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口中所喊; 与心中所想并不一致。 这是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的。”
共产党口中所喊; 与心中所想并不一致。确实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
共产党宣称:服从蒋委员长的领导,统一于国民政府之下进行抗战。
可是做起来,确不是那么回事。为了扩大共党势力,并不服从蒋委员长的领导。
其罪状有二:1、破坏全国军令之统一;2、破坏全国政令之统一。
破坏全国军令之统一,以江南新四军做得最为明显。他们肆意突破蒋委员长给他们划定的抗战防区,竟然将部队打到了上海附近。
在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其实在暗中已分裂为两部。
一部是以陈毅为首的江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破坏全国军令之统一,就是陈毅他们干的。他们四处出击,居然将下属的一部偷换旗号,以“江东抗日游击纵队”的番号,一路打进上海虹桥机场。连老百姓都知道他们其实就是新四军。陈毅居然敢问:有什么证据,可证明“江抗”是我的部队?当战区司令冷欣举证说:这支部队能打日本,军纪极好,足见是你的部队,必须招回防区。他们竟然抗令说:难道能打日本,军纪极好的就只有新四军吗?无视统一军令以此尤盛!
另一部是以叶挺、项英为首的新四军军部。他们虽然一直固守于划定的防区内,但也有不服军令之举动。当日军进攻之初,国军奉命转进之时,竟敢违令,与日军迎头而上,将日军赶离他们的防区,蓄意羞辱友军。
对于如此违令之“叛军”,蒋委员长英明决策,果断将其剿灭。只是首恶之陈毅所部历来不服军令,且在日占区,力有未逮。只得将尚能遵令的叶挺所部剿灭。
查共党此类恶行,不胜枚举。
破坏全国政令之统一,在共党所有辖区,都有施行。
共党在国军能力未及之地,私建共党政权,虽使日汪政权不能控制,也使国府政令不能通达。
罪行如下:
私定“二五减租”之法,以减轻对农民之盘剥。然国府并未有此政令。此乃罪行之一。
行“田亩累进税制”,暗行“平均地权”之实,致使富户田亩流失于劣农之手。此乃罪行之二。
发行边币,使国府通货膨胀之战略决策不能及边区之地。此乃罪行之三。
如此种种,以利民生之名,图控掌政权之私。致使劣民纷纷赤化,而危及国府之根基!
作品相关 《一寸》中篡改的历史(六)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篡改的历史'转帖来自铁血论坛'
Hcxy2000关于转贴前的话:
很遗憾,因为小说的原因,在书评里已经有了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贡献的争论。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在抗战的人群里,只有中国人,只有华夏儿女,没有政党之分!
要抗战,必然需要自身的壮大,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共产党人抓住了机遇,也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人!
请时刻记住,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人!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铁血论坛上看到的。里面绝大部分观点我是赞同的。这些观点,可以全面回答目前为国民党鸣冤的问题。
基于以上理由,请准备再发关于这个争论内容的读者注意,如果你的观点已经在这个帖子里被反驳了,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删除你的书评。
再次说一遍,我是赞同的是这篇文章里面的绝大部分观点,而不是全部观点。
本文来自铁血论坛,感谢转贴者安倚天
第二十九集《历史的血迹》
“中国幅员广阔,山系绵亘交错,这些地理因素,形成了天然的国防屏障。也为游击部队提供了生存与落脚的基地。在抗战八年期间,出没在山区的这股武装力量,牵制了日军120万正规部队,使之动弹不得。这是日本军阀侵华之初始料未及的事。然而,中共同样运用了这些条件,在八年间成长茁壮,最后终于扳倒了国民政府。这也是国民党始料未及的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共应该是抗战时期敌后游击战的最大赢家!我们承认,无论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是凡游击战士在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与其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单靠打游击,企图去赢取整个战争,则属不可能。因为游击战的属性本来是消极的骚扰、消耗与牵制。所以,两国交战,最后胜利仍然决定于主战场硬碰硬的阵地决战。这个道理应该是十分显现的。几十年来,中共不断宣传,对日抗战是八路军打游击赢来的。刻意模糊了国民政府在每一个主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事实!更断章取义,声指民国24、5年间,蒋中正的'不能打'为'不肯打'、'不抗日'。这显然也是不公平的。事隔60多年,多少往事都已过去,许多变化也已成定局。今天的中共已经壮大到有足够的实力去面对历史。亦当有足够的勇气,把事实还给事实,让真象长白千秋。否则,我们将永远惭疚与不安。”
说得很好!现在大陆的人也都知道了国军在抗日战争中为国英勇杀鬼子的事迹,也知道国军所打的几乎全部的战役,有相当多的书籍、电影出版发行。可是本片呢?有足够的勇气,把事实还给事实,让真象长白千秋吗?有中肯地评价共产党抗战功绩的地方吗?
“在华北,日军控制的点线,多属城市和主要交通干道。对于这些地方,他们多以重兵镇守,加上外围的汪伪部队把风,老实说,可游之击是不是蛮有限的。但是对于同在边区山区打游击的国民政府部队,就不一样了。因为蚕食'自己人'要比打日本容易得多。所以,在敌后,国共之间的冲突不断,因而抵消了不少对日作战的功能。”
在华北,日军控制的点线,多属城市和主要交通干道。那么,广大的农村呢?是谁控制着?
当中共军队进入沦陷区时,在这个地区已经出现了众多的武装力量。不算投敌者,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坚决抗日的,其中有原东北军的余部(吕正操部、万毅部等)、有国府任命的(杨秀峰部)、也有当地共产党组织的武装;第二类,其目的是保家守土的,如回民大队。这类武装既不相信国民党,也不倾向共产党,可算中间力量;第三类,原土豪军阀的余部(如石友三部),这类武装全部靠向国民党,其目的是鱼肉百姓,打鬼子不力,抢地盘倒很上劲。国民党不抗日的印象就是他们造成的。
随着敌后抗战形势的日益艰难,这三类武装也发生了变化。第一类武装全部选择投向共产党,接受八路军的统一指挥;第三类部队除少数撤到国统区外,大多数投向日寇,变成了汉奸部队。战后这类伪军重新被国民党收编,国民党以“曲线救国”脱了他们的汉奸罪。也就在老百姓心中坐实了——国民党不抗日的帽子。第三类中间力量也产生了分化,少数投日,多数仍坚持抗日的,认识到只有结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坚持抗战,而接受了八路军的统一指挥。因而整个敌后沦陷区,最终只剩下了八路军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在坚持对日作战。
在上一集中,我们提到了中共的新四军和上官云相部队冲突的故事。在华北,这种情形更为严重。现在,我们来看看民国28年,发生在冀察战区的一段往事。这个战区包括河北、察哈尔和部分山西地带。一共分为五个游击区。在这里面,第一和第五是中共刘伯承部队的地盘,第二游击区是地方部队张荫梧的地盘,第三游击区是石友三的地盘,第四则是朱怀冰的地盘。石和朱原属西北军,以当时而言,算是亲中央的地方军。但仍不脱划地为王的草莽本色。所以,这三种背景不同的部队,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在一起的,而实质上则是各怀鬼胎,充分发挥'游击战术',算计自己人。象这年秋天,刘伯承就把朱怀冰的部队吃掉了,石友三深感唇亡齿寒,于是发动了对刘伯承的猛烈攻击。
当年服役于石友三部队的李振武回忆他亲眼目睹的一段闹剧,他说:“石友三一火,你知道这一火可不要紧喔。。。。。整个那么大河北的南半部包围了,缩小包围圈。一家伙缴枪了,缴谁枪呢?缴刘伯承。我们下了命令,光要枪、子弹,除了这以外什么都不准拿,身上不准搜身子,什么都不准拿。如果拿回来枪毙。这会你知道谁来了?刘伯承,国共合作嘛。刘伯承喊口号了:'石友三是民族救星'、'拥护石总司令抗战到底'。贴了满地都是标语,一边走一边喊,一路喊到这。石友三这个住的地方,一个大门,就在那儿上,石友三拉他进屋咧,进院咧,刘伯承他一回头还喊'石总司令是民族救星'、'拥护石总司令抗战到底'。他这样的,所以我看得清楚的很嘛。刘伯承什么样,我没大很看清楚,可是这是刘伯承,说是一个眼睛。就这样,没看清楚他是左眼还是右眼。真的这是真的。进去以后,交涉,好,枪给他,兵给他,还他,走了。这可还他了,还他以后不要紧,标语就换了,'石友三是汉奸'、'打倒石友三'。。。。。
拜托,撒谎找个更能编故事的好不好。编得如此拙劣,让人恶心!
当年50万中央军,围追堵截,尚不能将3万红军全部缴枪。石友三多大的能耐哟,能以两个军的兵力包围河北南部,将刘伯承的129师包围缴枪,岂不证明中央军全是草包饭桶。
3万日军都作不到的事情,石友三作到了,可见石友三部队的作战能力也比日军高出很多。
什么都不准拿,身上不准搜身子,多好的军纪呀!
石友三这么骁勇善战,军纪有这么好,民众岂不额手称庆。蒋先生穷数十年之功,尚未找到能灭共的大将之材,若启用石将军,何愁共党不灭!?
可是,国军为什么将这么骁勇善战,剿共栋梁给杀了呢?蒋先生是不是很愚蠢?
石友三原属西北军,其人反复无常,号“倒戈将军”。1932年秋,石友三在日本特务湊幵一的保护下,從烟台乘船潜入天津,住进了日租界。在天津,石友三与日本特务頭子土肥原拉上关系。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任69军军长。1939年被蒋介石委任察哈尔省省长,这一地区正是八路军的晋察冀边区的一部分。1940年初,石友三派族弟石友信前往开封和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互通情报、互相协助的“共同防共协定”。1940年3、4月,石友三率69军进犯冀南八路军,遭八路军痛击,余部撤到山东曹县。1940年11月,石友三与日方商谈投日条件,被新八军军长高树勋查获。12月1日,石友三被高树勋密捕,当夜活埋于黄河岸边,其余部被高树勋收编。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当时中共打国民党的样板脚本,能屈能伸的多变本质。使中共在天高皇帝远的华北,有机会一步又一步的发展起来。” 就差一点要说中共勾结日本了。
“国军以正规部队,在敌后从事游击战。事实上从战争一开始,便不断在进行着。民国28年的冬季攻势。。。。。约当150个正规师的兵力(从事游击战)。。。。。由此可见,国军不仅在各主战场担当守土保国的重责大任,在敌后还投注了十分可观的兵力。
百团过后,紧跟着受打击的是卫立煌的晋南中条山游击基地。。。。。也是国军留在华北的最后基地。前此,日军曾七度来犯,都没有得逞。这次为了扫荡'八路军'。。。。。集合了华北的部队,共七个半师团,展开了第八度进攻中条山的'中原会战'。。。。。中条山脉位于山西南部,。。。。。东接太行山,西连吕梁山脉,南枕黄河,(北为太岳)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因此,日军称之谓'华北盲肠'。我军计有16个师据险固守这块防地。”
奇怪,这个华北的最后基地居然只有16个师,那134个师在敌后不需要基地?不需要休整补给的地方?还是说这134个师不在华北,而在华中、江南?想想看,134个师在华中、江南,近200万的兵力。再加上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岂不有300万以上的兵力,南北夹击,华中武汉的日军(7个师团)岂不要压成粉末?
“日军41师团从桑池、横岭关尖隘道突破,直杀到了桓曲。。。。。。。我军有两位军长及六位旅长以上的将级军官为国牺牲。。。。。。。一场战役下来,阵亡的将级军官竟达八位之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游击战与阵地战付出代价不同的地方。”
奇怪,中条山不是游击基地吗?为何不以游击战为主、辅以阵地战?在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游击基地应该发挥游击战的特长才是。这段话居然影射国军的将领指挥无能,真是奇耻大辱!不过在阵亡的军长中,98军长武士敏多次与太岳山区的八路军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