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币,还是个值得考究的问题。
但是,既然周青龙被法庭审理了,那就绝对跑不掉。像周青龙这样的人,如果没有真凭实据,铁证如山,那是绝对不可能被人审理的。既然被审理,那就必定是要出个结果,有个交代。
这么多事情都加到一块了,要是还不明白上面那些细小的动作到底针对着什么问题,那官场上的人,可都白活了。
于是,原本还天天拿超市说事儿的人,也都个个乖乖的闭上了嘴巴,要么换了一个话题,要么直接就改口为超市歌功颂德,原本人人喊打的局面,被彻底的扭转开来。


 第二百五十章 环亚金融高层会议

不扭转不行,云老爷子什么角色?都因为自己家的小孩想要超市的问题,不但小孩审判,损失一个正部级封疆大吏的位置,就连云老爷子自己,也被人拨了面皮。
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上面的人对于规则的重视。云老爷子自己都是制定规则的人,都免不了受罚,又更何况其他人。现在超市就相当于一个雷区,在一段时间之内,绝对是只能看着,碰都不能碰一下。这样的情况,他们就算说再多,又能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还不如卖个人情出去,再怎么说,那个超市现在背后聚集起来的人,也是一股不小的能量。没有好处的时候,傻子才会去碰。
有了上面杀猴儆鸡的手段,刘东在国内,再也不用担心关于超市的问题了。不但如此,携这股大势,刘东其他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碰触的,不说是固若金汤,也能算是非常安全。
既然这些事情都搞完了,刘东也没有再留在四九城的打算,把签证什么的弄齐以后,又带着自己的团队,飞到了香港。这个时候,已经是七月下旬了,用不了几天,就到八一了。到了八月,距离美国八七年的股灾,就已经不远了。
刘东一行人先休息了两天,又开始忙碌的工作起来。现在工作,可谓是争分夺秒,刘东他们必须在有限的两个月的时间之内,把已经放在美国股市上面的资金,全都给撤出来。
对于美国在八七年的股灾具体的时间,刘东还是非常了解。但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股灾是否还会再同一时间内,继续进行,就连刘东也说不清。
但是刘东知道,这个股灾,是必定会发生的。如果才重生回来的时候,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如日中天的美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股灾,但这么多年经商,再加上家里的政治熏陶,他已经多多少少的明白了美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股灾。这个股灾,就算世界变化再大,只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都一定会发生,只不过区别就在于早晚的问题。
对于两个月后的股灾,刘东在其他人的面前,自然是不能够表现出他未卜先知的能耐。虽然这次的股灾,在美国真正的上层当中,多多少少有些蛛丝马迹,但刘东的能量也没大到那个程度,能够随时的掌控这样处于绝密状态的信息,所以要真正解释起股灾的原因,那还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但好在环亚国际,是属于刘东一个人的事业,并没有其他人在这其中占据股份,所以刘东一发话,说要从美国股市里面把资金退出来,就算有人反对,也没有任何意义。
反正刘东还在苏联的时候,就交代大家,要把资金撤出来,对于刘东这个命令,大家执行得还是非常到位。刘东带着大队人马到香港,不过是相当于督办的角色,真正实行计划,却早已开始。
由于这两年刘东的环亚金融发展得很迅猛,比起之前才弄环亚金融的时候,仅仅只有林家兄弟两个人撑场面的时代,实在是好太多了。不能说是猛将如云,谋臣似雨,但实力就算是在香港这个国际性金融大都市里面,也能算是顶尖。
刘东在广场协定以后,就把自己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美国股市,当初投入进去的时候,总资本大概有十亿美元左右,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已经快到十三亿美元左右。一年一点五亿美元的收入,就算在金融行业当中,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而现在经过这么久的撤资,刘东他们撤出来的资金,已经有十亿美元左右,剩下的三亿美元,完全就相当于这两年的纯利润。就算立马闹股灾,刘东也不能算是亏本。
看到大家动作这么给力,刘东马上就开启了高层会议,开始讨论如何应付股灾的问题。当然,会议的名字肯定不能这么说,但刘东要讨论的实际问题,就是这个。
在环亚金融新的办公点,刘东一个人坐在主位上,林家兄弟做为刘东在环亚金融的左膀右臂,就坐在刘东的下手位置,反倒是陈洁,由于她的身份特殊,直接就在刘东的一侧拉了个座位,充当刘东的速记员。
看到椭圆形的大会议桌坐满了人,刘东很满意的说到:“这两年,我对环亚金融公司的关心力度不够,但好在有大家的支持,所以我们公司的业绩非常不错。在这个时候,我这做为董事长的人,要对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努力,才让我们的环亚金融,在香港这个国际性的金融大都市里面,都有着相当强劲的实力。我在这,再次的谢谢各位了。”
做了好几年的老板,刘东现在也不像才开公司的时候,对于这些官方性的语言,非常陌生,完全没有一个大老板的模样。而现在,说这些话已经非常的轻车熟路了。
听到刘东的褒奖,林天龙谦虚的说到:“我们就是做了分内的事情,如果没有老板您的雄厚底蕴,我们这些玩键盘的,也没那个能耐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环亚金融现在的成绩,是绝对离不开老板您的支持的。”
“我有什么能力我自己清楚,林哥你就不要在我脸上贴金了。今天我之所以开这个会议,就是为了向大家解释,我为什么会让大家从美国股市上面撤资。”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林天龙做为环亚金融的总经理,这时候也很配合的问到:“说起这个事情,老板你是要给我们大家一个解释。现在的美国股市,非常的火爆,别看我们两年当中好像赚了三亿美元,看起来很多的样子,实际上,这三亿美元真正赚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之前我们在美国股市里面赚的钱,仅仅只有一个亿,后面这两个亿美元,都是这后一年赚的。而这个时候老板您却偏偏要我们撤资,对于我们公司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打击。”
“可能我们的老员工都知道,我们环亚国际集团,发家的真正原因是在什么地方,没错,我们环亚国际的启动资金,大多数都能算是环亚金融的功劳。如果没有当初环亚金融在日本市场上的那大手笔,也就不会有现在环亚国际在每个领域当中都是资金充足的现实。所以,在我们环亚国际集团发展的路程上,环亚金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公司,毕竟不是真正的要立足于金融业的公司。金融行业虽然在我们公司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我们环亚国际的全部。我们环亚国际集团的发展思路,始终是基于能源和资源。”刘东说到。
“您的这个发展思路,我们是知道的。但是这和我们环亚金融,好像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吧?反而,如果我们环亚金融,在美国股市上面,赚取了更多的资金,更加有利于我们公司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争夺那些能源项目。而现在,美国股市正在利好,我们却从中退出,损失的东西,根本就弥补不了。”林天龙对着刘东发问到。
做为一个真正的高层公司人员,一切都要以公司利益为基准。如果一直迁就刘东这个董事长,反而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而林天龙是一个非常负责人的人,所以在这样的事情上,肯定会反驳刘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解释,他肯定不会服气。尽管他依旧会执行刘东的命令,但却不会太积极。
“美国股市利好?现在确实是利好,但是这个利好的时间,能够持续多久?不知道林哥你有没有考虑过?”刘东反问到。
刘东不可能在这样的高层次会议上,说些无关紧要的话,所以当刘东这话说出来以后,整个会议上的人,都开始思考起刘东这话的含义。像林天龙这样知道刘东在大陆身份背景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刘东是不是在大陆得到了一些消息,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虽然对于大陆高层能否得到这样的消息,林天龙持怀疑态度。因为现在的大陆,就连股市都没有,这样相当于资本荒漠的地方,如果能够知道国外,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资本大国这样非常内幕的消息。但现在的大陆,虽然改革开放了接近十年的时间,在外人面前,依旧是非常神秘。
这么神秘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什么消息,也并非不可能。所以即便林天龙持怀疑的态度,但真要他断言,那也不可能。
于是,林天龙问到:“老板,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内部的消息,所以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林天龙这话,反而把刘东给问住了。他是有非常内幕的消息,并且这消息的准确性甚至能达到以每天来计算。但这个事情,林天龙又怎么知道?难道他知道自己是重生回来的?这不扯淡么,黄易大大的寻秦记,这年月都还没写出来,你一个做金融的,又怎么可能知道重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合理的解释

但当刘东用怪异的眼神看向林天龙的时候,却自嘲的笑了。自己还真是想多了。重生这么诡异的事情,林天龙又怎么可能知道。林天龙那话,多半是对自己在大陆身份的一种隐晦的试探。林天龙所想的内幕消息,应该是觉得自己能从大陆高层获得的。
对于林天龙这想法,刘东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要大陆这年月能够关心这些问题,南巡首长就不是伟人了,而是圣人。国内的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又怎么可能去关心美国的股市涨跌?
再说了,这个消息,就算是白宫,多半也是被蒙在鼓里,里根童鞋要是知道会发生股灾,绝对会千方百计的阻止那些金融大亨的行动。连白宫都不知道,又更何况远在万里之外的华夏官方,要真被他们得到这个消息,那才叫天方夜谭。
其实刘东也非常愿意让林天龙相信,自己这消息,真是从大陆官方得到的。但是,这个解释,实在是站不住脚。就算一时蒙混过关,总有一天林天龙会知道。如果让林天龙知道自己的老板在金融方面的渠道都瞒着他,对于这样高级人才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刘东可不希望一个高级人才,就因为自己一个拙劣的谎言,而和自己的公司离心离德,那这生意做得,就实在是太亏本了。所以,就算要对着林天龙说谎,那也得经得起推敲,而不是这样胡乱的谎言。
所以,刘东苦笑到:“你觉得现在大陆那边,会关心这个问题么?别当每个地方,都是香港,对于金融行业,非常的在意。现在的大陆,最为关心的是经济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我这消息,也是公司推测出来的,和那边没关系。”
“公司推测出来的?那我怎么不知道?关于金融方面的消息,在公司里面,我应该是有知情权的啊!”听到刘东这话,林天龙不满的说到。
“你是应该有知情权,但是你也没问啊。而且这个消息的保密级别,非常高,如果早早的给大家宣布了,说不定有泄密的风险。而现在,我们公司的资金撤出来得也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资金,基本上都是放在那些新兴科技型企业当中的,这些企业,就算是美国股市有风险,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所以这个时候,我才会开这个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刘东解释到。
“我没问?这么说,这个消息,是环亚资源信息研究所那边放出来的吧?要不然我也不会不知道。”对于黄三水领导的这个部门,林天龙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是啊,就是那边的消息。那边的条例你也不是不知道,你如果不问,那边是没有义务通知你的,他们的消息,直接就传给总公司,然后再下发到各个部门。”刘东答道。
之所以黄三水的情报中心,有这样的规定,一个是因为这些情报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就算泄露一点出去,对于环亚国际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能保密就保密。第二点就是因为这些情报非常杂乱,谁也不知道这些情报到底是对环亚国际的哪个子公司有用,要所有的情报都拉出来,不利于情报的整合。
有了总公司刷选之后,就不至于让环亚金融,拿着环亚钢铁的情报,没有丝毫用处不说,还白白的浪费大家有限的时间。有了总公司的刷选,至少会让下面的公司,轻松许多。而且,总公司把情报这样重要的消息攥在手里,也会更好的控制下面各个公司,不至于让下面公司膨胀到总公司都管理不了的程度,那样子公司或者分公司总经理的权利,就太大了。
现代的企业,产品是重点,但有了产品,你也得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