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幸福临门-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官,还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所以自从谈话后,他便学着放低身段,努力和同事们相处,同事们需要帮个小忙什么的,他也及时援手。慢慢的,同事关系改善了不少,在同事们的口碑渐渐好起来,人缘也不错。

    在隔壁确实听到蒋如的话,学员也在场,潘扬面不改色,把学员的问题解答完,又针对同类问题加强了一下,叮嘱学员多记单词,只有增加词汇量才能把托福拿下来。

    学员当然也听到蒋如的话,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以为老师会尴尬,没想到潘扬若无其事,对潘扬又敬重了一层。

    送走学员,踱到蒋如这边的办公室,潘扬平静地说:“把本职工作做好,也算积极?不把活干好,能在德鑫生存吗?”

    办公室里还有几个老师,听潘扬这么说,便转头去看蒋如,众目睽睽之下,蒋如有些下不来台了,红了脸说:“谁让你不干好本职工作了。”

    潘扬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一笑置之,回自已位子去了。

    这些小争执夏云当然不知道,不过潘扬的变化她是看在眼里的。自从上次和他谈话后,夏云便对潘扬重点关注了。

    此次分校的校长,夏云确实是想让潘扬当的。和洪敏谈起此事,洪敏当然同意,他上次便推荐过潘扬了。

    夏云终于正式和潘扬谈话了。这一次,潘扬没有患得患失,而是充满了信心。

    第二分校的校长尘埃落定,夏云又趁机做了励志演讲:“在德鑫,只要大家努力,机会大把。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开分校,继续有同事升任分校的校长,下一个是不是你”手指指了在场老师们一圈。被她指到的人心里都怦然而动。是啊,有那么多分校的校长,为什么自己却不是呢?哪一天夏大老板宣而召集校长们开会,而自己没有资格列席,那得多失意啊。再说,都是从老师当起,凭什么人就能领着校长的工资,在分校里吆三喝四,自己就得当着老师,看着校长的脸色呢?这么一想,很多人都充满雄心壮志,就连最没有野心的人都觉得还是当校长好,得好好干活努力争取。

    任命宣布后,潘扬特地请李东华吃了一餐饭。

    李东华已经当了三个多月分校校长,过了试用期。潘扬请他,正是想请教怎么把这个校长当好。

    李东华接到潘扬的邀请,大为意外,几个月没在一起办公,潘扬的变化他感受并不明显,一见这个骄傲得什么似的人请他吃饭,他第一反应便是:“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等到在包厢坐定,潘扬开口求教,他才明白,原来人家是有求而来。

    两人同时进德鑫,都是夏云第一次登报招聘应聘来的人员,平时的关系不好也不坏。但既然潘扬开口求教,李东华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这三个多月来的经验心得尽心传授。

    潘扬虚心受教,掏出笔记本,把李东华的金科玉律一一记下来。

最新章节 第127章 筹备公益讲座

    收费章节(12点)

    第127章 筹备公益讲座

    王企森打来电话,说考虑好了,决定投资二十万。夏云便笑,他反应也太迟钝了,这一考虑,便考虑了快一个月,杨汉的软件都快开发出来了。

    听说已没他什么事,王企森不免有些失落。

    接电话的时候,夏云正和京城最大报纸之一京城日报的记者在办公室里坐着闲谈呢。

    德鑫要保持高速发展,要保证接连不断新开的分校能生源不断,势必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像包装明星一样,把德鑫包装推广出去。

    九十年代初期,互联网还没有在老百姓当中广泛使用,能吸引市民眼球,造出声势的,只有报纸和电视。做为一个民营企业,怎么和媒体搭上关系,夏云颇费一番心思。

    此次邀请来参观德鑫的京城日报的记者,是刚毕业不久还在实习期的小记者陶天。要说和这人认识,还是夏云的同学介绍的,说是他一个堂哥。

    像德鑫这种民营企业,一没有优势,二没有背景,三没有资源,凭什么让人找上门来求着为你报道?这是不现实的。要和人认识,要人免费自愿报道推广,总得有个理由。为此,夏云策划了一场免费公益英语讲座。

    这个讲座,就设在X中学的操场。操场的地方大,可以容纳两三千人没有问题。不过,现在已是初冬,天气寒冷,露天坐着听课学生们是不是吃得消呢?就为这,洪敏搬了张椅子在操场上坐两个半小时亲身体验。

    洪敏在操场上坐着的时候,X中学很多学生陆陆续续跑过去围观,他们实在好奇,大下午的,这人操场上看书来了,是干什么的?

    洪敏倒也沉得住气,不管围观党们如何议论,他都稳坐钓鱼台,巍然不动。体现时间到了,收起书本,打道回总部。

    夏云问:“感觉怎么样?会不会太冷?”

    洪敏说:“风很大,空气很凉,但是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我们的课程精彩,能够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应该没有问题。”

    场地定下来,由谁授课也得讲究一下。这场课,是要上报纸上电视的,老师的水平那得是顶尖,得能代表得了德鑫,甚至是德鑫的招牌老现。这样的人,在德鑫,大概有十个人。在这十个人里,选一个人出来。水平差不多的话,个人的授课风格就很重要了。什么人合适,或者说,什么授课风格的老师合适呢?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授课老师克服的,那就是听课的人太多了,老师会不会怯场?以前一个班最多限制在六十人里头,现在一下子来两三千人,两三千双眼睛啊,谁心里不打鼓?为此,夏云特地召集这些老师开了个会。

    此次要出镜上媒体,夏云已经排除在外了,她还是华轩的学生,再大张旗鼓代表德鑫讲课影响实在不好。

    在会上,夏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大型活动,成败至关重要。德鑫需要一个好的开始,我也希望看到一个好的开始。面对着两三千人授课,谁有这个胆量,举一下手。”

    现场沉默了一会,老师们互相斜倪着别人的举动呢。说实话,谁也没有在两三千人面前讲课的经验,可经验这东西,不是得积累嘛,凡事都有第一次,没有尝试,哪来的成功?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抓住了,虽说没有达到一夜成名的程度,但是比别人抢先一步是肯定的。不能在京城成为明星,起码在德鑫成为明星老师,好处是显而显见的,名利双收啊。

    可是压力也是明摆着的,这个活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本身的压力就会让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喘不过气来。

    夏云眼光扫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心里这个气啊,说:“怎么的,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了?”

    李东华瞄了座位左右两边的同事一眼,低声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个,也太,那个了。”

    他说出了其他同事的心声,便有四五人跟着点头。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夏云有着超前二十的优势,出的营销法宝都是二十年前的人闻所未闻的。像搞这样一个活动,在九三年年底,不要说有哪家企业搞过,人们听都没有听说过啊。鸭梨山大很正常。

    夏云说:“当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啊。我们费时间费精力搞这个活动,难道就为了练习失败?”在她来说,预计会失败还搞什么,当然是只能成功了。

    胡海也说:“我们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

    夏云晕倒,这算是借口吗?

    会议开了半天,没有一个结果。夏云郁闷得不行,想捋衣袖自己上的心都有了。

    让老师回去后,夏云便纠结着要怎么报道才不会让华轩校方发现讲台上的老师是她,这么一来,活动的效果肯定打折扣,要保全自己,又要达到效果,又有什么办法呢?纠结来纠结去,夏云真是揪头发啊。这会儿呵斥老师们没勇气挺身而出为她分忧为德鑫做贡献是不现实的,人没胆量上台,她赶鸭子上架也没用,上了台是要讲课的,不是把人绑上去就成啊。

    在办公室里苦恼得不行,信步走出走廊透透清新空气,员工们路过,和她打招呼,又关心地说:“小心着凉。”

    在走廊上呆了一会,正想回办公室去,洪敏从走廊尽头走来,说:“还是我去讲吧。”

    夏云惊喜,反问:“你确定?”

    洪敏说:“总得有人开个头,你身份不方便,还不就得我去?这也是机会,可以锻炼个人口才和演讲能力。”

    两人边说边进夏云办公室。洪敏确实是最好人选,他的课讲得特棒,那是没法说。他也是德鑫讲课最多的老师之一。海量的课时在无意中也锻炼了洪敏的控场能力。本来夏云让老师们自报,打算在报名的老师中筛选,没想到一个自荐的都没有。就算有让洪敏去讲课的打算,也不好去找洪敏了。在这个时机是很微妙的。同样是洪敏讲课,洪敏自己说出来和夏云点名差别就大了。夏云自然深知其中的奥妙。

    确定由洪敏讲课,便进入到主题选择的流程了。同样的讲座,讲什么,怎么讲,也是大学问。夏云的意思呢,分为两场,高考英语和托福分别在两个星期的星期天下午举行。洪敏的意思呢,在X中学举行还是高考英语比较适合,中学么,总有高三学生的。

    洪敏高三英语的课程熟练些。要说托福考试,还是潘扬讲得最好。

    夏云考虑后,决定把高考英语的讲座交给洪敏。再把潘扬找来,和他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

    潘扬一听说洪敏打头阵,也就没有推辞,把任务接下来了。第一场压力是最大的,第一场以后嘛,大家寄予的厚望会稍轻些的,压力没那么大。

    一切准备好,和陶天联系,陶天听说有一家民营培训机构自愿为高三学子举办一场英语讲座,这可是新闻点,也就欣然到来采访。

    夏云带着他参观了德鑫,又把德鑫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接着把两场讲座的情况说了了一下,说:“想办这样的讲座也得消息传得出去,还请陶记者帮忙在报上登个简讯。”

    陶天大义凛然地说:“这是义举,像德鑫和夏校长这样热心公益的人不多。我一定报道。犹豫了一下,又说:“不过,我还是实习记者,报道的版面可能不会太大。”

    夏云微笑着说:“只要把时间和地点报道清楚,让有需要的人能过来听课,就行了。我只想做公益,可没想为个人宣传什么。”

    陶天竖大拇指说:“难得夏校长是个热心人。”

    过了三四天,陶天骑了单车过来找夏云,夏云上学呢,没在德鑫。洪敏听说是记者找,忙出来接待。

    陶天带了当天出版的报纸过来,脸上隐隐有得意的神情,说:“我们主任听说了德鑫的义举,特别交待做个报道,讲座举办的时候,我和同事还会到现场采访拍照,再做追踪报道。”

    洪敏接过报纸一看,在第五版右下角有一个小巴掌大的地方,登了讲座的消息,下边是对德鑫的介绍,最后是德鑫的联系电话。登的却是夏云办公室的电话,而不是德鑫对外公布的电话号码。

    虽说出了一点点纰漏,但人还是好心,而且热情。夏云不在,洪敏便邀陶天一起吃饭。有企业请吃饭,在陶天来说还是第一次,反而紧张得手足无措。倒是洪敏个性平和,又比陶天大了近十岁,以大哥哥的亲切和陶天说话聊天,让陶天渐渐放松不少。

    洪敏又安排工作人员在夏云办公室接电话,尽可能把报名参加讲座的人登记下来。

    报纸登出后,夏云办公室的电话便响个不停,没看到报纸的德鑫员工并不知情,还以为谁有急事找老板呢,没想到是人报名参加讲座。直到洪敏看了陶天带来的报纸后安排人手接电话,打电话的市民才证实这个电话真实有效,要不然,他们还怀疑电话是空号呢,怎么打了总没人接。

最新章节 第128章 我不帮你谁帮你

    收费章节(12点)

    第128章 我不帮你谁帮你

    夏云回到德鑫,得知办公室电话差点被打爆,忙让贾翠翠找人把电话线移到隔壁房间,由专人接听电话,她办公可以不受打扰。

    京城日报在帝都的影响力实在巨大,不到两天时间,报名人数已有近千人。贾翠翠不无担心地说:“距离开课还有半个月,要是人太多场地坐不下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X中学的操场可以容纳两三千人已经是极限,再多的人要安排到哪里坐?这可给夏云出了一个难题。

    打电话给陶天,告知这个事的时候,陶天也是一呆。夏云向他征求意见:“你看是改地方还是人满的时候再出一条公告?要是改地方,我可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