。”'注:斯大林:《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此后,英美军队合围突尼斯,迫使25万德意军队于次年5月投降。接着盟军又发动了西西里岛战役,导致了墨索里尼的倒台和意大利退出战争,德国在欧洲大陆上从此陷入孤军作战的局面。这样,盟国最终完成了北非-地中海战场的战略转折。
  三亚洲太平洋战场的变化
  从1941年12月7日至1942年5月上旬,日本先后占领了泰国、香港、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达到了自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的胜利顶峰。
  1942年5月7日,日美海军首次在西南太平洋的珊瑚海交锋。次日,两军激战,大战以来横行无阻的日本海军首次受挫,损失飞机80多架,轻型航空母舰一艘。'注:利德尔-哈特:《第二世界大战史》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86页。'日军被迫放弃了攻打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的战略目标。
  一个月以后,日美海军又在夏威夷洋面上展开了中途岛大海战,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和约330架飞机,“使帝国海军遭到了1592年以来第一次决定性失败。”'注:N·米勒:《海军空战1939~1945》海洋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日本开始丧失在太平洋上的海空优势。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日美军队展开了持续半年之久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此战结果,日军损失了30多艘各类舰艇,600多架飞机及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以惨败告终。至此,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1943年9月,日本制定了以退缩和防守为主的“国家绝对国防圈”,在太平洋上转入了全面战略防御态势。
  四中国战场的变化
  1942年初,日本大本营和在华日军就对华政策进行了长时间研讨。3月19日,参谋总长杉山元向天皇提议,“在整个形势,尤其是对苏形势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大东亚战争的成果,断然向处理中国事变迈进,以图迅速解决之。”为此,必须对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