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叫国内的银行来帮忙,如果是平时,那么或许还有机会,但偏偏是这个时候,国内的银行,哪里敢有什么心思?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计划完全没有任何机会,至少,刘东就知道,苏联最为混乱的时候,是在解体后的一两年,如果在那一两年之内,有详细的计划,并且有多个势力的参与,未尝没有能够把这个项目做成的可能。
但至少现在目前,1989年的一月份,是没有任何实行的可能。就算是试水,都没有可能,反而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在华夏和苏联的边境线上面,或许会有小额的,零散的人民币交易出现。
但是在远离远东地区的莫斯科,想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难了。这里人苏联人,他们唯二认同的货币,一个是硬邦邦的富兰克林,另外一个是列林。富兰克林自然就是美元,而列林就是卢布。除了这两项货币之外,即便是伊丽莎白,这些苏联人都不会给她面子。
在这个地方,想让苏联官方和人民都认识毛爷爷,那难度不下于让卢布无论是从官方汇率还是黑市汇率,都和美元相差不大,而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么?即便是赫鲁晓夫时代,他都没有这个能力。
看到陈洁把包拿过来了,刘东头也没有抬的说到:“我记得书房里面这个电话,好像是专线,比起大使馆的电话来,都是一个级别的。也就是说,不用怕克格勃的监听,是么?”
“嗯,周青富是这么说的,他说这是列夫捷特帮忙弄到的东西,克格勃那边也是知道我们环亚的忌讳,所以这个电话打出去,是很安全的。”陈洁一边给刘东倒茶,一边温柔的说到。
听到陈洁确认的消息,刘东就拿起了电话,对着上面的按键按了起来。刘东打的第一个电话,自然不会是那位苗部长,而是自家老爷子,并不是说刘东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向老爷子汇报,而是这个物资换物资的事情,对他们刘家势力范围内的某些地方,有着很大的作用。
要知道,刘家最开始的根就是在机工部,什么叫做机工部?那就是国内搞机械的官方场所,尤其是一机部这样的地方,对于机械的敏感度最高。虽然现在刘家已经把很大一部分势力,都放到别的地方,其他部委,或者是地方。
但并不代表刘家对于机工部就没有任何掌控能力,几十年的老关系,盘根错节,哪里是那么容易清理的?而且因为刘家改变了自己的阵营,所以老首长也没有想过要清理这个地方,只是让刘家自己行动。
虽然这几年刘家没少往外把人送出去,但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刘家在机工部里面的影响力有所消退,被别人给占据了一些关键性的位置,但刘家又不是彻底的衰落下去,而是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墙倒众人推的事情发生。就算是储君,因为刘东的原因,在机工部后面的那段时间,也得到了相当大的照顾。如果说以前刘东的二伯刘东北还对储君有意见,但到了八五年那会儿储君下地方的时候,二伯刘东北即便算不上是储君的最嫡系人员,但也能算得上是一个重要角色。
或者说,现在二伯刘东北在机工部里面做副部长,与其说他是在给刘家看大门,还不如说是在帮储君做事。对于这点,刘家包括老爷子,都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现在刘家二代的资源,基本上都是放到大伯和刘东老爸刘胜利身上去了。对于二伯刘东北,并没有多少有力的支持。虽然这一点牺牲,二伯也能明白,并且服从老爷子的安排,但并不代表二伯对于升职没有任何渴望。
储君明显就是潜力股,现在二伯靠着刘东得不到多少资源,但如果靠上储君,就未必得不到什么资源。毕竟储君那边的资源,和刘家这边的资源,是不相统属的,如果储君动用他的资源,二伯未必没有再上一步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二伯虽然是刘家的人,但也是储君那边的人,相当于是刘家和储君之间的一个联系通道。
这次和苏联搞物资换物资,民企的积累还不够丰厚,自然是吃不下这么大的买卖,刘东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些东西降价销售。所以这些东西最好的去处,就是那些国企,而国企里面,哪些国企最为需要哪些东西,刘东不明白,老爷子多少也能知道。
而如果老爷子知道刘东能够弄到这么多的好东西,那自然也就不会放手,让刘东去和他二伯谈这个问题,正好二伯现在又是主管这一方面事物的人,无论是官面上,还是实际的问题解决上,都能够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有这么好的关系不去利用,反而一个个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推销这些苏联大块头,刘东可没有那么傻。
所以,第一个电话,绝对不会是打给苗部长,而是打给自家的老爷子。对于刘东这么急急忙忙的去苏联,连年都不在国内过,老爷子多少能嗅出一些味道。现在听到刘东又在苏联弄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老爷子也头疼。
原本想着安安稳稳的把今天过过去,但想着这些东西要是现在不要,等到想要的时候,未必还有。老爷子思量再三,也就让刘东放手去干。
“搞政治,也不能影响到工作嘛,尤其是有这么好的事情,有了苏联的好机器,我们国家的工业实力,重工业实力,也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当年总理在那样的条件下,都能坚持搞工业,现在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自然要把工业搞起来。
如果是要钱,国内自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以物换物,还是有这个条件的。反正现在国内很多厂,都开工不足,有了订单,他们或许还能活下来。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实力,还不浪费多少国家的资源,这是好事儿,要大力支持,关于如何操作的问题,你找你二叔商量。对了,也别忘了苗云龙那小子,说不定还能借用他们的力量。
团结能够团结的人,才能更加长久。这个事情,你就放手去干,只要苏联那边有这个意思,轻工业产品,我们国家,还是弄得出来的。”
有了老爷子的圣旨在,刘东对于这个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算是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接下来,就可以联系苗云龙,苗部长了。相信他会对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虽然他的兴趣方向是在军工上面,但是工业上的事情,尤其是重工业上面,军工和民用的划分界限,其实是很模糊的,能做民用的东西,未必不能做军工。


 第六百零六章 挡不住的诱惑

就好似平时很常见的拖拉机厂,如果是在战时经济体系,拖拉机厂就能够立马造坦克。就像现在的小日本,他们表面上没有任何的军工企业,但实际上,如果开战,他们下到步兵武器,上到国家军事实力的航空母舰,全都能弄出来,甚至就算是核武器,他们只要想,都一样能弄出来。
要知道,日本人的核电站在他们国内可不少,整个日本境内,压根就用不了那么多核电站,但他们却偏偏花费大力气,全国都搞核电站,要说他们全是搞民用的,那纯粹是侮辱大家的智商,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他们想要搞核弹,根本就不花费多少功夫。
要说全世界范围内,哪个国家搞军转民和民转军项目搞得最好的,除了日本人,没有一个国家是他们的对手,即便是德国都不行。真正意义上的重工,其实是不分民用还是军用,两个标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冲突,民用的玩意,换个标准就是军用。
华夏也在搞这样的项目,只不过还没有学到家。即便是二十年后,做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只要能弄到重工业的设备,苗云龙这个军方搞情报的人,是绝对不会介意多弄一点,尤其是在根本就不用多少现金的情况下,他就更加不会反对了。
虽然刘东从老爷子那边得到苗部长电话时间已经不算短了,但刘东还从来都没有打过这个电话。毕竟苗部长的身份比较特殊,有事儿没事儿的和他联系,也是比较忌讳,虽然刘东从来就没有想过其他方面的东西,但万一苗部长误会了怎么办?
所以,也就只有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刘东真有事儿找苗部长,才会给苗部长打电话。原本在苏联这边给苗部长打电话是比较不安全的,但好在这边是专线,和大使馆那边的都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即便是直接打电话,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苗部长的电话自然不会是他自己亲自接,这年月移动电话虽然有苗头了,但大多还是以固定电话为主,即便是他这样的身份也是一样,反倒是像刘东这样的有钱人,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要高上很多。
当刘东把电话打过去的时候,是苗部长的秘书接的电话,对于刘东直接开口要找苗部长,他的秘书也没有多说什么,仅仅是说请刘东稍等,然后就去叫苗部长了。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苗部长这个电话,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知道的,而且开口就叫苗部长接电话,显然也不会是打错电话,所以那个秘书也是相当的干脆。
当电话那头换了另外一个声音的时候,刘东就知道正主到了,于是开口说到:“是苗部长么?您好,我是刘东啊,就是环亚的那个,前段时间我从我家老爷子那里得到了你的电话,现在正好有事儿找您商量一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刘东。我知道你,你现在应该是在苏联吧?有什么事儿那么急啊?”苗部长在电话那头矜持的问道。
刘东知道苗部长到底是在顾及着什么,于是刘东立马说到:“苗部长,您放心,我们这里是专线,保密级别是和大使馆相同的,所以一些话题,是可以说的。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给您打电话,主要是因为我们公司目前有个项目需要展开,我想您可能会感兴趣,所以我就打电话过来,想问问您的意思。”
“什么项目?还会让我感兴趣?说说看。”虽然之前刘老就给他打过招呼,但苗部长对于这个在国内也是相当出风头的三代,还是有所保留,毕竟刘东搞的东西,和他搞的东西,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刘东搞的是商业,但他苗部长可不弄这玩意。
“我们公司最近在苏联有个项目要展开,最主要的就是会在苏联这边搞物资换物资的计划。我们公司打算以国内的物资,来换取苏联这边的物资,正好苏联这边的渠道我们有关系,我就想问问苗部长你对这个计划有兴趣参与没有?”刘东开口问道。
“物资换物资?你们公司这个项目,我们国家也在展开啊,现在你们公司又单独弄出一个计划来,难道有什么不同么?”听到刘东的解释,苗部长的兴趣一下子就减了下去。
苗部长是搞对外工作的,虽然不是明面上的,但他对于苏联这边的事情,还是有一定的权限,有时候也会管理苏联这边的事情。物资换物资这样的活动,其实早就在国家范围内展开了。苏联这几年轻工业和粮食方面的问题,他又不是不知道,国家也不是没和苏联做过交易,并且交易量还不算少,甚至还有很多企业,是专程做这类生意的。
所以刘东提出来的计划,对于苗部长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仅仅是相当于多了一条对苏贸易的路线而已,和他之间,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当然有很大的不同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易,有很多东西都不会列在交易的范畴之内,但是私人和私人之间的交易,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想必苗部长你也应该知道这样的道理。而我现在说的交易,其实就相当于私人和私人之间的交易,只不过我们和苏联这边合作的人,在苏联这边的关系人脉都不算小,国家的东西,他们未必不能弄成是私人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想问问苗部长你,对这个事情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我想我们也许当面谈谈比较好,如果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就不用过多的参与一些事情。”刘东很平静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么一说,苗部长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虽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易量上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就像一些比较敏感的东西上面,国家和国家层面上的交易,就有很大的缺陷,越是一个国家想要得到的东西,另外一个国家就会越设置障碍,非得答应一些政治上的条件,才能在某些问题上面松口。
而现在,刘东那话里面的意思,他苗部长又怎么会听不出来?不就是说私人交易上面,一些敏感的东西,他刘东能够弄到手么。
于是,苗部长不再是心不在焉,而是带着探寻的口气问道:“你说的这个事情,能够弄好么?可别开玩笑,有些事情,办得到就是办得到,要办不到偏偏却下了海口,对你可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事情,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毕竟我们的项目还没有展开,是否一定能够弄到一些东西,也不能百分百的肯定。但我确实是有一定的把握,能弄到一些东西。所以我现在就想问问苗部长您,对这个计划有没有兴趣。”刘东慢条斯理的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