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这产学研搞起来了,华教授你们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紧巴巴的了。”姓廖的教授,一副知道底细的样子说到。
“谁知道呢?万一他们搞产学研,就是搞个架子,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我这岁数了,也不贪图他们给什么好处。最主要的就是啊,有了他们的投入,我们带的那些学生,也就有了实践的可能性,以后面向社会,生存能力也强一些。不要像现在这样,从大学毕业以后,进了企业,还得学习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既浪费时间,又显得我们教学没有水平,白白的砸了我们水木大学的招牌。”华教授心情有些沉重的说到。
越是一线的研究工作者,就越是知道。工业这类的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只有书本上的学习,更加需要的就是实践的东西。单单是书本,哪里教育得出最好的学生呢?可惜现在国家有困难,拉不出资金来,也就只有那样办了。
原本他以为这样的情况起码要等到国家经济好转以后才会出现转机,但没想到这个叫做环亚的外资企业,却要在华夏大陆,搞什么产学研。虽然华教授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明白,这产学研具体的运作模式。
但从王校长在学校里面吹风的话中,就能听得出来。要是搞了产学研,他们不但会得到一笔用于科研的资金,还会进行实践性的教育。不但让教授专家们的技术水平不至于落后世界,就连那些教育出来的学生,也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不至于从学校出去以后,对于自己搞的这个行业,印象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面。
这个年月的教授专家,还不是二十年后的叫兽砖家。尤其是在水木大学这样的全国范围内,都算是顶尖的大学当中,就更不可能有那种混吃等死的人。这里面一个普通的教授,那最少都得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名气的人,才能在这水木里面,成为教授专家。
并且,这类型的专家教授,在水木大学当中的比例虽然高,但还有更加牛气的教授专家在他们的头上,那就是获得过国家认证的,甚至在中科院里面都挂号的国宝级人物,都有不少在水木里面授课。
可想而知,这些人的能力,又岂是那些砖家叫兽能够比拟的。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道德情操,都要甩那一类的砖家叫兽不知道多远。所以,他们这一类人,看重的不会是自己的收益,更加看重的,是学术的传承。他们不会像古代的那些工匠一样,在教自己徒弟的时候,还要留一手,不让自己的徒弟抢了自己的饭碗。他们更加乐于看到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所以,这一批专家教授,是值得赞扬和赞美的。
华教授和廖教授之间的谈话,仅仅是水木大学当中,庞大的讨论群之中的一小部分。而水木大学当中,有更多的教授和专家,乐于讨论这样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当中,任何的事物,都不可能仅仅由一个人,或者是少数人来完成的。任何一个庞大的计划,都要依托于庞大的基数,才能够获得成功。
而王副校长在水木大学当中的动作,就是让更为庞大的人群,来认同产学研这个课题,抑或者以这个课题,延伸出来的更加庞大的计划。越多的人参与,就代表着越少的人反对。在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措施以后,产学研这个东西,在水木当中的影响力变得大了起来。
对于水木的高层来说,王副校长拿出的是名利,正如他在讨论会里面说的那样,如果因为缺少研究经费,而导致一群天才的学生,在大学当中却没有学到多少真正有用的知识,那么这样的情况就是犯罪,是在砸了水木大学的招牌。水木大学的招牌要是被砸了,他们这些水木的高层,又岂能没有损失?
而对水木大学的中层,抑或者说是那些产学研的实际参与者来说,王副校长拿出的就是利益和他们对学科的热爱。不可否认,水木大学这样的高档学府里面,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专家教授,他们对于教学的认真性,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产学研要是弄成了,会在实际意义当中,帮助他们完善对现代化科技的研究储备,也会实际的锻炼出一批水平很高的学员。而且,产学研的研究,更加能够补贴那些因为国家经费紧张,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专家教授。在没有任何害处的时候,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只要是脑子不抽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至于剩下的,那些庞大的学生团体,王副校长也没有落下。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学到真正的知识更加有价值的东西么?没有,完全没有。做为一个学生,他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只要学习好了,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
而产学研带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实践学习的机会。没有谁会喜欢,在学校学习了四年以后,出了社会,再进了企业,还要学习之前在学校没有学习到的东西,那样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而现在,产学研这个课题,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不管他以后是想要走研究路子,还是想要走一线工人的路子,对于实践工作来说,他们都是需要的。产学研,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对于实践的需求。虽然对于企业来说,让这么一些学生参与到产学研的范畴当中,那是相当于拉了一群廉价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高素质人才。
在后世,那些学校的专家教授,可没少干这样的事情。刘东他们好歹还打算拿出一些实际意义上的补贴。而后世那些学校的学霸,可没有那么好的心情。别人拿过来的课题,直接丢给自己的学生,然后拿到一笔丰厚的报酬,却吝啬得都舍不得请自己的学生吃一顿饭的人,可大有人在。
在一个星期以后,水木大学里面,无论是最高层的学校领导,还是中层的将会参与到实际的产学研当中的专家教授,抑或者是将会成为廉价劳动力的高素质大学生人才,对于产学研这个来自于国外的新兴项目,都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大部分人都在讨论,水木大学这边,到底该什么时候产于到这么一个前景远大的计划当中去。
当然,在这庞大的需求人数下,也不是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至少,现在还霸着学校副校长高位的傅教授,曾经不止一起的在公开场合对那些师生们说,这是外国势力的糖衣炮弹,目的就是要拿金钱来让国家的力量为他们私人服务。这是一种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批判的事物。
虽然傅教授在水木当中大唱反调,但真正赞同他这观点的人,在水木当中仅仅只有少数,并且这个少数,还在不断的减少人数,进而变成拥护产学研的铁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初步建立起的产学研

在经过改革开放差不多十年以后,现在的国人,只要是聪明的国人,都会明白,钱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水木大学这样相对比较封闭的地方,他们也能感觉到钱在社会当中的重要性。
就从最微小的地方上来看,也能看出大家对钱的需求。这年月有一句流传得相当广的话,那就是“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这句话,不但在社会上流传得很广,就算是在学校当中,也有相当的市场。
后世很多在校的教授专家,可没少在这个时候下海经商。而且成功的人还不少。如果他们真脱离了现实社会,会想着从学校当中走出去,变成一个商人么?那肯定不可能。
就算在学校的人再清高,他们也不能不吃饭吧?在工资满足不了日益高昂的物价时,即便有再崇高的理想,也不得不为一日三餐而奔波。
所以,除了一些老顽固,很多人都能认清现实。产学研在学术方面的发展先不说,单单就是这个产学研会给他们带来的实际收入,就不能不看在眼里。可能很多专家教授的眼光会是在学术方面,但他们的家人可不会都是这样。
尤其是那些掌握着家里财政大权的妇女们,她们更为关心的就是,这个产学研要是搞起来,她们的老公会得到多少意外收入,因为这意外收入,每个月会给家里多弄几次肥肉改善伙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新的家电?电冰箱太奢侈了,但电视要吧?衣服坏了,缝纫机总比用针线补要好吧?孩子想要的玩具,抑或者是其他的东西,总该满足一下吧?
在这样最为朴素的需求下,不但是水木大学的管理高层受到影响,那些庞大的教授专家群体,也要受到影响。可以说,在物质和学术双重压力下,谁要是和产学研过不去,那广大的人民群众就和谁过不去。
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一开始就反对产学研课题的傅教授,这一个星期来的遭遇。原本老家伙在学校因为清高和顽固的原因,还有一些人比较敬畏他。
但是最近几天,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傅教授都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在学校,他在教职工当中简直就成了生人勿近。就算在学校里面走路,那些原本看到他还有些敬畏的人,现在像是看到瘟神一样,十米之内,绝对找不到人。
这还就算了,最让傅教授气恼的是,自家老伴,听到自己带头反对产学研课题,这两天的饭菜,都是咸菜萝卜,虽然不至于吃稀饭,但想要吃炒菜,那是根本就不可能。
按他老伴的话来说,现在的物价多贵啊?儿子还住在筒子楼里面,家里的电器都还不齐全,给儿子找媳妇,想要凑出四大件来,都不行。这样的情况下,你就算是学校的副校长,那也得省吃俭用。要不然,儿子不结婚,传宗接代怎么办?以后去见死去的爸妈,她怎么交代?难道说她这个儿媳妇不够贤惠?
所以,吃饭嘛,有白米饭不就行了,早几年,还没这么好的待遇,红薯稀饭都是好东西,还有咸菜萝卜,地主家都没有这么好的生活。
连着吃了几天的忆苦思甜饭,傅教授终于在脸变青以后,屈服了。他实在是想不通,这人怎么就那么市侩?产学研明明就是外国企业在挖社会主义墙角,他反对又怎么了?连自己老伴都在这件事情上反对自己,让自己连着好几天没有吃到油腥。天见可怜,就算在那个时代的时候,他也没有断过油水,对傅教授来说,这几天的生活,就是在地狱。而且由于家里的财政大权,都是在自己老伴那边,他就算想要出去加个餐,都没钱。
想着自己还有几个月都要快退休了,临老受到这样的待遇,实在是让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世道怎么了?还讲不讲革命的艰苦了?这个思想形态,实在是要不得。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眼看着大家都快把自己当瘟神,就连老伴都不给自己好脸色看,傅教授也不得不放下自己反对的声音。别人爱怎么搞就怎么搞,他是管不着了。
就连傅教授这样反对声音最大的人,都偃旗息鼓以后,产学研这个课题,在水木大学,以相当高的效率通过了。本来张校长还想亲自主持这个课题的研究,以表示水木大学这边的重视。但早已经把产学研当成自己升迁跳板的王副校长,又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在王副校长用产学研这个课题一直都是他在负责的这么一个理由下,即便是张校长想要分一杯羹,那也是不行的。
在半个月以后,由陈志豪代表的环亚国际方面,和王副校长代表的水木大学方面,在水木大学的礼堂中,正式达成了产学研全面合作的提案。
在这个提案当中,由环亚国际出资三千万人民币,用来改善水木大学当中,目前看起来已经比较落伍的一些设备设施,并且打造一个国家级的科学实验室。
双方就将要合作的项目上,开展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当最终协议达成以后,环亚和水木两边,将会在通信技术,机械动力,材料科学,数字机床,国际金融,大型矿业设备,地质科学等等多方面学科,进行广泛的研究合作。
虽然在这些合作项目当中,很多科目,环亚科研所的研究成果,都比目前水木大学的要先进。但是由于水木大学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和大量廉价的高学历人才方面,不是环亚科研所能够比拟的。所以双方将会在互补性上,做出最为广泛的合作。
毕竟,环亚的科技力量就算是再扩大,再深入,在人力成本上面的弱势,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和水木大学竞争的。环亚聘请的人员,需要支付高额的工资,在尖端科学家方面,环亚的付出还有所回报,但在中层和底层技术人才上面,又怎么能和大学这样有着无限低成本的半个科研机构相比呢?
拿个最为简单的对比就很能说明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水木大学的毕业生,在水木大学里面学习搞研究的时候,环亚一个月能支付他五十块钱,那绝对是任何水木大学在校生都拒绝不了的诱惑。为了这五十块钱,他能每天仅仅睡四个小时的觉,而把其他大部分时间用来搞研究。
但如果他毕业了,环亚想要请他,一个月五百的工资,那都还拴不住这样高材生的心,只要他认为在环亚工作不满意,随时随地可以跳槽。并且,五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