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伟人: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成东西两路军,准备共同夹击广州。
  面对这样紧迫的形势,张发奎赶忙召集部属们商讨对策。叶剑英经过侦察之后,向大家分析了东西两路的敌情。东路陈铭枢由福州进入潮汕,实力较强,比较难打;而西路黄绍■刚从广州败退广西,仓促纠集起残兵败将,队伍虽多,但多属杂牌,且立足未稳,比较好打。因此,他主张捏紧拳头,拣弱的打,先拿黄绍■开刀!
  张发奎连声称好,全盘采纳了他的意见。接着,叶剑英便以参谋长的身份使出了“调虎离山”之计,建议:“要打梧州,就得全力以赴,不留一兵一卒!”
  张发奎决定全力以赴,任命黄琪翔为前敌总指挥,率第四军主力第十二师缪耀南、第二十六师许志锐部开赴西江肇庆、梧州一带,进击黄绍■;其余主力部队也都悉数开赴广州外围,以防进犯之敌。广州城防务由叶剑英负责。这样,广州城内,敌人非常空虚,只剩下教导团、警卫团和其他少数部队,一时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这就给广州起义造成了极好的时机。
  但是,要发动广州城大规模的起义,只靠教导团一个团的兵力是不够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起义的武装力量。叶剑英又根据党的交代,想方设法扩充了第四军警卫团。
  警卫团是第四军于1927年赶走李济深后新编的部队,共有两个营。军官成分复杂,只有少数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叶剑英接到党交给的任务后,即去面晤张发奎,向他指出广州城防空虚,急需扩编警卫团的建议。
  这时,黄琪翔第四军主力已调去打梧州,张发奎正为工人闹事、驻守广州兵力薄弱大伤脑筋,对叶剑英提出的建议很感兴趣,便问他打算怎样办。
  叶剑英胸有成竹地说:“兵员我来想办法,除了李济深的警察武装不要,其余愿意当兵的,有多少要多少,警卫团的编制不受限制。”
  张发奎欣然同意,接着问:“那么,谁来当团长呢?”
  这时,叶剑英故意显出一种颇费思索、又不甚了解的表情,回答说:“听说有一个姓梁的琼州(海南岛)人,北伐打仗很勇敢的,不知叫什么名字了?”

  蒋介石叛变革命(9)

  张发奎眼睛一转,马上想起来了。
  “对!这个人我认识,就把他调来当团长。”
  其实,此人名梁秉枢,是中共地下党员,也是一员战将,叶剑英有意推荐他来当团长。
  团长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事,张发奎交给叶剑英办理。
  叶剑英想方设法,除梁秉枢任团长外,又安排张诗教、陶剑寒(即陶铸)等一批共产党员担任警卫团的主要领导职务,并将300名曾参加省港罢工的工人招进该团,编成第三营,由共产党员施恕之任营长。各连军官也大都由教导团抽调来的进步学员担任。叶剑英将警卫团的组建情况及时报告了省军委,得到了军委的批准。
  在广州起义前,叶剑英秘密地准备了教导团、警卫团两个“姐妹团”的革命武装力量,拟定了初步的起义行动计划,还与其他国民党军中倾向革命的老朋友李明、李洁之等保持联系,以备策应起义之用。他的机智果敢和高超的艺术,使敌人无法意料。对于这一点,当时国民党广东省政府要员陈公博也供认不讳。他在《寒风集·军中巢记》中写道:“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教导团既缴械,怎么又发回了枪支?我问起缘由,才知道这是参谋长叶剑英的主张,而当时那位叶先生又兼了那个教导团的团长。军队有了异动分子已经很可虑,而高级将领就是共产党,尤其无法可以预防。怪不得我们一方面由公安局破获无数共产党的机关,仍然没有办法预先消弭这次事变。原来我们的参谋长兼教导团长就是共产党,警卫团的团长梁先生也是共产党!”
  但是,这个汪精卫在广州的代理人知道的并不完全,当时我们党除了掌握教导团和警卫团之外,还组织了三千余人的工人赤卫队和其他武装力量。
  “夜半枪声连角起,广州工农兵起义”
  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紧张阶段。
  广州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规模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盛。11月18日,广州工人代表会召开群众大会,通过八项革命决议,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警察慑于群众的威力,不敢干涉。
  11月20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从上海经省委所在地香港,于26日到达广州。当晚召开省委常委会议,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广州举行暴动,并成立了以张太雷为首的起义领导机构。
  叶剑英由于当时尚未公开身份,不便于参加党的这些会议,但是,他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并且根据党的指示,进一步做好教导团和警卫团的起义准备工作,巩固和加强革命的武装力量。
  根据叶剑英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情报,起义决定提前举行,中央最后决定指派叶挺从香港前来广州负责军事总指挥,叶剑英为副总指挥。由于起义时间临时变更,叶挺在12月10日起义前夕从香港仓促起程,当晚到达广州,未来得及吃饭,即投入了紧张的起义战斗的部署工作。
  “夜半枪声连角起,广州工农兵起义”。
  11日凌晨3时30分,叶剑英领导的教导团打响了第一枪,在敌人心脏里的暴动终于启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方第一大城市的广州起义宣告开始!
  英勇的教导团、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的革命官兵高举红旗,分成三路,投入了市内的战斗。潜伏在市内各地的3000余名工人赤卫队,犹如万箭齐发,向着各个指定的目标发起勇猛攻击。震破夜空的冲锋号声和枪炮声响成一片。顷刻之间,教导团和工人赤卫队迅速攻占了最坚固的反动堡垒公安局。广州工农民主政府(苏维埃)和工农红军总指挥部即宣告在这里正式成立。工农红军副总指挥叶剑英协助总指挥叶挺等在总指挥部里共同指挥战斗。随后,走出总指挥部,来到维新路指挥教导团士兵布防,又到文德路城隍庙门口亲自指挥炮兵向敌人射击。
  敌人在拚死挣扎。国民党反动派在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支持下,加紧勾结,调兵遣将,妄图消灭新生的革命政权。逃到珠江南岸的陈公博、张发奎、黄琪翔等匆匆忙忙登上一艘军舰,到肇庆和江门等地调回部队,大肆反扑,形成合围之势。

  蒋介石叛变革命(10)

  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总指挥部先后召集两次紧急会议,分析形势,讨论下一步部署。在会上,叶挺、叶剑英、聂荣臻等同志认为起义虽然暂时取得胜利,但敌众我寡,孤立无援,不宜坚守广州,一再建议将革命队伍拉出去,转移到农村,与彭湃的农军会合,或去粤北找朱德部队。但是,均遭到军事顾问诺伊曼和起义主要领导人的反对,未有结果。
  帝国主义列强各国驻粤领事馆,于12日举行会议,决定派海军陆战队登岸。英国海军包围革命的海员工会,日本水兵在长堤开枪射击起义的军民。原来欲图保存实力、按兵不动的河南李福林部,亦奉蒋介石电令,向江北市区进攻。在叶挺、叶剑英、聂荣臻、杨毅等同志指挥下,革命武装在长堤四次击退了强行渡江的敌军。
  这时,在西瓜园召开群众大会的张太雷,在返回途中,不幸中弹牺牲。叶剑英满怀悲痛,继续指挥战斗。
  他冒着枪林弹雨,一手提着驳壳枪,一手拎着子弹袋,在长堤第一线巡视布防,指挥战斗。他还利用战斗空隙去探视伤员,察看俘虏。
  敌军反攻猛烈,进逼观音山。叶挺、叶剑英命令部队火速前往增援,坚决守住观音山!
  但是,由于起义军兵力不济,敌溃而复聚,酣战竟日,难以取胜。黄昏后,为了取得友军支援,叶剑英几经周折,找到司机罗炳等,要他们开汽车去找东江彭湃的农军,但因罗炳中途病倒,没有完成任务。
  我军增援未到,敌军相继麇集,从三面包抄上来。12日以来,敌军从江门赶来的薛岳部,从韶关赶来的许志锐部,以及从石龙赶来的李汉魂部,陆续抢占了市内主要据点。市内反动分子乘机抢劫放火,一时火光冲天。
  形势急剧逆转。12日晚,总指挥部被迫下达了撤出广州的紧急命令。这次被誉为“广州巴黎公社”的英勇起义,终致失败。
  广州起义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在祖国的原野继续燃烧。参加起义的武装部队大部分转移到花县,改编为红四师,到达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红二师会合。当时,广东省委曾经决定叶剑英去当合编后部队的师长,恽代英去当党代表,东江特委给省委打报告,“请快些派他们来”,叶剑英因身份已暴露,被敌人搜查封锁甚严,没有去成。起义的另一部分队伍到达北江,在韶关附近,参加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经过辗转斗争,上了井冈山;还有一部分起义队伍转到广西左、右江地区,后来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
  “将成即毁原尝试,虽败犹荣应赞扬”。广州起义虽然失败,广州起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工农兵在南方大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大胆尝试,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PART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

  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特务疯狂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军多次“围剿”中央苏区,尤其在张国焘阴谋分裂和危害党中央和红军的关键时刻,叶剑英机智果敢坚持斗争,化险为夷,保护了党中央,为党和人民立了大功
  广州起义失败后,暂时隐蔽在沙面租界的叶剑英在党的地下交通员掩护下,装扮成铁路工人,从沙面前往香港。
  叶剑英在广州是被通缉的“首犯”之一,在香港反动派的“黑名单”上他“名列前茅”,随时都有遭到逮捕的危险,因此经常变换住址。他先在九龙油麻地,后又搬到香港新界居住。不久,他的弟弟叶道英陪着母亲也避居香港。全家人又搬到大埔墟一个地方安顿下来。
  避居香港,留学苏联
  叶剑英在香港,随时可能被捕杀头,但他不顾艰险,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秘密地进行了许多工作。他还派李运全先后五次返回广州,探听红军退却情形,帮助一些同志转移到香港。过了一段时间,叶剑英和隐蔽在香港的聂荣臻、恽代英等同志陆续接上了头。12月下旬,他被通知到坚尼城(西环)羲金台23号四楼广东省委秘密机关,出席中共广东省委会议。当时,在一起开会的还有聂荣臻、恽代英、陆定一、黄■等同志。
  聂荣臻多次回忆在香港期间与叶剑英一起继续进行革命活动的经历,他说:“广州起义失败后不久,一次我和恽代英同志、叶剑英同志碰头,谈完话后,我们分头回各自的住处。
  在香港我和叶剑英等同志多次讨论过,广州起义究竟应不应该搞?我们一致认为,当时教导团暴露,张发奎正调兵遣将,准备对教导团下毒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所作为,坐以待毙,也是不对的。因此,如果在广州我们搞一个兵变,发动了突然袭击之后,迅速地把起义部队从城市拉出来,转移到农村去发展游击战争,这样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正确的。
  叶剑英同志和我曾建议,鉴于教导团经过基层军官训练,军政素质都比较好,应该设法让他们经赣南逐渐向朱、毛靠拢,一路上可以扩大根据地和红军的力量,到井冈山会合后,又可以作为干部使用,让他们去训练部队带兵打仗,那作用就会大得多。即使让他们留在当地,也不再去硬打硬拚,而应该让他们去发动与组织农民,开展游击战争,以保存和发展力量,等待有利时机。但省委没有接受这个意见。
  在香港,剑英买了一部太平天国的野史,推荐给我看。我们一边议论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惨痛历史,一边总结广州起义成败的经验教训,越谈越投机,有时竟废寝忘食。在香港的交往,使我感到剑英精明强干,才华出众,分析问题精辟,对同志热情诚恳。从此,彼此视为莫逆之交。”
  这两位年轻的革命家,当时深感广州起义后起义军没有和农军联合起来建立根据地,是个大失误。他们曾向省委提了这方面的意见,可惜未被采纳。
  叶剑英在香港“隐居”期间,坚持读书,秘密访友,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一些有利于党的工作。
  当时,一个叫陆久之的人,通过迂回曲折的关系找到大埔叶剑英的住处,请求帮助。
  陆久之原是上海总工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曾在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汪寿华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