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江山霸业-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庀虏拷G凹改辏蠊″械呐∪牒蠊环馕笕耍缃窀巧砘沉ィ劭醋啪鸵钙咀庸罅耍〔还腥疵挥兴亢烈虼硕靡馔危饺绽镆彩切惺碌偷鳎袢杖床恢牢危故潜惶熳诱偃牍小L锰熳拥幕埃姓酒鹕砗笥质枪ЧЬ淳吹厮档溃骸俺寂妹杀菹鲁栊牛耸浅寂母7郑加制窀页殖瓒荆恐劣诔际嵌蟮淖逯叮侵荒芩得鞒几Ω梦菹滦е遥既床桓乙源宋杩冢员菹掠兴亢敛痪矗 �
    “呵呵!”听得董承这规规矩矩的回答,天子也是忍不住呵呵一笑,随即便是直接坐在了这内殿内唯一的龙椅上,看着站在一旁的董承,片刻之后,长叹道:“转眼就是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若非董太后护朕,只怕朕早已经死在了何皇后和何进的阴谋之下了!董太后与朕有大恩,只可惜当年朕年幼,只能眼睁睁看着董太后为何进所害!而事后何进又死于十常侍之手,朕也未能亲自为董太后报仇,实乃是朕平生憾事啊!”
    天子突然对着自己唠起了陈年旧事,也是让董承有些恍惚,实在不明白天子的用意。不过董承毕竟也是混迹官场的老油子了,既然弄不懂天子的用意,就干脆闭上嘴,什么话也不说。而见到董承的表现,天子也是眉头一挑,颇有意味地看着董承看了半天,最后又是长叹了口气,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朕想要报答董太后的大恩,却一直没有机会!董大人既然是董太后的族侄,不妨就代替董太后受了朕的一点谢意吧!来人!”
    刚听到天子说要让自己代替董太后受谢礼,董承心里顿时就是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就想要拒绝,可还未等他把拒绝的话说出口,天子的一声呼喝就是把他的话给堵了回去。紧接着,就看到从旁边快步走来了一名内侍,手中捧着一个托盘,直接走到了董承的面前,将那托盘举过头顶,送到了董承的面前。董承一看,那托盘上铺着一层黄色的锦帛垫子,上面一根金丝玉带搁在那里,看那玉带的样式,华贵不菲,绝对是皇宫御用之物!而紧接着,就听得天子说道:“这根玉带乃是朕随身之物,今日就赏赐给董大人,望董大人好好保管,就当是朕对董太后的谢礼了!”
    “这个,这个”看到那送到自己面前的玉带,董承的脸上也是有些为难,但他却很清楚,这根玉带自己是绝对不能拒绝的,要不然,那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况且,从刚刚天子所言,董承隐约能够感觉到,这根玉带之中只怕是藏有什么秘密!天子这些年为李儒、徐荣所挟持,天子之名有名无实,若是平庸之辈,倒是罢了,偏偏这位天子又是个聪慧之主,怎么能甘心为李儒、徐荣所制?莫非,天子在这玉带之中所藏的秘密,是要针对李儒、徐荣?
    一想到这,董承的心就跳得是越来越快了!稍稍抬起头,正好迎上天子那双明亮的目光,当即董承也一咬牙,双手接过了那玉带,喝道:“臣!谢主隆恩!”
    “哈哈哈哈!”见到董承接过了玉带,天子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随即又是说道:“这根玉带乃是朕平日所用,却不知道董大人用起来是否合适?董大人不如当场系上,让朕看看!”
    听得天子的话,已经是豁出去的董承也没有再犹豫了,立马就是在那内侍的帮助下,将玉带系在了腰上。相比起瘦弱的天子,董承的腰围就要显得粗一些,这根玉带也是勉强能够系上。见到如此,天子又是摇头说道:“嗯!这根玉带果然有些短了!来人啊!再来取一根玉带!”
    天子话音未落,又有一名内侍,捧着另一根玉带就是送了上来,只不过这根玉带与现在绑在董承身上的玉带式样又是不同,上面点缀的白玉、金银更为亮眼,与这根玉带相比,董承身上的这根玉带就立马有些不显眼了。天子当即便是笑道:“董大人,这根玉带就算是朕另外赏赐给你的,而你身上的这根,却是朕报答董太后的恩情,你定要好好保管才是!明白吗?”
    这天子一下就赏赐了两根玉带,董承也是有些摸不清头脑,只不过隐约知道,天子更看重赐给自己的第一根玉带,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董承便是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定当好好看护这根玉带,就算是臣性命不保,也不会让陛下这份心意有所损伤!”
    “呵呵!不过只是根玉带罢了,董大人又何必说得这么夸张呢!”天子呵呵一笑,又是变得好像无所谓一样,随即又是摆了摆手,说道:“说了这么多,朕倒是有些乏了,董大人就先行退下吧!”

第三百九十二章 遇李儒
    天子下了逐客令,董承自然不敢继续留下来了,虽然心里还是满脑子糊涂,董承还是立马就是对着天子跪拜一礼,说道:“臣,告退!”
    天子并没有看着董承离开,而是一直坐在自己的龙椅上,脸上的表情却是藏在了阴影当中,让人看不清楚。过了片刻之后,天子突然开口说道:“你们认为,这董承是否可信?”
    空旷的内殿内,只有天子一人坐在那龙椅上,天子这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内殿内不停地回荡,显得有些诡异。而就在天子的问话渐渐在内殿内落定的时候,突然,从龙椅后面的一栏屏风后,窜出了一道影子,对着天子拱手一礼,说道:“陛下请放心!这董承虽然是牛辅旧部,但却是忠于汉室!陛下如今又以董太后之名感化,他必定会忠于陛下,为陛下谋划!如今虽然他依附于李儒,反倒是一个契机,陛下将诏书交予他,必定成事!”
    “嗯!”听得那人影的说话,天子先是应了一声,随即又是长叹了口气,说道:“如今朝中忠义之士越来越少,特别是王司徒病逝之后,朕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国丈你与杨太傅了!而李贼贼心不死,若是长此以往,汉室必将为其所篡!这次朕孤注一掷,但愿能够真正清除乱贼,还汉室江山一片清朗!”
    “请陛下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保证不会有其他纰漏!”人影慢慢走出了屏风的阴影,是一名中年文官,正是正儿八经的国丈,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只见伏完对着天子恭恭敬敬地一礼,说道:“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李儒会不会发现玉带中的诏书!尽管之前陛下也有了应对,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臣觉得,还是劳烦国师走这一趟比较稳妥!倘若李儒发现了诏书,只有请国师出手,强行将李儒贼子给击毙了!”
    “现在就杀李儒?”听得伏完的话,天子皱了皱眉头,说道:“且不说李儒身边也有不少高手保护,单单这长安城内的贼兵如此之多,若是就这么轻易杀了李儒,没有李儒的制约,只怕这些贼兵会立刻叛乱,到时候可就不堪设想了!”
    天子说起这话的时候,脑海中却是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十常侍之乱的情景,当年十常侍之乱,追根究底,不也是因为何进被杀,导致何进麾下的军队失去制约,引发大乱嘛!虽然当时成功将十常侍给击杀,但却导致洛阳兵力混乱,结果无法阻止董卓进京,遗祸无穷!如果没有必要的原因,天子可不想重演当年的那场惨剧!
    “请陛下放心!”伏完自然也是了解自己的这个天子女婿,连忙是说道:“此次我们有着周密计划安排,就算是现在强行杀了李儒,那也不会酿成大祸!但为了稳妥起见,最好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刺杀李儒,也只是万不得已才用的下策罢了!所以,一定要请像国师这样的高手才能成功!臣也知道国师只能负责陛下的性命安危,但,为了陛下的计划,唯有请国师破例出手这一次了!”
    听得伏完这么一说,天子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犹豫之色,过了好一会儿,天子才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转过身,又是对着身后的屏风抱拳一礼,说道:“如此,就有劳老师一次了!”
    天子的话音未落,就听得嗖的一声,紧接着,就看到一道淡淡的影子从屏风后面飞出,转眼就是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陛下不可多礼!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听得这话,天子与伏完都是露出了放松的表情,随即天子转过身,双手往身后一背,对伏完点头说道:“行了!老师出手,那必然无忧!不过,如果老师真的迫不得已杀了李儒,那你也要有所准备,一定要保证皇宫的安全!”
    听得天子再三吩咐,伏完也不敢怠慢,立马就是躬身一礼,说道:“请陛下放心,若有闪失,臣当自刎谢罪!”
    伏完这么说了,天子也不置可否,他当然不会真的让伏完自杀了,只不过,这件事如果是出了纰漏,只怕到时候,就连天子自己的性命都不见得保得住了。一想到这,天子也是心情沉重,随手摆了摆手,便不再言语了。
    而且说董承从天子寝宫出来之后,很快便是有一名内侍上前为董承引路,董承手中还捧着那条光彩夺目的玉带,心里却是记挂着刚刚天子的话语,心里那叫一个迷糊,甚至不明白天子这番作为到底是要做什么?亏得有内侍在前面引路,要是以董承现在这种状态在皇宫内行走的话,只怕早就迷路了!就这么七转八转走了好半天,一心低头想事情的董承突然感觉自己像是撞上了一堵墙,直接咚的一声就是摔在了地上,手中的那条玉带也是哐啷一声丢在了脚边。
    这玉带那可是天子所赐,最重要的是,这根玉带肯定包含了很重要的意义,董承一看到玉带摔在了地上,顿时就是惊得魂飞魄散,整个人也是直接扑在了玉带上,将那玉带揽在了怀里,见到玉带只是沾染了一点灰尘,并没有什么损伤,这才是松了口气。
    “大胆!竟然敢冲撞相国!莫非是刺客!来人!将这刺客拿下!”就在董承刚刚松了口气的时候,突然,一声怒喝声直接响起,惊得董承又是双腿一软,这刚刚要站起的身子,又是哐当一下再次摔在了地上。董承颤颤巍巍地抬起头,朝着前方望去,只见自己左右已经是站满了虎背熊腰的军士,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地瞪着自己,明晃晃的刀刃在这午后的阳光下显得特别刺眼!而这些刀刃却不是让董承满脸惊恐的原因,真正让董承吓成这副模样的,却是在那些军士当中的一个略显瘦弱的身影!
    这是一名中年男子,身穿华服,相貌看上去倒是十分普通,只有那双眼睛当中透着一道道阴狠,这个人,正是如今执掌长安军政大权,掌控大汉朝堂的李儒!这十多年来的上位生活,李儒已经不像当年辅佐董卓时那样过于清瘦了,只是身子的底子在那里,虽然略有发福,但还是比普通人要瘦一些。而与年纪不符的,李儒的脸上多出了横七竖八的褶皱,在这些褶皱当中,一道长长的,有如蜈蚣一样的疤痕从左边眼角一直落到下巴处。这是当年李儒被李傕、郭汜逼迫,从长安仓皇逃到凉州时所留下的伤痕,这一刀,当年差点要了李儒的性命,虽然最后李儒还是挺过来了,刀伤已愈,可刀疤却是永久地留在了李儒的脸上。
    “见,见,见过相国!”见到李儒,本就有些心虚的董承顿时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在颤抖的,说起话来更是舌头打颤。努力了好几次,好不容易从地上爬了起来,低头一看,却是看到了手中的玉带,又是不由得身子一颤,想要将玉带放在身后,可又担心这么做太过明显,反倒是引得对方注意,只能是小心翼翼地垂在了脚边。
    “哦?原来是董承啊!”李儒就那么背着手站在那里,满是鱼尾纹的眼睛斜着看着董承,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了一丝冷笑。董承当年也是牛辅的部下,而李儒与牛辅同为董卓的女婿,之间的关系也是不错的,对董承也算是比较熟悉。后来虽然牛辅死了,但李儒掌控长安之后,还是给了董承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也算是念着牛辅以往的那段香火情吧!所以现在见到董承,李儒言语中也没有多少客套,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听说,天子派人召你入宫,却不知道所为何事啊?”
    李儒问出这句话,其实已经算是大不逆的行为了,这天子要做什么,岂是你身为臣子所能过问的?不过如今汉室朝纲不振,李儒权倾朝野,当然也不会有人拿这种事情来质问李儒了,而董承听得李儒的当面质问,更是不敢反驳,犹豫了片刻,便是说道:“回相国的话,陛下召下官入宫,只是想起当年董太后对陛下的照料,有感而发!而下官乃是董太后的族侄,陛下想要报答董太后的恩情,就让下官代替董太后令了赏赐罢了!”
    “哦?”听得董承的回答,特别是看到董承之前的那点犹豫之色,李儒的两只眼睛立马就是眯成了一条缝,从那两道缝隙中迸出一道道阴寒!紧接着,李儒就是上前一步,越过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