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龙吟-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瑞麟点首,抬腕伸入怀中取出那颗黯淡昏黄的珠子,走近老叟身前,伸手一递。
  老者如获异宝接过,神态非常激动,道:
  “年轻人如此诚实,难得之极,你知这颗珠子对老朽终生隐痛有关,老朽当有以答报。”
  南瑞麟摇摇头道:
  “此珠本非小子之物,物归原主,理所当然,何敢望报。”
  老叟不禁怔了一怔,道:
  “你真的不望报么?”说时又自言自语道:
  “不行,受人点水之恩,那有不涌泉相报之理。”忽地睁眼问道:
  “你可知老朽是何人?”
  南瑞麟答道:
  “听方才彩衣教匪徒之言,想必老先生就是经纬居士。”
  老叟道:
  “不错,老朽正是经纬居士,你可知老朽虽受铁氏双怪礼邀,但迟迟观望不去之故么?”
  南瑞麟迟疑了一下,答道:
  “老先生高山量行,雪中白鹤,怎会受铁氏双怪笼络,有沾白壁。”
  经纬居士长叹一声道:
  “你此说固然有理,但老朽与铁氏双怪早年谊属同门,后来另投师门,分道扬镖,然而原师突遭横死,这个疑团一直未能破解,当年老朽还有一个师妹,在原师未死时,因细故反目拂袖别去,老朽为此心丧数十年,这颗明珠就是她所有,风闻她已来汴梁,老朽每日访觅,却是丝毫线索未得,她或可知道原师遭何人毒手,故而在此留连。”
  南瑞麟听出经纬居士话意,微笑道:
  “老先生你可是疑心令师为铁氏双怪所弑?”
  经纬居士还未答言, 一条白影急闪,掠入鼓楼,立在鼓架之下,隐隐瞧出是一妇人,白色罗衣在风中急剧瑟瑟摇晃着,面蒙一块黑巾,露出双眼, 一瞬不瞬逼视在两人面上。
  这妇人宛如幽灵般,飘然而至,却是一言不发。南瑞麟心中大感奇怪。
  经纬居士目睹来人,陡现惊喜之色,道:
  “贤妹,别来无恙,愚兄找得你好苦。”
  那妇人发出一声冷峭的笑音,道:
  “你别在我面前花言巧语,找我做甚,你还是回到媚娘身旁岂不是好!”那声音珠圆玉润,宛如黄莺簧鸣。
  经纬居士摇首叹息道:
  “不料贤妹竟误听铁氏双怪中伤之语,数十年念怒难释,那有媚娘此人,贤妹既不查明,竟一怒诀别而去,贤妹伤心隐遁世外不复再出,愚兄纵想分辩也不可能。”
  只见那妇人眸光闪了闪,道:
  “铁氏双怪为何中伤你,你说话太也无稽,虽然铁氏双怪与小妹不睦,离间你我,他们又有何好处?”
  经纬居士冷笑道:
  “自贤妹走后,先师无故身死,愚兄心中颇为疑惑,然而先师乃是女身,怎可检视全身,铁氏双怪推称走火入魔所致,草草成殓,声称另投师门而去。”
  那妇人突然尖叫一声,捷如鬼魅般倏然而至,立在经纬居士身前问道:
  “果然有此事么?”
  经纬居士点点头不语。那妇人又急急问道:“师父死后,你可有得见一本‘三玄秘录’么?”
  经纬居士嘴皮动了动,只唉声长叹了一口气,摇首说:
  “未曾得见什么‘三玄秘录’,贤妹不说,愚兄迄今还是如在鼓中。”
  那妇人抬腕向面上一扯,露出面目,轻叹了一声道:
  “这样说来,真是铁氏双怪暗害师父的了,这‘三玄秘录’只限女身以童贞之体方可修练,师父看出你我之间……”
  说至此,略现羞涩之意,道:
  “故而不加传授,小妹心怀念怨,无意漏入铁氏双怪耳中,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师父或系种祸于此。”
  南瑞麟瞧出这妇人宛若四旬年岁,明眸皓齿,异常清丽,当年定是绝色丽人,不禁注目久之。
  这妇人发现南瑞麟在凝目瞧她,不由面泛薄愠。
  经纬居士忙道:
  “贤妹,愚兄替你引见一位志诚敦厚的小友。”说时向南瑞麟以目示意。
  南瑞麟当即会意,躬身施礼道:
  “晚辈南瑞麟参见老前辈。”
  这妇人打量了南瑞麟两眼,只觉他气秀神清,神采俊逸,如经纬居士年轻时一模一样,不禁有感于胸,默然无语。
  经纬居士知她有所感触,趁机伸手托着那颗昏黯无光珍珠,道:
  “贤妹,你瞧此珠随在身旁,数十年形影不离,静坐落寞时,摩娑久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情难以自已。”
  那妇人目睹此珠,眼中神色却复杂得难以形容,似伤感,又似惊喜,半晌才微微笑道:
  “人老珠黄,可以弃矣!”
  经纬居士正色道:
  “贤妹此言差矣!愚兄是何等人,所以留此珠, 一来是可表明此情不渝,再则有触物思情,怀人之意。”
  只见那白衣妇人星眸中流下两行珠泪,显然是芳心感动已极。
  这时经纬居士忽向南瑞麟笑道:
  “小友你别笑我们老不正经,人世中所见所闻都属虚假,—惟有一‘情’字却属纯真,这位老前辈就是老朽阔别已久,梦寐难忘的师妹卫如珠。”
  卫如珠忽破涕为笑道:
  “你还是如此贫口薄舌,别令他笑话了。走,我们去天王谷中,看看铁氏双怪有何话说。”
  南瑞麟一时不知怎样说好,怔在那里,做声不得。
  经纬居土道:
  “慢来,如今天王谷弥漫杀机,我们怎可涉身这是非之中,不如等他们双方拼搏了筋疲力绝时,我们再现身也不迟。”
  南瑞麟听出经纬居士欲取渔翁之利,不由愤形于色道:
  “老先生难道不以天下武林苍生为念么?”
  经纬居士不由一怔,登时哈哈大笑道:
  “依你,依你,贤妹,我们走。”
  走字出口,双双联臂飞起,疾如电旋星射,穿出鼓楼外,眨眼,掠入漫天风沙中不见。
  南瑞麟目送两人去后,不由忖道:
  “人非太上,岂能忘情,想他们阔别数十年,经纬居士还是痴恋勿忘,可谓金石坚盟,铿然有气,诚然难能。”
  他呆立了一阵,转念此行任务已了,正待离去,忽闻风沙漫漫中数声异啸传来,凄厉刺耳,心中一惊,只见七八条人影掠入鼓楼中。
  七八人都是神色狞恶,不声不语注视在南瑞麟脸上,眼光阴冷,在这风沙黑夜中,令人有说不出恐怖之感。
  为首一人吐出冰冷话音道:
  “你是谁?可看见经纬老鬼么?”
  南瑞麟冷然一笑,沉声道:
  “你们又是谁?什么经纬老鬼,恕我不知,难以相告。”
  那人目泛凶光,阴恻恻地怪笑一声,口中喝道:
  “不知死活的小鬼。”倏然欺身出掌,向南瑞麟胸前打来,两丈距离, 一晃即至,诡疾异常。
  南瑞麟见这人一掌劈来,晃动扇形掌影,看似平凡,骨子里却玄奥无比,只要出式封架,他即见式变招,陷入受制之机,他那里会上他的当,直待来掌攻到胸前之际,身形一侧,左手五指迅疾无伦地攫在那人腕脉穴上, 一拧一带。
  那人不禁哼了一声,身不由主地一旋转,南瑞麟右掌忽出,
  一掌劈在后胸上,叭的一声,栽在盈寸黄沙中,张嘴喷出一口鲜血。
  这种凌厉迅快的身手,令所来匪徒同时震住。
  南瑞麟冷笑道:
  “在下并未开罪你等,为何猝施毒手。”
  其中一人忽然大喝道:
  “咱们将这小辈碎尸万段。”一时纷纷兵刃亮出,环身甩劈涌至。
  南瑞麟暗哼一声,不退反进,欺身探手,他那“禹龟洛行四十五步”何等诡疾, 一晃眼, 一柄长剑被夺在他的手中,迅快的飞抡而出,左肘横撞。
  只听得惨噑声起,两匪被他一式“猿鹤坠枝”劈成斜切藕般,首级连肩削下,血光迸现,喷了一地,连着一声闷哼,左肘飞撞在一匪“章门穴”上,翻身倒地,痛得昏死过去。
  南瑞麟神威大发,剑起飙飞,电轮芒弧,剑尖散出数十点寒星。
  所来八人都是彩衣教下佼佼不群者,功力均异乎寻常,但南瑞麟方才见经纬居士对敌天罡地煞双星时,悟出武功奥蕴:
  “凝神静虑,幻念不生。以静制动,以拙制巧。唯一化数,寡可敌众。九九归一,所向披靡。”
  南瑞麟将八人来试练,他们怎禁受得起,剑法似缓实速,渐渐将所余下四匪,圈入一团光华之中。
  剑圈愈缩愈小,四匪招到半途,均被剑透潜力逼回,目现惊悸恐骇之色。
  突然,南瑞麟剑身疾震, 一匪登时被剑点透胸坎,惨噑一声,颓然倒地。
  说时迟,那时快,那南瑞麟长剑疾震之势未衰,两朵寒星分点在两匪“乳中穴”上,无声倒地死去。
  只剩一匪惊得魂飞天外,奋力双足一踹,斜窜出剑圈,身形欲向鼓楼之下扑去。
  那知剑光飞削而到,竟将那匪一双膝腿削落。
  只见这匪曳出两股如泉涌出的鲜血,栽向那高可数丈鼓楼之下,那噑叫之声凄厉,惨不忍闻,在这风狂黑夜中,益增恐怖。
  南瑞麟见楼面两匪尚未死去,补上两剑,长吁了一口气,将剑抛弃,闪电穿出楼外,落向街心疾驰离去。
  月落星沉,萧瑟秋风劲吹如狂,沙沙一片嚣潮,除此以外,汴梁似葬在沉寂若死中,连醮楼更鼓,击拆巡夜均杏然无闻……
  口 口 口
  繁塔之顶层,南瑞麟在内和衣假寐,苦候袁秋霞等人。
  时已申正,南瑞麟忽然立起,探首塔外,两眼飞快凝视,面上现出急燥不宁之色。
  狂风比昨日犹劲,黄尘逐天飞涌,那傍西的秋阳只似一圈黄晕,树干弯腰垂首,凋叶离枝,漫天漩转,郊野无人,景色不胜荒凉。
  突然,只见远处风砂中挟着一条婀娜身影疾驰而来,南瑞麟已瞧出那是袁秋霞,急从塔顶电泻而下,迎上前去,见袁秋霞云鬓蓬散,罗衣血迹斑斑,南瑞麟只道她受了伤, 一把抱住,道:
  “霞姐,你伤着了没有?”
  袁秋霞香喘频频,娇靥绯红,嫣然一笑道:
  “没有,我们快赴嵩山吧,他们已随梧叶上人慈云大师赶去少林。”
  南瑞麟惊诧道:
  “怎么他们两位大师尚未离开汴梁?”
  袁秋霞娇叹道:
  “如非他们两位老人家相助,我们悉数被彩衣教所害,邙山三子身负重伤,故须扶往少林救治。别唠叨了,我们走吧!”说着娇躯挣开他环抱双臂。
  南瑞麟怔得一怔,摇首道:
  “恐违恩师严谕。”
  袁秋霞大发娇叹,狠狠槌了他一拳,道:
  “痴子,令师与黄海三叟及正派高人群集天王谷,不赶去我们瞧不上热闹了。”一把拉着南瑞麟驰去。
  途中,南瑞麟问道:
  “黑白双魅现在何处,怎会铁令符他们也不要了么?”
  袁秋霞轻笑一声道:
  “人都死了,铁令符又有何用?”
  南瑞麟半天做声不得, 一劲飞驰,忽然发觉玉螭剑不在袁秋霞身上,大惊道:
  “袁姊,玉螭剑呢?”
  袁秋霞回眸一笑,慢吞吞说道: “慈云大师借去了,不行么?”
  南瑞麟知慈云大师借剑必有缘故,也不再问,展开上乘轻功向洛阳奔去。
  秋云逸飞,灰尘漫漫,衰草逐天,暮霭苍茫。两人身形,愈远愈小,不可瞥见……
  口 口 口 口
  中岳嵩山,位登封县北,高二千二百四十公尺,雄杰尊严,为中原第一名山,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峰,西曰少室峰,松杉满谷,清流潺潺,深岩大壑,景至幽丽。
  少室北麓有少林寺,为北魏时达摩潜修之所。环寺松柏阴森,置身其间,但觉风涛入目,心脾为之一清,松杉摇晃,隐隐可瞥见红墙碧瓦,庄殿崇阁。
  这日,晴空一碧,万里无云,长风送雁,松柏长青外,衰草黄叶触目逐天,显得秋意已深。
  忽地寺钟响亮,播荡山谷,回旋嗡嗡不绝,松杉之间,飞掠出十数条人影,宽大僧袍迎风飘晃,身形电疾,往北扑去,隐现于峰谷之间。
  跟着环寺四周,刀光闪闪,僧众迤逦而出,分驻暗处,如迎大敌。
  残阳淡霞,西风影里,有两银须飘飘老僧及一中年书生,各扶着一具道人,步法轻捷,飞云电闪,扑奔少林寺而去。
  这三人正是梧叶上人慈云大师及笑面书生祝效虞,为着邙山三子身受绝毒掌伤,非少林“琼酥金丹”不治, 一路急急赶来少室, 一踏入松林,喝叱声出,四条人影扑出,刀光放风迎头劈下。
  慈云大师单袖一拂,道:
  “休得莽撞,是老衲。”
  一拂之势,登时把扑来四僧震开,其中有一黑面魁梧僧人忙柱杖躬身合什,道:
  “原来二位长老到了,恕徒孙等卤莾出手。”其余三僧均躬身施礼。
  慈云大师望了他一眼,说道:
  “通悟,戒备如此森严,莫非彩衣教骚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