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帧笆艹枞艟钡母芯酰蛭匏蛭矍暗恼馕焕钇章臼且桓鲎笥沂贝募钦撸恿昵暗挠凇断惹厶潮ā飞峡嫉拿恐芩钠摹敖袢沼朊魅铡保诔ご锶甑氖奔淅铮恢北皇偌颐拦ㄖ阶亍
    1931年9月8日,第一篇专栏发表,一夜轰动,两百家报刊同时转载这一专栏,李普曼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后世《纽约客》的一幅漫画写出了他当时的影响:两位有钱的老妇人在火车餐车上,一个手拿报纸对另一个说:“当然,我早上只喝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和沃尔特’李普曼的文章是我的全部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李普曼无形力量的源泉。
    而现在,这个从未到过中国“名记”,却因为对自己的好奇心来到了中国,而目的却是为了拜访自己,这多少让管明棠感觉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这位可是让邱吉尔从乡下赶去相见,赫鲁晓夫改变行程,在美国引领舆论,每一位总统都想拉拢的主,
    可以说从老罗斯时代开始,眼前的这位就成为了真正的“无冕之王””威尔逊用两个多小时向年轻的他介绍施政方案。柯立芝在白宫宴请他,对他的批评毫无怨愤。胡佛在竞选前征求他的意见。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保持经常联系。杜鲁门想和他搞好关系。艾森豪威尔主持五角大楼时每隔一两个月就要请他去一次。肯尼迪上任后登门询问国务卿人选。约翰逊得到李普曼支持喜出望外,又是吹捧又是授勋。尼克松早就想接近李普曼,特约他见面,告知解决越战已列入议事日程的首位。
    一个记者,能够对美国这么多任总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或许在世界范围内他也是唯一的一位,而现在他却不远万里来采访自己,就连那位蒋先生,也特意打电话过来,让自己做好招待工作,显然即便是他,也知道李普曼对美国舆论的影响力。
    为了应对这次采访,管明棠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单是与李普曼有关的书,就看了十几本,越看越觉得这人是个“传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值得他人尊敬的记者。
    “欢迎你来邯郸”
    这句话倒是真心的,
    “你好,管专员”
    对于管明棠会用英语问候,他并不觉得意外,毕竟他曾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
    简单的会面,既不显得过于热情,也不见疏远,这可是管明棠根据众多传记,甚至他的个人回忆录中做出的总结,对于信奉“君王未可信”的李普曼来说,亲近不可能换回他的“回报”,与其如此坐作,还不如坦荡自然一些。
    在管明棠打量着李普曼的时候,李普曼同样在观察着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他注意观察了一下他的双眼,双眼中带着笑容,更多的却是清澈而且坦然,这个发现让李普曼颇为满意,至少从第一印象还不错
    “管专员,我期待你和这里能够满足我的好奇心,当然更重要的满足美国民众的好奇心”
    正是读者的好奇心驱使着李普曼来到了中国,在握手时,面对李普曼的直白,管明棠笑了起来,然后认真的说道。
    “那么,李普曼先生,您的时间够吗?”
    “来到这里,所看到的全是震惊,恍然之中你会产生一种错觉,这里并不是中国,这里是苏联,不,这里与苏联又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我未去过苏联,但是通过其它同行的描述,我相信,那里规模宏大的建设,相信也不过如此,在这里每天都可以见到新工厂的投产,这些工厂即有北方公司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财团的直接投资,亦有大量的外来投资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华裔侨民的投资,而无一例外的一点是,这些企业都或多或少的接受北方公司的技术援助这得益于北方公司拥有一百三十六家各类技术研究所,相比于工业上的投资,或许其更为出色的是技术研发在这些技术研究所中,除去数千名最为优秀的中国科研人员之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欧美国家的技术人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欧美技术人员在北方公司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支多达五万人“多国技术部队”为其提供了最充分技术支持。
    而让我更为好奇的是这里的土地制度变革,与美国不同,中国是一个拥有4亿5千万人口的国家,而千百年来,中国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的手中,土地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政局的稳定对于拥有4亿农业人口的中国而言,农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
    因此包括孙逸仙博士在内,都曾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在暴力式的改革和地主的不合作中间,管明棠在这里尝试着一种新的模式,通过协商的方式核定了固定的产量相比往年较的水平,并以定额地租。随后又通过提供良种、先进种植技术以及化肥等方式,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不能不说是管明棠的“狡猾”之处这限制了地主的收入,同时提高的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真正从粮食、棉花的增产中受益,而对于土地拥有者来说,他们的收入却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直接使得其于土地不可能像过去一样获得大量收益。
    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地主购买土地,而地主亦乐意出售土地为鼓励地主出售土地,除向其出售专区投资企业股票、鼓励其投资外来企业的同时,产金联一家非赢利的面向专区的产业金融指导机构,又向其提供技术,促使其投资各种工厂,而因为非规模化工业用地紧张,其工厂大都设于乡间其自有土地上,由此一场成功的变革开始了。
    或许相比于许多人,这正是管明棠的成功之处,他能够能从宏观深远的观点,认为土改实为国家从农业社会进而为工业化国家唯一可行的道路。中国数千年来,以农立国,所有资金都冻结在土地上,大多数主政者的虽明知为顺应世界潮流,必须尽速发展工业,却缺乏资金,而一筹莫展,因此必须将原先冻结在土地上的资金释出,使之转而流向工业生产,始能突破了中国农业社会的“贫穷循环”而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的国家。
    而此比于“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主义以及“借助暴力对土地实施再分配”,管明棠以商人的角度引领的这场变革无疑是成功,其不仅是一场和平的社会经济革悳命,同时还是一场必将改变中国命运的“革悳命”
    《先驱者论坛报》《“商人”引导的‘革悳命,》
    时间够吗?
    在李普曼漫长的记者生涯中,似乎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一个问题,而在接下的几天中,他才知道,为什么管明棠会说出那句话,因为在这里总有太多的“好奇”吸引着他,在他到达邯彰之后,发表了他到达中国后写出了的第二篇社论以一场成功农业变革为着眼点的社论,而在那篇社论中,正如其它的记者一样任何人都不会忽视这里的奇迹。
    奇迹,这里有太多的奇迹等待着李普曼,以至于他在邯彰的行程不得不再次延后,从三天,变成了一周,从一周,变成了半个月。
    “海伦,”
    在离开了又一个农村合作社之后,李普曼又一次扭头看着那个整洁的乡村,无不感慨的说道,
    “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去苏联吗?”
    “亲爱的,为什么?”
    正在试着那个村社的社长送给自己的草帽的海伦’阿姆斯特朗’李普曼好奇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因为有一些朋友告诉我,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采访路线都是由苏联官方安排的,而且全程都有苏联官员陪同,而在这里”
    李普曼看一眼司机,这辆汽车是他通过宾馆聘请的,从他进入邯彰之后,管明棠就兑现了他的诺言,让他随便走走、看看,至于翻译,也是在征求了他的意见之后,由官方远派的,实地上是一名常年居住在中国的美国牧师。
    “自由的采访,可以让我更真实的接触邯彰,感受这里的变化我想”
    沉默片刻,李普曼认真的说道。
    “尽管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并不赞同这里的民众在家中悬挂他的画像,但是,我却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真的,”
    将视线投向车窗外,看着车窗外那绿油油的麦田,李普曼的语气中透着浓浓的好感。
    “我敢说,在中国或许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这里不是最好的地方,但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至少对于中国而言,没有比这里更具希望的了”
    

第九十八章 疑惑
    要走了
    当汽车在邯郸市的主干道“民生路”上行驶的时候,李普曼看着窗外那些郁郁葱葱的法桐在心里默默的说道。
    在即将离开邯彰的时候,李普曼之所又一次来到了邯彰行政督察专区专员公署,并不是为了表示感谢,而他此行的目的非常简单,是来督促管明棠履行他的“诺言”。
    “你可以先随遍走走,随便看,我不会派出任何人随同,我相信你的眼睛的会告诉你这里的故事,到那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真正坐在一起去谈论这里,或者,谈论我自己。”
    正因为在当天的欢迎宴会上,管明棠的这一句话,勾起了李普曼的好奇心,然后在专区十二县,一个个好奇心促使着他不断的“逾期”,最终,一个更大的好奇心,却让他引入了这座有些简陋的专员公署。
    相比于邯彰公务员相对简朴的服装,在李普曼看来,管明棠的衣着无疑是“华贵”的,虽说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呢制“中山装”,但是从面料和针脚上来看,一眼就能看出,他身上那套衣服一定价值不菲,对此,李普曼并觉得的意外,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是的一个富人。
    “我听说你每年的报酬是1元国币”
    要采访进行到中间的时候,李普曼笑着提出了他的问题,然后又说道。
    “可是这里最低级的公务员每个月是2元,教师,每个月75元,而你的年薪一元会不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压力呢?尤其是”
    翻看了一下手中的资料,李普曼说道。
    “我没有记错的话,许多公务员都是富裕家庭出身,他们会不会因此而产生不适呢?”
    相比于中国许多地方,这里的行政机构办事效率非常高效,甚至超过美国,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经营企业”的方式去“经营政悳府”,当然适当的他们的收入不菲,基本收入即高于中国其它地区,但是形成反差的恐怕就是作为行政督察专员的管明棠的收入年薪一元。
    “嗯”
    沉默片刻,管明棠看着李普曼回答道,
    “我想,你的问题并不是这个问题”
    看着李普曼,管明棠笑了,没有人会问这个“不值一提”的问题,因为现在的自己应该可以说“富可敌国”。
    笑了,李普曼笑了起来,他看着管明棠,所感受到的是真诚,是那种毫不做坐的真诚,而这种品质在他接触到了许多政悳治家中,却又是极为少见的。
    “是这样的,对你的指责中,有一个最为严厉的指责,指责你“化区为家”,比如通过农业合作对邯彰地区的农业实施统制经营,而邯棉亦对邯彰地区的棉业实施统购,这里固然是工厂主的天堂,但是却又是小商人的恶梦,因为绝大多数零售商只能从政悳府经营的企业中购进商品”
    在李普曼说道时,管明棠只是笑而不语,偶尔的他甚至会惬意的端起茶杯喝上一口茶,终于在他的问题问完之后,他才笑说道。
    “李普曼先生,在美国,政悳府是如何处理走私商品和走私商品进口商的?”
    管明棠避实就虚的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华北地区日本走私货泛滥,糖、棉纱、人造丝等等,每年给中国海关带来数千万元损失,但是邯彰专区却没有一元走私商品,的确,我们对走私商进行处罚,且剥夺其批发业从业资格,同时还对走私商品进行公开拍卖,我想,这个问题的最终所指,并不是专区政悳府如何如何,专区企业如何如何,而是那些钱去那里了?”
    在避实就虚的同时,管明棠直指了问题的核心,又是一个极为坦荡的主动“交待”,这直白反倒让李普曼有些不太自在,因为他太了解政客了,而眼前的这位,却总能给他带来不断的“新鲜感”。
    “无论是走私商品拍卖,还是公营企业赢利,其中大约3%都用于教育,我们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建立起了覆盖所有人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不仅免除了学生的学费,书本亦是由政悳府负担,而且从去年,到今年,专区政悳府向近两百万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这一笔开支的30%来自税收,50%来自专区公营企业赢利上缴,15%来自政悳府走私商品拍卖”
    看着李普曼,管明棠在一一道出钱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又补充道。
    “另外还有四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