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东第一个问的就是吴老,虽然吴老来公司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钢铁这个行业当中打拼了一辈子的吴老,想要很快的摸清情况,那根本就是没有一点困难。
“吴老,我想请问一下,现在我们的钢铁厂实际上还有什么问题。这个事情是必须要搞清楚的,要不然,我们就算计划再好,也会出现问题。”
听到刘东问到自己,吴老也不客气,直接说到:“我来到公司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大致已经摸清楚了公司现在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大问题出现,但一些小问题还是不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傅们还不太熟悉我们公司的机械。”
吴老抬了一下自己的眼镜,继续说到:“虽然我们的第一炉钢是顺利出炉了,但是,不要忘了,这第一炉钢铁基本上就是表演性质的,虽然看上去做得很好。但即便是最熟悉这个机械的员工,在操作的时候也很不熟练,除了那些苏联来的专家,我们的人对于这样好的机械,明显有一种畏惧感。”
“畏惧感?他们怕什么?”刘东奇怪道。
“怕什么?怕把这些机械弄坏了。虽然大家都是老钢铁了,但是这样先进的设备,还真没有用过,就怕一个不注意,就碰到设备的哪里,所以,在操作的时候,他们要想半天才敢做下一步的动作。其实别说他们,就连我,这么好的设备也没有弄过。这些设备,要是国家弄回来的,那基本上都会是放到研究院去,而不是拿来实际生产。老板你倒是大方,但大家怕啊。如果不克服这样的障碍,那么实际产量上,绝对会出问题。别看设备先进,而且技术也不差,但有了这样的畏惧感,到最后可能刚好能和国内那些中型钢厂产量打个平手。”吴老叹息到。
本来还对钢厂有着巨大期望的刘东,听到吴老这个话后,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他还真没有想到,设备太好了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但这样的事情的确很可能发生,刘东可知道,现在国内的那些企业,效益不好的厂子用的那些机械,年代久远得比他老爸的年龄还大。
有些厂子,就连三四十年代伪满洲的那些设备,都还当成宝贝。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虽然这些老爷爷机械很让人头疼,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对于那些没有钱买新设备的捞工厂,只要设备还能用,那就等于工厂还能开动,创造价值。
而他们还能用的标准,就是只要机械还能够动,那就是可以用,即便是有着散架的风险,只要一天还没散架,那都还得用。相比起那些爷爷机器,刘东这一水儿的先进苏联货,的确就像瓷娃娃一样金贵。
在目前国内对外的企业当中,能够用上这样机械的工厂,根本就没有,就算那些特大型钢铁厂,用的机械就算是国外进口的,那也必定是离最先进的机械要隔着一代的差距。哪里能像刘东这样,不但没有隔代,还是最先进的,而且还是原装货,这样的待遇,是足以让任何的人眼红的。
想当初这些机械才从苏联那边弄过来的时候,就连中科院都在眼馋,不但中科院,就是军方也很眼红,要不是他们出不起价钱,再加上刘东又保证供应新型特种钢,说不定这批机械就被上面给征用了。
虽然下面的人肯定不会知道这些秘密,但机器的好坏他们还是能够分辨得出来的。再加上苏联来的专家团师傅们,哪里还会不明白,这些机械就算是在苏联,也是顶尖的好东西。
这批机械有了这么好的背景,那些工人又怎么敢像对待一般机械那样对待这批苏联先进设备?有畏惧感,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大家都知道,苏联机械代表的就是结实,就算真想要搞破坏,把这些机械弄坏,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耐不住这些机械金贵,他们不自觉都会小心翼翼。
知道这个事情,刘东就得把他解决。他把好设备弄回来,不就是为了产量么?要是怕弄坏机械而变得畏首畏尾,那产量怎么上来。比起这些老一代工业人,刘东这样新一代的工业人,对于机械的感情就没有那么深厚。
后世,华夏成了世界工厂,什么机械没有,就算是那些比较敏感的机械设备,只要在外面不露面,一样的也还有些。在加上后世科技发展,很多原本根本就没有的机械,也变成了白菜,所以,那个时候的工业人,就算爱惜机械,也不会像现在的人这样宝贝,在他们的心中,产量更加重要。
而刘东虽然在现在这个时代也待了好几年,但是后世的一些理念,还是时不时的钻了出来。所以,他对于机械并不会像现在这些工业人那样宝贝。再说了,这些所谓的宝贵机械,他弄过来的时候也很轻易的到手,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不会感受到机械的宝贵程度。
所以,当吴老提出这个问题后,刘东就对着吴老说到:“吴老,这个事情就要你亲自来做工作了。这些机器,弄来就是为了生产产品,而不是娇小姐,不是宝贝疙瘩。我要的是产量,如果产量提高不上去,那我干嘛弄这么好的机械回来?机械嘛,他的价值不在于本身,而在于他能创造多少价值。所以,只要不是故意要毁坏机械,这该用还得用,不能背包袱。要是以后机械出了问题,只要不是故意,或者懈怠造成机械损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了刘东这句话,吴老点头说到:“既然老板你都不怕,那下面的人当然也不能怕。你放心,只要工人们没有畏惧感,依靠这么先进的设备,我们的产量绝对会比其他所有的中型钢铁厂高。”
听了吴老的保证,刘东又问到:“那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什么其他问题没有?”
“其他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关于工人的磨合,还有规章制度,这些东西,下面的人都可以搞好。我们的一期工程,争取在一年内,也就是今年,就全部弄好。到时候,只要有充足的原料,那么我们的年产量最高能达到两百万吨,而且全都是特种钢。这样的产量,足以缓解国内特种钢缺乏的问题。”说到这,吴老一脸兴奋。
两百万吨的产量,要是放到后世,可能一个小型的钢铁厂就能够完成。但是现在可是八十年代后期,一个年产量达到两百万吨的特种钢铁厂,在国内绝对是一颗闪耀的新星。
也不怪吴老兴奋,就算是刘东听到有这么高的产量,他都觉得热血沸腾。去年全国的特种钢产量为一千万吨左右,而自己环亚特钢一期工程完成,就能有两百万吨的产量,基本上就相当于全国特种钢产量的五分之一。
这还是一个中型钢铁厂的产量,要是四期工程全都完工,那么环亚特钢在华夏的钢铁行业当中,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想到这里,刘东哪里能不兴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忽然醒悟

别说在现在,就算在后世,一个年产量在两百万吨左右的特种钢铁厂,在省内都算是大企业。有了这么一个钢铁厂在自己手里,那绝对是做梦都能笑醒的事情。
虽然现在钢铁价格并不高,即便是特种钢,也卖不起暴利的价格。尤其是国内现在钢铁价格,依旧没有放归到钢铁企业,还是在部委定价,看起来是很亏本。但从长远利益上来看,如果刘东的钢铁在国内打响了名气,以后想到特种钢,就想到环亚特钢,那么,刘东就算是成功了。
上级部门不可能永远把持着定价权,这个权利早晚是要下放,而且距离这个下放的时间并不会太长。那么暂时忍一忍,也没什么不好。尤其是环亚特钢现在的实力,虽然总体上和那些巨无霸企业比不了,但论到尖端技术,国内的那些钢铁企业,就算是特大型的钢铁企业,在环亚特钢面前,依旧没有任何的优势。
有了这么个高的起点,难道还怕比不了那些特大型企业?而且这还仅仅是一期工程,等到二期工程做完,三家中型钢铁厂合并成为一家钢铁厂,硬实力都能提到大型钢铁厂的范围之内。而且由于环亚特钢的软实力,只要进入到大型钢铁厂的范围之内,那么就能把大型钢铁厂甩得远远的,就算和特大型钢铁厂叫板,也有着一定的底气。
这样美好的前途,又怎么不会让大家精神振奋?当三期、四期工程全部落成,那么一个崭新的特大型钢铁厂就会屹立在华夏世界当中。只要产能跟得上,就算是占领国内一半的特种钢市场,也不是困难的事情。只要没有行政干预,那么,其他特大型钢铁企业根本就不会是环亚特钢的对手。
细节性的问题都讨论完毕后,刘东就对着吴一平说到:“关于人员方面,我们还需要招收大批的工人,而这个,就需要你来努力了。虽然现在招人是划归总公司陈志豪来管理的,但他那边最低培训的也都是中层干部,而底层的员工,就需要你们自己来处理。我们一期的工人是足够了,但是还有二期、三期、四期,那样需要的人员实在太多了,如果你不尽快的准备好,到时候就会出问题。”
“老板你就放心吧,这个事情我们是很关注的。对于吸收更多的员工,其实地方政府也很支持,虽然我们是私人企业,但只要招收员工,地方政府就会大力支持。尤其是这边,你也知道,想要找活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我们的福利待遇并不差,所以想要找底层的员工,并不困难。”吴一平说到。
虽然前一段时间因为骨干员工的问题,把吴一平弄得焦头烂额,最后还是刘东出面,才把这个事情办下来。但这并不代表环亚特钢招不到一般的人手,环亚特钢缺的,仅仅是骨干员工。而一般的岗位,那绝对是大量的人来争夺。
这片老工业区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没落了。重工业区的荣耀,已经缓缓的离开了这片土地。剩下的只有那些破旧的厂房,还有长满荒草的厂区。由于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区域,原本红火的工厂也没有了经济来源,那些老厂子的一般工人,现在的待遇的确不怎么样。
环亚特钢要招收这些人,真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且,现在这样的情况,还仅仅是个苗头,要等到九十年代,这里的境遇会更加艰难。后世,为什么会提出要振兴老工业区?就是因为这里已经破落得不成样子了。
国家的转型发展阶段,必定会有阵痛,这是一个沉重的无法回避的话题。刘东这个后来者,虽然知道这样的情况会发生,但是他的力量毕竟还很薄弱,虽然对于私人力量来讲,他已经是在成功的巅峰。但相对于华夏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他那一点资本,根本就不够看。
想到后世这块土地上那些纯朴的人们,受到的种种磨难,原本还很兴奋的刘东,情绪一下低落起来。
“地方政府支持,那就好。我们也要做出表率,一般的工人,那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招收吧。只要不影响到我们工厂的正常运作,也不影响到其他工厂的正常运作,那就招吧,最好是能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完成招收工作。”刘东缓缓的说到。
虽然这个命令,并不会帮助到太多的人。但对于现在产业不多的刘东来说,也就只有先这样了。他也是突然想到了关于这片老工业区的种种情况,后世那一幕幕的悲剧,虽然他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报道也是没少看。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悲凉。
钢铁厂就算办成特大型的钢铁厂,依旧不能够解决太多的问题。所以,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就必须要其他的产业来完成。
想到这,刘东赶紧对着陈洁说到:“你现在记一下,等有时间去调查一下,什么工厂需要的劳动人手比较多,也就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把现在钢铁厂的事情弄完后,你就去办这件事情,一定要认真调查。”
听到刘东忽然冒出这么一个命令,陈洁很疑惑,本来在谈钢铁厂的问题,怎么刘东又说起了题外话?但作为一个合格的秘书,陈洁没有问任何的问题,就把这个命令记录下来。
刘东现在可以说是在未雨绸缪,现在老工业区还没有到那么落魄的时候,虽然也很艰难,但并没有到绝境。他现在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准备局面的恶化。
以前的刘东,梦想是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王国,为了这个目的,他在金融业来回滚打,在苏联引进技术。当有了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后,刘东的实业发展得非常顺利,现在就连工业的基础,钢铁产业他也建立起来,可以算得上是阶段性的成功了。
但是,就在刚才,当他想到这片老工业区的时候,突然发现,他那所谓的工业王国,仅仅是一个空中楼阁。一个只顾自己的事业,而不懂得周边环境变化的人,是不可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在华夏古代就有一句话,那就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担起多大的压力。刘东现在也能算是成功了,但他的成功带着偶然性,是绝对不可能有人能够复制这种成功的,除非那个人也是穿越而来。
偶然性的成功,就代表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