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太子妃的倒掉+番外 作者:茂林修竹(晋江vip2012.8.27完结)-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是去岁华林苑里,司马煜的应答令庾秀很是倾心。而太后也觉得太子对她孝顺亲近,也开始懂事了,确实可以托付。便有意将这两人凑成一双。
  等京中贵妇人们议论,而庾夫人默认时,阿狸娘终于松了一口气。

    23少年初成(四)

  庾秀可能会成为太子妃的消息传到阿狸耳中,已经是昭明十七年初夏。
  这个庾秀,阿狸自然是知道的。
  小姑娘很不错,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做事有气度,也有气派。为人稍有些争强,事事不落人下。一群人玩时,远望最显眼、近看最端架的那个必是她。连听笑话的时候都很注意仪态。一群人前仰后合的时候,她只微微弯了眼睛,双手交叠在膝盖上安坐,忍不住时就拿帕子遮一下嘴。也常起身离席,行至无人处,才锤着柱子笑到岔气。
  阿狸觉得她实在是别具一格的可爱着,一直很喜欢。
  一周目里她嫁给了会稽王。
  这个会稽王则很令阿狸厌恶。当年阿狸和司马煜无子,朝中颇有些嗣君立长,会稽王贤能,可为皇太弟的声音——阿狸觉得这提议很恶心人。会稽王就比司马煜小一个月,凭什么觉得司马煜活不过他?而且彼时司马煜还不到三十呢,正当壮年,谁说他日后就一定没儿子了?
  后来会稽王又把小儿子送进宫里,令庾秀郁郁成疾,每每见到阿狸便含怨带怒,严重损伤了妯娌间的友好关系。
  正是以他为例的一干人等上窜下跳,才让“无子”成为阿狸心中痼疾,最终令她喘不过气来。
  阿狸觉得,若庾秀跟司马煜成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说归说。真想到那样的姻缘了,她心里却又酸堵抑郁起来。
  ——人性真的很贱。吃着一个,想着一锅。恨不能所有跟你有过一段的,自始至终都放不下你。哪怕他娶了老婆,心头最爱也只能是你。
  凭什么啊?!
  阿狸狠狠的鄙视自己的难过。
  回房后,见泥老虎依旧立在案头,张牙舞爪的模样不凶恶却可爱着。忍不住便要去拍它的屁股。
  她拍一下,它便委屈的叫一声。
  初夏晌午热而不燥,树荫已成,蝉鸣未起,最是幽静。那泥腔里的回声便清晰悠长。
  外间日头越明,屋里落影便越浓。风暖暖的熏人,该是午睡正酣的时候。墙上铜镜倒影如水,漾漾的晃动。槐香散了满地。
  最后一声落下去,阿狸终于不再去拍。她捧着泥老虎,跟它对望着,很久之后才叹了口气。终于将它包好了,放入箱底。
  她想,她居然还在关注司马煜的私事,为他而纠结,真是太不道德了。
  八月里,谢涟的来信持续了近一年之后,阿狸终于提笔给他写了第一封回信。
  吃货的回信自然还是离不开吃。
  “七月半斋僧,无他。唯忆寺中梅花包子。归来仿做,以莲蓉、栗子为馅儿,沥以米酒、醪糟。既成,甘甜芳醇,令人解颐。连吃五枚,烦忧尽忘。夜来积食,辗转反侧。忽忆薛家集绿豆汤消食,来日可以一验。”
  不两日,谢涟回信。
  “已验,不灵。只合少食一枚。呜呼!”
  王琰泪目:你们俩也给我差不多一点啊!
  阿狸放下了心结,走钢丝一般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她跟谢涟的关系。
  谢涟说说钓鱼,她便回信说说包子点心。要说暧昧,也还不至于,只不过在家常琐碎中缠绕那么一份似有似无的、彼此心知肚明的牵念。
  这是青梅竹马间才能有的心意相通。像是知己,也像是家人。
  阿狸觉得这也就够了。
  真要让她甜蜜浓稠,或是锥心刻骨的跟谢涟谈一场恋爱,她反而做不到。
  想来谢涟对她,也是一样的。
  庾秀将入主东宫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然而一直到这年冬天也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司马煜这一年很忙。
  九月里,皇帝令太子参议国事。虽然听的多,说的少,更多的时候只是站在一旁当摆设,但让他站在那里就是一种表态。皇帝是想一点点将太子的门面填充实在了,自然也不会再放任他闲散胡来。司马煜自己也用心,该做足的功课都做足了,殿前问答回回都有板有眼。
  朝政之外,他还要修习礼乐、骑射、书数。日程都是按刻来安排的,自然没精力去想些其余的事。
  偶有节庆,他也常往王坦家跑。他已经想明白了,王坦那是油盐不进,王琰事事以他阿爹为榜样,想走偏锋见阿狸,是不可能的了。
  所幸现在谢涟在京口呢,自然也见不着阿狸,不会走到他前边儿去。
  他现在就想扭转自己在王坦心中那鲜明的“不着调”的印象,向他展示自己的有点,让他明白自己很靠谱,可以放心的把闺女托付给自己。
  他也挺想见阿狸的,便也常往皇后宫里跑——这两年,皇后常接阿狸进宫说话,只是每次阿狸走了才让他知道。显然是故意的。
  不过偶遇的机会也还是有的。
  眼看到了年底,他闲了些,就跑得更勤快。到了确定会有朝臣之女进宫的节庆里,还会好好打扮打扮,以备不期之遇。
  但是居然一次都没见着阿狸,反而好巧不巧的接连遇见庾秀。
  司马煜一开始也没当一回事。然而类似的巧合越来越多。太后寿诞那天宫中颁赏,赏给庾秀的东西居然跟他是一样的,反而是公主们低了一等。
  司马煜就有些上心了。
  隔日便绑拐来了皇后身边的小黄门,威逼利诱,终于问出来。
  司马煜很悲愤——他就说,怎么这几个月他阿娘不接阿狸来了。
  倒也没在多问什么,只威胁小黄门,“不准告诉我阿娘和阿婆,不然我在你肠子上打麻花扣!”
  他虽然年纪不大,该知道的事却门儿清。
  他很早之前就知道,他阿娘和阿婆之间,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毫无芥蒂。
  他平日里对太后比对她阿娘更亲些,虽然也有太后慈祥的缘故,更多的却是为了弥合太后和他父母间的关系。
  ——他多替他阿爹向太后尽孝,他阿爹略偏心她阿娘时,太后心里也不会太不舒服。太后对他多亲近一分时,爱屋及乌,看他阿娘也会更顺眼些。
  而母子之间自有一份天性在,反不用这么斤斤两两的计较——他阿娘可从来没有为他更亲太后而抱怨过一句。
  但在太子妃人选一事,司马煜却不能拿来讨太后的欢心。
  一来,他有中意的人选了,为什么要娶个自己不喜欢的姑娘?二来,就算没有阿狸,他也不能娶太后娘家的人——庾家本来就是煊赫的士族,若再有外戚的名分,日后必然又能秉掌权柄。而他阿娘家世凋零,无人撑腰,到时在宫里只怕要受婆婆、媳妇两边的欺负。他可不认为,以庾家跟她阿娘间的恩怨,得势后会真的放过他阿娘。
  司马煜肯定,他阿娘中意的还是阿狸。只是她不能开口说。
  司马煜自己更不能说。
  至于他阿爹——庾秀跟在太后身边都一年了,他阿爹都还没开口说话,就已经足够表明他的态度了。
  他沉思着,不动声色。
  这两年冬天天寒,江南接连下雪。
  梅花开时,太后请司马煜和几个年长的公主去赏雪、赏花。庾秀在侧。
  司马煜去时,几个宫女正在院子里烤鹿肉。他进去才陪太后说了几句话,便问到下面飘来的香气。
  他在太后跟前一贯是不拘束的,只说,“我去烤两块肥嫩的鹿腩给阿婆吃。”
  太后笑道:“只怕是你自己嘴馋!去吧,仔细别烫了手。”
  司马煜嘿嘿一笑,太后已经吩咐:“给太子戴上披风……这带长绒的不行,让火星燎到了伤人。我记得有件肃青色的,他上回忘在这里了。”
  冬日天冷,人容易手僵,下人们穿戴得便有些笨拙,公主们便七手八脚上来帮忙。司马煜眼角瞟一眼庾秀。见她眼望着这边,手里袖炉都已经放下了,却仍矜持着没有起身帮忙,唇角就抿了抿。司马煜下去玩得开心,公主们也是没做过这种事的,便有些羡慕。不一刻,长宜公主便说,“孙女儿去给阿尨搭把手。”
  太后自然是准的。不过片刻功夫,一群公主都凑过去,指指点点的帮着司马煜烤起肉来。
  庾秀只拿眼望着,已有些坐不住,分明是艳羡的。太后便笑道:“你也去给他们帮忙吧。”
  庾秀抿了抿唇,却坐得越发安稳了,小声道:“太闹腾了,我不去。”太后笑道:“你也太端庄了些。”
  ——是太傲气了。司马煜想,这样的人好——这样放不□段的人,最懂得知难而退了。
  用过午饭,庾秀出宫,几个公主起身相送。司马煜便也借机告辞。
  出了太后宫门,长宜公主便有意无意的提起来,“太后礼佛。腊八节姐姐们备下礼品了吗?”
  司马煜道:“听说太后想在鸡鸣寺修金身罗汉塔。”立刻便有公主打断他,“小祖宗!”
  几个人往院里张望一眼,再看看庾秀,就有些尴尬。
  庾秀只不明所以。却也知道是与自己有关了,矜持着不动声色,心里却默默的记下了。
  元日朝贺,庾秀果然没有入宫。
  太后问起来,庾夫人只说,“丫头病了。”

    24少年初成(五)

  庾秀不是病了,她是闹别扭了。
  公主们那一日的眼神总是让她心里梗着。回家之后,她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去鸡鸣寺一探究竟。
  高僧们跟名士往来密切,世家贵妇们也常以礼佛之名出入佛寺。庾秀对寺庙并不陌生。便去央求她阿娘,带她去鸡鸣寺看看。
  她阿娘沉寂了半晌,只让她坐下,不声不响的剥了个橘子给她吃。
  她阿娘要直接说不行,庾秀还自在些。这么不紧不慢的思索着,摆明了有长话要说的姿态,庾秀反而不安起来了。
  就想,这鸡鸣寺里,果然有什么猫腻。
  少女情窦初开,自然有一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拼劲。与司马煜相关的事,她恨不能每一件都知道透彻了才好。虽忐忑着,却还是亲手给她阿娘斟一杯茶,端正的坐好。
  果然,她阿娘喝一口茶,便望着她,道,“有一件事,也该让你知道了。”
  当今皇上并不是太后亲生。他生母早逝,从小在太后膝下养大。读书、教养,都靠着太后看顾。连亲事也是太后替他定下的。当年他娶的,也就是当今皇后。
  皇后出身并不算寒微——南渡之前,她家虽没出什么高官名士,却也世代仕宦。可惜传到她这一辈上,就已经没了能当家的男人——所谓士族,以“仕”为先。再高的门第,三代没人当官,也只能任人欺负。
  家境所迫,皇后自小帮着祖母料理生计。她处事稳妥,在乡间素来都有明理、干练的美名。生得又美貌。因此太后给皇帝订这么一门亲,并不算很亏待他。只是想从皇后家里得到什么助力,也是不能了。
  太后给他定这么一门亲,含义不言自明。皇帝也没什么野心,跟皇后恩爱相守,平淡度日。
  太后只有一个亲生儿子,就是孝景皇帝。孝景皇帝早崩。膝下没有子女。庾林与司空王钦便扶立了孝康皇帝,孝康皇帝整日跟道士厮混,丹药吃多了,不两年就不明不白的仙逝了。
  孝康皇帝是有儿子的。皇位却并没有传下去。
  当中的曲折也难以一言道尽——孝康皇帝对庾林和王钦都很厌恶,死得又猝然,没留下什么遗诏。他一死,朝中该谁主政,庾林和王钦相持不下。就有人说,可令孝康皇后的父亲入朝。庾林则说该让庾明入朝。最后又改口,说国有外敌,不宜幼主当政。就拥立了当今皇上。长者在位,自然不用再争执辅政人选。
  于是当今皇上就即位了。
  看着公平,但皇帝无妻族、母族支持,又是太后抚养长大的,该仰仗谁不言自明。朝臣也都看得明白。庾林很快便总览朝政。
  皇帝和皇后成亲十年,只生过一个公主,还夭折了。因此议立皇后的时候,就有人说,庾林的女儿端庄贤淑,可以为后。
  皇帝没替皇后说一句话。
  不久之后,皇后便上表自请退避,离宫修道去了。
  庾秀的从姑入了宫,被立为皇后。皇帝对她说不上多宠爱,却很尊重。甚至她吃醋,埋怨皇帝内宠太多,皇帝也容忍了,此后只独宿在她宫里。
  但这位庾皇后却并不知足。
  “她是让情爱迷了心窍。”庾夫人就对庾秀说,“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容易做出自寻死路,连累家人的糊涂事。”
  皇帝当年确实没有替皇后说过一句话,但有件事却不说自明——他不是不能生,如今后宫不就接二连三有人有孕吗?他能生,却肯担不能生的名声,十年而无子。就足见他对皇后的情分了。
  庾皇后很敏锐,她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