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宅斗神烦-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了他们”
  秦不如浑身一颤,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儿子!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他保持着那个姿势,继续虔诚的聆听着!
  “给我杀了他们他们全部”秦寿喃喃的说着,眸光中闪现出一丝骇人的恨意!
  秦不如再也无法承受!他颓然瘫倒在地上,默默地流着泪低下头,看向了自己的那一双枯瘦的双手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咳,基友说渣男要虐心,可是这个秦寿说起来,比起渣男啥的道行真滴是深多了他怎么可能虐心呢?估计就算他爹他闺女死了他也满不在乎吧想来想去,他还是不会悔改的那种人呐

  ☆、赵姨娘的归宿

  这双手,曾经抱过襁褓中的儿子。那个时候,面前这个叫做秦寿的男人还是一个脆弱的奶娃娃,小小的身子是柔软的一团,看起来虽然有些皱皱的,但却那么的可爱。
  秦不如还记得那时自己抱着儿子,坐在结发妻身边的感觉。那时的他,感觉这个世界简直是圆满了,再也没有别的奢求,一切都美好的那么不真实。
  随后儿子长大了几岁,是个顽皮的小可爱。夫人又怀了一胎,这次生了个女儿。秦不如记得,他抱着女儿给秦寿看的时候,秦寿水汪汪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小声的重复着“妹妹”这两个字。
  然后,秦不如送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然后在女儿十一岁,第一次尝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本来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却经历了丧妻丧子的人间苦楚。
  儿子!秦不如那时只想着,他的生命里只有这个儿子了!所有秦寿想要的,秦不如都会帮他弄到!所有秦寿想做的,秦不如都会放任秦寿去做就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儿子,他捧在手心呵护着长大的儿子,变成了如今这幅他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呢?
  秦不如这辈子,虽说也做下了一些亏心事,但他治国数十载,自认也算对得起国家社稷,自认也对得起这诺大一方国土的黎民百姓!他施仁政,护民生,就算选拔学子,也抛去了自己的私心,选的尽是有德有才之人!但他的儿子,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走错了路,而且一错就再也无法回头!秦不如啊秦不如,儿子变成如今这幅模样,作为父亲的,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秦不如木然看向面前那个疯狂的人,那是他的儿子,但却不是秦不如所认识的那个儿子。如果早一点发觉该多好!如果能管住他,不要再让他胡作非为该多好!可这世间没有后悔药可吃,再怎么放在心口疼的儿子,最终还是要失去他了
  秦不如默默的起身,而秦寿,还在嘶哑含糊的说着些什么,只是秦不如却再也听不见了。秦不如就这样慢慢的向牢房之外走去,一步一步,沧桑的像走过了百年时光,带着一种无以言述的悲凉。
  秦寿停止了哭诉,愣愣地看着秦不如的背影。一滴鲜血从他额头上的伤口流下,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感到自己看不清面前的一切,或许,他早就已经看不清所有的一切了
  就这么木然的上了轿子,就这么木然的回到了秦府。秦不如在跨进家门的那一刻,突然猛地喷出了一口鲜血!
  那些侍立的丫鬟仆人都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搀扶。秦不如则挥了挥手让他们退开,一个人默默的向着自己的住所走去,脸上的表情是说不出的痛苦悲凉。
  秦不如进府的时候,赵姨娘伺候老太君饮过了药,便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听丫鬟们说起秦不如吐血的事后,她在床边默默坐了很久很久。随后她起身,摘去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首饰,换了一件素净的衣服,只身一人来找君瑶。
  君瑶也在自己的住所。老太君现在性情表现得更加喜怒无常,刚刚又将一碗汤药毫不客气的泼在君瑶身上。没办法,君瑶只好回到自己的住所来换掉衣衫。
  君瑶自从知道老太君的心意后,对老太君更加的心怀敬意,就算受再多折磨也甘之如饴。她这样的表现的确为她赢得了好名声。现在都传开了,秦家的儿媳、陆家的千金真是孝顺极了,衣不解带的伺候着夫君的祖奶奶呢!
  是的,君瑶暗暗想着,她决不能辜负了老太君的一片苦心。当然,她答应老太君的,也一定一定会做到。
  赵姨娘到的时候,君瑶正被珍珠、琴雪服侍着换掉身上的衣裙。见赵姨娘不等人通报就进了门,珍珠、琴雪两个丫鬟都惊讶的不得了。
  赵姨娘面容凝重,看着君瑶闷声不语。君瑶顿了顿,对身旁的珍珠、琴雪说:“你们都退下吧”
  屋内就剩下了君瑶和赵姨娘两个人。
  赵姨娘看了看君瑶,慢慢的俯身跪下,恭敬的给君瑶磕头行了个礼。君瑶想过去阻止她,却又顿住了手。君瑶隐隐的感觉到,赵姨娘有事相求。
  “夫人,赵晴安来此,有三件事有求于您。”赵晴安抬起头来,眼神坚定的看着君瑶说,“求您一定要答应!”
  君瑶面容一肃,神色诚恳的点了点头说:“你只管说,若是君瑶办得到的,一定会为你做到!”
  赵晴安闻言也点了点头,看着君瑶说:“第一件事,请您为晴安寻一处庵堂,晴安愿从此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再不管这凡尘俗世。”
  君瑶听了一愣,急急的上前两步说:“那秦寿不日即将处死,我知道你是这样耿直的性子,是决不会同意改嫁他人的。但就算不嫁,也犯不着遁入空门啊?听说庵堂寺院里苦的很,你这是何必呢?”
  赵姨娘静静看了君瑶一会儿,嘴角带着一丝笑容,慢慢摇摇头说:“夫人,晴安真是羡慕您这单纯的性子。只是,晴安乃是秦寿的妾室,若是带去了陆府,以我的身份要如何自处?您将来若是改嫁他人,我是随着您还是留在陆府?晴安知道夫人您性情良善,必不会在意这些闲言碎语,只是您不在乎,晴安却不能不在乎。”
  君瑶看着面前的赵姨娘,突然恍然明白了。赵姨娘辛苦多年所攒下的贤妇名声,虽说因为她妾室的地位而显得有些可笑,但她自己却是珍而重之的。她不会容许自己成为一个依附者,成为一个被人议论的污点,这是赵姨娘,哦不,这是赵晴安的坚持。
  “除了这个,晴安还有几分自私,想为静姐儿多考虑几分。”赵晴安说起静姐儿,眸光中流露出几丝温柔慈爱,她再次抬起头对君瑶说,“这就是晴安所要求您的第二件事!晴安活了半世,唯有静姐儿让我放心不下!求您收下静姐儿,让她认夫人您为娘亲。待我遁入空门之后,就与她再也没有半点干系了!”
  说完,赵晴安规规矩矩又俯下身去,对君瑶磕了第二个头。她磕头行礼时额头与地面相碰,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可见着实用力。
  君瑶看着行礼的赵姨娘,面容肃穆,心中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她认真的点了点头说:“你放心,答应你的我一定会做到。从此以后,秦怡静就是我陆君瑶的女儿,我一定会将她视若己出,好好地将她抚育成人!”
  赵晴安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是一顿。她的脸上,慢慢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让君瑶看来有几分莫名。
  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沉默,就在君瑶以为赵晴安不会再说些什么、也确实再无可说的时候,赵晴安的眼中突然涌出了泪水,泪水就那么慢慢流了下来,滴落在赵晴安的脸颊上。
  君瑶突然感到有一丝慌乱,她有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女人赵姨娘,赵晴安!君瑶从与她相识开始,她就是那样一幅淡然自若的神情。赵晴安口中说的,是“规矩”“嫡庶”“本分”,而她自己,也是按照这样严苛的标准做的!就算嫁为秦寿的妾室,赵晴安也没有一时一刻忘了自己是赵家出来的女儿!她就这样守着她身为赵家女儿的那份骄傲,守着她身为赵晴安的那份骄傲
  所以君瑶几乎从未见赵晴安哭过,即使当初“抢走”了静姐儿,赵晴安也只是面色苍白恍然若失,她没有流过一滴泪
  然而此时,赵晴安她却流泪了!她看着君瑶,一字一字的慢慢说道:“晴安再求夫人最后一件事,求夫人千万莫要将静姐儿养育成如晴安这样的女子!”
  君瑶猛然睁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赵晴安!她万万想不到,赵晴安竟然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作为一个娘亲,说出这样一句话,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否在说,赵晴安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疑问,她后悔了吗?或许赵晴安没法后悔也不敢后悔,但她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让静姐儿走上自己的老路
  也许赵晴安真的意识到了,被“规矩”“嫡庶”“本分”所束缚的人生,确实算不得幸福。
  心中已然是五味杂陈,君瑶看着面前的赵晴安,再次认真的点了点头。心中浮上一丝酸楚,君瑶万分笃定却也结结巴巴的说:“我、我答应你。我会好好照顾静姐儿的我会让她安然度过一世,不会让她哭,不会让她难过,她会过得好好的、好好的,做最好的女孩儿”
  赵姨娘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平静但温柔的微笑。她慢慢的俯身下去,无声的将额头抵上地面,行了最后一个礼。
  做完这些,赵晴安慢慢的起身,作为秦府的妾室最后拜别了君瑶。她的背影看来竟然有几分轻松,脚步是如此的从容。
  第二日,秦府姨娘赵氏在归云庵出家为尼,秦府正房夫人陆君瑶为此事奉上香火钱三千两。剃度过后,赵姨娘便就此遁入空门,法名了意。
  对于赵晴安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归宿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她这一辈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啊

  ☆、番外:风骨贤妇赵晴安

  我叫赵晴安,是赵家的嫡女。
  若是早上一百年,我这赵家嫡女的身份也是极尊贵的,但到我这一代,赵家却确确实实的败落了。
  书香门第,最讲究的便是那门风。虽说到了我们这一代,我赵家已经是家业凋零、人丁稀薄,但唯难改变的便是这门风。爹爹娘亲对我和哥哥两个,教养方面还是极其用心的。
  爹爹身为男儿,又没有个兄弟,那时我赵家嫡系便只有他一人。他为了保住赵家这点产业,也算是费劲了心力。只是爹爹一人独木难支,旁支兄弟又虎视眈眈,这赵家,到底是一日不如一日。
  我的娘亲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做赵家妇虽说没有享过福,但却是个当之无愧的贤德女子。那时祖奶奶还在,娘亲她晨昏定省从来不会偷懒,祖母斥责她也从未辩白过半句,对待父亲的两个妾室也从不妒忌。祖母、父亲病重在床时,她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实在说不清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后来,爹爹在三十几岁就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祖母受不住打击几日便跟随而去。家中两桩丧事一办,顿时萧条了很多。
  原先的时候,我也曾因为娘亲过于宽容忍让而觉得她过于懦弱,但爹爹一死,那些旁支兄弟来闹事,娘亲却紧搂着我与哥哥据理力争,到底存下了赵家这点家业。
  爹爹的那两个妾,都被娘亲好好的打发了。临走的时候娘亲想多少给予她们一点东西,却尽被她们婉拒,最后几乎是白身走出了赵家。也是那个时候,我才有些明白,原来对有良心的人宽容忍让,真的是会有回报的。
  随后的几年,娘亲守着我与哥哥两个过日子。虽然艰难,但总还是有个依靠。
  就这么过了两年,那年冬天异常的冷,哥哥和我两人都生了病。娘亲守在我们两人身边,日夜不休的勉力照顾着,生怕我们出了什么事。
  那时我真以为我病得就要死了,但我却活了过来。死去的,是我那聪明懂事的哥哥。
  爹爹死时,娘亲她虽然心中难过,但到底还有哥哥在旁,心里还存着希望。但哥哥一死,娘亲她就像瞬间老了十几岁,整个人都变了。
  就连我,也几乎不敢相信。我那聪慧过人的哥哥,我那懂事孝顺的哥哥,真的没有熬过那个冬天。
  办完哥哥的丧事,家中反而热闹了起来。没有了男丁,我和娘亲再也没法守住赵家,那些旁支亲戚找上门来,说了很多没头没脑的话。
  那时我也只有十几岁,虽然有些不明白,但也知道这些人都没安好心。那些日子,他们甚至寻来了媒婆,想要将我娘亲这个寡妇打发出门。
  可赵家妇人岂有再嫁之理?娘亲马上搬出家规,并剪下一簇头发表明心意。总之,再嫁,是不可能的。但若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死心,那我们也太天真了。
  娘亲那时每晚都好好检查门窗,将门窗关严关紧。我们入睡都身着简单的衣物,生怕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娘还去找了赵家长老做主但说是长老,也不过是几个辈分高的旁支老人,也难为娘亲与我说上什么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