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东当然不会把后世公司现代化管理的总结语言给说出来,因为那样也太过惊世骇俗。他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要是现在就把总结语抛出来,让那些专业人士知道了。可就算捅了马蜂窝,他对这些东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那些总结语里面最重要的精髓,他是一窍不通。
所以,他把这个问题通过一个个小事情,来展现出来。当他把话说完了之后,整个会场的人都开始思考起来。刘东说的那些东西,都是公司里面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很明显的把矛头指向了管理。
到最后,刘东总结的说到:“所以,我们公司的确是处在最危险的边缘了,必须要改革,要不然我们的公司会崩溃!”


 第一百四十章 崭新的环亚国际(上)

刘东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公司现在的危险,即便是老员工核心成员,也觉得刘东说得非常有道理。之前遇到的那些问题,由于他们并不懂得到底问题是出在哪里,所以仅仅是当作意外。
但现在刘东把这些问题指向管理,他们才恍然发现,原来公司的管理是那么的脆弱。尤其是没有系统学习过先进管理的一些老人,现在脸红得就像苹果一样。虽然那些小事并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但一些影响却是免不了的。
现在既然知道了,那他们对于改革也乐于接受。虽然改革之后,他们手里的权利会减少一些,但是作为把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这个模样,他们对于公司的感情并不会比刘东少。更何况,如果公司改革了,他们虽然权利会缩小,但是刘东却抛出了一个诱饵,那就是股权。
作为公司的元老,如果公司改革,那他们肯定是会分到相应的股权份额,只要他们不退出公司,即便是退休了,那股权红利也会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要知道,刘东不算那些流动资金,单单就刘东手下的企业,现在的价值都是按照上亿美元来计算的。再加上健康的发展,公司以后会成长到什么样的高度,真的是不可想象。
既然要改革公司,那么就必须要搞清楚刘东手下现有的公司数目。这不查不要紧,一查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刘东手里的公司还真不少。
在京城两个公司,一个是研究院,名字叫做环亚国际研究院京城分院。还有一个是刀具厂,名字叫做香港大兴集团大兴牌刀具制造厂京城分厂。虽然这个大兴集团旗下,仅仅只有这么一个刀具制造厂,整个大兴集团,基本上就是一个空壳,但这大型集团好歹也是个集团,当初刘东控股这家企业也没少花费力气。
单单京城就有两家企业,而香港作为本部,那企业也不少。作为所有企业的源头环亚国际集团,基本上就是代表着刘东的大本营,而就在香港环亚国际下面,就有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这个地方的主事人是黄三水,而这个地方就是专门研究行业动态,和信息情报的,这个机构的设立,刘东基本上是仿造三井,虽然他的本钱绝对没有三井雄厚,但是单单设立这么一个部门,对于公司以后情报收集工作有着巨大的作用。
除了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之外,还有环亚金融。作为刘东现在手下最有价值的吸金机构,环亚金融在香港的影响力绝对比环亚国际这个母公司更加出名。虽然环亚金融在香港的手笔比起国际金融上面小得太多了。
但之前因为刘东指点环亚金融尽可能的花低价购入了几块香港的地皮,由于现在香港地皮升值的势头很猛,所以环亚金融在香港也有了很大的名气,那些想要地皮的公司,都盯上了环亚金融。因为他们知道环亚金融并没有在香港搞房地产的兴趣,所以这些地放在环亚金融就是拿出来卖的。对于地产公司,没有什么比地皮更加重要的东西了。
其实拿下这些地皮,刘东还要感谢那些英国佬,要不是他们为了政治目的把香港的地皮炒得很低,刘东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就拿到这些地皮,而且花费的美元并不是很多。当时的港币因为谈判的问题,地位不稳定,绿油油的富兰克林足以让那些想要出逃香港的人低价转让。
除了这两个公司,还有最开始吴一平在香港搞的一个东平机械制造公司,现在的归属也是在环亚国际,虽然这个机械制造公司的产品并不多,但是由于香港的政策,这个机械厂的机器,绝对让人眼红,东挪西凑,现在里面的机器并不少,虽然主要用来研究,但是全力生产,能量也不会很小。
所以,单单在香港,刘东手下就有一个总部,还有三个子公司,底蕴非常大。这也得益于公司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钱多得没地方花,所以抽出一部分补给子公司,让子公司的底蕴也慢慢的变强了。
而在日本这个老对手老家,刘东的公司也有两家。一个是专程挖墙角的东方工业公司,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产品流入日本市场的奇怪公司。而另外一个就是之前建立起来的一个皮包公司,日本本岛地产株式会。
当然,现在这个日本本岛地产株式会,可不再是一个皮包公司了。由于还没有结束金融战的时候,刘东就率先提出要圈日本的地,所以,现在本岛地产株式会,由于有了刘东拨付的十个亿美元,低价吸纳了无数的地皮,在日本地产界,也算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然,对于这么一个让日本人自豪,并且常常报道的新星,如果让他们知道这个公司的后台老板是一个华夏人。想来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用赞美的语气报道了。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刘东也有两家公司,一个是环亚国际风投公司,而另外一个就是做机床的斯密特数控机床制造厂。环亚国际风投公司,主要就是针对那些现在还在成长,以后必定会变成巨无霸的公司,犹如甲骨文、微软、思科、还有未来的雅虎、谷歌、亚马逊等等互联网企业。不求控股权,只求能够入股这些公司,能有一个百分点的股份都得要争取。而现在,环亚国际风投公司就在和比尔童鞋谈注资的问题。
除了美国这些公司,还有环亚金融旗下的那些开设在开曼群岛的那些公司,由于当初刘东要求分散资金的原因,在开曼群岛现在至少有刘东五十家皮包公司。这些皮包公司,是真正的皮包公司,每个公司除了一个名义上的经理之外,其他的就连扫地大妈都不一定有,至于办公场所,那就更没有了。如果那些经理自己的狗窝也算是办公场所,那的确能算得上是有。
这么一统计下来,刘东才发现,自己手下的企业真的不少,而且,这还没有算上还在筹备的钢铁公司。那些不算在公司范围之内的皮包公司除外,真正在运作的公司居然达到了十一家之多。在公司出现管理问题的情况下,这些公司还能够圆满的完成工作,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看到陈洁整理出来的完整的资料,即便是那些现在还不懂得现代化管理的核心人员,都觉得现在公司的确是混乱得有够可以,没有出现问题,那绝对是满天神佛保佑。
而懂得管理的那些人,包括那些被带来的新人,都在脑门冒冷汗,这样的公司居然还能够正常的运转,绝对可以去申请世界吉尼斯记录。
刘东拿着手里的资料,对着公司的人说到:“同志们啊!这样的公司如果再不改革,危险随时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现在,还有人对改革提出异议的人么?”
刘东的话说完,就看到所有的员工们都没有发表意见,有的仅仅是庆幸,庆幸公司还没有遇到危险。
看到这样的情况,刘东知道,改革已经没有任何的阻力了。于是又拿起一份新的文件,对着大家说到:“那么,我现在就开始宣布改革的措施。”
得益于陈志豪之前一直默默的努力,在香港招收了无数的人才,虽然管理专业的人在这些人才当中,比例并不大,但几年积累下来,也有相当的数目。所以,在任大道这个哈弗商学院毕业的人带头整理下,公司的管理措施已经整理出来了。
公司的管理方法依照现代的管理经验,分成了多个部门。
首先,就是关于总公司,也就是环亚国际集团的改革。由于之前的管理混乱,所以基本上公司的核心成员,职位都是挂在环亚国际集团上。而且每个人对于环亚国际集团,都有着行政效力,对于这样混乱的局面,必须要整改。
所以,除非真的有必要在环亚国际集团工作的人,其他的人以后就仅仅是在总公司挂名,而不负责实际的工作。最典型的就是吴一平,他在环亚国际根本就没有任何工作需要做,而他真正的工作就是在大陆把钢铁厂打理好就可以了。正是因为这样,吴一平以后在环亚国际的职务就是副总经理,主管大陆钢铁企业建设发展,而在环亚国际集团当中没有实际的权利。
当然,如果有关于钢铁集团需要总公司协助的问题上面,他肯定是有发言权的。
而第二个就是黄三水,作为环亚国际事务所的总经理,他在总公司里面也不担任实际的领导工作,也是挂了一个副总经理的位置,主要负责各类关于公司的情报工作。而为了配合这些情报,总公司专程设立了一个战略部,黄三水为直接领导,还有其他几个人负责把战略部的情报做总结,下发到各个公司。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列位看官如果觉得本书还可以看看,就请收藏一下吧。)


 第一百四十一章 崭新的环亚国际(下)

作为环亚国际的直接建设者,陈志豪当仁不让的当上了环亚国际集团的总经理。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旗下各个企业的工作,务必让各个企业不出现矛盾,积极配合公司的各项指令。
别看陈志豪的工作好像很少,仅仅是协调,但是他的实际工作并不容易。环亚国际现在好歹也能算得上是家大业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把这些公司整合起来,那么这些公司就是一团散沙,没有凝聚力。而陈志豪就是这么一个角色,自然,刘东还会选派一些专业性人才来辅助陈志豪的工作,并不是让他孤军奋战。
周青富作为刘东联络苏联人的一个纽带,他的职位也被刘东定了下来,环亚国际集团副总经理,环亚国际集团驻苏联办事处主任。至少在十年内,周青富的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他负责的任务,就是拉拢苏联高层,只要是关乎于苏联的事情。
不管是腐蚀政要、还是军队实权派、倒卖物资、挖苏联人才墙角、控股苏联企业、为苏联人提供必要的帮助等等一切关于苏联的事务,都由周青富来完成。当然,具体的工作还是交由专业的人员来处理,周青富存在的意义就是环亚国际在苏联的代言人。
陈洁这个刘东原本准备让她在金融行业扎根的人,由于和刘东之间的特殊关系,现在显然也不适合继续跟着林家兄弟混下去。所以,陈洁的工作变成了董事长助理,协调刘东这个董事长在环亚国际集团的各项事务,而她也没有挂环亚国际集团副总经理的名头,因为她是直接负责刘东管理环亚国际的第一人,要是在古代,那就是监军的角色。
而刘东这个集团的创建人,职位自然是董事长。而工作就是制定集团未来发展和规划,拥有一票否决权。可以插手各个公司的具体事务,不论是总公司,还是分公司,子公司,他都有权利否定一切。这就是老板的权威。
总公司的行政划分好了,而下面的子公司权利也需要进一步整合。由于之前的各自为政,人员、物资、还有权利划分都十分混乱,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分公司的职权也有了较大规模的改变。
首先,作为刘东的现金奶牛,环亚金融的职能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变化就在于,环亚金融剥离出总公司,形成一个独立的子公司,而不是之前环亚国际集团的分公司。
主要职能就是金融和投资,由于刘东并没有打算进入地产这个行业,所以地产这一块,就直接划分到环亚金融的职能当中,不论是香港那几块地皮,还是日本的本岛地产株式会,都划归到环亚金融职能里面去。
也就是说,以后本岛地产株式会,还有环亚国际风投公司,不再是属于单独的子公司而存在,而是交由环亚金融公司打理,相当于这两个公司,以后就是环亚金融的子公司了。而那些开曼群岛真正的皮包公司,也是全部交由环亚金融,反正这些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给环亚金融当挡箭牌,不交给环亚金融,还能拿来干嘛?
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环亚金融以后就专业的管理公司的金融项目,不必再为公司其他问题操心,专业做金融。当然,这样一来,环亚金融在公司里面的权利就太大了,如果没有公司制衡,那就太过危险。
有鉴于此,刘东把原本计划当中的银行给抛了出来。本来没有打算这么快就建立私人银行的刘东,由于环亚金融的职能过大,也就不得不把环亚银行的计划抛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