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今将略》是一部辑录体兵书,书中的军事思想即《武经七书》的思想及将帅们用兵实践中反映的军事思想,全书没有一句编者的言论,所以这里不再介绍编辑者的军事思想。本书有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刻本、遗经堂丛书本等刻本传世。
第五节广名将传
《广名将传》,又称《广名将谱》、《广百将传》。它是在宋张预《百将传》的基础上,几经增删评注而成。而它的直接前身是明陈元素增补的《百将传》。因所收名将已逾百人,所以改名为《名将传》。后来有的版本卷端虽题陈元素原本,但未经后人增删评注的原本至今尚未见到。《广名将传》保留的陈元素的原序记载了他编纂此书的有关情况。陈元素为明代长洲人,字古白,一字孝平,诸生。他曾受一位掌握有刊印力量的客人的邀请,校正《武经》刊行,并一起刊行《百将传》。他认为,从古至今,其间祸乱时有,英雄代生,将才不仅仅只有百人,〃会须翻廿一史更搜之,而客不能待,仍以旧本请标目。而于我明,君(捃)取李温陵江编稍退进之。总题之曰:《名将传》,言不止于百也。〃(《增补〈百将传〉序》)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元素原打算在廿一史中广搜博采,编一部贯通古今的《名将传》,但因客人不能等待,只好以急就的方式改编成了《名将传》,并说明明代有关名将传记从李贽著作中采录了资料。
继陈元素之后,黄道周对《广名将传》又进行了改编。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平或作玄),一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崇祯时任右中允,因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人,被谪戍广西。越年复故官,以病辞归故里。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自请前往江西征集军队,至婺源与清兵遭遇,力战兵败,被俘,后在南京被杀,谥忠烈。他博学多思,勇于任事。一生著述宏富,见于记载的就有《洪范明义》、《易象正义》、《孝经集传》等十余种。
黄道周生活在内忧外患,国事危艰的明朝末年。他企图从历史材料中寻求借鉴,来挽回民族危机和明廷的衰败,主张读〃《名将》一书〃。但他又对原《名将传》不甚满意,指出:〃倘纂修无识,只辑繁文,反遗精要,纵三绝韦编,于武何益?此旧本所以不足重轻也。〃(黄道周《自序》)他决心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编《名将传》,〃取而细较之,芟其繁文,出其精要,再入妙旁批,有疑夹注,又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虽仍是此百数英雄,只觉一经洗发,而面目精神皆跃跃纸上,使览之者会心点首。〃(黄道周《自序》)他改编的《名将传》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是经〃芟其繁文,出其精要〃的名将传记。二是在传记精妙之处所作的旁批。如他在吴起对魏武侯说〃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这段话的旁边批道:〃此兵家最贵之言,起能言之,则起之抱负不浅。〃旁批中常有〃危语〃、〃妙策〃、〃确论〃等词。三是对有疑问的文句作的夹注。如在〃李牧传〃中〃百金之士五万人〃下夹注道:〃曾破敌受赏百金者。〃四是名将传记之后以〃断曰〃标目的四字韵文断赞。这些断赞〃于各名将立功名成之要,言之甚备,且均属韵语,尚便诵习。〃(《武学丛抄》)
如〃田穰苴〃的赞断:〃穰苴庶族,人微权轻。燕晋压境,齐国殆倾。晏婴明识,荐苴用兵。法斩贵族,一军皆惊。再加恩驭,莫不奋兴。未经血战,势已雷轰。敌人潜遁,追奔扫清。尊为司马,兵法垂名。〃《广名将传》的著者本来很清楚,各本均著录为黄道周注断。但丁日昌在其辑编的《百将图传》自序中说:〃《广名将谱》十七卷,不著撰人姓氏〃,〃《将苑》及《广名将谱》则又坊肆依托。〃从现存各本考察,丁日昌看到的大概是坊肆刊行的未著黄道周姓氏的简本或者是残本。书商为了赚钱,在版本上作些手脚是常有的事,但不能说《广名将传》这部书是坊肆依托之作。丁日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广名将传》二十卷,现存本所收名将人数有所不同。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刊《新镌旁批详注总断广名将谱》收录名将一百六十八人,删去了张预《百将传》中的刘鄩、刘词两人,另外增补七十人,除西汉程不识、六朝梁程灵洗之外,均为五代至明代名将。其卷目如下:
卷之一:周姜太公、吴孙武、越范蠡、魏吴起、齐田穰苴、齐孙膑、秦白起、秦王翦、燕乐毅、赵李牧。
卷之二:赵赵奢,赵廉颇、齐田单、西汉张良、西汉韩信、西汉周亚夫、西汉李广、西汉卫青、西汉程不识。
卷之三:西汉霍去病、西汉赵充国、西汉陈汤、西汉冯奉世、东汉邓禹、东汉寇恂、东汉冯异、东汉岑彭。
卷之四:东汉贾复、东汉吴汉、东汉耿弇、东汉耿恭、东汉王霸、东汉臧宫、东汉祭遵、东汉马援、东汉班超。
卷之五:东汉虞诩、东汉皇甫规、东汉张奂、东汉段颎、东汉皇甫嵩、东汉朱隽、汉(三国)诸葛亮、汉(三国)关羽、汉(三国)张飞。
卷之六:魏(三国)张辽、魏(三国)张郃、魏(三国)徐晃、魏(三国)李典、魏(三国)邓艾、魏(三国)司马懿、吴(三国)周瑜、吴(三国)吕蒙、吴(三国)陆逊、吴(三国)陆抗。
卷之七:晋羊祜、晋杜预、晋王浚、晋马隆、晋周访、晋陶侃、晋谢玄、燕(北朝)慕容恪、秦(北朝)王猛、宋(六朝)檀道济。
卷之八:宋(六朝)王镇恶、梁(六朝)韦睿、梁(六朝)王僧辩、陈(六朝)吴明彻、魏(北朝)崔浩、魏(北朝)于谨、齐(六朝)斛律光、周(北朝)宇文宪、周(北朝)韦孝宽、梁(六朝)程灵洗。
卷之九:隋杨素、隋长孙晟、隋韩擒(韩擒虎)、隋贺若弼、隋史万岁、唐李孝恭、唐尉迟恭、唐李靖、唐李勣。
卷之十:唐苏定方、唐薛仁贵、唐裴行俭、唐唐休璟、唐张仁愿、唐王晙、唐郭元振、唐李嗣业、唐李光弼。
卷之十一:唐郭子仪、唐李抱真、唐李晟、唐李愬、唐马燧、唐浑⑻仆踔宜谩
卷之十二:梁(五代)王彦章、晋(五代)周德威、唐(五代)郭崇韬、宋曹彬、宋曹翰、宋王全斌、宋潘美、宋曹玮、宋李继隆。
卷之十三:宋尹继伦、宋狄青、宋种世衡、宋郭逵、宋王韶、宋种师道、宋宗泽。
卷之十四:宋岳飞、宋韩世忠、宋张俊、宋刘锜。
卷之十五:宋吴玠、宋吴璘、宋李显忠、宋杨存保、宋王德。
卷之十六:宋王彦、宋刘子羽、宋魏胜、宋李宝、宋赵方、宋孟宗政、宋孟珙、宋杜杲。
卷之十七:宋余玠、宋赵范、宋赵葵、宋曹友闻、元史天泽、元伯颜、元张弘范。
卷之十八:明刘基、明徐达、明常遇春、明李文忠、明沐英、明邓愈、明俞通海、明傅友德。
卷之十九:明姚广孝、明刘江、明王骥、明于谦、明郭登、明韩雍、明马文升、明王信、明张辅。
卷之二十:明罗通、明项忠、明陶鲁、明王越、明王琼、明马昊、明王守仁、明杨锐、明仇铖、明戚继光、明沈希仪。
本立堂刊本《新镌锈像旁批详注总断广百将传》,著录为古闽黄道周石斋注断、长洲陈元素孝平原本、后学周亮辅猷庵增补。此本共收名将一百八十五人(程济、陈九畴有目无传,不包括在内),比《广名将谱》本增加明代将帅17人。其中李善长、铁铉、程济、朱能、张玉、杨一清、俞大猷等七人附于二十卷之后,既有传记,又有注断;而汤和、胡大海、郭英、康茂才、山云、余子俊、周金、胡宗宪、刘显、刘綎等十人附于全书最后,只有简略传记,而无注断,可能是黄道周死后,由周亮辅所增补。另外此本增补了二十幅木刻人物画,其中十八幅有画题,二幅缺画题。
《广名将传》的军事思想主要寓于名将们的言行之中,而黄道周的赞断除了评论名将们的事功之外,也有对古代军事思想的概括和发挥,如在战争观方面,认为〃兵者凶器,战者逆德〃(《范蠡》),主张〃修德用武〃(《太公》);在战略战术方面,认为〃剽轻难制,坚壁守之,以挫其气〃(《周亚夫》),主张〃出其不意〃(《李牧》);在治军方面,主张〃法令为先〃(《孙武》),〃既严且锐〃(《周亚夫》),〃再加恩驭〃(《田穰苴》),〃妄谏者死,善谏者容〃等等。同时也需指出,黄道周赞断中也夹杂有天命论思想,如〃勾践犯之,故遭天责〃(《范蠡》),〃迷道自刭,天意难量〃(《李广》)等。
《广名将传》是明代辑评历代名将传略的兵书,它寓理于史,把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起来,扩大了读者面;黄道周的韵文断赞,对各名将一生军事实践及用兵之法,进行了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而且便于诵习,后人甚至把它单独析出,独立成册,收入《武学丛抄》之中。因此,本书对后世影响颇大。就连清王朝也允许这位反清人士著的兵书刻印,以供武人学习。本书除了有崇祯刻本、本立堂刻本、清道光耆英刻本等单行本行世外,还被收入《海山仙馆》等丛书中。
第十三章综合类
第一节概述
所谓综合类兵书,是指内容包括军事领域多个门类知识的兵书。这类兵书,由于涉及到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知识内容,分到哪一类都不合适,所以不能按内容属性来区分,只能按形式特征进行区分;又因为它的内容带有综合性,所以我们称它为综合性兵书。
唐李荃编纂的《太白阴经》是现存较早的综合性兵书。他在进书表中自称:〃人谋、筹策,攻城、器械,屯田、战马,营垒、阵图,括囊无遗,秋毫必录。〃继之有宋许洞的《虎钤经》,〃上采孙子、李筌之要,明演其术;下撮天时人事之变,备举其占。〃凡〃有补于军中者,莫不具载。〃(《虎钤经·自序》)编纂大型综合性兵书始于《武经总要》,全书四十卷(一作四十三卷),比前两书内容更加丰富。继之有明王明鹤的《登坛必究》,全书共分七十二类,约一百万字,附图五百六十余幅。历史上部头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是明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全书二百四十卷,约二百余万字,附图七百三十余幅,几乎囊括了明以前军事上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综合性兵书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篇幅长,部头大,可以视为古代军事百科全书。但由于它采取兼收并蓄的编纂原则,所以有的显得过于庞杂,尤其是一些糟粕内容记述过细。
第二节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又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李筌撰。李筌,号少室山达观子,《唐书》无传,里籍不详。大约生活在唐肃宗、代宗年间。唐乾元二年(759年)《进太白阴经表》称〃正议大夫持节幽州军州事幽州刺史并本州防御使上柱国臣李筌上表〃,唐永泰四年(即大历三年,768年)《序》署名〃河东节度使都虞侯臣李筌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集仙传》称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著《太白阴经》。又《神仙感遇传》曰:筌有将略,作《太白阴符》(注:符当经之误)十卷,入山访道,不知所终。〃据《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等书目记载,李筌还著有《孙子注二卷》、《青囊括一卷》、《阃外春秋十卷》、《通幽鬼诀二卷》、《军旅指归三卷》、《彭门玉帐歌三卷》等兵书。
《大白阴经》本来是一部〃记行师用兵之事〃的兵书,但困李筌以阴阳数术之说,以为〃太白主兵,为大将军;阴主杀伐〃(《进太白阴经表》),故取名为《太白阴经》,给这部兵书蒙上了一层神密色彩。后人又编造出所谓〃李筌常游名山探奇术,于嵩山虎口岩石壁中得《黄帝阴符经》,遇骊山老姥,指明秘要,洞究深微,撰为兵书,名曰《太白阴经》〃(《进太白阴经表》注)的神话。加之书的后半部分辑录了大量医卜星相、奇门遁甲之类的内容,使这部兵书进一步神密化。揭去它身上的迷彩,就会发现它是一部较全面反映唐以前军事知识的综合性兵书。
《太白阴经》始藏诸名山石室,后献给唐朝廷,〃进入内府,不传于世,瑞南宋公先世有传而得之,以辅明廓清海宇,是书之功也。以后子孙,慎勿妄传。〃(史氏珍藏尾跋,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因此,此书明以前只有抄本传世。由于传抄者随意删削合并,遂出现六卷本、八卷本和十卷本等不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