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媳妇一下变得有点患得患失,有点举棋不定地问道:“那要不要把那祖传的图纸献给朝廷去?”
    原本听到传言,就有点心动。为了确保万一,胡恒新甚至出了这趟远门,去求证传言的真实性。
    现在有了确切消息,胡恒新在回来的路上已经考虑清楚了,因此他语气坚决地反问道:“为什么不献?祖上偷偷保存了这些图纸,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让它重见天日。再说这次朝廷是动真格的,打定了主意要重建大明水师。要是为此能拿到赏赐,不说伯爵,就是能进了那京师研究所,对我们家,对我们孩子,都有莫大的好处。”
    他媳妇听着他描绘可能换得的好处,想着以后的风光日子,想着以后不用为儿子的婚事发愁,那脸上的笑容,就抑制不住地冒了出来。
    胡家以前的日子还殷实,但因胡恒新屡次赶考不中,家境就渐渐败落了。随着儿子的长大,夫妻俩很是发愁,读书、取媳妇都要好多钱,不知道去哪里筹。
    前段日子听说了那些事情后,胡恒新左思右想,就向媳妇交代了祖传图纸的存在。
    两人一合计,就决定看看是否如传言所说,因为这将是他们改变家道,改变命运的机会。
    “去,守着门,不要让人进来。”胡恒新吩咐一声,然后从炕上站起来,看着媳妇站到那已上了门栓的房门处后,才转身走向衣柜。
    他整个人探进了衣柜,然后在里面捣鼓了半天,从一个夹层中抽出了一个卷轴。
    然后走回炕边,把卷轴的一端拧开,从中抽出了一卷纸,铺到了炕上。
    他媳妇站门那,伸着脖子往炕上看,可惜看不到。但她又不敢离开房门,就怕有人突然破门而入,把自家的宝贝抢走。
    胡恒新一张一张地翻看了一遍,看着发黄的图纸,轻轻发出了一声感叹:“两百多年了啊,终于要重见天日了。祖宗在天之灵,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天的话,也不枉冒此大险藏下这些图纸了。”
    他媳妇见他摊开了图纸,就在那边感慨,不由得有点急了,小声地催道:“孩子他爹,要没问题的话就赶紧收起来,收起来吧!”
    胡恒新得媳妇提醒,便不再感叹,重新卷起图纸,藏回卷轴中。
    两人重聚在炕头,低声合计了一番,决定不再耽搁,马上收拾东西前往京师。
    第二天,收拾了一些易携带的细软,一把铁将军锁门,然后带着老婆儿子,走了。
    熟人相问,就只答是去京师走亲戚。
    这一日,崇祯皇帝和钟进卫以及相关人员秘密商议定了交趾之事。由东厂牵头,锦衣卫为主力,抽调精锐厂卫,成立东厂和锦衣卫的联合办事处,前往海南和广西两地,开始着手推动商议好的计划。
    正当钟进卫和崇祯皇帝为此都松了口气时,宋应星忽然紧急求见。
    崇祯皇帝好奇之余,吩咐传见。
    宋应星一进文华殿,见到恩主中兴侯,也来不及招呼,就满脸通红,带着兴奋之色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民间有百姓进献永乐年间的宝船图纸,足足有六千料的宝船图纸!”
    钟进卫之前已经被郑芝龙普及过舰船知识,知道大明现在只有四百料的战船,大型船只的图纸早已失传。现在猛地听到说有六千料的宝船图纸,一时之间,竟然呆住了。
    崇祯皇帝也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盯着宋应星确认问道:“六千料宝船图纸?”
    “正是!”宋应星连连点头,然后从袖中拿出一个卷轴,双手呈上。
    一边的内侍马上就从宋应星手中接过卷轴,转呈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怀着一颗激动而又忐忑的心,从卷轴中抽出一卷图纸,铺开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第七百零二章 兵仗局的任务
    原来,崇祯皇帝打开图纸后,只看懂一张完整船型的图纸,其他那些图纸都看不懂。
    他抬起头来,看向宋应星道:“这图纸是否无误?”
    宋应星连忙回答道:“臣听献此图纸的百姓所说,他祖上乃南京龙江船厂的船匠头,因不忍图纸被毁,私自藏了一份下来。在嘉靖年间,因倭寇作乱,才迁到了大名府居住。这次见朝廷立志打造水师,才献了出来。”
    在宋应星说话的时候,图纸已经到了钟进卫手中。他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自己也看不懂,不由得道:“没想这些图纸这么难懂!”
    宋应星一听,笑着解释道:“每个匠人的习惯都不一样,因此这图纸的大部分内容,估计就只有献图之人才明白。”
    钟进卫听了,眉头一皱,吩咐宋应星道:“以后各研究所的所有度量单位,包括这图纸的设计等内容,都要规范起来。也就是说要统一,不能这个工匠的东西就只有他看得懂,明白么?”
    崇祯皇帝听了,知道钟进卫又在普及那标准件类似的概念,就也肯定道:“此事要重点来抓,绝对不能忽视。”
    “是,陛下。”宋应星答应一声。
    钟进卫还有疑问,他向宋应星确认道:“微伯,这六千料的大船真得存在?”
    “传说中是存在的。下官查了《龙江船厂志》与《南船记》,里面就有记载宝船的数据,确实是有六千料的。”宋应星看来是做过功课的,马上就有理有据地回答道。
    如果钟进卫在后世看过《郑和研究通讯》的话,便能清楚知道,后世也根据宋应星说得这两本书,加上从南京龙江船厂原址考古出土之十一米舵杆推算,以日本出土的明代中国船为比例合理估计一下,便能得出六千料的结论。
    这要换算成后世的单位,大约船长为七十米,排水量约为两千吨,载重量约为一千吨。
    而欧洲最大的帆船为“海上君王”号,在一六三七年建成,排水量也才只有一千五百吨。钟进卫在后来知道了这些后,不由得感慨,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让后人为自骄傲,也为自惭愧!
    但现在,离大明辉煌的航海年代,已过了两百多年,很多东西都泯灭在了历史之中。崇祯皇帝也和钟进卫一样,有所怀疑那么庞大的福船能否造出来。
    于是,崇祯皇帝召见了献图纸之人胡恒新,赞扬了一番后,便让他牵头先建一艏六千料的宝船出来。如果能成功,那么赏赐自然就不在话下。
    钟进卫从紫禁城出来,见天色还早,就拐去了兵仗局。
    一见到兵仗局掌印太监范俊,钟进卫就马上问道:“范公公,燧发枪要按时交货,否则影响了对虏战事可不好。”
    范俊听了一笑,一边引领钟进卫入内,一边回道:“侯爷放心,皇上早有圣旨传下,令咱家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咱家已从大明各地调集了许多铁匠、枪炮匠过来。现在打造燧发枪的作坊规模,比起以前是翻了三倍有余。”
    钟进卫听得连连点头道:“不错,范公公有心了。”
    说实话,燧发枪现在还是以前的工艺,由铁匠打造熟铁而成。这次比原定计划多要了一万枝燧发枪,钟进卫还真当心兵仗局交不了货,或者交了货,但质量不过关。
    现在听范俊说已扩大了三倍多的规模在打造燧发枪,心里就放心了不少。
    他在范俊的陪同下,参观了燧发枪作坊。见到了无数的匠人都在全力打造燧发枪,一颗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参观完之后,两人在兵仗局待客厅坐下喝茶。
    “范公公,以后大明所有军队都将装备火器,这燧发枪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你还得想办法改进这燧发枪的生产工艺才行。”钟进卫提醒范俊道。
    范俊对此早已有所预料,钟进卫这么一说,他还是一下苦了脸,又带着一丝希望问道:“中兴侯,您有什么想法,指点下咱家吧!”
    钟进卫就是有些想法,才会如此说。现在听范俊相问,就提醒他道:“具体的我也没有,就是给公公提个醒,有些人力可以用水力来代替。你可以去参观下水泥厂和玻璃厂,那边就有用上水力的。”
    他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也可以请教下工部尚书徐光启徐大人,他有一些利用水力的经验。再就是研究院院长,微伯宋应星,他也见识过不少水力的应用,你们合计合计,说不定会有所收获的。”
    为了给范俊多点压力,钟进卫就再说道:“燧发枪是不怕多的,大明用不完,就可以卖给周边国家,利润是很高的。你不用怀疑,朝廷已经决定要卖军火的,你把造枪的速度早日提上来,就能早日替皇上赚钱。”
    范俊顿时感觉压力山大,心中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改进燧发枪的生产工艺。
    “每次与侯爷交谈,就会有一份收获。侯爷的学识,真是没得说的!”范俊举着大拇指,一个马屁拍了过去。
    钟进卫听了,脸上忽然出现了一种古怪的笑容,让范俊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一声不好。
    果然,中兴侯就开口提要求了:“范公公有空也可以研究下后膛装填弹药的燧发枪,看能不能搞出来。”
    范俊听得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才道:“侯爷,这,这怎么可能?”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告诉你,这一定是可以的,而且将来的趋势,也是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如果你能打造出这种后膛的燧发枪,功劳大大的!”钟进卫一边说一边还学着范俊刚才的样子,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真要说功劳的话,范俊其实已经有不少了。但人心总是不足的,再多的功劳也不会嫌多。他一直没有往上升迁,找着理由长期占着兵仗局掌印太监的位置,就是因为这个位置好立功,他能继续立功。
    和钟进卫打了那么久的交道,他也知道中兴侯从不骗他。因此,范俊稍微犹豫了一会后,便答应了下来,准备调拨一部分最有经验的枪匠来研究中兴侯提出的这个要求。

第七百零三章 水泥路成
    崇祯四年七月中旬,大明第一条水泥官道修建完毕。
    喜讯传到京师,在钟进卫的怂恿之下,崇祯皇帝决定亲自前往京师城外水泥官道的起点,进行落成仪式的剪彩。
    这一天的凌晨,京师百姓就早早起床,候在城门处等着开门去看落成仪式。
    “大哥,你怎么也来了?”壮汉的身高,让他发现了不远处的商贾身影。
    但因为人太多,吵吵闹闹地,那商贾并没有听到壮汉的问话。
    于是,壮汉转头对身边的矮个子道:“跟上我,找大哥去。”
    说完,他便利用身体的优势,硬是挤到了商贾的身边。
    “咦,你们两个也来了啊!”商贾看到壮汉和矮个子,就惊奇地问道。
    “是啊,找个好位置瞻仰下皇上的真容。”壮汉笑着道。
    商贾一听,露出鄙视的眼神看着他道:“怕是想看看如何收费吧,当初你们可是买了不少修路基金的。”
    矮个子在边上听了,笑着道:“都有,都有。皇上要看,水泥路也要参观。大哥,你也一样吧?”
    谁知商贾却是摇摇头道:“主要不是为这个。今年的皮货实在是抢手,蒙古人都发了。我东家让我运几车货物去张家口,赚那些蒙古人的银子去。”
    壮汉听了,纠正他道:“大哥,以后该说赚钞票了,现在京师都流行这叫法!”
    商贾听了一笑道:“以前你还生怕这大明九思宝钞有问题呢,现在怎么就改口得这么快。”
    壮汉伸手挠了下自己的后脑勺,微微有点不好意思地道:“那是当初,还不是因为有那通行宝钞的前例。可现在九思宝钞已经流行开了,有朝廷皇家银行可以随时兑换的银两做保证。不瞒大哥,我和二哥的店现在都只要九思宝钞了,现银和铜钱一概不要,实在太麻烦了!”
    这纸钞的好处,用了都说好。既然不存在贬值的问题,谁又还会去用麻烦地要死的金属货币。
    商贾理解地笑了笑道:“蒙古人都已经用上九思宝钞了,我刚才也只是顺口了,才说了赚银子去。”
    像商贾这种做大生意的,特别又是做贸易的,更是觉得纸钞方便。因此他早就用了纸钞来交易了,只是常年累月的习惯问题,还会用上银子的称呼。
    “大哥,你东家是贵人。那你这次去张家口,这水泥路收你钱不?”矮个子见到有机会,就问商贾道。
    商贾摇摇头,凑近矮个子,低声道:“你以为皇上亲自来搞这落成仪式,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矮个子好奇地问道。
    壮汉也低着头,把脑袋凑了过去,方便听得清楚点。
    “就是为了告诫大明的官员,不要以权谋私。你们可别忘记了,以前的驿站,被那些当官的当自家开的旅店一样用。”
    商贾说到这里,又补充道:“朝廷上已经发了严旨,会有都察院专门盯着这块内容,谁要再有这种占小便宜的事情发生,可以前去举报处举报。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