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陈京和林业局班子主要领导谈话,听取林业局主要领导做工作汇报……从日程上看,陈京视察林业局是这次他来澧河视察的一出重头戏。
  为了把这个接待工作做好,从易明华以下,整个澧河所有的干部群众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陈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包括陈京的个性性格,种种细节都被精心推演过,为了搞好这次接待,县委和林业局内部召开了无数次会议。
  易明华对林业局接待的要求是,务必尽善尽美,让陈处长宾至如归……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 第一幅题字!
  澧河步行街是澧河这几年重点建设,重点规划的项目。
  澧河新步行街力求打造澧河县中心购物广场,其是集中最优质的资源,目标是把县城建设得更繁华、更时尚、更现代化。
  在县委的重视下,现在的步行街宽敞而极富土家文化特色,步行街两侧的楼都不高,很多都保留了土家吊脚楼的传统,高大的木结构柱子、还有斗拱、梁椽都是榫卯结构,很漂亮、很富有民族特点。
  在步行街中间,澧河山上所拥有的各种名贵树种,像岩松、银杏、柳杉等等,在这里都可以见到,而花草方面,花期长的紫薇,雅致高洁的国兰,等等,在这里都有。
  在步行街街头,搭建有传统土家风味小吃一条长亭,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
  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喜欢在这一带驻足。
  徐记烧烤摊在这一条长亭中是很有名的,一对老年夫妇在此摆烧烤,其以味美地道著称。
  老两口非常的热情和气,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这里找老两口烤几串东西,喝点小酒,然后山南海北的侃大山。
  而今天,徐记烧烤摊更是比以往热闹十倍,这里人山人海,内三层、外三层,将烧烤亭子围得水泄不通。
  在人群中最核心处,有三五个高大健硕的警察,拉着隔离带,他们团团保护着一群衣着光鲜,一看就是一众身份非凡的人。
  有眼尖的人就认出来这群人中有县里面的书记易明华。
  易明华满脸推笑,正陪同着一个身材高大,官威赫赫的年轻官员在和烧烤摊住老徐说话。
  老徐似乎和年轻官员很熟,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他老伴儿在旁边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老徐还真看不出来,竟然还认识县委书记,难怪城管的张疯子不敢跟他撒野,上次我就见张疯子在老徐面前怂了呢!”人群中有人轻声道。
  “嘿嘿,县委书记算啥,他旁边的那高汉子才是真正的大官呢,好像是省里下来的大官,人家和老徐很熟呢!”旁边有人道。
  人群中议论纷纷,很快人群中就有人认出了陈京。
  “这年轻官员就是以前林业局的陈局长,以前老徐就在林业局家属楼前摆摊,他们可是老关系了!”
  “陈局长?是哪个陈局长?现在人家可了不得,好像进省城当了大官了!”
  “还能是哪个陈局长?就是那一年,林中则贪污违纪被双规的时候,就是这个陈局长主持林业局工作的。后来据说担任了市委书记秘书,再后来好像更是了不得了……”
  人群中的议论越来越多,大家对陈京倾注的目光也是越来越多。
  知悉了陈京的身份,在众人的眼中,陈京也是越来越亲切。
  澧河的人淳朴,大都是少数民族,这里的人非常的团结又有很浓的乡土观念。
  陈京是从澧河走出去的干部,现在在外面高升发达了,现在重新回来,这让周围的人群很高兴,也很兴奋,隐隐都感到有些自豪。
  陈京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的热情,本来今天吃了晚饭,陈京想一个人逛逛,顺便拜访一下老徐两老。
  易明华却提议说大家一起走走,陈京并不知道老徐的摊儿设在了步行街,而且还成了有名的烧烤摊,他还以为老徐两老在林业局家属楼的门口呢!
  一行人浩浩汤汤到步行街,不扰民才怪呢。
  老徐两老高兴得不行,喜滋滋的烤着串羊肉和串牛肉,非得要请陈京尝尝。
  陈京对这个味道已经好几年没尝过了,当年几串烧烤加啤酒,一个人自斟自饮,自得其乐,那样的岁月恍若在昨日一般。
  而今天,老徐两老烤了几十串肉,大家一起分着吃了,大家都纷纷叫好,陈京吃了一点点,味道的确不错,但是再也没有当年的那种滋味了……吃了一点东西,陈京回身向周围的人鞠躬,道:“澧河的乡亲们,打扰你们吃烧烤了,抱歉,抱歉!我很快就离开,不耽误大家晚上吃宵夜!”
  “不耽误,不耽误!”人群中有人嚷嚷,又有人喊道:“欢迎陈局长回澧河,可得多在澧河住几天再走啊……”
  陈京拱手道:“谢谢,谢谢,一定一定!”
  易明华凑过来笑道:“陈处长,你看澧河人民还记得你呢!看来你当年在澧河还是知名度相当高啊,都这么多年了,人们还没忘记你!”
  陈京心中感慨,说话自然就用了澧河话,他从澧河出去到德高待了那么久,但是语言方面还是只会说澧河话。
  这源于他在澧河的时候,是真正接触的最基层,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围的语境全是澧河话,也没有人因为陈京从外地来而迁就他,日子一久,他自然就会说澧河话了。
  而他从澧河出去之后,位置渐渐高了,周围人的素质水涨船高,陈京不会说当地话,大家便都会说普通话了。
  ……澧河苗木基地,野生珍稀动植物繁育基地。
  这两个项目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陈京的时代,当年陈京在林业局的时候,到省里喊的钱搞的几个项目的前身,就是现在的苗木基地和珍稀动植物繁育基地。
  在陈京之后几届林业局领导,对这几个项目都非常的重视,而这几个项目也成了林业局出成绩的最大亮点。
  林业局搞的花卉苗木基地,两年前开始产业化,带动了几个乡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榆树乡、易周镇、澧河镇等几个乡镇,现在花卉和苗木面积达到十几万亩之多。
  花木产业从零到有,从弱到强,现在花卉苗木已经成长为了澧河县的支柱产业,在德高乃至全省的影响非常之大。
  而蒙虎上任林业局之后,又和林业大学合作,开始研究兰草的养殖和培育,从“珍”从“奇”从“特色”方面着手,开始提出了澧河苗木花卉“核心竞争力”的词汇,目前来说,反响很不错。
  在蒙虎的陪同下,陈京走了几个乡镇,真正深入一线了解了这些基地,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澧河的变化。
  在视察调研完成后,陈京私下和澧河县委组织部长邵名聊天,半开玩笑的道:“像蒙虎这样的干部,可以有更大的舞台。一个林业局长制约了他,澧河的苗木经济或者说是靠山经济,还大有可为,很有潜力可挖!”
  邵名连连点头,表示目前蒙虎同志已经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干部了,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组织的公认。
  同时,在干部改革和组织改革方面,邵名又和陈京交换了意见。
  陈京跟邵名讲,搞组织改革干部改革,首先思想要端正,要明白改革的目的。改革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出风头,捞政绩,标新立异,而是通过改革,让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科学合理。
  能够通过改革的方式,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上,从而为澧河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另外,搞组织改革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公开、公平、公正,要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要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同志们的意见,要尊重老同志的意见。
  在干部考察方面,要越公开越好,考察范围越广越好。
  另外,改革的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要勇于创新,要灵和运用党内民主,要兼顾到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度。
  最后,陈京表示,澧河通过了公开公选的方式选拔出了第一位副县级领导,这在全省开了一个先河,影响很大,意义深远。
  这说明澧河在组织改革和干部改革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澧河现任班子应该要再接再厉,要在组织改革方面继续探索,继续创新,争取探索出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出来,为全省立个标杆。
  陈京在组织部讲话以后,又参观了县委党校,并在邵名的精心安排下,专门为县委党校正在学习的青干班上了一堂课。
  在课堂上,陈京表示,他也是从青干班走出来的干部,青干班是组织培养年轻干部重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干部学习的不止是思想政治意识,更多还有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社会知识。
  这一些都是将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到的,一个年轻干部究竟行不行,一个年轻干部究竟有多大的发展潜力。
  最重要的就要看其学习能力的强弱,好学者、善学者,必将脱颖而出,成为年轻干部中的佼佼者。
  在讲课结束后,陈京又和这一届青干班全体合影留念。
  而在这中间,又有一个插曲,就在青干班合影结束以后,陈京提出要返回酒店。在这个时候,蒙虎过来带来笔墨,说要陈京帮助他题一副字。
  现在澧河苗木要正式打造大基地,题字:“德高市苗木之乡”几个字。
  陈京恨不得臭骂蒙虎一通,但是他转念一想,蒙虎是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他让自己题字自己置之不理,是不是会让别人出现异样的解读?
  最后,陈京只好硬着头皮,第一次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了这几个字,最后落款陈京二字,这也是他从政以来的第一幅题字。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二章 易明华的鬼道!
  陈京在澧河待了三天,离开澧河的时候,车后面就塞满了各单位塞过来的礼品。
  陈京是推也推不掉,带着又没办法,最后还是送礼的人有办法,蒙虎专门派了一张车,将这些东西直接拉楚城去了。
  现在送礼之风很甚,就连老徐连襟的儿子,现在在林业局搞股长的范哲都不能免俗,这家伙不知哪里搞了几根老山参,用两个盒子装着塞在陈京的车后座,转头就走。
  后来他跟陈京打电话说,他拙于言辞,送礼的事儿以前没有过。
  但是陈京这份礼物,他送得心甘情愿,他视陈京为师、为领路人,是真正的尊重陈京。
  从澧河到临河,临河的县委书记覃杨这几天电话都打得快报废了。
  他和陈京是老关系了,他心里想着就是陈京第一站能到临河,陈京在澧河一待三天,他急得肝火大旺。见到陈京后,他开玩笑道:
  “陈书记,我可跟你讲,我们北三县,临河是最贫穷的地方,是最需要领导关心的地方。你在澧河能待三天,来我这里就至少得一个星期。不是我吹牛,目前你要搞调研,临河是最好的地方。
  我常常跟班子里面的同志们讲,临河的问题解决了,楚江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覃杨是德高市有重要影响的干部,他是这一批全省优选的出国深造的干部之一,在省委组织部他都是进了重点培养的青年干部名单的。
  当初陈京准备来临河没有成行,伍大鸣下了决心让覃杨提前结束的学习返回,然后把他放到了临河。
  覃杨到临河以后,结合临河自身的特点主要干两件事,一件事是新修水利工程,尽最大的力量解决临河水患。
  另外一个工作就是重新打造临河养殖业,通过政府扶植,银行扶植,政策倾斜,建立规模合作社等多重方式,鼓励老百姓投资养殖业,下大决心解决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
  通过了覃杨的励精图治,临河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其经济规模和澧河以及修梅比还相对落后,但是进步幅度相当的大,排在了整个德高的前面。
  而且下一步,覃杨计划加大政府投资,建立多重交通网络,投资新建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
  拟定建设楚北地区最大的火车货运站。
  覃杨还提出要向兄弟县学习,要从本县固有的资源想办法,要依托本县的优势,搞资源经济,特色经济!
  陈京到临河的时候,覃杨迎接的规模完全比照澧河的规模。
  覃杨和陈京握手道:“陈处长,本来我现在这个位子是应该你来坐的,现在我在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久,干了一些事情,应该说有一点成绩。这点成绩我在别人面前敢炫耀,在你面前就有些发虚。”
  他叹了一口气道:“老陈啊,临河落后了,我很惭愧!”
  陈京握着他的手,另一只手也搭过去,道:“老覃你这人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临河发展得很好,成绩有目共睹,按照这样的势头,前景不可限量!”
  覃杨摇头道:“老陈你少说好听的话,我心中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们要长足发展,改革是关键,而改革的重点,我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