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拣宝 作者:烛(起点vip2013.12.09完结)-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以稀为贵,所以也能够想象这种刻本的珍贵程度。尤其是南宋刻本,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研究价值,都足够让田老心动不已。
“这还能有假。”
与此同时,纪老笑道:“东西就在我家,你想看的话,可以跟我过去。”
“哼,图穷匕见了吧。”
这个时候,刑老瞪眼道:“我说今天怎么都过来了,原来是来抢人的。”
“什么抢人。”纪老反驳道:“田兄想去哪里,这是他的自由,难道你还想拘着不放?把自己家当成警察局了?”
“你想在半路截道,这还有理了啊。”刑老很生气。
看着两人又吵上了,王观有些摸不着头脑,小声道:“这是又怎么了?”
“在文化节上有个评选活动,选出展览会上最好的东西。”刑秋轻笑解释:“田老是评委之一,由于德高望重,其他评委十分尊重他的意见……”
刹时,王观恍然大悟,也有几分啼笑皆非。闹了半天,两人是想“行贿”,让田老在评选的时候偏向自己一方啊。
说到底,还是面子的问题。毕竟东西被评为第一,那么拿去展览的一方,肯定觉得脸上有光。尤其是刑老和纪老这对冤家对头,如果能够赢得胜利,指不定怎么嘲笑对方呢。
考虑到这个因素,田老自然就成了香饽饽,成为双方争取的目标。
“诶,早知道我不开口了,反而引火烧身。”田老苦笑摇头,忽然招手道:“王观你回来正好,过来给你介绍几个人……”
“来了。”
王观闻声,就知道田老需要自己分担火力,当下也没有避开,直接迎难而上。一番引见,纪老等人自然给田老面子,纷纷友好的点头表示善意。
“早上见你出门,还以为你已经回去了呢。”
说话之间,发现王观手里的方长盒子,田老立即笑道:“原来是买东西去了。”
“不仅是买东西,还……”
刑秋本来想说还坑了骗子一把,但是王观见到在场的人太多,也不想多提这事,飞快接话道:“还买了回程的车票。”
“急什么。”田老随口道:“你又没有什么急事要忙,干脆参加明天的文化节,感受一下东坡赤壁的壮美,以及东坡文化的氛围,之后再回去也不晚。”
东坡赤壁,是指黄州的赤鼻玑,由于当年苏东坡被贬黄州,误以为赤鼻玑就是三国赤壁大战的地方,这才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
只不过后人考据出来,三国赤壁大战不在黄州赤鼻玑,但是苏东坡的赤壁赋太有名气了,大家干脆就把那个地方称为东坡赤壁。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名人文章的影响力该有多大了,自有常人难以抵挡的魅力。
王观就是这样,听到田老的提议,倒是有几分动心。
以前他在鄂州实习的时候,满心思是毕业以后的前途。就算邻近黄州,也没有去过东坡赤壁看看,想想也是一个遗憾。那么现在有钱有闲了,弥补遗憾也未尝不可。
察觉王观的迟疑,田老又笑道:“文化节上可是有许多物品展览,类似刘墉临摹寒食帖一个级别的东西也不少,你就不想见识一下?”
“那行,我就多待两天。”王观点头答应下来。
“太好了。”田老顿时眉开眼笑:“那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什么意思?”众人有些迷惑不解。
“到时候帮我看些东西,做一个评价……”田老笑道,为找到一个免费的助手而高兴。
“什么?”纪老却十分意外:“你想让他做评委?”
“怎么,不行啊。”
本来纪老反对的,刑老多半会支持,更何况他也很清楚王观的实力,所以十分赞同的表示支持,然后鄙视道:“你不要小看人,人家的眼力比你强多了。”
“年轻人视力好很正常。”纪老狐疑道:“不过看东西需要眼光,不是视力啊。”
很显然,纪老故意把眼力和视力混淆了。尽管两个词的意思好像差不多,但是用在古玩行业之上,那就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语意。毕竟鉴赏东西,从来只用眼力来形容,而不是视力。他这样说,摆明了就是在怀疑王观的鉴赏能力。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刑老支持的,就是纪老反对的。本来他只是奇怪而已,看见刑老赞同,干脆直接置疑了。
“老糊涂。”
适时,刑老继续鄙视道:“是你自己不行,就不要觉得别人不行。你这是犯了经验主义,觉得人家年轻是不是?那是你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
“扯淡!”
纪老哼声道:“我再怎么差,也要比你厉害,不会把垃圾当成宝贝。”
“不要总说我,你也好不了多少。”
刑老理直气壮道:“我才入行,看错东西很正常。相比之下,你入行好几年了,照样经常打眼,说明你更差劲。”
刹时间,两人又吵上了,然后就没其他人什么事了。见些情形,本来充当导火线的王观顿时有些啼笑皆非。
不过,田老等几个老人家眼中却掠过了然的笑意,却知道纪老是故意挑起骂战,以便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不再纠结于王观的能力问题。
毕竟纪老可不是老糊涂,相反越老越精明。既然田老敢让王观帮忙,那么足够让他的能力肯定不错,况且刑老又这么肯定,更说明问题了。
“想挖坑让我跳进去,门都没有……”带着这样的想法,纪老继续变着法子与刑老吵闹,早把之前的话题抛到九霄云外了。
“别理他们,吵闹几十年了,想改也改不了。”与此同时,田老随口问道:“你买了什么东西?书法?还是画?”
也难怪田老有这方面的猜测,主要是盒子方长的造型,就是安放字画的专用锦盒,行里人看见了,都会这样联想。实际上他也猜对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排除是仿作

此时,听见田老的询问,王观也有几分迟疑,不过最终据实说道:“也不是什么,就是一幅字卷而已。”
“什么字卷?”田老好奇道:“书法名家的字卷吗?”
“对。”王观点头承认。
“谁的字卷?”田老更加好奇了,要知道不是什么人能够称为名家的。随便找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称为名家试试看,绝对会被人喷死。
现代的名家就不提了,还没有经受历史考验,但凡有点名气的都能够称为名家,然而在世人的心目中,只有古代的名家才是真正的名家。至于现在的名家,至少要一百年,经受得住时间的洗礼,才可以盖棺定论。反正时间就是一个大熔炉,起到去芜存菁的作用。
“这个嘛……”
本来拿回来就是想请田老鉴赏,王观也没有隐藏的意思,不过还是卖了个关子,有几分狡黠笑道:“说出来怕您老不信。”
“有什么不信的。”
田老含笑道:“就算你把唐代名家的真迹手稿拿来,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唐代名家就算了,我真拿不出来。”王观轻轻摇头,微笑道:“这是宋代名家的真迹,不知道能不能入田老的法眼。”
“嗯。”
田老眉毛一扬,立即伸手道:“拿来看看。”
“这是长卷。”王观提醒了声,就把锦盒递了过去。
“是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纪老和刑老也不吵闹了,顺势打量田老手中的锦盒。只要是人,多少会有一些好奇心的,其他人也不例外,纷纷看了过来。
适时,田老已经把盒盖打开,立即看到了长卷。
“好像不错。”
田老把长卷拿起来,上手之后从裱料的手感来判断,就不像是新做的东西。当然,这仅是最原始不过的判断,根本不代表什么。关键还是内容,题款、钤印、个人风格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风格不仅仅是文字的字体风格而已,还包括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用墨、用色和章法结构等等细节。
反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执笔方法、行笔速度、落笔轻重,以及笔锋转折节奏等,都有不同的方法和习惯。甚至连盖印的时候,盖在题款的前面,还是后面,或者左边、右边,甚至隔了多少寸的距离,这些都很有讲头。
另外还有一些人,喜欢把印文钤盖在开卷右上位置,这叫引首章,与之对应的就是盖在左下角的押角章。还有盖在文字缝隙之中的骑缝章等等,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用章习惯,有的时候,一些鉴赏家甚至可以通过作品钤印的风格,判断一幅作品的真伪。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此时此刻,田老已经把长卷绳带解开,然后轻手把长卷推开一点,恰好能够看见卷首的几行文字。
“咦!”
乍看之下,田老感到十分意外。
“赤壁赋!”
刑老凑过来打量,也十分惊奇道:“巧了,又是一幅临摹仿品?”
“先看看,看看再说。”
田老手指在字卷面上轻轻滑过,却是有几分惊讶之色。因为他发现字卷的载体是绢纸,十分古朴光润的绢纸。
“摆桌子。”
感觉字卷较长,刑老干脆招呼起来,让大家帮忙,把三四张桌子并在一起,然后用抹布把桌面擦干净了,再请田老铺开字卷,好让大家一同观赏。
田老欣然点头,感觉东西不一般,小心翼翼的放在桌面,才一点一点的铺展开来。刹时之间,大家立即看到一幅墨色淋漓,气魄纵横的大字长卷。
“后赤壁赋?”
有人眼尖,也发现在长卷的三分之一位置,看见了后赤壁赋的开头。
“前后赤壁赋?”
田老微微一怔,多多少少也有几分意外,不过很快就释然了。毕竟他本身也曾经把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书写,更不用说有赵孟睢⒆T拭鳌⒍洳庑┦吕谇埃杉弦坏那榭鲆膊皇鞘裁葱孪适隆�
同一时刻,有人赞道:“这字,写得挺好的呀。”
既然是书画协会,肯定有人研究书法,他们看了一眼,就觉得长卷字体布局疏密有致,墨迹浓淡相间,首先第一印象就很好。接着再深入研究的时候,一些人顿时皱起了眉头。
不是觉得不好,而是……太好了。
“高手,绝对是高手。”
片刻之后,一个老人有些激动的叹道:“这些字的笔法丰润,字体结构舒展,横轻竖重,深得苏东坡书法的精髓。”
这个老人的评点,就是苏东坡书法较为明显的特点了。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名家,苏东坡用笔重按;黄庭坚用笔轻慢;米芾用笔快速;蔡襄则喜用涩笔书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显著风格,恰好这个老人就是学习苏东坡行书的,对于苏东坡的字体非常了解,也知道临摹仿写的难度,所以看见有人写得这么逼真,肯定忍不住感叹起来。
“没错,太像了。”
旁边有人附和起来:“就算是大字书,笔法却自然不拘,多带行书笔意。这与东坡居士不强调书法严谨法度的风格如出一辙。”
由于字卷太长了,正好每人看一段。有人看开头,有人看中间,自然有人注意到卷尾。就有这时,有人表情古怪道:“不仅是书法风格相近,连笔款也是东坡居士。”
“什么?”
许多人吃了一惊,连忙涌到了卷尾观看起来。
“不仅是落款,还有东坡居士本人,包括黄山谷、朱熹等人在内的跋尾。”适时又有人开口提醒起来,他的表情也十分复杂,那是一种夹带了惊喜、茫然、迷惑、怀疑的情绪。
“真的?”
这个时候,许多人才注意到在赤壁赋正文之后,还有一篇篇跋文。每篇跋文的字迹不同,显然是出自不同人的手笔。
田老一眼扫视而过,也有了初步的判断,勉强忍耐兴奋翻腾的激动心情,立即回头问道:“王观,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王观明知故问,一脸轻松和煦的笑容。
“少装糊涂。”
田老笑骂一句,继续追问道:“东西哪来的?是不是东坡居士的真迹?”
“才骗到手的东西。”
王观笑容可掬道:“至少是真是假,这不是想请田老帮忙掌眼吗。”
“没一句实话……”
有时候的就这样,说真话却没人相信。田老瞪了王观一眼,有几分埋怨之色。不过他也没空和王观计较了,立即挥手让其他人退开几步,然后再叫人去房间把他的装备拿来。
“田兄,东西是真的吗?”
与此同时,刑老和纪老等人也意识到这幅长卷的重要意义了,每个人都十分激动、兴奋,眼中充满了期盼的光芒。
苏东坡前后赤壁赋长卷,如果能够证实是真迹,那么肯定是国宝级别的珍贵文物,地位与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黄州寒食帖相当,说不定还能更胜一筹。毕竟寒食帖只是诗二首,这幅长卷却是两篇赤壁赋啊,单纯从字数来说,就压住寒食帖一头。
当然,文字数量肯定不能代表作品的质量。毕竟书圣王羲之的真迹手稿,大多数是一些平常的问候用语,简短的十几二十个字而已,却堪称稀世珍宝。由此可见,决定作品质量的,从来不是字数,而是字体的品质,以及附加价值。
所谓的附加价值,自然是指长卷中的各种名人跋文,以及流传过程中经历的奇闻趣事,还有作品本身的研究意义……不管怎么说,东西价值之类的可以稍后再探讨,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真假,这个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不然东西是赝品,再多的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