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
“那是一个对于你而言很出格的举动,我得说。”其中一个调查官员评论道,一边把泡沫塑料咖啡杯送到嘴边。
“确实不同寻常。”另一位附和道。
“那是毫无疑问的。”扎克表示同意。
经历多次询问后他已经把自己的过去讲得滚瓜烂熟了。他向挪揄他的朋友说过,向在军队里遇见的人说过,还向新闻界说过,讲的次数即使没有几千次,也不下几百次。他只留下了最隐私的部分。
那都是从上中学时开始的。像他的两个姐姐一样,扎克继承了父母很多东西,至少表面上如此。在他父母看来,他就是准备好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其他的结果都是不可想象,难以接受的。扎克在中学拿的全是A,而这样的成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他在家难得会为此而受到表扬。实际上,很少有什么事能让他在家受到表扬。扎克的父亲相信孩子需要纪律和告诫,而不是赞许。他童年时从黎巴嫩移民到美国,怀着一种信念,即不能把生活想得有多容易或愉快,尤其是年轻人。他不懈的奋斗使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闻名全国的历史教授,而扎克进中学时,父亲这种自我专注的意识存在正处于顶点。当他在家时,他爱喝几盅以松弛一下神经,有时还需要发发威风,不管看到谁都是这样,通常是他妻子。扎克的母亲是大学的高级行政官员。她是一个女强人——对一个其文化深深扎根于中东的丈夫来说显然太强了。从扎克会记事起,他父母间的战火从来就不曾熄灭。扎克十五岁时,他父亲第一次从他的婚姻中出走了两星期,搬到了城那头一个朋友的家里。大约就在这段时间扎克第一次听见在姐姐们焦虑的谈话中用到了“离婚”这个词。
到了十六岁时,扎克自己开始跟父亲对着干起来。使青少年与父母产生隔阂的那些典型因素却不是他们争吵的原因。扎克认为父亲是个凶巴巴的混蛋,但扎克看得出那不是横在他们之间的主要障碍。扎克对他的敌意更有哲学意味。他逐渐看清了父亲是个贪图安逸、言行不一的人。他大谈奉献和苦干,自己却没有真正做过什么事。他周游全国讲学,滔滔不绝地表明自己对殖民主义、文化霸权的态度是多么光明磊落,诸如此类的废话,但他除了每个月签支票外,就不再尝试去改变什么。他从来不承认在他的生活方式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扎克还是孩子时,他就教他要诚实,但他自己则害怕真理。
扎克在进入高中时,父母的婚姻或多或少已经破裂了。他父亲在城里租了一套公寓,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那里,只有和特津太太休战时才住在家里,持续的时间从两天到两周不等。与此同时,扎克自身的转变也在继续。带镜框的罗纳德·里根①的相片摆上了他房间的书桌。他订的《幸运战士》开始按月寄来。接着是《全国观察》。两个姐姐回家的时候都说他成了神经病。
① 罗纳德·里根:共和党人,一九八二至一九八八年间为美国第四十任总统。
报考大学的工作是从高中最后一年秋天开始的,可这一过程中扎克却毫不关心。而这是少数几件他的父母能携手共做的事情之一,他们成了这事的主宰。扎克在进入高中最后的冲刺阶段时他们对他大发脾气,因为那段时间他的分数直线下降。他们不得不催促他到各个大学转转,要他认真对待高考。扎克感觉到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大笼子,常青藤盖满了定栏。到了四月康奈尔大学准备要录取他时,他对整个事情已经从充满怀疑变为彻底醒悟了。他仍然填了表格,寄出了一笔钱。对他父母而言,这算圆满结束了;而对于扎克,套在脖子上的绳索收得更紧了。也大约就在同时,他的父母开始办理离婚手续。房子准备要拍卖。随着离婚手续越来越让人厌恶,他父母之间又爆发了新的刺耳的争吵,负担扎克的教育费用成了问题。
海军陆战队与扎克竭力要逃避的所有东西形成了最鲜明的反差,所以自然一直是扎克的选择目标。他在毕业两星期后秘密报名入伍,并在七月的一个早晨,于日出前悄悄地走了。他在冰箱上留了一张字条,几乎没做什么解释。上面写下了他在帕里斯岛的地址。
“你对军队生活有什么感想?”其中一个调查官员问。他们手上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翻来翻去,而一本本有关扎克的操行报告无疑全在里面了。他说的只不过使他们的记忆又加深了一层。
开始的几周像地狱一样。光是炎热就快要人命了,还有穿战靴进行的长跑训练,那才真叫折磨。不过扎克的身体状况比很多新兵要好些,很快,训练军官施加给他们的任何虐待,他的身体都能够承受了。艰苦反而使他精神焕发。他父母气得发疯,这是可想而知的。扎克并不害怕。他从不怀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对的。枪支,军服,在南部丛林里的演习,那些丛林茂密地简直就像热带雨林——所有这些都是那么真实。强烈。在灌木丛中追捕其他人具有一种原始的吸引力。尽管这只是训练,但仅仅是沙场厮杀这一想法就使他觉得比以前要多一千倍的活力。他对军队里的等级制度也很适应。自上而下的指挥链吸引着他,使他对军队的现实产生强烈的敬意。在这里,人们为了做事情不需要唠叨一大堆废话。他们直接下命令。普林斯顿似乎离这儿有百万英里之遥。
一年在跌打滚爬中过去了。扎克熟练掌握了重机枪、迫击炮和各种反坦克武器的使用。他学会了如何埋设地雷和如何排雷。他修习了讲授爆破的强化课程,以及讲授狙击的强化课,同时他也在探寻着自己与生俱来的潜力。他的上司们很赏识他的聪明才智,便敦促他去学计算机和用电子手段作战。这些东西使他感到厌倦,但语言和特种行动让他产生了兴趣,于是很快他就沉浸在阿拉伯语的学习中,那是他小时候父亲与亲戚们交谈时他经常听到的。这段时间他没看见部队有什么任务,但以后肯定会有的。在所有部队中,海军陆战队是接触战火最多的。
他的背伤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令他惊惶的是它可能会导致任何种类的残疾。受伤是在一次例行演习中发生的,剧痛折磨了他好几个星期。军医们也无能为力。他们告诉他再在部队里待下去已没有意义。就算背伤真的痊愈了,也会给他带来太多的限制,上了战场也会拖后腿。扎克感到蒙受了耻辱。在他的脑子里他从没有相信自己会是个失败者。光荣退役的那天是他一生中最悲哀的一天。
“所以你到底还是去了康奈尔?”其中一个调查官员问。
“是的,长官,是这样。”关于这一点难道会弄错?
他最终还是落脚在了康奈尔,因为这里很轻松,语言课程很不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他将在有关国家安全事务的分析研究部门谋一个职位,他告诉自己。中东地区对他而言有着十足的魅力。他也许不怎么喜欢他的父亲,但他被他的种族传统吸引住了。他决心把精力倾注在这里,掌握阿拉伯语和其他一些语言。然后他就可以确保得到较高的学位,借此到五角大楼或谍报领域去工作。他的父母为他的进步大喜过望,而这反而又使他想起了本已开始淡忘的在海军陆战队的伤心事。
大学生活是一段陌生而炫目的经历。他和其他新生格格不人,他们要比他小十岁,比他幼稚一千倍。在康奈尔总是诸事不顺。正是由于扎克的不合群和孤独,使他和一帮吸大麻和可卡因的人厮混在一起,虽然这段时间很短暂。这段经历他对调查官员避而不谈,就像他在第一次接受审查时一样。同他一道吸毒的朋友并非嬉皮士或流氓阿飞之流,大多是重返校园的学生,和他自己一样年龄偏大,对那些爱幻想的小家伙和稀松平常的基础课充满了轻蔑。他是在大学生垒球赛上结识他们的。他们在一起酗酒,然后过了一阵,其他的麻醉品也出现了。扎克跟着他们一道吸毒——至少起初是这样。大麻使他像个妄想狂;可卡因感觉很不错,但太贵了。同时还有一种在做坏事的意识一直缠着他。他想到了那些贩毒团伙和他们传播的毒害。仅过几个月他就完全退出了。
背伤的复原是另一个使他远离毒品的因素。当他把自己的身体从毒品中解救出来时,他决心要好好保养它。背伤是在康奈尔的第一学年的中期消失的,就像当初来时一样神秘地离开了。他开始练习越野滑雪,起初还是尝试性的,后来就进行高强度的练习。他又重拾武艺,在跆拳道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他成了举重房的常客,很快他的肌肉也恢复到像过去一样,隆起,坚硬。终于他又无所不能了。他给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老上司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他康复了。他们可以让他回去了。
不,那行不通,上司告诉他。原来在这种事上有着复杂的规定。伤残后退役的人重新归队是很罕见的。他可以试试:尝试一下总归是可以的。但需要假以时日,然后还会有冗长的考试。他们告诉扎克无论如何应该待在学校里。他曾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海军陆战队员;事实上是出类拔萃的。但作为一个语言专家,他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们没让你回去,嗯?”
“没门儿。”扎克答道。当时他大失所望。但他日后发现老上司的话是对的。所以他开始苦读语言课程、中东状况,以及国家安全政策。他掌握了阿拉伯语,接着攻读法西语和库尔德语。他去中东地区旅行了两次,并用暑期到华盛顿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去实习。他拼命地苦读,三年便完成了康奈尔的学业。哈佛的“近东研究”的博士生课程看来是下一步合理的选择,于是从大学毕业后他马不停蹄地到哈佛去了。
“那么在哈佛又出了什么事?”一个调查官员问。扎克知道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心中有数;在以前接受的调查谈话中他也说过,他们也很可能已和他的同学谈过了。
“那是几件事的综合结果。”这是他六年来第一千次解释了。
哈佛是以培养谋略专家而闻名的,但它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世界,在这儿,被称为研究生的人没什么了不起的,除非他们能过五关,斩六将。扎克一到这里,就觉得不耐烦了。这部分是他自己的原因,在学校待了这么多年,他正在失去那股子冲劲。还有部分原因是高等学术的荒谬性。他的结论是学术界是逃避现实的人的避难之地。父亲的例子使他感到不安。扎克担心自己也会受到某个自命不凡的人的影响,那种人从来不涉足现实世界,却自称能理解它最复杂的方面。假期偶尔回家时,他父亲就试着去争取他。他们现在的确是在同一战壕里。这难道没什么意义吗?可是这想法让扎克觉得厌倦。将近两年之后,他再也无法忍受哈佛了。学习负担重得他甚至无暇完成,或是去练练武艺。他简直要窒息了。
几乎每次说到这儿时,扎克都会被提问打断,提问的人都会像这两个五角大楼调查官员一样用讽刺的口吻问道,参加特种部队是不是因为在学术界不得志而采取的有些过激的反应。
说到这一点时他就不得不提到吉尔,她是他离开哈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扎克读研究生第二年和第三年间的暑假,他到佛蒙特去参加一个语言训练计划,在那儿他们相遇了。扎克正在学库尔德语,而吉尔正在学阿拉伯语。原来两人都是哈佛的研究生,只不过吉尔在比较文学系。这个暑假语言计划的基本规定是在整整六周时间内谁都不能说英语。但此规定忽视了一点,即它没有说不可以用以前掌握的另一门语言。扎克抓住这一漏洞用他在康奈尔学的阿拉伯语和吉尔交谈。这个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冲去了他平常的腼腆。培训计划结束时他们成了恋人。
吉尔为人任性而无礼,谈话时爱挑衅,在床上时更是一团风暴似的大火。她被扎克所吸引是因为他来自一个不同的世界,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扎克则发现她是他遇到过的最刺激的女人,应该说他没有遇见过多少令他兴奋的女人。他们回坎布里奇①时仍然是恋人,并在秋天搬到了一块儿住。二年级时哈佛的生活让扎克孤独得难以忍受,到了三年级时却变得让他欣喜万分。
① 坎布里奇:美国城市,哈佛大学所在地。
“她为什么要离开你?”一个调查官员问。
扎克对这个问题很恼火。如果此人知道是她离开了他而不是相反,他没准儿已经知道个中原因了。而且扎克搞不懂这关五角大楼什么事。不过他还是想持合作态度,所以他又把事情讲了一遍。又有什么关系?在哈佛这是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