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学这么一个地方,培养的又是未来的精英,他们在各行各业当中,都会具备相当大的话语权。而在他们重要的大学生涯当中,会接触到无数关于环亚的信息,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环亚印象,那么未来,他们会不自觉的会对环亚抱有好感。
而这还是最外围的人,如果是那些实际受到环亚利益影响的人,就会建立起一个谁要是和环亚过不去,谁就是和自己过不去的概念,那么,到时候就算有人想要对付环亚,也会有人自觉的反抗。在他们眼里,环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环亚的利益受到损害,岂不就是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会做些什么。
所以,对于刘东搞产学研,刘长征是乐见其成的。虽然他和老爷子的思路,都是从政治上出发,但不可否认,这个思路是极其正确的。在后世,像三井三星这些国外的大型财团,就是用这样的做法,潜移默化当中,就让很多人为他们的利益而奔波。
后世那些砖家叫兽怎么来的?大部分都是以这样的形式来的。虽然刘东最开始的目的,的确是想要把产学研弄成环亚以后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单纯的出现,都会有着牵扯很多的利益纠葛。
正是看到了政治上的好处,刘长征才会问刘东,这个事情有没有仔细的给老爷子说。
“没有,老爷子那里,我并没有说得太详细。反正这事儿又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到成效的。让老爷子知道,又得牵扯他的精力,现在的老爷子,是需要修养。具体的事情,还是我们这些人办了好,老爷子的身体越好,我们刘家就会越太平。”刘东开口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刘长征心中一惊,却觉得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被刘东说了出来。于是,刘长征不动声色的问到:“你这老爷子的身体越好,我们刘家就会越太平的话,是怎么想到的?”
原本就是随口一说,但没想到自己的大伯会对这句话产生很大的兴趣,于是刘东就解释到:“虽然目前来说,我们刘家的发展情况十分良好,但是,这样的情况都是建立在老爷子还在的时候,就像大伯你一样,虽然马上就要上位了,但根基却不是那么牢靠。如果老爷子的身体有问题了,那么我们刘家,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发展良好,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现。”
刘东这话,也不是开玩笑,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各个大的政治家族必须重视的东西。说实话,在后世华夏,九十年代的政治走向,其实就是在看各家的老爷子活得长不长久。
越是活得长久的老爷子,他们家的政治地位也就越是稳固。即便是他们老爷子当年,并没有多么出众的政绩,但做为现存的元勋,那意义都不是一般的大。
刘家前世,在这方面吃的亏,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前世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就算刘家站错了队,只要老爷子还在,那刘家的形势仅仅是非常不好,核心力量还是在的。但老爷子一走,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出来了,别说大伯这样的二代掌门人,自己老爸当年,也是没少受罪。
别说核心力量,就算是外围力量也没了,三代更是没有一个有政治前途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老爷子熬得越久,就是对刘家最大的支持,即便是老爷子什么事儿都不做。只要是他还活着,那就是胜利。
有着切身体会的刘东,自然是能把这事情看得明白。但即便是没有切身体会的刘长征,听到刘东这样的说法,也不得不去想一些问题。原本还打算问刘东一些关于产学研更加具体东西的刘长征,这时也没了性质。
他之前虽然有考虑到老爷子身体的问题,但毕竟没有想得那么专业,但现在刘东这么一提,他却不得不重视起来。说到底,刘长征比起刘东来,多了一份责任,刘长征是刘家二代的掌舵人,他更加得考虑关于刘家未来出路的问题。而刘东却仅仅需要考虑一下关于公司的问题就行了。
没了谈性的刘长征,随便弄了个理由,把刘东打发出去。而刘东也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话,触动了自己大伯最为敏感的神经,进而让刘家的发展路线,变得更加的顺畅。
刘东在回到公司以后,就宣布立刻和那些大学的代表谈判,关于产学研推广的事宜。学校那边积极推动,甚至不惜让副总理都来做说客,刘东这边自然不能落后,反正这计划是早就拟定好的,环亚需要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各大高校,恰好能够满足他的要求。既然这样,在双方都非常急迫的情况下,一个涉及到十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建设,和十所大学联合搞产学研的会议,就在京城环亚的公司里面,开始详细的谈了起来。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三千万的投资,绝对是不能抵挡的诱惑。虽然这三千万的投资,环亚有着明确的用途,而校方根本就不能插手,他们不能用这三千万人民币当中任何一分钱,来改善自己办公室的环境,也不能用一分钱来建造属于学校的教学楼,抑或者是集资房。
但是,三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总是放到学校里面的。只要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就算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在三千万人民币的影响下,他们肯定会得到一些好处。所以,在水木大学已经签订了协议以后,其他的大学都十分的急迫。
要知道,环亚公司可没有大方到在全国范围内,每一个大学都展开这样的产学研项目,而仅仅只有十所大学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十所大学,看起来是蛮多。但在水木大学已经拔得头筹的情况下,只剩下九所大学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
而全国有名的高校,可不仅仅只有十所,虽然有些大学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但这些有着明显优势的重点大学,也不止十所。要从那么多的高校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万一这次没有分到这块肥肉,天知道以后会在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机会?
最为主要的是,如果让别的大学抢占了这样的先机,而自己的大学没有任何做为,那么再过几年,有着三千万投资项目的推动下,原本相差不多的大学,肯定会拉开差距。教育的本质,可不就是拿钱来堆么?
别人得到了,相应的自己就会衰弱。在这个教育部都紧巴巴过日子的时候,三千万能发展起多大的优势,任何一个大学的领导人,用屁股都能想到。
如果说在水木大学没有签订协议之前,还有人对产学研这个模式由外资来进行有着忧虑,还会矜持得不想答应。但在水木大学和环亚签订合约以后,就没有谁会傻到矜持下去。
别人水木都开始吃肉了,我们凭什么还要守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规矩?难道真要看着水木大学和自己的大学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才能醒悟?这不科学嘛!
所以,在水木带头的情况下,只要是有实力的大学,都想要在这产学研计划当中,分上一杯羹。甚至于把这产学研项目,拉到了政治的高度,有些非常积极的大学,甚至还喊出了“谁和产学研过不去,全校师生就和他过不去”的口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东在国内实行的产学研计划,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在各大高校里面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三百七十五章 浪费不起的时间

在金钱的刺激下,十所高等院校很快就选了出来。而环亚这边,也如约的和那些入选的学校,签订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有了这个协议,那些学校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拿到三千万人民币,用于建设国家级的科研机构。
在把人才招聘和产学研项目弄好以后,时间已经快要到八八年的一月份了。原本以为要开工的那些实业基地,由于各种原因,直到现在还仅仅是把地皮给圈了起来。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东也万分无奈,这几个月大家都连轴转得跟骆驼一样,压根就抽不出人手去监督工地开工的事情。没有刘东这边的人去,建设方也不敢随意的就把基地给弄起来。万一刘东他们不满意,岂不是做无用功?
所以,最开始想着要弄的六个机械厂,一个晶圆厂,还有一个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直到现在都还在规划设计当中。而现在其他的事情都忙完了,也就该弄工厂的事情了。
于是,还没有休息两天的陈志豪几个项目负责人,又被刘东给拉到了环亚京城分公司里面来开会。
小会议室里面,刘东坐在主位上开口到:“各位同志们辛苦了,这段时间的确是把大家累得不轻,眼瞅着就快要过年了,本来是该让大家轻松一下,可惜,咱们公司这次摊子铺得太大,新招来的人手虽然充足,但他们还得学习一段时间才能顶用。所以,我也就只有把大家又找来,把应该处理的事情先处理完了再说。”
“工厂地基动工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可以放缓一些,等到开了年以后再开始做。要是现在就强压下去,虽然会节约一些时间,但做不了两个月,我们就得给他们放假过年,这样一来一去,反而很麻烦。”陈志豪说到。
“等开了年以后就晚了,依照我们公司现在工程的进度,等到开了年之后一口气做完,方便是方便,但实在浪费时间,我们宁愿麻烦一些,也不宁愿浪费时间。你想想,如果现在就开工,那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新招收回来的那些人,锻炼两个月以后,也差不多可以用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抽调一部分人出来做别的事情,但如果等到开了年再动工,一来一回,至少就是四个月的时间,这损失该有多大?咱们现在缺的不是人,而是时间。早点把人锻炼好,我们也能轻松一些,日本那边也需要有人去盯着,香港那边现在还是任大道一个人顶着,林家兄弟他们现在还在苏联待着,时间不等人啊!”刘东说到。
如果说之前制约环亚快速扩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紧缺,想要找一两个能堪大用的人都很难。但在央视广告的影响力下面,这个制约环亚发展最主要的瓶颈已经突破了。以环亚现在的能力,只要能快速的把那些新人锻炼好,适应了环亚的工作要求,那么同时开动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是毫无压力。
如果在这个时候,因为要过年这样的小事情,就把工厂建设那边的事情拖到年后再开工,那样差不多会浪费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的时间看起来很少,但对于环亚来说,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环亚成立到现在,总共才有多少四个月,要就这样白白浪费,刘东会心疼死的。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东并不能在大家面前讲出来,那就是八八年的物价上涨的速度,极度的坑爹。最近中央新出台的政策,就是关于物价浮动方面的。别人不知道这个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力,刘东这个过来人哪里能不知道?
无论是什么方面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八八年的时候,都是一个劲的往上窜,国企方面对于这个物价敏感度还不高,因为他们是价格双轨制的受益者,但刘东这个所谓的外资,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要是今年就开始动工,那么那些建设材料就可以先就把合同定下来。就算明年物价怎么波动,和他的关系都不大,但如果明年开始才动工,那个时候想要找一个价格稳定的货源都不是那么容易,打个比方说,如果现在刘东那个大计划当中,基建部分需要动用五个亿人民币来完成,那么明年才签订合同,保底都需要六点五个亿人民币才能完成建设规划。
仅仅四个月的时间,这物价上涨就要多一点五个亿人民币,即便刘东再有钱,那也不能这么慷慨。他赚钱虽然容易,但也不能白白的浪费在这政策上面吧?
所以,刘东宁愿因为过年的事情,到时候放假麻烦一些,也不宁愿因为物价上涨,而白白的损失金钱和时间。新招收过来的人需要好好的锻炼才能成材,早磨合就早上岗。
虽然在明年到后年这段时间之内,国外都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刘东的环亚公司去掺合,但能早一天把国内的实业基础打好,就早一天的准备时间。等到八九年的时候,苏联那边就有大的收获等着刘东去捞,要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把国内的基础打好,刘东又怎么能放心的过去?
别说四个月的时间他浪费不起,就算是一个月的时间浪费,他都心疼死了。
“既然这样,那就开工吧。顺带的也锻炼一下我们新进的员工。虽然他们之前在岗位上的表现非常不错,但能否适应我们环亚公司的工作,还是一个问题。有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应该能够检验出一些问题。对了,老板,工程那边的工程队,是你在联系的,既然要早点开工,你就不能闲着咯。我们这些人把管理人员分配好,你就去联系做工程的那些人,同时进行,节省时间。”既然刘东明确要早日开工,陈志豪自然不会唱反调,反正对他来说,早点开工和晚点开工都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那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