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丫,我确实没有偷吃。以后,你作为二姐,也不许偷吃,要照顾好妹妹们,自家姐妹,不许动心眼耍滑。”麦香也正色说道。
麦香可不想惯着麦黄的毛病,虽然她对这个家没多少感情,可好歹借了这个身体,以后她走了,还指着麦黄管好这个家呢,所以,她必须把麦黄调教好。
麦黄听了有些下不来台,眼圈红了,噘着嘴生气了。
“二姐,我不吃,给你吃吧。”麦青懂事地把自己的半个油炸糕递给麦黄。
“二丫,我的话可能有些重了,但是我是为这个家好,妹妹们还小,娘肚子里又有一个,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能省点是点。我这一病,家里的事情都是你主动帮着做,也知道心疼娘和大姐,大姐觉得你懂事了。但是大姐不喜欢你像娘和婶婶们那样,那些心眼不许用到自家姐妹身上。你放心,大姐保证不会这样做,你能保证吗?”麦香用手围住了麦黄,她必须把麦黄的毛病改过来。
“知道了,我比你还心疼娘呢。”麦黄虽然依旧噘嘴,但是脸色和缓了些。
“好了,我们吃糕吧。”麦香松了口气。
叶大福手里的糕到底没舍得都吃了,只是尝了一小块,仍旧包了起来,说是要给赵氏留着晚上饿肚子了才吃。
“孩子他爹,麦香,你们的饭还留着呢,快去吃吧。”赵氏忽然想起两人没有吃饭,这点东西也就解解馋,哪里能经饱?
麦香吃过饭回来,赵氏正在做针线活,已经过了正月,可以动针了,家里的几条裤子又都破了,麦黄手里拿着把剪子正在拆一条实在破得不像样的裤子。
“你爹呢?”赵氏见只有麦香一个人回来,问了一句。
“爷爷和嬷嬷留他说话呢。”
赵氏听了忙问:“你没听听是什么事情?”
“没有。”麦香一听这个赵氏也是个不会教孩子的,哪有当娘的教孩子偷听长辈们说话的?
赵氏可不这么想,她觉得麦香不机灵,这方面比麦黄差多了。看了正在低头干活的麦黄,赵氏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麦香,你来缝一下,九凤说已经教你拿针了,要多练练,针脚平整了,你嬷嬷才会教你绣花,你学会了也好教教麦黄。”
赵氏吃够了不会绣花的苦,一大冬天半个子也挣不到,所以,绝对不能再让麦香几个重复她的老路。
麦香听了只得接过来,她虽然没有做过针线活,但是小时候看过奶奶缝过东西,理论上觉得应该不会太难。
可是真的当她拿起裤子,沿着赵氏的针脚缝下去,才知道这事不是这么容易,针脚歪歪扭扭、长短不一的不说,还把裤腿给缝死了,前后片都缝一起了。
麦香偷偷地看了一眼,见大家没有注意她,麦黄拆完了裤子,正和麦青、麦绿在玩抓石子,赵氏在纳鞋底。麦香偷偷地拿剪子拆了重做,反反复复的,总算补好了一条裤子。
缝补这活就是一个熟练工,叶萌毕竟是二十岁的成人,接受能力肯定比不到九周岁的麦香要强得多。
缝完裤子,麦香松了一口气,又过了一关,天天这么提心吊胆的,这滋味还真不好受。
“娘,我去躺一会了,今天走这么远的路,我有些累着了。”麦香突然想到自己的银钱还没有藏好,几十个铜板在自己的袜子里,很容易被发现的。
“去吧,去吧。”赵氏看在那二十几文钱的份上,脸上温和多了。
麦香回到自己的炕上,转了一圈,也没有个好地方,炕席下肯定是不安全的,麦黄这么精明,很容易就会翻出来。
炕上倒是有一个箱子,是装这四姐妹的衣服,可是,也不是麦香一个人的。
麦香的视线突然停在了窗台上,窗台上有不少碎砖,估计是当时没有钱,随便找了几块碎砖来砌窗台,时间长了,这碎砖也松动了,麦香很轻易就打开了一块碎砖,底下正好是一个小洞,藏银钱再合适不过了。
麦香做好这些刚躺下,叶大福进来了,脸色不是很好。
麦香装着睡着了,叶大福看了她一眼,便进了里头的房间。
“孩子他爹,怎么了?”赵氏见叶大福坐下来唉声叹气的,忙问道。
“爹娘问我什么时候能进山,想挣点银子给五福说门亲事,马上就开春了,爹还想多佃几亩地种,家里要添人了,粮食总不够吃。”
“可是这冰天雪地的,山上的积雪肯定没有化,怎么进山?”
“不进深山,就去半山腰那边转转,二福、三福也去,爹娘的意思,哪怕抓几只兔子,也好过在家里闲着。”
赵氏一听这话,也没法驳回,五福也确实到年龄说亲了。
“明天二月二,我带孩子们回娘家住一天,二弟妹三弟妹也要回娘家,不能明天就上山吧?”
“明天不去,明天我跟你们一起走,去赶镇里的龙王庙会,后天去山上。”
麦香在另一间屋子里听说了,心里又跟长了草似的,这赵氏的娘家,自己去了会不会露陷啊?还有,这二月二怎么是回娘家的日子?
顿了顿,叶大福又说:“你娘家日子也不好过,要不,你就别带着麦香麦黄去了,你娘家大嫂,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理她呢,二月二回娘家是老一辈就传下来的规矩,偏到了我这不成?我一年也不过回这一趟家,能吃了多少东西?我还想跟我那几个姐妹团聚团聚。”
麦香一听,这老赵家的人丁敢情也不少,听起来,只怕这老赵家的日子比这叶家还艰难,麦香叹口气,也不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叶大福听了也不好再劝什么,从墙角抽出麦秸来,开始编小篮子。
第十章、拜访邻居
晚饭时,一大家子都坐了炕上,刘氏看了一眼这三个儿媳,问:“明天你们回娘家怎么走?”
“我去赶赶镇里的庙会,看看能不能卖出几双草鞋,顺便送孩子她娘到村口。”叶大福先说。
“大丫几个呢?”
“都带着呢。”赵氏忙说。
刘氏听了看着钱氏,钱氏也忙说:“我跟孩子他爹一起带着麦种麦粒走,住两天,孩子他姥姥想外孙了。”
孙氏不等刘氏问,也说道:“我娘家兄弟会赶驴车来接我们的,我娘说了,让我们在家里多住两天。”
叶大福听了这话,看向刘氏,本来是说好三兄弟一起去山上的,怎么这会他们都要回岳家住几天?
刘氏这会也有些为难,这两个儿子一年到头,也只有两次机会能陪媳妇去老丈人家串个门,家里还能省点粮食,他们也能吃顿饱饭,她一个当娘的怎么好忍心剥夺他们的权利?
可是往常二福三福都是当天送媳妇去当天回的,怎么这次还要住上了?难道是知道要出门上山了?
“算了,就让他们住几天吧。”叶铁柱说了句话。
因为他知道两个儿子也住不长,谁家也没有富余的粮食多养几个人,钱家、孙家的条件好一些,也不过是勉强能吃饱饭而已,也强不到哪里去。不然的话,大年初二孩子们去姥姥家拜年,也不见谁家留孩子们住几天,不就是怕正月初二住了二月二还得和闺女一块回来住吗?
麦香这才知道,当地的规矩,出嫁的闺女正月不能住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拜了年都是当天就回,在二月二这天才是接姑奶奶回娘家的日子,条件好的能在娘家住上半个月呢。
“那就这样吧,明天大家都早些起,吃过饭,你们也好赶路。”刘氏见老头发话了,也不寻思了。
第二天一早,麦香还没起来呢,叶大福拎了个破旧的小灯笼进来了,站在炕上,一边对着房梁照,一边口里喊着:“二月二,照房粱,蝎子蜈蚣无处藏。”
麦香也不敢笑,知道这个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她肯定不是第一次见,只能在一旁看着,她还想知道,这二月二都有些什么习俗。
果然,叶大福刚走,麦黄坐了起来,仰起脖子一本正经地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麦香刚要开口笑出声,突然想起来,昨日临睡前,赵氏还叮嘱自己今天起床别忘了喊一句这个,所以麦香收了笑,见麦黄正看着自己,忙也装作一本正经,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姐妹两个起床后,给麦青、麦绿穿好衣服,出了房门,麦香发现家里的几个大人都起来了。
大福挑了一担水桶出门,五福用簸箕装了一簸箕的柴灰,跟着大福一路从井边回来,柴灰撒了一条蜿蜒的曲线,进了厨房,绕着水缸还撒了一圈,麦香听五福说,这叫“引龙回”。
“墙角别忘了也撒上些。”刘氏提醒五福说。
“知道了,娘,我又不是第一次做。”五福在墙角撒完柴灰,在院子中间也用柴灰围了一个圈,刘氏往圈里扔了些五谷杂粮。
赵氏、钱氏、孙氏几个则都在灶房忙着,麦香进了灶房,见孙氏居然在擀面,钱氏在烙饼,有些稀奇了,今天居然能有白面吃。
“去去,今天不用你们几个小的帮忙,都出去吧。”孙氏见麦香几个一进来,老二家的两个小子也进来了,流着哈喇子看着钱氏从锅里拿出的大饼,心里不禁一阵厌烦。
麦香见了孙氏的表情,忙带着自家几个离开,这时,刘氏用笸箩端了十来个鸡蛋,另外还有一个篮子,里面装了小碟驴打滚,一小碟猪头肉,对麦香说:“大丫,你跟我去一趟隔壁。”
麦香一听忙接过刘氏手里的篮子,她早就对隔壁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能有阔亲戚还住到这乡下穷地方来,明明是喊他夫子却又会看病,对了,人家还是麦香的救命恩人呢。
隔壁的院墙也只有半人多高,麦香进去一看,院子倒不小,可是给人的感觉很荒凉,东边的两间厢房,似乎很久没有住人了,门窗都破烂不堪,好像要随时倒塌下来。
院子里什么家禽、家畜都没有,冷冷清清的,
三间正房的大门上挂着一个枣红色的厚帘子,令这屋子看起来还有几分人气。
“有人在吗?”刘氏先喊了一声。
不一会,一个大肚子的女人掀开门帘子,看见刘氏,忙堆满笑,说:“是隔壁婶子啊,快屋里坐。”
麦香跟着刘氏进了屋,进屋就是一个灶台,一个碗柜,一个大水缸,好像也别无他物。
两边的房门上都挂了厚厚的门帘,女人把人领到了东边的屋子,屋子里也是一个大炕,炕上铺了两个半旧的坐蓐,屋子里的陈设也很简朴,比麦香家里强不了多少。
不过麦香见炕桌上的笸箩里放着针线活,是一套婴儿的细棉布新衣服,觉得这家的条件应该比自己家还是强一些。
因为赵氏可没有钱买细棉布给肚子里的孩子做新衣服,只是把麦绿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缝补了几下,据说也是麦香小时候穿过的。
还有一样东西,也是麦香在叶家没有见过的,那就是书籍,这家人家炕尾的箱子上堆了不少书籍。炕头上还摆着一册半卷开的书籍,像是手抄本。
“愣着做啥,还不快叫婶子好。”刘氏见麦香光顾打量房子,连人都没招呼一声,赶紧推了她一把。
“婶子好。”
麦香这会看向了对方,这女人已经不年轻了,看起来至少有三十五六岁,不过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性格一看就是温柔和善,皮肤白净细嫩,年轻时应该也算一个美人了。当然,就是现在看起来,也比赵氏、钱氏孙氏等一干人都强多了。
因为对方虽然看起来家境不富裕,但是肯定没有下过地干过农活,另外,对方的修养和气质看起来也绝非乡下妇人。
“你就是大丫?全好了?”对方拉起麦香的手看了看。
“可不全好了,多谢你家夫子了,他没在家呢?”刘氏问。
“没,出去见个朋友去了,婶子快坐下说话吧。”
“不了,家里还有活计。也没什么好东西,今天是二月二,我们这地方讲究吃驴打滚和猪头肉,我知道你一个大肚子也不方便,正好家里有这两样,给你送点来了,另外,这几个鸡蛋,给你补补身子,也别嫌少。”
“婶子说的哪里话,多谢婶子费心想着都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嫌少?再坐坐吧。”
“不了,家里几个儿媳都要回娘家,得空了再来看你,你有空了,也别时常躲在屋子里,如今天暖和了,也可以出去走走,去我们家串个门。”
“好,我也正想哪天找婶子说说话,听说婶子生过的孩子多,婶子生孩子的经验肯定丰富。我这心里也没有底,年岁这么大了,好容易才又怀上这么一个,只盼着能平平安安地生下他,我就念佛了。”
刘氏一听这话,仔细看了看女人的肚子,笑着说:“别嫌我多嘴,我瞧着你这胎像个小子。你放心,咱们两家住这么近,你家夫子又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