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骄恼蕉沸堋保ёⅲ翰槎埂·罗马纳斯、赖利·森德兰:《史迪威在华使命》第74页。'。史迪威清楚地知道,中国名义上有300万军队,约300个师,但这些师平均缺额百分之四十,而指挥官却按满员领取军饷。军队装备不良,弹药奇缺,士兵普遍营养不良,疾病流行。他认为中国士兵有坚韧不拔的刚毅品格,决心要把软弱涣散、五花八门的中国军队组建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他动身来华前夕,在给马歇尔的备忘录中,要求在可以提供时,运送给他30个中国师使用的装备,这个军力应在美国部队和航空可以提供支持时获得他们的支持,应指定飞机加速运送供应品去中国。他之所以提出上述要求,其长远目的在于加强中国军队的战斗效能,发动对日最后攻势。为了把战争导向日本,他提出中国应当发展成为最大的进攻力量。
3月9日,蒋介石举行宴会欢迎史迪威。席间,史迪威就训练中国军队30师之事问蒋介石,说:“日前曾请选定30师,准备以美国武器重整军备。美军通讯、炮兵及其他兵种军官800多人即将分批来华,教练中国军队使用新式武器。他们到达后,准备立即开始训练,新式武器运到,可交付选定的部队使用。不知30个师业已选定否?蒋介石回答:只要确知新式武器运到日期,选定30师并非难事;'注: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第三册第222页。'。蒋介石令何应钦负责选定各师,指示史迪威与何应钦洽商细节。此后,由中国军事委员会拟订练兵30师的编制和装备表。但具体参加训练的部队,始终没有确定。
缅甸失陷后,史迪威继续坚持努力实现为中国建立一支约100个满员师的军队。其中,第一批30个师,在昆明地区训练和装备,组成Y军,使其成为百万大军的核心。他称入缅作战计划为X-Y计划,X代表从印度进入缅甸的军队,Y代表从云南进入缅甸的军队。准备采用分批训练的方法,先训练骨干,再由骨干训练部队,而不准备整师整师地训练。他的计划,得到中国军政部的同意。为了尽快开始练兵计划,史迪威多次向罗斯福提出,以中国参战和整编军队为条件,向中国提供租借物资。罗斯福考虑中国在战后亚洲的潜在价值,否决了史迪威对蒋援助应按对等原则办理这一基本策略'注: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5页。'。
1942年8月,中美双方参谋人员共同修订练兵30师的计划,11月最后确定。11月3日,蒋介石接见史迪威时表示:在预定的缅甸战役中,除驻印军外,可以从云南方向派出15个师,于1943年2月底前布置妥当'注: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第三册第353页。'。宋美龄还说史迪威深知中国军队与军官能力,请他先选定精良部队和军官,并开具名单,请蒋介石批准。此后,练兵30师计划进入准备供给、运输、兵站、交通管制、医疗卫生、通讯与工程保障阶段。
这时,史迪威已经在计划训练第2批30个师的计划,最终使中国陆军经过整编的师达到100个。这样,在夺回缅甸以后,依次发起汉口战役和徐州战役,攻克徐州后,就可以向日本本土发动空袭。
12月27日,史迪威提出在云南重新编组和集中装备,训练中国军队的计划,包括:设立后方勤务学校,建立有效率的补给制度,在昆明地区建立步兵、炮兵和陆空军协同作战训练班,修复和扩展滇缅公路。调整通往华东的交通。此后,史迪威集中精力努力集结,训练和装备Y军,为预定于1943年雨季后发动安纳吉姆战役做准备。
1943年1月28日,史迪威总结了马歇尔指示的精神和与宋子文、陈诚讨论的结果,向蒋介石提交了一个备忘录。史迪威在备忘录中指出:反攻缅甸正是装备和训练中国军队,促进中国强大和安全的机会,因为可以借助于美国的武器和物资。如果第一批练兵30师计划完成并使用于攻击日军,就有了要求装备第二批30个师'cdhyy注:原书为300个师。'的基础。特请立即实施云南练兵计划,加速集中军队。请即授权安排财务,批准训练计划,即刻指定第二批练兵30师的单位,以便早日准备重新编练及装备。中国练成这两批军队后,就不怕日军的攻击了'注:查尔斯·F·罗马纳斯、赖利·森德兰:《史迪威在华使命》第262~266页。'。史迪威还提出任命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蒋介石很快批准了史迪威的报告。很快任命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接着任命了中方参谋人员和美国教官,并颁布了第一批受训和接受装备的30个师的番号。史迪威派遣当时中缅印美军参谋长贺恩上校率领重庆美军司令部部分人员到昆明设立办事处,为开训做准备。
中美双方协商决定,远征军完全由中国军官指挥,美国人只担负训练及供应租借武器的责任。在昆明设立步兵、炮兵、通讯兵、交通兵训练中心,每期训练六个星期。每期每一兵种轮训干部150人至450人。受训期满后,学员回原单位担任各单位的训练班教官。受训各军都派遣一组美国教官,组建成该部训练班,监督教导,报告教练情况。
3月10日,陈诚与史迪威在重庆开会决定,在昆明各训练中心集中各部队军官8千至9千人分批训练,然后空运到印度兰姆伽训练中心,学习和掌握新式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陈诚主张特种兵尤其应多送印度兰姆伽训练中心,加强技术训练,对高级干部则应以战术和精神训练为主。
3月23日,蒋介石审定了军政部云南练兵的具体计划,命令有关部队向云南集中。随后陈诚带领大批人员到云南,在楚雄建立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将楚雄以西所有军队指挥权从昆明行营的系统分割出去,一方面削弱了龙云的势力,另一方面楚雄就在昆明附近,便于就近控制龙云。
按照计划,共有11个军31个师参加训练,每个师兵员总数由8400人增加到10300人,预计新编组成24个新型的攻击力强的师,6个调整师,总计人数达41万2千6百人。但当时这11个军的实际人数只有22万7千3百多人,缺编达18万5千多人,军政部决定在6月补充12万2千多人。而且参训部队只有一半的人持有正常情况下所需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中相当一部分缺少关键零件无法使用。史迪威一再催促补充兵员,多次向军政部提出,中美战时关系的基础在于中国提供人力,美国供给租借武器,共同抗敌。如果中国不能提供充足的人力,就会浪费租借物资和武器。对史迪威的要求,中国政府积极配合。3月20日,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要求补充人员前来报到的命令已经发出。4月底开始征收新兵,5月底到达部队,一切都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百分之百的同意。史迪威还写信告诉史汀生,说中国的装备部和通讯部正与他通力合作,中国军队的医疗机构竟然成了他们迄今建立的最好机构'注:同上,第525~526页。'。
3月28日,陈诚视察了已经开到云南的受训部队,发现部队武器不整齐,缺员又多。次日飞抵大理,向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学员训话。陈诚在训话中说:远征军的任务非常重要,这是中印缅战区的联合作战,对于中美两国最有关系。倘若一战成功,就可以开辟由印度到中国的陆路交通供应线。这不只是抵御日军侵略的自卫战争,也有争取同盟国全体胜利的目的'注:吴湘湘:《民国百人传》第2册第204~205页。'。要求学员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二国民政府驻滇干训团与训练中心
1943年4月1日,昆明“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步兵训练中心和炮兵训练中心同时成立,步兵训练中心在昆明近郊的黑林铺,炮兵训练中心在昆明附近的干海子,其余的工兵、通讯、战术训练班设在北较场营房。
4月5日,炮兵训练中心开始上课。在该中心任教的有56名美国教官,12名中国助教和23名翻译,第一批学员只有87名军官,只有预定学员的四分之一。最先参加训练的有中国第71军炮兵团、第2军野战炮兵团的部分官员。步兵训练中心的第一批学员是中国第5军干部训练班学员,也不到预定的450人。由于合格人员不够数量,上述两个主要训练中心只发挥了八分之五的作用'注:何应钦:《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下册,第609页。'。1943年炮兵班开课率只达到百分之二十五,步兵班约达到百分之六十。受训人员中,许多人不能适应,但也有不少求知欲强,学有长进的。有个美国教官曾评价说中国学员接受得真快,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经历,他从来没有在美国人身上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军委会驻滇干训团所属各个训练中心,训练班,除炮兵外,训练时间一般为六个星期。训练方法依据各兵种的情形决定。人数较多的步兵训练班第一、二周为兵器训练,了解各种兵器的性能,掌握分解组合。第三、四周射击训练,使用各种兵器发扬火力。第五、六周为战术训练,通过沙盘演练和班排连的实际指挥,确实掌握灵活运用所指挥的部队发挥战斗力量。在昆明接受训练的受训人员主要是副团长以下干部及部分士兵。军师团级干部先到昆明干训团报到后,先乘美国飞机越过喜玛拉雅山到印度的列多,再乘火车到兰姆伽接受六周训练。
5月5日,陈诚拟定了远征军作战计划,预定在1943年8月底完成一切准备后,以恢复中印缅水陆交通及协助英印盟军收复缅甸为目的,中国驻印军和英美盟军同时发动攻势时,远征军就从云南出击,相互呼应。正在此时,日军进攻鄂西,陈诚奉命赶回第六战区。6月中旬以后,才回楚雄,继续主持远征军的训练和策划作战。在日军的这次攻势中,何应钦从Y军中调走了两个军和7万名补充人员,使远征军的训练计划进一步推迟。对此,史迪威大为不满。
9月16日,史迪威请示蒋介石立即补足第一批30个师所需兵员的人数,改善受训部队的营养膳食。史迪威指出,按照计划,美国要装备中国野战炮兵团19个,但中国军政部只提供了5个团的人员,还缺14个团,请求立即补满,并指派第二批受训的30个师的司令长官,以便于在12月1日正式开始训练。9月底,史迪威又拟定了整编中国全国军队的计划。他在向史汀生的报告中建议,美国应该明确向中国表示:中国如果不接受整编计划,将失去美国的援助。这样,中国必定会慎重考虑。史迪威急于利用租借物资训练中国军队,以便收复缅甸和在华中、华南进行反攻,企图利用租借物资作为交换条件的作法,引起蒋介石的反感,于是宋子文在华盛顿开始试探要求调回史迪威'注:梁敬淳:《史迪威事件》,商务印书馆第201~202页。'。而史迪威认为之所以受训部队不能按时到达,补充满员,主要原因在于蒋介石。他在笔记中写道,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害怕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万一落到他的竞争对手或其他派系的手里,威胁到他的权威和地位。其次,他相信陈纳德的空中战略。认为空军是决定性的力量,凭借陈纳德的空军就可以击败日本,因而不必为地面部队花费时间和物资。蒋介石多次坚持将驼峰航线物资首先满足陈纳德的需要就是证明。再次,那就是蒋介石确实相信他的军队训练有素,只要有合适的武器立刻就会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史迪威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军人怎么会愚蠢到如此地步。
10月12日,陈诚在楚雄远征军司令部再次拟定作战计划,预定在美英盟军对缅甸发动攻势的同时,以远征军主力攻击腾冲、龙陵,进出八莫和九谷一线,然后攻击腊戍,12月完成作战准备,实施安纳吉姆战役计划。
开罗会议前夕,史迪威去拜会蒋介石,蒋介石答应调派5万军队作为补充力量,并且表示只要史迪威提供运送这些部队所需的汽油,他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给养方面也可给予额外照顾。同时,蒋介石要求史迪威在开罗会议上替中国向与会代表通报中国的情况。11月13日,蒋介石接受了史迪威起草的准备在开罗会议拿出来的计划。计划中,中国准备分3批对90个师进行训练,每批30个师。第一批在1月1日前完成,随时准备开赴战场。第二批在通往印度的道路打通后重新装备,在1944年8月前交付使用。第三批在1945年1月前结束训练。中国保证按照盟国反攻缅甸的既定计划参加战斗,从利多和云南两路夹击,并以缅甸战斗为开端,发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