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政治这个东西,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
尤其是企业这一块,政治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市场的影响力重要。依靠政治力量,或许一时半会儿会让企业显得欣欣向荣,但最终只能会被市场淘汰。毕竟商品流通的意志,不在于政治而在于市场。市场反响不好,你政治手段就算是再出色,也没用。
就好似现在的国企,在市场经济下,政治的影响力实在不怎么样,该卖不出去的东西他还真就卖不出去,该卖出去的东西,即便是政策方面不支持不重视,他也一样能焕发青春。”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番话以后,小林沉默了。他知道刘东说的是什么,那个所谓的该卖不出去东西的企业,不就是说的国企么?虽然小林不是专业人士,但就平时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也能很明显的佐证刘东的说法。
那些前些年才改革开放,红火得不得了的国企,这几年,依旧很红火的,除了有限的,仅仅抓住市场脉搏的那些国企,抑或者是那些垄断性国企,不愁卖不出去东西的国企,其他的那些没门路的国企,哪个还能继续红火。都快被那些所谓的乡镇企业,揍得哭都哭不出来了。
而那些该卖出去就能卖出去的说法,就是指那些民营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现在在国内,并没有太过明确的说法,地位上面,还有些朝不保夕的感觉,但别人的东西,就是能大大方方的卖出去,即便他们的厂房,放在那些稍微有些规模的国企眼里面,那都像个窝棚。
但就是这些所谓的窝棚企业,却把比他们大太多的国企,弄得欲仙欲死,如果再没有政治手段干预,那些国企,就只有眼巴巴的看着机器腐朽下去的份。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问题了,毕竟我也算不上这方面的专家教授,即便我们讨论得再好,也对国内那些国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又何必费这番功夫去讨论他们呢?”小林现在也不想和刘东墨迹这些事情了,摆明了这些事情刘东比他了解太多了,这样完全不对等的计较,吃亏的只有是他自己。
再说了,这个事情,真和他小林关系不大,如果小林是地方上的人,或许还会对这些讨论比较感兴趣。可关键是小林是情报方面的人,还是军方情报方面的人。情报方面的人要跳到局外面去,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个军方的身份,小林这辈子,就注定了不可能和国企这些有什么好交到的。
看到小林这幅模样,刘东也适时的闭上这一类谈话的大门。因为刘东也知道,和小林谈论这方面的东西,压根就不太靠谱,只不过刚才突然谈到了这个事情,有感而发而已,再加上现在又是在国外,并不如国内那么敏感,即便是和小林在这谈上纲上线的内容,等出了这个书房的大门,小林也会自动的遗忘刚才谈话的内容。
别说是小林了,就算是苗部长,和国内国企发展一类的问题,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对口的问题。这次要谈的买卖之所以能把苗部长给拉过来,不过是因为刘东拿苏联的军工设备来诱惑苗部长而已。
对于国内的军工企业来说,苏联的东西,那都是好玩意,设备虽然看起来傻大黑粗,但用起来,实在不是国内自产的那些设备能比的。要真有这么一个捡洋落的机会,苗部长还真放不下这么一个机会。即便到时候事情真要做成了,引进设备这一类的问题也绝对不会劳烦到苗部长,即便是立功,苗部长那也仅仅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但苗部长依旧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因为这些设备到头来,还是得运用的军事领域上面。他苗部长即便是穿针引线,功劳也是大大的,越是弄得多设备,他的功劳也就越大,位置做得也就越稳。


 第六百二十六章 搬空苏联的野望

但这些事情,都是应该以后再想的,至少现在刘东想要做的生意,和军工搭不上关系,和国企那边的关系,说实话也不是很大,毕竟算起来,刘东仅仅是个生意人,他需要的仅仅是把东西卖给国企而已,至于什么制度,改革一类的东西,压根就不是刘大老板需要考虑的。
“对,我们现在不应该讨论这些设备到底是新的还是旧的这一类问题,我们现在应该讨论,到底需要给苏联那边那些工厂,到底下些什么订单。”刘东也开始缓和起室内的气氛来。
“说起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刘二你到底能从苏联这边弄到多少机器?别到时候生意做大了,你这边的机械进口途径却没有了,那可就是个大麻烦了。”小林有些试探的问道。
听到小林这么一问,刘东也没有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说到:“想要让我的渠道缺货,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要让我的渠道缺货了,那基本上苏联这边,也就没有什么工业设备了。所以,这个问题,你压根就不用多考虑,我觉得你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该如何确定,国内那些工厂,到底是缺乏什么样的设备。”
刘东这口气,那是相当的大,不怕货源没有,只怕市场饱和。这得多有底气,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当然,刘东也不能说完全是在吹牛,实际上,刘东这话还算是相当的靠谱。
虽然现如今,仅仅只有一个列夫捷特在为他奔走,而列夫捷特加上他们高尔察克家族,最多也仅仅是能影响到列林格勒,至于其他的地方,虽然也有影响力,但也仅仅是影响力,想要弄到实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要知道,这样的买卖,压根就不能用正常的生意经来推论。只要列夫捷特他们这些人真弄到了实惠,想要让其他的势力参与到这项盛宴当中来,并不是多么费劲的事情。
可以说,做这个生意,对于苏联和华夏来说,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三项都完全具备。苏联的机器,相对于欧美的那些好东西来说,技术上的差距,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国外想要弄到苏联的工业产品,第一个就是想到军火,至于苏联那些设备,还真就没多少国家势力惦记。
倒不是说完全没有国家惦记苏联的工业设备,比如阿三国家,他们就很乐意用苏联的设备。但他们乐意归乐意,可他们却出不起价钱。要仅仅是买点军火什么的,阿三咬咬牙也就买下来了,毕竟作为两极之一的苏联,能和美国打对台戏的国家,他们的军火,还是很可靠的。
但要说到设备,阿三想要弄到手,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苏联也知道阿三是大头,所以设备什么的,一向都是卖的黄金价格。可阿三头脑不好归头脑不好,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的傻子。
要知道,阿三的地缘环境,可是要比华夏更好,巴统什么的,对华夏有限制,但对阿三却没有什么限制。阿三想要弄欧美的先进机械什么的,并不怎么困难,只要他们有钱,欧美是什么玩意都能卖给他们,包括核一类的大东西。后世阿三不是叫嚣着他们也有核武器么,就是欧美给他们弄起来的。真要靠他们自己努力,压根就不现实。
用买欧美产品的价钱,却去买了苏联的货色,阿三就算脑袋再不灵光,也不至于傻到那样的程度。至于像刘东这样用私人公司来搞这项贸易的事情,现在的阿三,可想不到这样的方法。即便是前世苏联解体以后,阿三从苏联弄到的玩意,也十分有限,就更别说现在苏联看起来还很强盛,打苏联的主义,阿三还真没有那个胆量。
而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阿三想要做这样的贸易,也不太容易,阿三虽然粮食什么的丰收,不缺,但工业产品,即便是轻工业产品,那是真的不行,卖卖原材料什么的还可以,搞工业,阿三只有看着。即便是在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工业也没见得有多大的起色。
虽然说起来他们是软件大国,但也都是卖低端产品,至于实体工业,那就呵呵呵,连常规子弹这样的小玩意,都需要进口,自己都弄不出来,就更别说现在。一款喷气式战斗机,从七十年代立项,直到两千年都还没有完全搞定,这样的效率,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工业不工业。
这还是军工,并不是民用,而民用东西,只有更加糟糕。刘东能从华夏弄来华夏卖不出去的轻工业产品,但阿三他们的轻工业产品都需要进口,哪里还能拿出来给苏联交易,那简直就是在扯淡。
所以,在八九年甚至在未来几年,有能力和苏联做交易的国家,看不上苏联那些东西,看得上苏联那些东西的国家,却偏偏没有能力和苏联做交易,尤其是大批量的交易。现在和未来几年,也就只有华夏,才能和苏联做这样的机械换产品的交易。
如果是在没有来到苏联之前,抑或者是之前在机场的时候没看到过环亚的威风,或许小林对于刘东这样的说法,并不会感到有多认同。就凭一个环亚,就敢大言不惭的说你有多少需要我就能有多少满足你。但现在嘛,既然刘东能这么大大方方的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并没有点名他的东西到底是从什么渠道来的,但小林也相信了刘东的话,刘东真要信口开河,也不至于拿苗部长开玩笑。
虽然苗部长现在的级别仅仅是正部级,但不代表苗部长代表的势力,就仅仅是这个档次。苗部长能够在五十多岁当上正部级干部,他的后面哪里能没有通天的角色。和苗部长开这样的玩笑,就算是老刘家,也不至于那么不智。
尽管小林是相信刘东的话,但并不妨碍小林打趣一下刘东,就当是活跃气氛:“真要像你刘大老板这样说的,那万一我们把苏联这边的设备都给搬空了怎么办?”
“真要能把苏联搬空,那我想国家绝对不会忘记咱们的功劳,我嘛,既然不混政界,到时候给我弄个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的身份,国家是绝对不会吝啬的。至于你小林嘛,到时候混个正部级,国家也不会舍不得。苏联空了好啊,就算他们有钱了,也不怕啊。”刘东也笑眯眯的回答到。
“刘大老板你还真是会扯,苏联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凭咱们,就想要把苏联的设备给搬空,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就算我们答应,苏联人也不答应。”小林有些干巴巴的笑道。
“真把他们搬空了,我们还用在意苏联答应不答应?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玩笑的话,苏联怎么可能被我们这些人买卖给搬空呢?他们随时都能造更多的设备出来,只要他们有人有钱,设备这些玩意,对苏联真算不上是个事儿。
我现在也就想着,国内那些企业,拿到苏联这边的好设备以后,真发挥出他们的用处来,如果当宝贝一样放着,放个几年,那这些先进的设备,又得被淘汰了。原本是给他们更新换代的东西,到时候反而成了压垮他们的稻草,那我们环亚这个生意,还真就做得不那么地道。”刘东有些感慨的说到。
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刘东的臆想,在现实社会当中,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还不少。有些厂子花费了大力气,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回来,不去用他,反而是当成了宝贝,生产东西,依旧用老机器,至于新买的设备,就好像买回来的东西是神像一样,只能拿来仰望,至于用这样的设备生产,压根就不考虑。也不管当初引进设备的时候,到底是为了什么着想。
当然,照成这样的情况,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确实买设备回来时拿来显摆的,证明自己是与时俱进,不是老顽固。也有掌握设备不过关,没有人会操控机器的,使得有设备没人会用,只有放在那里。
其实当初环亚特钢成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毛病。设备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炼钢设备,但会操控的人员,确并不多。好在环亚特钢也是财大气粗,挖墙角之后,总算是把人给弄齐了,之后才算是正常开工。
小林对这样的事情,显然没有任何认识,毕竟他并不算是搞企业的,而是搞情报的,还是搞军工情报的。在军工这一块,压根就不存在有机器没有人的问题,真要这个厂子没人,那么搞会战,从另外一个厂子里面调任,也不是没有的事儿。所以在军工企业当中,只有人等设备的,没有设备等人的道理。
至于说买设备回去当摆设,这个就更加不靠谱了,现如今国内的军工,本就是缺粮,谁要敢把新弄回来的设备当摆设,上面的人就能把你这个人当成摆设。
而地方企业,就和这些有所不同了。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其他方面,都要比军工更加宽裕。有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实在算不上多大的事儿。


 第六百二十七章 保证

刘东这突然冒出来的话,让小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和刘东,也算不上多熟悉,所以呵呵了两下之后,就把这个话题给岔开了。
“既然刘老板你有这么大的想法,那我过来也不能出工不出力。这样吧,从明天开始,我就暂时在你们环亚这里住下来了,而资料,也会随后就到,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到时候肯定还需要更多的人,只要刘老板你不介意,保证关于国企需要什么样的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