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果他毕业了,环亚想要请他,一个月五百的工资,那都还拴不住这样高材生的心,只要他认为在环亚工作不满意,随时随地可以跳槽。并且,五百块一个月的工资,他每天需要工作的时间仅仅会是八个小时。但他的实际作用,和在学校当中搞研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仅仅是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毕业证,而在成为环亚的科研人员后,他有那么一个成本价绝对不到五块钱的毕业证。
一百倍的薪资差距,就算是刘东这样的土豪,那也不可能看不到。而且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一百倍的差距还要扩大。在后世,像水木大学这样的大学出来的高材生,就算才毕业,你要是年薪拿不到十万,那都是相当失败的。
在这么大的人力成本差距下,刘东当然得把学校这么一个廉价劳动力市场抓得稳稳的。乘着现在其他公司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大肆圈地,只要环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把国内的高校抓牢,那么未来环亚的科研能力,就算在全世界范围内,那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和水木大学签订了协议之后,就代表在国内最大的一个学校堡垒,被环亚给攻破了。剩下的,只要是按部就班,和那些学校的领导人,签订和水木大学差不多,或者是差一些的协议,基本上就算把产学研的架子给拉起来了。
而刘东对产学研将要合作的大学数目,初步定在十个左右。而十个大学,基本上已经足够满足刘东未来五年当中,在国内的科技需求。不但五年当中,就算是十年当中,环亚在国内的项目,都能保持相当靠前的优势地位。而付出的,仅仅是最开始每个大学都将投资的三千万人民币。
对于那些大学来说,三千万人民币绝对是一个天文数目,在教育还没有产业化的时候,国家教育部都没有那么富裕,别说每个学校三千万的投资,就算是全部学校三千万的投资,那都得要了教育部的老命。
而刘东这十个学校三千万,总共三亿人民币的投资,也不是当唐僧肉的。他的要求是在十个学校当中,都要建立起一个国家级的科研实验室。这十个科研实验室,就将会是刘东以后以工业设备进攻国外企业的拳头力量。
三个亿的人民币投资,对于现在的刘东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要知道,仅仅是在京城的环亚实验室,刘东就拨给了五亿美元。而且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到现在,五亿美元让那些家伙用,才用了一点点,三个亿的人民币,实在算不上多大的作用。
只要是成功的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流动起来的资金,才能快速的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放在银行里面的资金,最终都会变得一文不值。


 第三百七十三章 给大伯交底

做为第一个接受和环亚合作搞产学研的高等学府,水木大学在教育界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虽然这个时代的通讯,远远没有二十年后发达,没有网络,至少目前的网络应用还仅仅局限于电子邮件的情况下,手机也是奢侈品,但这么大的消息,传播速度依旧迅猛。
在后世,可能三千万人民币的投资,引起不了太大的轰动,任何一个稍微有些实力的地级市房地产商,都有比这个还要多的资产,就更别说在十年后网络烧钱的时代,五百美元不少,一亿美元不嫌多。
但现在是什么年代?八七年,八七年的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能有千万人民币规模的私人企业,都屈指可数的年代。三千万人民币,实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这三千万人民币,环亚的要求仅仅是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科研所。
别看挂着国家级的头衔,但在这个年月,想要搞个国家级的头衔是非常容易的,别说三千万,就算是三百万,都可以搞一个小型的,尖端性国家级科研所。
当其他的大学领导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水木大学走狗屎运了。第二个反应就是,为什么环亚不和自己的大学谈关于产学研的问题?别说三千万,就算是三百万,都能解决很多问题。
咱们大学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能力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水木大学不就是名气大一些么?咱们也不差啊?凭什么你水木大学吃肉,我们这些大学连汤都没有喝到?这可是三千万人民币啊!咱们啥时候这么富裕过?
别说一个国家级的科研机构,省着点用,十个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我们都能建立起来。只要教育部敢批,我们就敢建。这样的想法,出现在大多数有实力的学校领导者的脑海里面。尤其是那几个和水木大学相差不大的大学,就更是跳脚了,三千万就让你们水木给吃了,凭什么?论级别,咱们都是一样的,论起师资力量来,我们也差不了多少,凭什么是你水木大学扭扭捏捏才答应下来,而我们这些热烈欢迎的却连汤都喝不上,没道理嘛!
刘东这个始作俑者,根本就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方向,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因为就在和水木大学签订协议以后,环亚公司在京城分部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这其中,有前一段时间因为广告影响,想要找工作来的,但更多的,居然是现如今国内的各大高校的来电。
他们当然没有明确的说什么一定要参加产学研的话题,但他们却对建立国家级科研机构,表示了很浓厚的兴趣。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反正刘东早就打算在国内建立起一个广泛意义上的产学研联盟,能拉来更多有实力的学校,对他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刘东却没有想到,其他的大学居然相当的性急,不但打电话,还向教育部施压。说什么好处不能都让水木大学给占了,大家都是一个妈生的,凭什么要不平等对待?如果说教育部这边还好打发一些,但来自国务院的传话,就不是那么容易打发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国内的这些大学,尤其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学,不但是教育部在垂直管辖,就连国务院那边,也有管理的权利,也就是说,像水木这样的大学,头上不仅仅只有一个弱势的教育部当自己的大佬,他还能联系到国务院。
当刘东还在为接下来该如何让其他大学就范而苦恼的时候,其他的大学居然直接就向上面施压,要求获得同等待遇。对于国内政治上问题处理能力不强的刘东,也就只有求到自己大伯的头上。他好歹在中央部委里面待了那么多年,如何处理这方方面面的问题,比自己这个菜鸟拿手多了。
刘长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又一次的见了刘东,看到刘东那苦恼的样子,刘长征笑道:“怎么?自己搞出这么大的局面,却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叫你搞大动作,你居然就搞起了这么大的动作,现在就连副总理,也在向我询问,说环亚公司既然有志于建立起庞大的产学研计划,那就不能仅仅让一个水木大学牵连进来,那样范围太小了。虽然搞试点需要谨慎,但也不能谨慎过头,好歹是别人外国人的成熟理论,适当的放宽一些条件,也不是不好商量的嘛。”
“大伯,我看他们不是看到产学研的好处,而是看到我们环亚的钱了。要是我们环亚公司不出钱,你看他们的态度会像现在这样么?”听到就连副总理也在给那些大学递话,刘东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惶恐。
“你明白就好,谁教你们环亚那么大方。三千万人民币,就搞一个国家级的科研机构,而且还仅仅是给一个学校,别的学校岂会不眼红?水木虽然大,但也不是一手遮天,其他的大学也不差,当然心理不平衡了。别看现在仅仅是副总理和我讨论这个事情,要再过几天你们环亚还没什么动静,我想就是总理来谈这个事情了。我说你小子,要早把这个给钱的计划说出来,压根就不用我们家出面,那些大学自己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刘长征有些郁闷的说到。
要说自家老爷子答应刘东能够动用家族的政治力量,原本是个好事情。但就因为刘东的大手笔,家族在政治力量上的帮忙,根本就没有起到原本计划当中的效果。别人家的孩子,巴不得能够动用更多的家族资源。
但老三家的孩子,居然在不动用家族力量的情况下,都可以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这就让他完全没有存在感。计委这边的力量动不动用,对于刘东环亚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这让原本想向刘东展示一下实力的刘长征,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刘东听出了自己大伯那话里有些悻悻的意思,但他也没想到,国内这些大学,居然就那么积极。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我们之前不就说了么,要投资一些钱,来改善我们环亚的科研环境。正好我们环亚在京城的研究所里面还有那么一些钱,放在那里也是浪费,干脆拿出来一点,不但能够解决钱闲置的问题,还能够让我们的科研力量,更加强大。这都是产学研计划当中应有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细说。”
“那你说说,这产学研搞下来,你们准备投资多少钱?要仅仅是三千万解决一个水木大学,那可不够,上面都打了招呼了,既然你们环亚有这么好的条件,就要多帮帮国内的教育事业。国家的钱不宽裕,就需要你们这样的爱国人士来帮忙。我看你这次要出大血才行。国内那么多的高校,你也不能厚此薄彼,至少京城大学,你们也得照顾照顾,好歹是我的母校,电话都打到我这了,你也不能让你大伯没面子吧?”刘长征开口说到。
刘东这下终于明白,原来关系到钱的问题上,国内的工作效率,那绝对是百分之一万的有效。这才几天啊?居然就有人拐弯抹角的直接找到自己大伯这了,别小看学校,学校的公关能力也不差啊。要知道最开始和水木大学谈的时候,王副校长连自己是哪里人都不知道。
既然大伯都这样问了,刘东也得给大伯透个低,让他好交差,于是,刘东开口说到:“我们的这个产学研计划,涉及到的科目相当的广泛,主要集中在电子工业,重工业,矿业资源,能源行业等等需要大投入的项目当中。所以,仅仅只有一个水木大学,还吞不下所有的肥肉。我们公司先期的计划,就是拿出三个亿的人民币,用于国内的产学研项目上面。而具体下来,我们公司大概会找十个大学来参与到这些项目当中,所以除了水木大学之外,还会有九个大学的合作名额。如果这产学研的效果达到我们公司的预期目标,增加投入,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小子这胃口不小啊,十个大学,三亿资金,等过个五年十年,你们公司在国内的根基,那就完全牢靠了。就算是那些国企,也比不上你们。你这计划,和老爷子说过没有?”对于刘东的大气魄,刘长征也不是看到一次两次了,所以拿出三亿人民币的投资,对于他来说,并不觉得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别人不知道刘东到底有多少钱,他这个当大伯的人会不知道?别看刘东在国内一下就投资了二十亿美元,好像已经多得不可思议了,但刘东在国外的钱,那还有不少,就拿他之前才成立的环亚矿业,单单就这么一个公司,那就是实打实的十个亿美元的投资。
而且听刘东说,他们公司在日本那边,还有几十亿美元的投资,这么多钱,拿出三亿人民币来,对环亚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事。


 第三百七十四章 摧枯拉朽的姿态

可以这么说,如果刘家以外的大部分人,认为刘东在国内的二十亿美金投资,是把大部分的资金撤回到国内。那么像刘长征这样的刘家二代掌舵人来说,他更加知道,刘东在国内的二十亿美金投资虽然多,但仅仅占据刘东资金总量的一小部分。
明白刘东的金融能力有多庞大的他,就更加明白,刘东拿出这三亿人民币,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三亿人民币,如果利用得好,那么刘家,或者说是刘东的环亚公司,在国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有着自己坚定的盟友。
这些盟友,可能看起来力量是很弱小。那些大学,虽然讲政治,但更多的时候,是政治的边缘人,虽然他们在学术界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但在真正的政治面前,却不是那么有利。可是,虽然这些人看起来很弱小,但纠结在一起,却不是一股小势力。想想那些未来将在国内政治版图上占据更多份额的学校毕业生,还有那些科学界有影响力的人摇旗呐喊。
刘东的产学研计划真要实施得非常透彻,并且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坚定不移的行动,那么在未来,环亚在国内就有了广泛的基础人群。
要知道,即便是现在,国内的政治人员,都开始讲起了学历,还有年轻化。这样的大趋势下,等到更加年轻一辈的人进入社会,成绩会更加凸显。
而大学这么一个地方,培养的又是未来的精英,他们在各行各业当中,都会具备相当大的话语权。而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