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是的,我也是郭云深祖师一脉,算起来是同宗。”
王恒潇淡淡地道:“当年有过几次摩擦,在我手下吃了亏,没想到现在第一个来向我表态的就是他们。”
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乡的那些变化
巴蜀之地,此时几乎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尤其是以王恒潇老家所在地为中心的一块区域,每年都有数百万旅游人口的出入,给方圆千里地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也成为了第一个生态旅游区的示范区域,每年都有许多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来到这里参观取经。
方胖子作为主要的经营负责人,自然是接触了许多的政府要员,经常出入省政府大院,也经常出现在省报上,被当做了典型。
当然,除了那些旅游区的收入,恒潇投资公司在西南,以及西北还有其他的投资,高科技制造业就是主打。
巴蜀之地是重要的铁矿出产地,现在已经在投资建设最新的炼钢工厂,与南方新成立的三大产业形成产业链。
车子进入王恒潇熟悉的环境了,虽然路边上多了一些样式雅致的木制小楼,还有一些格调高雅的茶馆什么的,道路更是成为了四车道的宽敞大道,王恒潇依旧能一眼从周围的山水树木上就认出来,这里是自己的家乡。
陈晓玲很兴奋地给王恒潇介绍这里的变化。
最近几年,受益最大的就是镇子上的老百姓,如今这镇子已经扩建了两次了,面积比最开始的范围可是大了近十倍,周围的山坡,能用的几乎都用了。现在的新任镇长正在进行下一次的建设计划,准备向地区申请成为县城提议。
或许。再过几年,这里会成为一个市。
虽然现在依旧是一个小镇,可却是巴蜀之地最大。最富裕的一个山区小镇,每个在镇上有产业的老百姓,家产至少都是在数十上百万。稍微好的,就是数百万,如果在周围山头上有地,建设一些好一点的项目,一年收入就是上百万。
“我爸爸说,等两年,生意好的话,就再扩建一些把周围那些生产队的地盘都弄进来。申请弄个市到时候我爸爸说,他就是市委书记咯”
陈晓玲露出微笑说道。
陈晓玲的父亲就是现在镇上的书记,镇长是王恒潇的一个族叔,这是去年全镇子的乡亲们自己选出来的。
人人都知道,现在有这番情景,这样的好日子,都是王恒潇拉上的关系。是王恒潇要想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所以开发了这里的旅游项目,引进了大资本。后来,镇子重建,王家。刘家,陈家的人都搬迁到了镇上来,如今俨然成为了镇上的主题,超过了以前的廖家陶家等等。
用王恒潇那王家浜上的祖宗辈的长辈的话来说:这过来几十年,这块地盘,还是我们王家说了算!
大有当年王家大地主时期称霸方圆百里地的气势。
“陈叔叔忙的过来吗?”
王恒潇笑着问道。
在自己家那边,父亲和大伯都是乡里的父母官,每天呆在别人家的时间比呆在自己家的时间还多。
想来,自己的这位未来的岳父大人也是一样。
管理这个镇子,可比父亲在那边管理一个乡要麻烦的多。尤其是最近两年发展很快,利益的划分最是敏感,不过这一点上,王家和刘家,陈家都没有独霸好处,大概占据了六成的利益,剩下的划分出去给了其他人。
“他呀,整天就是大忙人,原来是投资顾问的时候就忙的没时间回家吃饭,每天就在这个队,那个队里吃饭。现在当上了镇上的书记,每天都请客吃饭,今天这个省的领导过来一趟,明天那个省的领导过来一趟,都在这里住几天,镇里的那些领导都要陪着我妈说,早知道就不让他去做那个书记了”
刚刚建设的时候,陈叔叔可是方胖子钦点的投资顾问,专门考察周围的乡镇那里值得投资,把建设一个大的旅游区,所以那时起就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后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镇上的领导,又有方胖子背后推着,想不上位都难。
进入镇上,仿佛进入了山城重、庆一般,一栋栋造型优美的建筑物竖立在一个个山头上,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一条条林荫大道串联起来,最开始镇上的那条主干道此时建设成了新的街道,连接周围扩建的区域。
王恒潇当年埋下的那块最中心的地盘是最显眼的位置,因为那里有一栋耗资数亿打造的一栋汉代宫廷式的酒店,这是前年投资建设的,方胖子投资,陈晓玲家和王恒潇外公外婆家一起出地盘占股份。
这耗费了方胖子的一番心血,找了许多人才找打了这方面的真正的行家过来建设这个古代的宫廷园林式的建筑。
现在正是夏季,旅游的最佳时节。
到处都是忙碌的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几十个景点都还在建设,就这里开始赚钱了,其他地方的还在扔钱,按你说的,要把这些都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生态旅游园区,估计还要几年的时间暂时可以单个的开放一些”
方胖子看着自己的成绩,有些得意地说着未来规划。
车子停在了接到末尾处,一个小山头前,半山腰上修建了一个小二楼,就是陈晓玲的父母,以及王恒潇的外公外婆现在居住的地方。
陈妈妈现在是镇上的中学的副校长了,这么多年的坚持,也算是得到了回报,现在是假期,可是也在学校里忙忙碌碌的。
王恒潇的外公在小二楼前的小院子里忙碌着,和王恒潇记忆中一样,穿着那老旧的藏青色的衣服,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膝盖上铺着一块布,手中抓着篾条不断的穿插,一个背篼已经完成了一半。
不远处的大概五分地的菜园子里,外婆拿着小锄头在除草,田垄边上的筐子里放着摘下来的蔬菜。
十来只鸡在院墙地下咯咯叫着。
即使现在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可是外公外婆的生活依旧是如此的简朴,存下来的钱,一部分给了大舅,一部分给了二舅,让王恒潇的两个舅舅在街上都买了门面,现在也算是小有产业,比之前在外面东奔西跑的打工赚钱好了很多。
至于那边的股份,陈晓玲说,外公说了,以后还是留给王恒潇,毕竟这是他的。
“外公,外婆我回来咯”
陈晓玲此时丝毫没有了在外面的端庄稳重,宛然一个在外面疯玩之后回到家问大人要吃的淘气小孩。
编背篼的外功一愣,随即抬眼看到陈晓玲和其身后的王恒潇一行人,手中的动作顿时停了下来,背篼一下子扔在地上,惊喜的站了起来,道:“哎呀,玲娃儿,撇娃儿,你们回来咯弄们不提前说一声呢,快进来,快进来他外婆,撇娃儿回来咯还有几个客,快回来煮饭”
外公咧嘴笑的眼睛几乎看不到,兴奋地走过来拉着王恒潇和陈晓玲地手走了进去,同时对着菜园子里的老太婆吼了一嗓子。
院子里,王恒潇的外婆正在修整两颗黄瓜,听到喊声,看过来,顿时看到了王恒潇和陈晓玲,顿时也喜笑颜开,放下手中的小锄头,一把捞起边上的菜篮子就走了过来,温声道:“这娃儿好久没过来咯,去把他两个舅舅喊过来。”
外公笑道:“就是,等哈儿等玲娃儿的妈老合儿回来咯,一哈吃个团圆饭。”
老人家是喜欢热闹的,尤其是喜欢一家人能团聚,王恒潇代表的是远在边疆的父母,回到这里,外公外婆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女婿,更别说王恒潇小时候是两位老人家看着长大的,对王恒潇这个外孙比亲孙子都好。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恒潇给两位老人家长脸了。
现在,方圆几百里地的,谁看到了两位老人家不称呼一声刘老?都知道两位老人家的女儿女婿有了出息没忘记老家的人,才有了现在的局面,跟着方圆几百里地的乡亲父老都享了福。
去年,附近十里八乡的,几乎所有外出打工的都回来了,能在家里赚到钱,谁会背井离乡的去外面受苦受累受气?
王恒潇笑道:“外爷,外婆,你们身体还好嘛?哪天有时间咯,去我们屋里耍一趟,我妈和爸爸每天都在背。”
“呵呵,我们这把老骨头咯,哪儿还走的动,快进来坐,你们快进来”
外公笑呵呵地说着,招呼方胖子和杨鼎天几人进屋里坐。
外婆进来倒了茶水,就去厨房里忙活了,今天中午必须是要做大餐的,这几年说两位老人家最想念谁?无疑就是这个外孙了。
陈晓玲在家里恢复了少女心性,蹦蹦跳跳地去厨房里给外婆帮忙了,等下去叫王恒潇的两个舅舅过来吃饭。
“呵呵撇娃儿过来咯快过来我看看,这几年长高米”
一个爽朗的声音传进来,停着小肚子的陈叔叔走了进来,穿着西装,俨然一副领导模样,笑道:“我屋里玲娃儿每天都在背,这回专门去你们屋里,你娃儿终于舍得过来看看我们咯”
陈晓玲离开家的理由就是去找王恒潇。
第六百七十八章 陈晓玲,陈局长
方胖带着王恒潇和陈晓玲一起回来的消息在镇上很快的传开了。
王恒潇的十来个王家的近亲都很快的就来王恒潇外公家来拜访,带着一些礼物,说是让王恒潇回家的时候带给王恒潇的父母,老家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山里出的一些特产。最近两年虽然是旅游开发,可是却也没有破坏大山里的环境,所以山里以前该有的,现在也不会少了。
陈家那边的几个陈晓玲的叔叔辈的也都过来套套近乎,说些客套话。这两年来,这些陈家的人可不敢对陈晓玲一家子怎么样了,到时候别说陈晓玲本人是不是会恼火,即使是周围的邻居听到了,王家的人听到了,刘家的人听到了,都饶不了他们。
所以,陈家的人也都很老实,跟着陈晓玲的父亲占占实惠,也就没有过多的想法了。可是日子也比几年前好了很多倍了,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鱼肉,现在几乎是想吃就有的。
刘家这边,就是王恒潇的几个舅舅和姨姨,几乎都搬迁到镇上来了,有方胖子照顾,都过的很不错,有自己的家业了。按照这山沟里的说法,男人一辈子没地没房子,就等于是白忙活了一辈子。
有了土地,有了房产,就能一代代的传下去,给子孙后代造福。
到了午饭时节,陈妈妈和陈叔叔才一起下班回来,两人几乎每天都是一起下班回家的,可见两人的感情很好。
两人都是忙着工作,所以回到家才看到女婿王恒潇和女儿陈晓玲回来了。
“哈哈我今天早上去上班就说今天眉心跳,原来是你们回来咯”
陈叔叔经过锻炼,也没有了过去的老实木讷,官场和商场最是磨练人,陈叔叔从这两大战场走出来。并且得以升迁,可见的确是懂得了许多。一进来就大嗓门地兴奋地喊着,一把拉过王恒潇,拍了拍王恒潇的肩膀。道:“你娃儿又长高了,这肩膀都这么结实了要得,就是要结实才有安全感,这哈儿不都讲这些。这回玲娃儿去你们屋里,你爹妈没说撒子嘛。”
陈晓玲羞赧地道:“爸,就是去耍了哈子,莫得撒子。”
“哈哈玲娃儿脸红咯”
几个堂兄弟开始起哄了。嘻嘻哈哈地开始打闹。
王恒潇笑道:“没说撒子,我妈说二天娶了玲娃儿过门,就是我天大的福气。”
“走走走开席咯”
外公走出来咧嘴喊道,里面大厅里已经摆好几张方桌,王恒潇的几个舅母舅舅开始端菜了。
一行人进入其中坐下来,吵吵嚷嚷地,却也感觉很真实。
王恒潇被陈叔叔和陈妈妈拉着坐在身边,挨着陈晓玲。方胖子也坐在主席上,再加上杨鼎天三位老爷子,这桌子上有十来个人。
说的最多的。就是问问王恒潇家里那边过的好不好,现在家乡好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搬回来住好一些。
老人家都讲的是落叶归根。
以前老家条件不好,吃不饱,穿不暖,儿女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生活自然是最好的。可是现在家里这边都很好了,老人家自然都希望儿女能在自己的身边,一大家子随时都能团团圆圆的。
王恒潇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即使是亲戚,也都是很现实的。说实话,王恒潇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里的大多数的亲戚想着让王恒潇的父母回来,只怕是想要更多的实惠和好处,占更多的光。真正的念着亲情的。或许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
当年,王恒潇在老家生病的时候,二叔和大伯都很少过问的,住在外公家,距离二叔和大伯家就隔了一座山,可是一两年的时间,山那边的人没过来问候过一句。
这就是现实。
按照老妈地话来说,就是亲戚家的,有点距离是最好的,不然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