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南二府统辖了辽境内的所有部族,包括契丹、奚、室韦、女真、祖卜等等。其中契丹本部的诸部族中,五院部、六院部、品部、乌隗部、涅剌部、突吕不部隶属北府,乙室部、楮特部、突举部隶属南府。这九个契丹部族里,又属五院部、六院部和乙室部最为强大,它们的首领被称为“大王”,官署被称谓“王府”。而五院部又称“北院”,六院部又称“南院”——那是因为这两个部落是由一个部落分割而成,那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出生其中并凭借其力量统一契丹的迭剌部。正因为迭剌部太过强大,阿保机才将其一份为二,另立皇帝绝对掌握的斡鲁朵制度。而就算这样,五院部、六院部仍旧是契丹诸部中数一数二的大部落,更由于和辽国宗室不一般的亲缘关系,从而被视为皇族的一部分。统领两部的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的政治地位自然也是相当的高。被契丹征服的奚组族也有着强大的势力,契丹人在同化奚人的同时,也给了奚族较高的地位,奚族设为奚王府,和南、北、乙室三大部并称为辽的四王府。
辽国的部族兵制也十分独特,所有的部族都在平时分出一小部分男丁服役去边界戍守,过一段时间后再轮番替代,这和唐代府兵制度很有相似之处。而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事,则在政府命令下全体动员开赴战场——因此不要问辽究竟有多少军队,辽统治下的游牧部落有多少男丁,他就能动员出多少部队——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北院、南院、乙室三王府部族的驻扎地沿燕山山脉和阴山山脉的北麓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一旦燕云有事,就可以就近动员增援。
而燕云地区还存在着汉军,和中原地区的军队一样,辽的汉军也是募兵制下的职业兵,当兵吃粮,为国服役。
每当我路过北京城西北的西直门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的望一望西环广场那造型奇特的三座拱型大楼,因为在它们后面,有一座并不出名的小桥,叫高梁桥,桥下的长河,便是高梁河。如果我们把时间倒转一千三百年的话,就在现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的同一块地面上,身穿黑色铁甲的骑兵排出编队和红色军装的步兵组成的方阵正激烈的搏杀,数万支长矛组成了森林,漫天的箭矢下成了暴雨,无数的马蹄踩出漫天的烟尘和震耳欲聋的雷声公元979年,就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决定了当时中国命运的会战——宋辽高梁河会战。这一仗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宋占领燕云统一全国梦想的破灭。从此之后,宋顶着“积弱”的恶名生存在史书中长达一千年。
公元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一个不太平的年份。农历(此后的日期均为农历,不注)五月六日,清晨,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门的城台上遥望北方,他的背后,北汉国王刘继元身着素服纱帽,正在宋军将士的押送下一步步走下城台——前一天的晚上,坚守太原孤城四个月的刘继元终于守不下去了,向攻城的宋军投降。他那落寞的背影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叫做五代十国的分崩离析、兵荒马乱的时代。
公元907年,东亚曾经的巨人唐王朝,安史之乱后在藩镇割据和阉党擅权的内外交困中苟延残喘了近一个半世纪,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它带走了全部的宦官作为陪葬,让一群手握兵权的大小藩镇分割了自己的遗体。这是一个只论拳头的年代,这个年代流行一句大实话——“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于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武人相互比较着拳头的大小,走马灯一般的轮流坐庄。就是实在对自己的拳头最大没有信心的,也不甘示弱纷纷占据自己的一块地盘,当起土皇帝来。
而就在这些大小藩镇你争我夺,相互攻杀的时候,北方塞外的草原上,一个强大的政权崛起了,契丹人。其实远在武则天当权,大唐王朝正辉煌的时代,契丹人就已经开始当刺头了。那时候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是复兴的后突厥汗国,不过和还是个小弟弟的契丹比,后突厥这个老大当的实在是太怂了点——论和唐打的仗,论给唐造成的损失,三个后突厥也比不上契丹。从武周到安史之乱这么短短六十年的时间里,契丹和唐军大规模的交锋近十次,胜负比例居然超过了二比一,更有连续两次击败十余万大军,歼灭大半,破军杀将的辉煌胜利。收复河西四镇的英雄王孝杰、薛仁贵的儿子,后来在武街之战中痛揍吐蕃的薛讷、祸乱中原,差点要了大唐王朝命的安禄山他们却都是契丹人的手下败将。
只是那个时候契丹的实力还太弱小,他们只能选择依附于后突厥与唐对抗或者依附于唐与突厥对抗。他们需要机会,发展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840年,取代后突厥的草原王者回鹘汗国灭亡。草原上的权力真空给当时依附于回鹘的各小部族留下了广阔的天空。室韦、契丹、奚、沙陀、党项谁能在新的一轮竞争中拔得头筹,谁就能更有希望成为新的王者。
在竞争的初期,契丹并不被看好,在懦弱的首领痕德堇可汗的带领下,甚至连割据幽州的藩镇军阀刘仁恭都能不时去欺负他们,敲诈他们。契丹人无法忍受这样的首领,于是,他们推举契丹八部中最强大的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为可汗。这成为契丹民族崛起的转折点。
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人不断去中原掠夺人口物资,然后,再依靠掠夺来的汉族和渤海族农民发展农业,利用汉族士人构建更加有力的上层统治体系。同时,去中原纷乱的政局中插上一脚。就这样,契丹的势力不断的壮大,更重要的是,不仅是数量上的加强,更是质量上的蜕变,到公元916年,阿保机仿照中原的王朝体制,称“皇帝”,建年号神册,国号契丹。虽然这时候的契丹政权还有着浓厚的部落联盟的味道,因此此前此后,阿保机和他的儿子、孙子还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部落联盟中常见的内部叛乱和分裂。但这毕竟是通往集权帝国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契丹人用了76年走出的这一步,之前的匈奴人、突厥人几百年都没能迈出去。
就如五胡乱华时代从这里成功崛起的鲜卑族一样,同样出身辽河流域的契丹有着相同的特质——有着非凡的包容力和转变力,从而能将纯游牧的部落与半农半牧甚至纯农耕的人群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内部群体成员与外在资源环境的变化而转型。前提是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上一次是五胡乱华,这一次是五代十国,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熬过最脆弱的蜕变期的机会。
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人不断去中原掠夺人口物资,然后,再依靠掠夺来的汉族和渤海族农民发展农业,利用汉族士人构建更加有力的上层统治体系。同时,去中原纷乱的政局中插上一脚。就这样,契丹的势力不断的壮大,更重要的是,不仅是数量上的加强,更是质量上的蜕变,到公元916年,阿保机仿照中原的王朝体制,称“皇帝”,建年号神册,国号契丹。虽然这时候的契丹政权还有着浓厚的部落联盟的味道,因此此前此后,阿保机和他的儿子、孙子还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部落联盟中常见的内部叛乱和分裂。但这毕竟是通往集权帝国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契丹人用了76年走出的这一步,之前的匈奴人、突厥人几百年都没能迈出去。
就如五胡乱华时代从这里成功崛起的鲜卑族一样,同样出身辽河流域的契丹有着相同的特质——有着非凡的包容力和转变力,从而能将纯游牧的部落与半农半牧甚至纯农耕的人群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内部群体成员与外在资源环境的变化而转型。前提是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上一次是五胡乱华,这一次是五代十国,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熬过最脆弱的蜕变期的机会。
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人不断去中原掠夺人口物资,然后,再依靠掠夺来的汉族和渤海族农民发展农业,利用汉族士人构建更加有力的上层统治体系。同时,去中原纷乱的政局中插上一脚。就这样,契丹的势力不断的壮大,更重要的是,不仅是数量上的加强,更是质量上的蜕变,到公元916年,阿保机仿照中原的王朝体制,称“皇帝”,建年号神册,国号契丹。虽然这时候的契丹政权还有着浓厚的部落联盟的味道,因此此前此后,阿保机和他的儿子、孙子还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部落联盟中常见的内部叛乱和分裂。但这毕竟是通往集权帝国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契丹人用了76年走出的这一步,之前的匈奴人、突厥人几百年都没能迈出去。
就如五胡乱华时代从这里成功崛起的鲜卑族一样,同样出身辽河流域的契丹有着相同的特质——有着非凡的包容力和转变力,从而能将纯游牧的部落与半农半牧甚至纯农耕的人群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内部群体成员与外在资源环境的变化而转型。前提是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上一次是五胡乱华,这一次是五代十国,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熬过最脆弱的蜕变期的机会。
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人不断去中原掠夺人口物资,然后,再依靠掠夺来的汉族和渤海族农民发展农业,利用汉族士人构建更加有力的上层统治体系。同时,去中原纷乱的政局中插上一脚。就这样,契丹的势力不断的壮大,更重要的是,不仅是数量上的加强,更是质量上的蜕变,到公元916年,阿保机仿照中原的王朝体制,称“皇帝”,建年号神册,国号契丹。虽然这时候的契丹政权还有着浓厚的部落联盟的味道,因此此前此后,阿保机和他的儿子、孙子还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部落联盟中常见的内部叛乱和分裂。但这毕竟是通往集权帝国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契丹人用了76年走出的这一步,之前的匈奴人、突厥人几百年都没能迈出去。
就如五胡乱华时代从这里成功崛起的鲜卑族一样,同样出身辽河流域的契丹有着相同的特质——有着非凡的包容力和转变力,从而能将纯游牧的部落与半农半牧甚至纯农耕的人群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内部群体成员与外在资源环境的变化而转型。前提是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上一次是五胡乱华,这一次是五代十国,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熬过最脆弱的蜕变期的机会。
——
北宋
1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wWW;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贤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比较安定。但是也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但也因为重文轻武,使宋代文学、哲学、美术、科技异常发达。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岁。
2太宗赵匡义(公元939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3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年),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4仁宗赵祯(公元10101062年),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进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在位后期,官僚膨胀,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而且,还有南蛮叛乱、交趾之乱。来虽有“庆历新政”,但尚未成功。其陵墓为永昭陵。
5英宗赵曙(公元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