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吧,但这个事情好像和你的关系不大,难道你是准备去当政客?要不然为什么这么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你需要做的是,该如何赚钱,而不是去管那些工人该如何做。当然,或许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工人的买卖,就好像当年我们和叶利钦书记签订的那份合同一样。
真正有技术的工人,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有他生存的空间。我想我们华夏现在,应该能够很满足那些工人的要求,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我想在华夏,他们是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当然,这个引进人才的项目,我们还可以再讨论讨论。我们现在,还是说说该如何购买设备的问题。”不经意间,刘东又想当人贩子了。
这倒不是说刘东喜欢干这样的勾当,实在是现在的苏联人,实在太好用了,就拿几年前刘东在叶利钦还在位的时候,和叶利钦签订的那项人才引进合同来说,依靠着那些科学家工程师,环亚这几年来的发展当中,在技术上,是绝对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别看这些苏联人是外国人,就感觉他们薪资待遇肯定是向那些欧美人看齐的,其实压根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虽然这些苏联人的薪资待遇是要比国内那些人要多一点,但多的这一点,对于刘东来说,完全就不是因为他们是外国人的因数,而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的确值得那样的价钱。
就拿最普通的工程师来说,他前些年从苏联弄过来的那些工程师,虽然普遍工资要比国内那些本土派们要多上百分之二三十,但他们的技术,却并不仅仅比国内那些工程师高百分之二三十,而是要多很多。这样的情况下,多付出一些报酬,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别说他对那些工程师多好,反而是他对那些人给的待遇比较低廉。
当然,那些工程师们,其实也并没有吃亏,比起在苏联的时候,他们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情况,在华夏生活,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要比苏联要好很多。
至少,在华夏这边,他们得到的尊重,比在苏联那边得到得要多。因为在苏联那边,有很多比他们更牛的人存在。但在华夏这边虽然有,可并不是在环亚里面很常见。
作为一个在国内才崛起的新兴集团,环亚虽然资本雄厚,但成立的时间毕竟比那些老牌的企业短,所以论到自身培养的人才方面,完全和那些国企没得比。这些苏联来的工程师,完全可以当作顶梁柱来用,这样对于那些在苏联虽然也有身份,但并不算出奇的苏联人来说,实在是两种感觉。
再加上华夏并没有禁酒令,对于苏联这些在酒缸里面泡大的斯拉夫人来说,绝对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总总原因加起来,就让那些苏联人,即便是明面上工资并不算高,但幸福感绝对要比在苏联强上很多倍。在这样幸福的生活下,他们干活儿也卖力,连带着带徒弟什么的,也没有藏私。
这么多的好处算下来,刘东又怎么会不对当人口贩子感兴趣呢?别说一两千,如果有必要,刘东直接从苏联挖上一二十万苏联的工业人才,都不会介意,相信到时候国内的官方,同样也不会介意。


 第六百一十章 中间商的构想

前世苏联解体以后,尽管华夏算不上赚最大便宜的人,但收获也不算小,那几年,从苏联来到华夏淘金的工业人才,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不然,华夏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就让国内军队实现现代化?
仅仅依靠技术,而没有人员来,就算有资料,华夏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也就只有技术和人员都充裕的时候,华夏的发展,才会出现跨越式的增长。有了这样超前的眼光,刘东对于干人口买卖一类的生意,那也是来者不拒。
就在刘东打算在人才问题上多发挥的时候,列夫捷特又开口说到:“其实设备这类东西,对于我们苏联来说,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仅仅需要了解到你们华夏国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直接生产就可以了。老板你也知道,在某些领域虽然我们国家的产品并不算是最好,但对于华夏来说,也算得上是不错。
如果到时候我们再专业的针对我们将要服务的客户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在价格和质量优势之下,这些东西,不难卖出去。当然,老板你既然不准备直接用现金来购买物品,而是以物资来交换产品,那么这个事情,就更加不会是问题了。要知道,在我们苏联这边,现实的轻工业和粮食产品,硬流通能力上面,其实要比卢布要好很多。”
“这个事情我也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说以物资换物资,要说外汇这玩意,我们国内也抓得很紧,一般人也弄不到。即便是我,也会把这些外汇用到最为宝贵的地方,所以用外汇交易,无论是对于你们苏联人来说,还是对于我们环亚国内公司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反倒是以物易物这样原始的交易方式,在我们双方之间,都有很大的优势。既然如此,我们又怎么能不把这个优势发挥得更加的出色呢?”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就在这时,在一旁听刘东和列夫捷特交流很久的罗伯特,开口对着正在对话的刘东和列夫捷特说到:“老板,我想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不知道老板你想不想听?”
“更好的主意?罗伯特,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刘东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就是关于交易的问题,我想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如果真的按照我的计划来做,那么我想我们不但可以赚更多的钱,或许还可以规避一些苏联和国内方面的正当压力,就比如政治上,还有经济上的一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避免。”罗伯特开口解释到。
“交易的问题?那你说说你的主意吧。”刘东有些感兴趣的说到。
“我想这个以物易物的贸易公司,不应该直接牵连到我们的环亚公司,我们环亚公司至少要在明面上,不参与这个计划,这样一来,即便是戈尔巴乔夫先生,想要找我们公司的麻烦,也找不到。而且在国内,不用我们环亚出头,面临的政治压力,也会变得更小一些。”罗伯特说到。
“明面上不参与这个计划?那我们环亚公司,在这次的项目当中,应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刘东对于罗伯特突然提出的话题给吸引住了。
“应该发挥的作用?我倾向于一个服务性的位置,如果按照华夏的说法来说,应该就是中间商,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当然,实际上来说,这个项目依旧是我们环亚来做的,只不过明面上,不应该是我们环亚出头来做这个事情。”罗伯特慎重的说到。
“中间商?罗伯特,你这个说法很新颖。能说说具体的实行计划么?”刘东饶有兴趣的问道。
他当然知道,罗伯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这个计划,看起来好像是合理合法,但实际上,无论是供货商,还是国内的消费者,实际上他们交易的东西,主要是苏联方面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完全符合苏联的利益。按照十年前的国内说法,那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在那个年月,弄点羊毛都能上纲上线,就更别说这样的大型机械了。虽然现如今国内并不讲究这一套,而苏联貌似也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那些大型的重型工业机械,本就是国家的工业命脉,苏联真正的上层,为了国家利益,未必喜欢把这些东西出口到华夏去。
虽然现在双方的关系已经解冻了很多的东西,华夏官方也在和苏联的官方做生意。但大家都知道,官方做生意,那都是带着政治条件的。真要按照官方的办法来办事儿,那这些苏联的东西,想要以正当的理由出口,华夏可会花费不小的政治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弄得到那些东西。
但是呢,刘东现在的目的是要绕过华夏官方和苏联官方,以私人的名义,来做这些设备的进出口生意。仅仅付出金钱或者物资上的代价,就能拿到那些需要的东西,完全不用在乎苏联官方到底想要干什么。
和刘东做交易的,仅仅是苏联官方上的某一些既得利益者,而并不代表整个苏联国家,这样一来,说白了就是在走私,华夏官方自然会乐意这样对自己有益的走私,要不然苗部长这个正儿巴经的国家部级高官,也不会持支持的态度。但苏联官方就未必会乐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现在苏联是一个正常的国家,那么或许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毕竟下面的某些人,甚至上面的某些人确实能从中得到很多的利益,但整个苏联,却是处于亏本的状态。这样明明白白走私的行为,其实应该受到严厉的打击。
但实际上的情况呢?却是苏联官方明明知道这样的情况不对,他们也没有能力管理好这个问题。就好像几年前刘东从苏联进口的那些炼钢厂的设备,那些设备,都是苏联的尖端科技,原本压根就不可能用于出口,但刘东当时已经摆平了某些人,所以这些设备可以堂而皇之的从西伯利亚大铁路上面,经过多个俄罗斯地区和军区,完完整整的从漠河那边过境,然后装到位于铁都的环亚特钢生产车间里面。
这样的事情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还是几年前就出现的事情,到了现在,苏联的情况不会变得更好,反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坏。到了现在八九年的时候,别说民用的东西了,就算是军用的设备,甚至是战略性的导弹设备,只要刘东肯花钱,肯下时间功夫,也绝对能弄得到十套八套的,即便不是洲际导弹这样的大目标,中短程的导弹生产设备,刘东也绝对能弄得到。
只不过这些东西,至少现在刘东对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国内也没有这方面的指示,所以暂时来说,那些设备也就只有呆在苏联的领土里面,慢慢的生锈,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在苏联这边弄设备,对苏联官方来说,就好像是在走私,如果情况一直良好,而且刘东也相信情况会变得良好,但是某些风险,也并不一定能够躲避,万一真有人要较真,强行查这个设备的交易情况,那么第一个受到重创的,绝对会是环亚。
现在罗伯特却提出了一个中间商的概念,刘东觉得,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仅仅是一个中间商,虽然暗地里环亚依旧控制着这个大局,但毕竟明面上环亚仅仅是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到时候真有人找麻烦,也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我想这个项目,大家都知道,其实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这个玩意,苏联的官方到底如何定义,其实也仅仅就是上面的那些人几句话的问题,万一他们抓着这个事情不放,那我们的合法生意,就会变成不合法的生意,那我们的一切努力,就会变成白费功夫,甚至还会牵连到我们公司其他国家的利益,这样的风险虽然小,但确确实实是现实的。
所以,为了公司的安全,也为了公司能够更好的进行这个项目,我觉得这个项目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公司就应该隐藏在幕后,而不是冲到台前,赤胳膊上阵,那样对于我们,对于项目,对于公司,都没有半点的好处。
想要让项目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我们也可以赚更多的钱,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创建一些空壳公司,来进行这个计划,这样一来,到时候即便是苏联官方较真,他们最多也就是干掉那些我们创建的空壳公司,而不会是我们的环亚。空壳公司灭了,我们可以再建无数个,只要环亚不出现问题,那空壳公司,我们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但是环亚如果因为这个问题而出现危机,那么即便是我们有再多的空壳公司,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项目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先建立几家用于进行这个贸易的空壳公司,到时候只要事情顺利,那这些空壳公司,就可以发挥出他们的威力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空壳公司

罗伯特刚把他的构想说完,林家兄弟就开始叫好,尤其是林天龙,对于空壳公司,绝对是情有独钟。想当年,环亚才开业那会儿,为了好好的阻击日元市场,环亚就没少创立空壳公司,维京群岛上面,到现在依旧有几十家环亚建立起来的空壳公司。
这些空壳公司,可以是美国的,可以是日本的,也可以是加拿大的,还可以是澳大利亚的,甚至就是巴西,阿根廷,南非,埃塞俄比亚,只要世界上有的国家,就可以建立起那个国家相对于的空壳公司。反正又没有真心想要开发那些国家,所以仅仅是挂上一个名,对于环亚来说,并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
而空壳公司建立起以后,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无论是对日元的阻击,还是对美国股市的抄底,来自全世界四面八方的国家公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开始发力,在当时,确实把日本人和美国人弄得摸不着头脑。虽然后来他们知道这些所谓的公司,都是空壳公司,但那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一段时间的事情了,环亚该做的事情都做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