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苏公探案全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道:“只因周玉儿并非死在山间路旁,而是另有他处。”苏仁惊讶不已,道:“依老爷之见,那凶犯竟是在他处杀害周玉儿,而后利用夜色负尸至此,意图误人视线?”苏轼道:“正是,那凶犯将尸首扛在肩背,故尸首鞋履干净。那凶犯想必是一个身强力壮之人,且熟悉地理。”苏仁道:“如此说来,此案并非复杂繁琐。”苏轼道:“何以见得?”苏仁道:“我窃以为,这凶犯必是周玉儿熟识之人,二人之间或有仇狠、怨隙、纠葛,此为其一。其二,死者手中有一荷包,临死之人为何紧握此物,必有关联。想必是那周玉儿被害前曾全力挣扎,无意中抓夺下凶犯身上物什,亦未可知。”苏轼道:“依你之言,只需找到此荷包主人,便知真凶何人了?”苏仁道:“正是。不过那凶犯亦可在山旁杀了周玉儿,而后换其鞋履、裤裙,如此亦无泥垢。”苏轼不觉一愣,笑道:“有理有理。不曾想你竟有这般才干,待到府衙,令你做个三班捕头,岂非湖州百姓幸甚,湖州捕快幸甚。”
  谈论间,主仆二人入得街巷,却见乡人奔走来往相告,街头门前,爷婆友邻,张王李赵,三五成堆,你言我语,猜测事由,众说纷纭,有好事暗笑者,亦有唾津不耻者。苏仁就前向一老翁询问周玉儿家之所在。老翁脸色微变,上下打量苏轼二人,面有不屑之情。旁边一书生模样人物冷笑不止。又有过路一年轻小贩驻足聆听,他识得苏轼正是钱老先生称作大人者,便请求头前引路。
  苏轼二人,随同小贩,绕过几户人家,来到一村舍前,小贩指点此即钱贵家宅。苏轼谢过小贩,但见竹篱瓦舍,柴扉半掩,鸡鸣狗吠,舍前有一池塘,浮萍点点,岸旁三四株垂杨柳树,杨柳条下鸭鹅凫游,树下凉晒一杆衣服。苏仁呼唤再三,方有一老妇人拄杖走出。那老妇人两鬓斑白,银丝缕缕,面容平淡,询问苏仁来因。苏仁一愣,这老妇人怎是周玉儿婆婆?莫非是那小贩蒙骗不成?或是这老妇人丝毫不知儿媳亡故?或是钱孝所唤之人未曾将话语传与老妇听?否则,这老妇人何以如此平淡安宁?
  苏轼见老妇人满面辛劳之色,似是家务繁忙所致。苏仁上前打听,此确是钱贵之家,老妇人正是钱贵之母、周玉儿之婆婆。老妇人道:“不知这位员外光临寒舍有何贵干?莫非是找我儿钱贵?”苏轼作揖道:“非也。特为周玉儿而来。”老妇人脸色顿变,愠怒道:“你等知书达理,饱读圣贤之书,竟做如此有辱斯文之事?”苏轼辩道:“老婆婆错怪了。老婆婆可知儿媳现在何处?”老妇人怒道:“哼!这贱人现在何处,与老身何干?”苏仁争道:“莫非婆婆不曾知晓,他已死了?”老妇人冷眼笑道:“他死与不死,又与老身何干?与你等何干?”苏仁道:“老婆婆何出此言?他乃你家中人,你的儿媳。”老妇人怒道:“此等贱人在我钱家,败坏我钱家名声,有辱我钱家列祖列宗,实我钱家奇耻。”老妇人咬牙切齿,手中木杖戳地,嘭嘭作响。苏轼料想这周玉儿平日行为放荡,故而招致老人如此痛恨。
  苏轼道:“常言道,人死万事休。周玉儿既已死,往事烟消云散,何必如此耿耿于怀?老婆婆且息盛怒,以免伤得心肝。老婆婆,在下前来只因有一事不明。”老妇人道:“这位员外,请屋内言语。”引得二人进了屋来,移座沏茶,老妇人道:“员外有话请说。”苏轼道:“闻听乡人闲言,那周玉儿似行为不检。老婆婆为何不早将其休出家门,而留之以受其辱?”老妇人闻言,嗟叹不已,老泪长流,呜咽道:“员外有所不知。这妇人生性泼辣,十分利害。悔不该当初信那牙婆之言,以为是贤淑之辈。唉,也是合当如此,我那不争气的贵儿,见得这女人,竟如苍蝇见了腥血般,那里还舍得下?过门之时,尚还无事。一年半载后,竟露出本来面目,家中粗细,一概不问,贪吃好睡,说寒道苦,咆哮尊长,叱骂丈夫。昨年,我儿自去湖州城做些胭脂花粉勾当,一旬半月难归一次。这妇人竟益发不象样了,整日涂脂抹粉,着意梳妆,与后生泼皮调笑,暗中出入。老身言语点拨,苦心规劝,反遭恶骂。街坊邻里早已流言蜚语,待我儿回来,老身将情形一一告之。我儿问他个究竟,却不料那女人哭哭啼啼,反怪罪老身,只言老身日日责怪于他,不敬家长,两道三科,无端生事,不曾有出,欲断钱家之烟火,如此等等。我儿竟似服了迷魂汤水,深信不疑,反劝说老身。因我儿庇护于他,他益发肆意妄为。我钱家祖宗先列名声尽毁于他手。在老身眼中,这淫贱女人早已不是我钱家之人,他是死是生与我钱家何干?”
  苏轼颇有同感,道:“事虽如此。可他恶不至死,其中事由须查问清楚。真凶必当伏诛。敢问老婆婆,平日这周玉儿与些甚么人物来往?”老妇人摇头叹息,道:“这些羞丑之事,老身丝毫不知。不如去问左右邻里街坊,或可知晓。”苏轼道:“近几日来,汝家中可有反常之事?这周玉儿有何异常举动?”老妇人思索片刻,摇头道:“也不曾有。不过,前几日,老身见那街上屠夫孙三郎曾与他有过争吵。”苏轼询问其详。老妇人道:“前日午后,老身自街头五味铺回来,远远见屋舍前,孙三郎与他争吵不休,他大骂不止。那孙三郎似乎不敌,见老身归来,便止了言。他自老身身旁而过,却见得他面红耳赤,眼含凶光,口中骂骂咧咧的走了。”苏仁道:“那孙屠夫为人如何?”老妇人道:“也不是甚么正经角儿。老身问那贱人争吵缘由,他道是孙屠夫赖他那日少了五文钱,故尔争吵起来。”
  苏轼问道:“这几日,你儿钱贵可曾回来过?”老妇人答道:“贵儿离家已有月余,不曾归家,亦无书纸口信捎回。故前日,老身去那五味铺,央求钱掌柜趁便捎信与我儿。他与我儿颇有来往。”苏轼道:“书信是何人所书?”老妇人道:“乃是老身授言,侄儿所书。”苏轼道:“老婆婆,可否述说周玉儿昨日行迹?何时最后见他?”老妇人道:“昨日与平常无二,那贱人在家中懒睡一日,吃过晚饭,又入室睡,老身亦熄灯歇息,却久久未眠。后来听得那贱人房中有些声响,似有脚步声。老身气恼不已,知晓那贱人又欲外出,俄而,闻得开合门声,想是那贱人已经离去。”
  苏轼道:“这之前,老婆婆可否听到其余异常声响?”老妇人摇头道:“不曾听得。”苏轼道:“周玉儿外出,约莫甚么时辰?”老妇思忖道:“遮莫戍时左右。”苏轼又道:“歇息之前,家中门窗是否合闭严实?”老妇人道:“灶中熄火,门户上闩,老身必亲自检点,多年来不曾有误,绝不会有半点差池。”苏轼又道:“那周玉儿是否有头饰手镯之类?请老婆婆查看,是否缺少?”老妇人喃喃道:“那贱人最喜打扮收拾,涂脂抹粉,穿金戴玉。”说罢,老妇人起身,引苏轼二人入了室内,查看一番,果然少了几件,想必是穿戴在身。苏轼见物什中有一荷包,问道:“周玉儿是否另有一荷包?”老妇道:“似不曾有,只此一个。”苏仁忽然想起,现场那妇人头发散乱,并未见得首饰手镯之类,心中钦佩不已:老爷果然心细如发。那妇人身着艳丽,焉有不戴首饰之理?如此说来,那首饰必是为凶手掠走。莫非那凶手是见财起心?而非仇情所害?
  苏轼又问了些闲话,无其他疑问,遂起身告辞。苏仁随之出门,追上苏轼,道:“老爷,我等当先回客栈,以免夫人惦念。”苏轼微微点头,出了竹篱笆,迈步向前。苏仁道:“老爷,我等来时走的似非此道,而是那方那条道儿。”苏轼一愣,抬头辨看,原来是分左右两方,便转身沿原路往回。苏仁低声道:“适才闻钱母之言,这妇人生性放荡,又是一悍妇,或是有几个奸夫,争风吃醋,其中一厮争宠不成,恼羞成怒,故而起心杀人。负尸移地之后,又贪图小利,剥去其首饰。”苏轼笑道:“奸夫火并亦不无可能。不过,我观那老妇人面容平静,淡然处之,眉目间似有隐瞒欺诈之色,大为可疑。”苏仁不曾察觉,颇有不解,道:“莫非老爷疑心那钱老妇人不成?那婆婆行走缓慢,气力不接,怎有力气行凶杀人?”
  苏轼笑道:“他一老妇人自是不可能。可他那儿子钱贵呢?”苏仁辩道:“那钱贵尚在湖州城内,莫非他能如神仙般飞来杀人?”苏轼道:“钱贵在湖州城中,已有一月未归,消息全无。他老母尚且不知,其余人等又怎知他是否真在湖州城?众乡人皆以为钱贵尚在湖州城,这正是他等心计之所在,与人以假象。试想那钱贵乔装改扮,潜回家中,隐匿起来,待见周玉儿偷情养汉,便痛而下手。又抢掠其首饰,伪作贪财好利者劫财假象,而后又赶回湖州,亦未可知。”苏仁闻听,思忖不语。
  苏轼、苏仁回得客栈,夫人问及白马湖美景如何。苏仁道并不曾去得,并叙说了山间奇案,夫人、家眷等吃惊不小,追问其详。苏轼用过早膳,正品尝茶水。只见店主急急进来,道:“客官老爷,你可是姓苏?”苏轼微微点头,道:“正是。不知店家有何见教?”店主忽然长揖在地,道:“不知是苏大人光临寒店,若有不周之处,万望大人见谅。”苏轼连忙托起店主,道:“店家言重矣。快快请起。”店主道:“大人,店外有人求见。”苏轼愣道:“是何人?”店主回道:“乃是湖州府衙四名端公爷,还有本地乡绅、地里保正。”苏轼道:“快快有请。”
  店主返身出去,招呼众人,引入堂内。前后约莫十余人,其中便有那私塾钱孝先生。当先四人身着公差服饰,自是衙门中人。众人齐齐施礼。苏轼请众人坐下。当先一公差,约莫四十左右,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上前拱手施礼道:“小的见过大人,小的李龙,乃是湖州府衙班头,奉张大人之命前来办理钱家庄命案。闻说新任知府苏大人在此,特前来拜谒。”李龙说罢,一乡绅出列躬身道:“草民钱良,闻钱老先生指点,方知苏大人光临鄙庄,且正值凶案发生,惊动大人,小人惶恐不安,特来请罪。”苏轼见那钱良身着锦衣,体现福态,当是富贵人家。
  苏轼欠身道:“有劳诸位乡邻相望。”大伙言语客气一番,起身告辞,独留下四位公差。除李龙外,其余三人是班头赵虎,公差吴江、郑海。苏轼道:“本府今在上任中途,尚未坐堂。你等皆为张大人所差。此次办案,你等可放手行为,不必有所顾忌。本府自当与诸位齐心协力,同保湖州百姓平安。”李龙急忙起身,道:“大人过谦了。小人早闻张大人言及,大人乃翰林大学士,鹤鸣九皋,衙官屈宋。天下文人谁不知晓?我等乃是粗人,不识礼仪。凡事愿听从大人调遣。”苏轼道:“万万不可。凡事相互切磋商议为是。”四人受宠若惊,起身齐道:“我等愿听大人调遣。”
  苏轼道:“诸位请坐。我等公门之人,皆应为国而想,为民而生,不必多言其它。不知各位对此凶案有何看法?不妨说与众人来听,一同商讨。”李龙道:“小人已查看过尸首,那妇人乃是被人掐死,无有奸污迹象。据庄客说,那女人唤作周玉儿,生性风骚。我等以为,其死或与此有关。”苏轼微微点头,道:“此案当自此入手。其奸夫或许不止一人。其中有一屠夫,唤作孙三郎,前日曾与死者争吵,颇为可疑。”赵虎道:“既然如此,我等立即将那孙三郎拘来盘问。”苏轼道:“李班头,此事交与你办。此外,我还需一人赶回湖州城,查找一胭脂花粉小贩,此人唤作钱贵。须查明他这两日详细行踪。”李龙道:“此人是死者周玉儿之夫。小人检验尸首时,他便在一旁哭泣,据乡人道,这钱贵刚从湖州城赶回。大人一声吩咐,小人便将他唤来问话,何必再回湖州?”苏轼道:“我自有理论。谁愿替代苏某前往?”赵虎上前道:“小人愿去。”苏轼道:“有劳赵班头。此去湖州,务必查明钱贵夜间行迹。你可省得?”赵虎道:“小人明白。”
  苏轼又道:“赵爷此刻即可起程。”说罢,忽又想起甚么,急问道:“你等察看周玉儿尸首之时,可曾见得他手中有一绣包?”李龙道:“有的。小人想那死者临死之时,握着此物,必是紧要物什,故而收在包中。”随即自包袱中取出荷包,呈与苏轼。苏轼细细看来,吴江道:“此物或许与那凶身有关。”苏轼看过之后,收入袖中。第一卷《小镇疑案》 第二章 风流命案
  赵虎领命直奔湖州城,不言。
  且说苏轼令郑海于街坊四邻查探,李龙、吴江前去传唤屠夫孙三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