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九章 技艺
德容言功,为妇四德。功就是妇人的持家之道,妇功就是妇人在纺织,缝补,刺绣等事上的造诣。
大多数的女人,只能在家给丈夫孩子缝缝补补,补补缝缝,做一些最基本的针线,往上再进一步,做出来的针线能称为绣品,手上的动作能称为一种技艺,能成为赚钱养家的资本,却不是每个女人做达到的。
很多男人,为了免掉家庭的赋税徭役,家里有经济条件的,会捡起书本考秀才去,因为天赋所限,大多数人考得头发花白了也考不中。女人要走绣娘这条路,也是一样。一个出色的绣娘,必须具备一双毫无瑕疵的手,扎实的针*底和美学上相应的天赋,大半的女人,都得横在这条道路上,尤其是苦哈哈的庄稼人。
庄子上女人是和男人一起下地干农活的,握锄头,拿镰刀,手上摸出厚厚的老茧,就已经绝了运途。而扎实的针*底,需要买针买布买线,在前辈的指导下,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不断的练习,庄里人谁家有这样的闲钱,养着这样的闲人,再别说美学的天赋,个人的参悟,很多人启迪不了这一块的智慧!
所以,庄里人只能世世代代守着一块土地,日晒雨淋的,把自己扑在土地上,而走不出去。
夏语澹听庄子里的婶子们不止一次的期望着,把家里的女孩子能送到坊里学技艺。周围的村乡,有走出去,在坊里做工的女孩子,一个家能出这样一个女孩子,是给全家人长脸的。每个坊待遇不一样,听说,在锦绣坊做工的待遇是最好的,一天供应两顿饭食,一年四套衣服,过年过节另有分派,至于工钱,靠个人技艺差距就大了,但稍微灵巧一点的,一年攒下来,也比种地强。一块土地一年能长出的出息,交了租子省吃俭用能余下多少,年景不好的时候,还得勒紧裤腰带,饿肚子。
好的出路总有很多人在挤,庄子里的婶子们虽然有这个想头,就是想想而已,毕竟,她们连锦绣坊的门往哪儿开的都不知道,又怎么往里挤,走通这条路呢。
大伙儿听了夏语澹的话,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洪青竹和王万林,紧张的挫着手,洪春英和王荷香,也紧张得绷着身子。
夏语澹一左一右的拉着她俩人,向温氏兄弟游说道:“她们的手长得可好看了,你们看看,多纤细的手指,五岁就会拿针了,现在她们家里面的缝缝补补,她们都有帮着做,家里弟弟妹妹的衣服,她们都能改着缝补。当然,她们现在所会的,和你们坊里要求的,是不太一样,不过,她们或许有天分吃那一行的饭呢,你们给她们一个机会,她们一定会很努力干活的!”
温氏兄弟互相看看,温持念收了他小孩子的秉性,端出办事的态度道:“我们家是有专门的绣房,每年也要遴选很多的女孩子入绣房,只是,我们家规矩大,怎么选人,怎么用人,自有绣房里的那批老辈们管着,即使被选进去,要是太笨的,或办错了事,依然要被撵出来的,我们虽然是少东家,也不能过分的坏了坊里的规矩。坊里,只收堪用的人。”
夏语澹赶紧附和道:“我们不会让你们太难做。只是难得我们算认识了吧,我们只是求你们给一个试一试的机会,到我们庄子上去选一选,或是,我们庄子上送人来给你们挑一挑,要是她们有这个天分,能学出手艺呢。自然的,要是她们实在太过蠢笨,打骂也可以,撵出来我们也认了,一切按着你们坊里的规矩行,这不算太坏规矩吧。我们不是那么没脸没皮的,实在不能教导,也不要你们坊里浪费粮食养闲人。”
温神念不知道夏语澹为什么要为这些佃户孩子争取入坊的机会,为此甚至带了一点卑微的祈求,看了她良久才道:“看在你我认识的份上,就给她们一次相看的机会。只是今天晚了,你们先回去预备着,坊里每年都在选好苗子,我记着你们的庄子了,我会留下话,短则几天,长则十几天,会有人去庄子上找你,到时候你把你的人带到这个院子里来,到时候有人相看她们,相不相得中,就看她们的天赋了。我也只能把话说到这里。”
“唉!这样就够了。”夏语澹裂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回头呼唤道:“大家快谢谢两位少当家!”
大伙儿都绷着神经呢,毕竟,这是能改变命运的,一辈子的大事。夏语澹发了话,大伙儿才真正放松下来,一叠声的道谢。
一群人出了石溪镇,就着渐渐昏暗的天色欢快着跑回家,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家里,锦绣坊会来庄子里选人的好消息。
第二天大早,庄子就沸腾起来了,家里有五六岁至十一二女孩子的人家,都来拜托夏语澹,想借着光儿,把孩子送到锦绣坊学手艺去。
刘三桩不管这些,佃户只是租种土地的农户,人身是自由的,想走就能走,且女孩子种地本来就不如男人,走就走吧,对庄子没有损失,只是仔细的问了夏语澹事情的经过,没有什么好瞒的,夏语澹如实的告诉了。
温神念说话顶管用的,第三天锦绣坊的人就来叫人了,夏语澹把庄子里,有模有样的女孩子,有一个是一个都带着,十几个人,去了石溪镇的温家小院,合着镇子里另外二三十个女孩子,由着坊里过来的老辈们相看,问年纪,看手掌,摸指骨,又拿了针线布,试了一番她们所能的,一下就删了一多半人。夏语澹带过去的人,只收下五个,暂时定着,过了年,正月十七统一收入坊里,合着周围选上来的,一起教导,教不了还要再删。
回了庄子,五家欢喜,没有选上的,自然是难过的,几个落选的女孩子路上就哭开了,哭是哭过了,也了无遗憾了,没那个本事就安心种地吧。至少她们用了机会,夏语澹争取来的机会,自己都不能掺一脚。
夏语澹很清楚,刘家虽然待自己好,也有看管自己的意思在里面,是不会让自己走出庄子去锦绣坊学技艺的。
夏语澹很明白,自己是庶出的,别信那些女孩子家尊贵,许多人家嫡庶一体教养的好话。就如探丫头那样的,得嫡母嫡兄看重,又有个亲兄弟靠着,自己也是女孩子的头一份,也就那么了,何况自己。
庶出的命运千差万别,虽然千年来庶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本质依然卑微,有点规矩的人家,都越不过嫡出的。甚至在拮据的小商户之家,庶出的女孩子,是奴仆一样的用着,长到一定的年纪之后,出落的漂亮的,家里谈生意的时候,就让庶出的女孩子出来陪客,用色交易权钱而已。往上更富裕尊贵的人家,做派不会那么露骨,丑陋还是有的。
夏语澹很清醒,父亲不在意自己,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不值得和自己的妻子,争取来关照自己,早先,生母刚去世的那会儿,父亲还抱着自己哭过,只是别期待一个懦弱男人的长情,新人换了旧人,死了的人,一天天的也就淡了。没有上过族谱,完全不被家族承认的庶出,可以当她不存在呀,现在是放逐,再后,就是遗弃了吧。
夏语澹时刻准备着,净身走出夏家!净身出户,没钱没地没房,无族无宗无亲,在更重视族群血亲关系的古代,该怎么生存下来,估计,真到了那时候,下一顿饭在哪里吃,下一晚在哪里睡,都是问题。所以,在自己还顶着夏氏头衔的时候,应该多结善缘,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力帮衬着别人,将来自己落难了,也能去讨口饭吃吧。
洪春英几个欢喜的笑容在夏语澹脑海里回放,如果她们一路争气的话,能当个绣娘,自己能干什么呢?
上辈子夏语澹是外祖父带大的,外祖父是靠雕刻技艺养家的,闲时再给别人做壁画赚几个外快,靠两份工作养着身体不太好,不能做繁重工作的外祖母,还拉扯大一个女儿,是能写绘画的,多才多艺的,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夏语澹受外祖父的影响,从握铅笔起,就会握毛笔,之后一路顺利上了理想的学校,也多亏了书法绘画上的特长加分,夏语澹念了十几年的书,大学的专业,还选了中国画。
也不知道上辈子的几笔臭字,几张涂鸦,在这种大环境下,是什么水准,换了一个身体之后,还剩下多少。夏语澹看着自己一双还是肉肉的小孩儿手自嘲,上辈子家里是有一定家资的,上面的长辈们也都宠着自己,生活工作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不计较金钱的得失,若这辈子靠书画?古代习字绘画本身很费钱呀,不是一般家庭能玩得起的,能玩得起的女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出身仕宦之家的大家小姐,书画是闺阁之中怡情养性的消遣尔,一类是以书画为噱头取悦男人的,一些命运坎坷的女人,用精神和*的苦难换来了艺术上的成就。在女人无才便是德的认知之下,以上两类之外,居中的人是少之又少。
以后摆个字画摊,给人抄抄写写,会有生意吗?能安稳把日子过下去吗?
☆、第二十章 掉坑
“嗖,嗖,嗖!”一声声松脆的切萝卜声。
夏语澹拿起两根和自己指头粗的萝卜条笑道:“婶子,你看我切的多好,两条一样细细的,长长的!”
要过年了,家里每个人都在备年,刘三桩带着大儿子去砍烤肉用的松枝,刘二哥和欢姐去了湖里畈买鸭,买鱼,买鸭蛋,刘婶儿想在年前腌一坛子萝卜干,就在院中摆上砧板,忙活开了。过了年,开春天气暖了,萝卜会中空的,口感变涩,而年前的萝卜汁水饱满,松爽甘甜是品相最好的时候,做出来的萝卜干才好最好吃。
夏语澹切的太小了,刘婶儿不得不提点道:“姑娘,你再切的粗点,婶子不要那么细的。‘千斤萝卜不及一担干’,意思就是说,我们用一千斤的萝卜,做成萝卜干,也不到一百斤,萝卜全都是汁水,越好的萝卜汁水越多,腌了就变小了,姑娘把萝卜切的这么细,腌出来还有多少,不及筷子粗,变萝卜丝儿了。萝卜干做得太细了,吃起来就没有松脆的口感了。”
“哦,千斤萝卜不及一担干!”夏语澹马上改进大小,切出比刚才大一倍的萝卜条道:“婶子,这样可以吗?我要腌出来的萝卜干吃爽口的,不要萝卜丝儿。”
“这么大就够了。姑娘切萝卜手仔细,手指头要一直这样缩着,我们不着急,萝卜一块块的切,一片片的切,别贪多叠了几块的切,萝卜会滑出去很容易切到手的,伤了手不是顽的。”刘婶儿到底不放心,再道:“姑娘切几个萝卜玩一玩就好了,万一伤着手就不好了。”
“婶子放心,我会小心的,不会切到手的,这些萝卜都交给我,我全切了。”夏语澹大包大揽,拿起一个萝卜一刀切下,道:“婶子你听,这声儿,‘嗖’!切萝卜的声音多好听,”多痛快!
刘婶儿是不能理解夏语澹的兴致,无奈的笑着道:“姑娘说顽话了,切萝卜声儿有什么好听的。想那会儿,我和你现在一样大,刚刚进厨房,才握菜刀,嬷嬷们天天只让你拿菜刀,就是切切切,一天切三四个时辰,切得你那个声音,听着就烦死了。”
大白萝卜从地里拔出来,就在河里洗去了泥土,刘婶儿爱干净,又要打井水仔细洗一遍,所以刘婶儿洗萝卜,夏语澹切萝卜。切好的,一层萝卜一层盐的装在一个麻袋里扎起来,然后压上百斤的石头,靠盐和重力析出水分,刘家做的萝卜干,是不用太阳晒的,只用石头压出来的。石头压到一定的干度,再和上一些香料和晒干的酒糟,封坛十天,萝卜干才算做好了。
“小东家救救我,我爹要打死我。”两人正配合着忙碌,洪春英突兀的直接跑进刘家的院子,哭道:“我爹在家里要杀人了,要打死我,还要打死我娘,刘婶儿,庄头在不在,去劝劝我爹吧,爹在家操家伙,打娘了。”
刘三桩管理着庄子,因此庄子里佃户们有什么争执,都是找刘三桩评理,渐渐的,家里的纠纷也会闹到刘三桩面前,刘三桩说话是很管用的,每个人都要听。
“哎呦诶!你爹不是才回家,这又是怎么了?刚刚你爹打我这儿过,我还告诉了他,你被锦绣坊选上了,过了年就要去锦绣坊做工,你爹听了满面的欢喜,还说修城楼挣了些钱,要给你扯块布做新衣裳,让你穿着新衣裳去坊里,怎么一回头就喊打喊杀了起来……”刘婶儿眼毒,一眼看见洪春英手背上的乌青,抓着洪春英的手疼惜道:“怎么还真打上了,一点分寸都没有,你现在的手金贵了,要坏了一点,坊里可不要你了。”
过年了,庄子里去和庆府修城楼的男人们今天回来,一去一个半月,黑了瘦了,但是大伙儿都挺高兴的,每个人赚了一两多银子。洪春英的父亲也在里面。
夏语澹也看到了,问道:“你爹为什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