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馥心动了,“据学熙讲,华源的资金也不充裕呀。”
“这个勿虑。筹措资金的法子极多,绝对用不着大人盘算您的藩库。西洋诸国工业化所需的资金是海量的,比如美国修建铁路,一条干线就是几千里长,哪个公司也筹不出如此巨额的资金。怎么办?很简单,就是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民间大量的资金立即拿到手了。其实,不消说西洋诸国的事,就是在大清朝,股票也不算新鲜事了。远在光绪八年,上海即成立完全为华商所拥有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了,股价的议定,交易的佣金都有了相当不错的规范。我们为何不能学一学?您想啊,华源只要拿出一半的股权来,能筹集多少银子?”
华源的总资本有多少,周馥当然清楚,“喔,这倒是一个办法。还是退思你手腕灵活。若是能筹集一千万银子”周馥眼睛亮了。
“何止一千万?我们不会老实到一两银子的股票只买一两吧?新股上市都是要溢价发行的,至少翻两倍。华源在山东已经有了名气,便是在江苏安徽河南诸省,华源的市场也是有的。原先咱们在鲁南,股份都是内部发行,这自然将筹钱的路子堵住了。当初华源初创,人家未必认,现在则不同了。您想想,不说别的省,就是咱山东一省,有多少手里攥着大把现银的土财主?”
“不错,是这个理。”周馥旋即想到自己还在谋划着两江总督的宝座,目光又黯淡下来。”
“大人无须顾虑升迁之事。有下官在,华源也罢,中兴也好,都是咱们手中的实业。办实业嘛,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原材料,而是市场。大人若是主政两江,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华源和中兴将跟着大人的脚步进军两江,有大人的照拂,不发财简直没有天理了。大人为朝廷立了功,挣了脸面,公司发展挣钱,一举数得呀。要下官看,大人官运正旺,用不了几年,定能进军机处了。”
“哈哈,退思你真会哄老夫开心。好吧,就按你的想法办。华源迁至济南和机器局那边,老夫会妥善处置。不过,退思你军务在身,还是要将精力放在整军练兵上。你不是说朝廷会在近期派要员前来点验第五镇吗?袁慰庭可是治军的好手,你可不要让他将你压下去呀。”
“这个请大人放一百个心。下官别的本事没有,练兵打仗,可不服他袁世凯。等朝廷钦差来了,就让他看看我山东子弟兵的雄姿!”
大事议定,周馥答应以他的名义上奏朝廷,对山东巡防营进行整编。其余的事,如说服机器局诸事,只能在下面私下沟通了。至于华源和中兴的业务调整以及组建华源商业银行等事,当然要靠龙谦来主持了。
周馥送走龙谦,当即给在鲁南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将与龙谦的交易原原本本告知。信写好后,立派心腹专程送至沂州。周馥很高兴,沉浸在升官发财的自我的幻想中。但他没有想到,随着华源迁至济南,龙谦完成了他的另一个布局。就像一个人必须两条腿站立一样,军事占领仅是一条腿,经济利益将山东上层绑架起来才是最厉害的。当山东士绅的利益与华源中兴两大实业集团紧紧捆在一起后,山东真成了龙谦的根据地了。别说是其他人来,便是周馥留任山东也发不出多少声音了。
龙谦就是要在周馥任内完成他的经济布局。一些事真不是他这个山东提督可以办妥的。如果来一个刻意与自己为难的新抚台,事情就麻烦多了。
龙谦回到住所,陈超已经回来了,听陈超讲了与徐建寅的会晤,龙谦十分高兴,“想不到徐大人如此通达,待明日我亲自上门拜访。”
第二十四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一
自光绪二十九年秋,山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一是兵事,“盘踞”鲁南的威胜军右翼被扩编为北洋陆军第五镇,统制官龙谦就任山东提督,留在山东(主要在济、青、莱三州)的北洋部队撤出山东。第五镇各部开赴各地旋即大规模招兵并展开了对省内巡防营的严厉整顿。
兵事涉及的人总是少数,包括鲁山等人的“叛逃”,对于一般的民众而言无关自身。影响只在军界。倒是新提督对各地巡防营的整顿因涉及面广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第二就是经济领域了,已经名震山东的华源实业集团总部即将迁至济南,沂州各界对此大为不满,引起了风波。沂州商会是在光绪二十八年成立的,由商会出面,向沂州知府衙门及华源实业总部提出了请愿,强烈要求将华源留在沂州。而济南方面,传言机器局要被华源吃掉,也带来了不稳的因素。
第三是政界的变动,反而是小事了。因为主要变化在鲁南两州:沂州知府唐绍仪高升奉天巡抚,兖州知府吴永转任沂州,山东盐运使张莲芬兼任兖州知府。
除却涉及切身利益的少数人,山东省内的一般人,即便是关心时局的中下级官员和士绅,也不会注意到上述三条。其影响反而比不上第五镇在全省范围内的招兵。
纵观天朝历史,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一向很低,除却少数时期,比如晚唐及五代算是例外。大部分时候军人都处于社会的底层。就官员而言,重文轻武已是惯例,就是在后人极为推崇的宋代。赵匡胤不杀士大夫成为美谈,优容士大夫的宋朝,从来没有对武人客气过,该砍头的绝不手软。到了明代,重文抑武的情况更为严重了。一个二品武将见了六品文官甚至都要叩头。清代制度多沿袭明代,一般情况下,军人待遇极低,军饷本来就少,还是打折发放,即便如此。拖饷欠饷成为了常态。好男不当兵的民谚流传甚广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山东,直到袁世凯带武卫右军入驻,这种状况才发生了变化。客观上讲,袁世凯治军是有一套的。他花大力气组建的小站新军,一改数百年的陈规陋习,使这支军队面貌一新。其主要的办法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军饷。即使军中地位最低的伙夫,每月亦有三两银子可拿。而且是足额按时发放,基本杜绝了吃空饷喝兵血的陋习。其二是在新军中提倡官兵一致,杜绝打骂役使士兵。曾有德国教官打士兵耳光被袁世凯发现,抓住这件事不放,严惩了教官,维护了士兵的尊严。其三是加大了军官团的培养。举办随营军校,大力提升中下级军官的文化水平,培养对军队的忠诚度。当然,袁世凯的目的是培养对他自己的忠诚度,还上升不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更主要的原因是袁世凯将新军作为自己前程的最大保障,不会去教育官兵对朝廷乃至国家民族的忠诚。
可怜的是满清建政后,囿于其出身,也囿于其见识,一直回避国家和民族这两大问题。而这两大问题的阐明。恰恰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标志。
回到刚才。因为有了那三条,袁世凯所部在山东的扩兵便顺利了许多。必须承认,军饷的提高和足额发放是最关键的因素。
自蒙山军横空出世,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在1903年底,蒙山军有袁世凯北洋军之长。却又具备了北洋军没有的特点。由于其高待遇,极强的纪律性和荣誉感,换来了驻地百姓的真心支持。所以,第五镇的招兵就比较顺利,特别是在蒙山军常驻的地区,青年踊跃参军的现象就更为明显,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大约在五比一。
龙谦多了百余年的见识,建军治军方法上总体上高明于袁世凯。自蒙山整军,龙谦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超越时代的强军。这是他实现自己目标的根本。最初的做法是在采取更有效更科学的军事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军人的纪律性和荣誉感,从上层开始打造一个忠于自己,有道德有纪律有奉献牺牲精神的军官团。但限于条件及形势,只能采取稳步推进的办法,无论是官兵待遇还是思想教育,都尽量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军饷问题上,在蒙山时期是没有军饷的,直到打开郑家庄建立农村根据地后才开始发放军饷,其标准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直到部队被改编为威胜军右翼,其军饷待遇才基本与袁世凯新军接轨了。但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袁部给中高级军官的特支费,蒙山军基本没有。但最早的一批官兵却拥有了“股份”,股本来自两大块,一块是没收郑经的财产,另一块是来自北京的抢劫。享受“股份”的官兵构成了蒙山军的骨干,龙谦的想法显然是依靠这批人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个做法执行下来,搞得蒙山军有点像股份公司了。后来加入蒙山军的司徒均受过德国的正规军事教育,对龙谦的这套做法曾提出了异议,认为存在很大的隐患。龙谦却清楚,眼下还需要借助满清这棵大树遮风挡雨,尽管这棵大树根子已经腐烂了,但毕竟没有倒,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现在的情况下去讲国家民族等观念,肯定会引起朝廷的警惕,招来朝廷的猜疑甚至是强力的措施。所以,直到第五镇组建,龙谦的部队性质上和袁世凯的北洋军并无实质上的区别,说穿了就是一支军阀武装,绝大多数官兵们效忠的是龙谦而不是朝廷,首领的威望更多来自于自身的素质——律己,识人,公道,廉洁,果敢以及有办法。
对于大多数官兵来说最高首领有办法才是最关键的。当部队不断扩大,人员,地盘,装备都在不断增强,军官们不断升迁。薪饷在增加,部队的忠诚度就在,凝聚力也没有问题。只有最核心的军官团,才抱着一个更高的目标——为推翻满清,建立龙家王朝而奋斗。这背后还是利益的驱动。从龙建政,那就是开国功臣啊。
有这个目标鼓舞着,龙谦超越时代的严苛军法——不抽大烟,不赌博,不**,这些在当时很难维持的纪律才能基本得到保证。
任何时代。士兵的纪律主要来自军官带头。这一点龙谦做的最好,他治军是从自己开始的,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然后是核心军官团,再往下推广至中下级军官。即使在龙谦出任第五镇统制官,深入部队出早操。吃大灶的习惯依旧保持着,每礼拜至少有一天是在基层连队度过的。
有了高级军官的示范,下面的问题就好解决。
整军主要是两个环节,第一是将第五镇充实,最简单的办法是招兵。兵员根本没有问题,但龙谦将缺编员额的50%留给巡防营的精锐,这就将整顿巡防营提上了议事日程。
龙谦的办法是用重建预备役来解决巡防营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将战斗力低下,军纪涣散的巡防营全部纳入至蒙山军的体系中。
第一步当然是重组预备役。鲁山、范德平、邓清华等预备役高级军官“叛逃”,预备役名存实亡了一段时间,龙谦任命宁时俊兼任预备役司令官,张玉林为参谋长,重建了预备役司令部,稳定了预备役部队的军心。
因为宁时俊很长时间将无法顾及总部的业务,龙谦任命司徒均代理第五镇参谋长。
鲁山第一批带走的军官和骨干士兵高达五十余人,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预备役部队的军心不稳。鲁山等人临别之际虽然做了一些安排,但更多的士兵却无法得知真相。而根据计划。第一批之后,还将有至少两批预计200人要远赴东北,除了总部各处抽调骨干外,基本要从预备役抽调。
预备役司令部仍在武定府,宁时俊到任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抚有些不稳的军心。不能说明真实情况,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宁时俊紧急请示龙谦,希望龙谦来武定一趟。于是,龙谦在十一月上旬去了趟武定,召集预备役排长以上军官开了一个会。
“很抱歉,这个会开的有些晚了。”龙谦开门见山,“这段时间一直有针对鲁司令等人的各种传言,大家心里也憋着许多话。今天我就是给大家解惑的。鲁山,范德平,熊勋,邓清华等,都是跟随我很久的老兄弟,久经考验,屡立战功,是蒙山军的功臣!他们的出走,绝不是因为对整编不满的背叛!而是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
这句话一出,在座的军官们立即长出一口气。
“为什么要秘密离开,是因为任务的极端机密性。不能向全军传达,只好让他们背了黑锅。今天我对你们讲出这个秘密,是相信大家,希望大家为了蒙山军这个团体,严格保守这个秘密。别人问到这个问题,你们就说不知道好了。下一步,在座的一些兄弟还会被选出来,派出去,大家做好准备就是。
“预备役部队是我们蒙山军的重要组成,绝不是后娘养的,低人一等。看看在座的各位就晓得了,很多是参加过蒙山整军的老兄弟,一半人进过随营军校,都是我们蒙山军的精华和财富。宁参谋长担任你们的司令官,足以证明我对预备役的器重。今后,预备役还要扩大,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