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您真要去为姓朱的取僧王的命来?”
从曾国藩那里回到自己的住处,那拉氏立即召集心腹,宣布将往玉树一行,命令手下立即收拾行装。
命令一下,却有一人提出了不同意见,那拉氏一看,此人正是爱新觉罗。肃顺。这肃顺是在那拉氏离开南京之前,自己到那拉氏跟前投靠的。现在被那拉氏当成了心腹,和奕誴一块儿担当总管一职,四万旗人俘虏的衣食住行,就由他们俩负责。这次奕誴并没有跟来西宁,还留在西安保着“载复”照看大队人马,肃顺则带了3000精锐一路随行护架。
“什么姓朱的,会不会说话?那是万岁爷,叫主子爷也行!”那拉氏一边挥手让其他手下告退,一边狠狠瞪了肃顺一眼。“跟你说多少回了,我叶赫那拉。兰儿就是大明天子的奴婢,忠心不二的奴婢,知道了吗?”
肃顺恭谨地打了个千,声音很大地回话“回娘娘的话,奴才都知道,娘娘对皇上的忠心可昭日月!”
“那是当然的。”那拉氏顺口道,“你这人呐,就是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当我在卧薪尝胆,其实我是真心的唉,不说了,赶紧去准备,我们得赶快送僧格林沁上路,省得皇上着急。”
“真的送僧王上路?”肃顺下意识的又反问了一句。那拉氏哼了一声“他的所作所为,还指望活下去?皇上大不了就是出兵讨伐,他那点实力,岂有活路?如果他肯一死,倒是能救手底下几千蒙古勇士的性命。肃顺,你到时候可给我瞧仔细了,不能让僧格林沁找个替身蒙混过去。”
僧格林沁一怔,又压低了声音问了一句,“他要是不肯怎么办?千古艰难唯一死啊!”
那拉氏冷哼一声“那就好言好语哄他到西宁再杀!”
这一刻那拉氏给肃顺的感觉还真有点发毛,不过却也充满希望。这是女中豪杰啊!大清有这样的女杰,还愁不能在西域另开一个局面?看来真是天不绝大清,没准这大清还能和朱明一样,百年之后也来个海外归来,到时候这天下就是后清了!
“皇上,曾侯的电报,那拉氏和肃顺已经走了,带着300个旗人马队,还备了半个月的干粮,一人双马往玉树去了。”
那拉氏这边才走,翁同龢就拿着刚刚收到的电报兴冲冲来报信了。
“哦,看来僧格林沁离授首也不远了。”朱济世放下手中一份内阁递上来的奏折,若有所思地道。
“皇上可是在想肃顺此人?”翁同龢看着朱济世的表情,低声试探了一句。
“不是肃顺。”朱济世摇摇头,那拉氏早就向他汇报过肃顺投靠的事情,朱皇帝是知道历史上的肃顺把命送在了那拉氏之手,自不担心这个时空的那拉氏为肃顺所制。“朕是在想,僧格林沁一去,西藏由谁人来管?”
翁同龢闻言却是一笑“皇上可以派出驻藏大臣,让驻藏大臣和d赖喇嘛共治。”
现在7世班禅已经死去,8世班禅还没有找到,就算找到了也是个孩子,自然不可能去治理西藏。现在藏王僧格林沁将死,这西藏可就一时无主了。
“不能让d赖去西藏。”朱济世摇摇头,“d赖是藏传黄教之主,责任不在西藏,而在全天下的黄教信徒。”
其实朱皇帝是吸取了另一个时空的教训,d赖只要长居京师,自然会爱国爱党爱皇上,如果回了西藏,万一被人蛊惑就不妙了。至于班禅额尔德尼,虽然也是四大呼图克图之一,但毕竟位列d赖之下,即使叛变,也没有办法号召整个黄教和西藏。
“西藏的事情,不是一个驻藏大臣可以解决的。”朱皇帝思索着道,“当然,驻藏大臣还是要派的,只是让谁去当呢?”(未完待续)
1016 722089316195
第996章 只有强迫的奴役,没有强迫的解放
感谢书真棒大大的打赏和月票,罗罗顿首拜谢再拜谢。
驻藏大臣的人选是国家大事,当然不能由朱皇帝和翁同龢两个商量决定了。大明现在实行的是皇上领导下的内阁制,地方大员的任命自是要皇帝和丞相共议。
当下,朱济世就让翁同龢和御书房大臣潘祖荫将左右丞相和新任的立宪议会议长常大淳等人都唤到了紫禁城谨身殿。
“西藏虽是我大明帝国的一部分,但是风土人情却和汉地迥异,若强在藏地推行汉法,只怕会激起变乱。”朱皇帝并没有立即和几位重臣讨论驻藏大臣人选,而是说起了藏地的风俗。“藏地与我汉地迥异之处有二,一是宗教干涉政务,活佛权势极大,俨然就是藏地君王;二是农奴制度,所谓农奴制其实不是藏地独有,欧洲和日本也是有类似制度的,同我们汉地过去的佃租制相比,农奴不过是少些自由,日子其实是差不多的。”
左宗棠等人颔首表示了解。
西藏虽然不是朝廷直辖,但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们这些大明重臣的视线,对于西藏的各种制度,他们几位自然是了如指掌。
至于如何治理西藏,左宗棠和罗泽南等人在私下也商议了数次,得出的办法也就是两个。一是在西藏强制推行汉法,派遣流官,解放农奴;二是维持西藏原有制度不变,效仿满清,以宗教领袖为西藏封君,同时派出驻藏大臣监视西藏僧俗贵族。
不过朱济世对这两种制度都不大满意。前者就是自认为救世主。去解放根本不想被解放的西藏农奴。而且大明现在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自然不可能将西藏领主的土地平分给农奴。这些农奴被解放以后,必定沦为佃户,和原先也无多大区别。而西藏的僧俗领主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巨大,如果不将他们彻底消灭,西藏的佃户仍然会以这些人为尊,成为西藏领主贵族对抗流官,反对大明中央的工具。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朱济世是没有兴趣去做的。
而后者,用清朝的办法治理西藏同样不妥。因为沿袭清制的话,大明天子实际上不是西藏之君,而是藏王或是d赖喇嘛的君王。所谓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那些藏王和d赖的附庸并不是大明皇帝的封臣,自然没有效忠大明的义务。长此以往,d赖喇嘛就成为西藏事实上的君主,而且政教合一,权威无限。一旦d赖喇嘛有了二心,西藏就要纷乱不已了。
“常卿。朕让立宪议会制定的《封臣法》什么时候可以交到朕这里?”朱济世忽然又将话头转向了《封臣法》的制定。现在大明立宪议会当然是没有立法权的,但是却有讨论建议之权。大明的各项法律,都要有立宪议会反复讨论磋商,再结合内阁和皇帝本人的意见,拿出一部具体的法律提交给皇帝,并且建议批准。
而这部《封臣法》则是朱皇帝在不久之前下达给立宪议会的任务。
常大淳听了朱皇帝的提问,只是欠了欠身,并没有从绣墩上起身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功劳,但却是大明朝廷中的“老前辈”,是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后代,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爵位提到了开平郡王,还是朱皇帝的贵妃常淑珍的爷爷,自然被朱皇帝当成个吉祥物供着。
“皇上,《封臣法》已经在议会论了好几回,不过大家伙总觉得此法有些有些不利于长远。而且还和《钦定大明宪法》不符。”
常老头捋着白胡子缓缓地说道。《封臣法》其实就是一个将封建割据合法化的法律,自然违背大明宪法精神,大明宪法是要维持一个大一统的集权国家,不是保护封建割据的。
朱济世看了看左宗棠,这位左大丞相笑了笑,道“《封臣法》是用于大明宪法生效的区域之外的,现在僧格林沁割据西藏,七和卓作乱叶儿羌,还有一群不遵王化的西南土司,这等人和他们说宪法有何用处?”
“可是《封臣法》一出,这等地方何日才能实行大明律法?”老头儿连连摇头。
“朕不是说过了,什么时候封臣愿意将土地人民交付给朝廷,以换取一笔固定的年金,那么他们所交出的土地上就将实行大明宪法,那里的人民就是大明公民了。”朱济世笑吟吟地道。
常大淳还是摇头“岂会有此一日?”
“呵呵呵”朱济世笑道,“难道不能用教化之法使他们转化么?所谓美教化,移风俗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常大淳一愣,“皇上的意思是要在蛮夷之地广设学校,教化其民?可是”他摇摇头,还是觉得此事有点奇形怪状。
朱济世道“现在藏地之民甘心为奴,藏人之首领凶犷悍,这都是因为教化之废坠。若不先行教化,而贸然行汉法,想要以汉法制其君,惠其民。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藏地之民必为藏人首领所蛊惑,视我汉家为寇虏,此等事体岂不是吃力不讨好?朕又何苦强使藏人受惠?”
常大淳皱眉,觉得朱皇帝的话听似有理,但其实又有点在推卸责任。
按照皇帝现在的说法,既然西藏人民农奴当得挺欢乐的,那就让他们继续为奴吧,这个强迫他人得解放的事情,皇帝是不做的。可是同样的事情,朱大皇帝在汉地做得还少么?满清朝廷和汉人士绅共治的天下,不是硬生生给朱皇帝搞成现在这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模样了。
看到常大淳有些发愣,朱济世接着又道“朕不会强加恩惠于人,但是朕的封臣必须履行一个封臣的义务,否则朕就会出兵讨伐,夺其土地,灭其家门!”
常大淳已经有点明白朱皇帝的意思了,总之就是好人难做,恶人好当!藏民沦为农奴皇帝不管,西藏的领主却要给朱皇帝为奴为仆,否则就要抄家灭门,很有一点当恶霸的意思啊!
朱皇帝哼哼道“朕和以往的中原之君不同,朕封的不是土司,而是封臣封爵!封的是有领地的伯爵、子爵、男爵。这些人既然是朕的封臣,就要有为臣的样子。在朕这里,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朕保护他们的领地,让他们奴役领民,他们就必须要负担兵役,还要让子嗣到南京为质,每年还须向朕缴纳贡赋,这些都必须在《封臣法》中注明,他们愿意接受的就是朕的封臣,不接受就兵戎相见吧!”
几个大臣互相看看,暗道这个朱皇帝什么都好,就是太认真,不大好糊弄。而且又是满脑子的西方资产阶级封建法治思想,这回要轮到那些蛮荒之地的土司偿偿朱皇帝的厉害了。
朱皇帝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朕的教化,就从这些封臣的子嗣开始,让他们都到南京为质子,该上学上学,该当兵当兵,等到他们的老子死了再回去当领主。
朕要让他们喜欢上汉地繁华舒适的生活,习惯汉地的风俗,仰慕汉家的文化。还要让他们融入南京的贵族圈子,久而久之,这些人便会和汉人无二,也不会再想回老家去治理封地,到时候就会用封地交换年金,子子孙孙都呆在南京当贵族了。”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的几个重臣,“卿等可明白朕的意思?”几人都点点头,皇帝的意思很清楚,君君臣臣嘛!倒是颇符合圣人的道理,实在难得。朱皇帝点点头,“那么,谁可以去担当驻藏大臣,代表朕去西藏整治那里的僧俗领主呢?”(未完待续)
1016 1012269316705
第997章 汉化,从封建开始 求月票
驻藏大臣这可是个苦差事啊!
左宗棠和罗泽南还有常大淳都是对满清西藏政策了如指掌的人,自是知道驻藏大臣的差事不仅苦而且还麻烦。西藏是高原,空气非常稀薄,平原上面的人很难适应西藏的生活,身体不好的可去不了,身体好的也呆不长久。而且西藏不仅气候不好,还是个没有什么油水的穷地方,不用说那里的农奴,就算是领主在中原过去的官员看来也是穷光蛋,也就是d赖喇嘛、班禅活佛这些最高级的僧侣贵族有几个钱,可这些半神半人的家伙连皇上都要哄着,驻藏大臣如何敢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淘银子?
除了穷苦,西藏这地方还特别麻烦。别看那里的人都信佛信得虔诚,可内斗起来比谁都狠,d赖、班禅这样的大呼图克图要是一丁点不留神就有可能让那些贵族领主给害了,至于下面那些贵族之间的各自害人杀人的把戏,更是层出不穷,驻藏大臣还得帮着掩盖,跟着和稀泥,烦得要死!
所以这个差事在满清的时候就很不招人待见,那些轮到的八旗亲贵也都是能不去就不去,找个理由装个病就把差事推了的大有人在。
因而现在三个湘湖大佬也难得不打算照顾湘湖子弟了。
“老臣觉得凤台郡公苗雨亭善于治理豪强,若能委以驻藏大臣,必可为陛下分忧。”
常大淳举荐的苗沛霖。老苗是淮党领袖,又一心想要拜相,自然是湘湖党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