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行三国-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也不甘示弱的盯着袁绍回道:“盟主这是何意?我孙坚及麾下将军浴血疆场,全是为国为名。到现在,我就想让我麾下将士能有个善终而已,从头到尾,我可没有跟盟主你争过一点功劳吧。
    盟主何必如此步步紧逼,我孙坚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提出就是,反正大家都在,正好都可以评评理。难不成就以为我违抗了盟主的命令去追击董卓,所以盟主就要给我定这么个罪名不成。”
    听到孙坚这么狡辩,袁绍也一下子气疯了:“好,好啊你,好你个孙坚,到现在还这么嘴硬,难道非得要我把你捡到玉玺的事情说出来不成,孙坚你究竟是何居心,自己获得了玉玺,就要私藏不成。”
    众人这下子算是热闹了,袁绍这么一说,直接接像点燃了火药桶一般,帐中众人都炸开锅了。、
    但是,这时候,孙坚却明白,袁绍肯定是拿不出什么证据,所以,只要他矢口否认,袁绍就不能怎么样,若是自己承认了,恐怕在场众人有不少人都不会放过自己。
    看着众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自己,孙坚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袁绍啊袁绍,我孙坚不过是抢了你的风头,然后又违抗了你不准追击董卓的命令而已,是不是看我兵力少就觉得我好欺负,哈哈哈,袁本初,你也就这点胆吗?
    我孙文台敢对天发誓,若是我私藏玉玺的话,我必将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这总可以了吧,袁本初,我劝你做人收敛点,想给我安罪名,拿出点证据来啊。”
    袁绍眯起眼睛盯着孙坚,这时候,看着孙坚还是这么狡辩,袁绍都恨不得直接就上来掐死他。
    “好,孙文台,你要证据是吧。我就给你证据,让你心服口服的将玉玺交出来。”袁绍说完又对身后一名亲兵打扮的人说道:“胡亮,你过来,你告诉大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亲兵上前摘下帽子后,孙坚一眼就认出这人是自己的一个手下,当日得到玉玺的时候,这人也在场。
    这时,孙坚心里明白,绝对不能让这人把话说出口。
    当即,孙坚立马拔刀出鞘朝这人看去,口中更是怒吼道:“好你哥叛徒,上次行刺我不成,现在又到盟主那里诬陷我,看我今日不斩杀了你。”
    说时迟,那时快,袁绍也立马拔剑出鞘正好就当初了孙坚。不过,袁绍又怎么会是孙坚的对手,只不过他是盟主,孙坚是不能伤害他的,否则,孙坚还真可能走不出这个大帐。
    看着孙坚还有杀人的意思,袁绍怒道:“够了,孙文台,还想自我面前杀人吗?这人是你的部下把,他当初就看到你捡到了玉玺,你还想杀人灭口不成。
    也罢,今日只要你交出玉玺,我可以不与你计较,但是,今日你若是还是这么胡搅蛮缠的话,休怪我无情了。”
    孙坚听了不仅不罢手,反而怒笑道:“好你个袁本初,找了这么个人就想诬陷我。
    哈哈,你也太小瞧我孙坚了。此人因为强奸民女,被我处以重罚,当初要不是别人求情,我已经将他给砍头了。
    本来,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我就放过了他,我也以为他会改过自新,谁知道此人人面兽心,竟然在战场上偷袭我,我这病,就是因为他而落下的。
    今日看见他正好,我正好为民除害,你休要拦着我,否则,别怪我孙坚翻脸不认人。”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其余诸侯又立马上前劝架。
    有的全孙坚交出玉玺就没事,大家息事宁人,有的劝袁绍查清楚再说,不要冤枉了好人,再怎么说,孙坚这种毒誓都发了,他肯定是没有拿玉玺。
    但是,有三批人却没有参与劝架,这第一,就是曹操,第二,就是袁术,至于第三嘛,当然就是公孙父子。
    看着袁绍跟孙坚还在大眼瞪小眼,曹操只得提高嗓门吼道:“盟主,你若是真的只有这么个人证恐怕也不行吧,孙坚将军可是有功于国,怎么说也不能轻易定罪,要是盟主有其他证据不妨拿出来。”
    众人也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袁术的心里却闪过好多想法。
    如果孙坚真的得到了玉玺那孙坚就不能拿出来。因为孙坚是他的部下,而且还在他的地盘上混,所以,只要孙坚将玉玺带回去的话,袁术就有办法将玉玺弄到手。
    若是孙坚现在将玉玺拿出来的话,袁术知道,他时肯定没有份的,搞不好还会被人诬陷跟孙坚同谋,倒时候,所有的好处就都是袁绍的了,跟他袁术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孙坚没有拿玉玺,那袁绍现在就纯粹是在欺负人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孙坚是袁术的部下,要是真就这么吃亏了,袁术的脸又该往哪放。
    于是,袁术也冷笑道:“是啊,盟主,你该不会就想用这么个士兵给我这部下定罪吧。
    要是孙坚真的私藏了玉玺,我第一个出兵将他斩杀,但是,若是他没有拿玉玺反而遭到你的诬陷的话,我淮南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再怎么说,孙坚也是有大功劳的,盟主不该怎么轻易给他定罪,这也太草率了吧。”
    袁术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站在了孙坚这一边,这时,袁绍的脸色就难看了,他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要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来这么一出啊。
    众人都在僵持,唯有幽州军还在冷眼旁观,这时,孙策转头看着公孙续,他希望公孙续能帮忙说上几句话。
    公孙续自然看到了孙策求救的眼神,但是,从这眼神中,公孙续还是发现了一丝愧疚的意思。
    目前这情况,袁绍也确实坚持不下去了,公孙瓒在被公孙续推了一下后也提高嗓门问道:“盟主就拿出点更能说服人的证据吧,我幽州军可以主持这个公道。”
    听公孙瓒这么一说,袁绍知道自己是没戏了。于是,袁绍冷哼一声放下宝剑。
    孙坚也放下佩刀然后骂道:“自会盟以来,我和我麾下儿郎一直拼杀在最前线,到头来竟然换来这么个罪名。哈哈哈哈哈,这会盟,不来也罢。眼看董卓逃走却不追击,只知道诬陷自己人。
    哼,诸位,我先走了,这里,我是呆不下去了。”
    说完,孙坚就带人离开了大帐,看来,他是要率军回去了。
   

第144章 :各自结仇1
    眼看孙坚就这么走出大帐,众人谁也没有上前阻拦。 袁绍倒是想阻拦来着,但是,现在这个情况,谁会站在他这边,谁又会帮助他呢?
    原本最支持他的曹操,现在也变得对他不理不睬,更别说帮他去得罪孙坚。至于其他人,站在袁绍这边的说话基本都没有分量,所以,袁绍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到手的玉玺就这么跑掉。
    幽州军这边虽然没有明摆着站在孙坚这边,但是,连实力强横的幽州军都没有说拦下孙坚,其他人更不会出这个风头。
    其实,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暗地里,众人又是各有各自的心思。
    袁术不想自己大哥就这么轻易得到玉玺,所以他才会阻拦袁绍,只要孙坚回了江东,玉玺多半是他的。
    而曹操呢,在经历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后,他也看清了袁绍的嘴脸,现在的袁绍,家大业大,名声又极好,如果这时候让袁绍得到玉玺的话,那就真是如虎添翼。所以,曹操也不愿看到玉玺落在袁绍手上。
    更重要的是,只要玉玺不在袁绍手上,曹操相信,他就有机会将玉玺弄到手。
    而公孙父子这边,他们一来不想看到袁绍壮大,而来又不想得罪孙坚,不管怎么说,孙坚的势力还是很弱小,就算有了玉玺也无济于事,最多也就是偏安一隅。
    所以,倒不如现在卖孙坚一个人情,孙坚的领地跟幽州并州这边完全不搭边,两军暂时是不会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反观袁绍就不一样了,袁绍现在正想将势力渗透到冀州,这就会跟幽州,并州接壤,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孙坚走了后,大帐里一下子冷清下来,刚刚那场闹剧已经将众人的性质搅和的半点不剩。尤其是袁绍。
    自会盟以来,袁绍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盟主的角色,受众诸侯尊敬,万人敬仰。虽然这中间有那么几次,他的风头被公孙续和幽州军给盖了过去,但好在公孙续做事还有分寸,至少会顾及到不把事情做绝。
    可是,孙坚这就不一样了。孙坚直接将摆明了要跟袁绍对着干,就算没有袁绍的允许,他也要撤军。袁绍的威信,直接就没有了,现在,要是袁绍发布个命令,也不知道会有几个人遵从。
    眼看众人都不再说话,这时候,袁绍准备说几句话来缓和一下气氛,毕竟只有孙坚一个人走了,倒是还没有完全影响到大局。只要接下来的人听命令,袁绍就可以继续当他威风的盟主。
    袁绍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孙坚这贼子,不听号令,自视甚高,今日竟然私自退兵,完全不顾及讨董大业还没有完成。此人妄称忠良,我们不必在意,少了他孙坚一人,这讨董大业还是要继续。诸位觉得如何?”
    眼看其他人不敢回话,这时候,公孙续站起来对袁绍行礼道:“启禀盟主,自会盟以来,我幽州将士一直厮杀在最前线,将士们忠心为国,都舍生忘死与敌军厮杀。
    现今,我幽州军战损率极大,不少将士都已经受伤却没有得到妥善治疗。战马的损耗率也极高,纵使如此,我军也还是要继续跟董卓死磕到底。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能保持我军的战斗力,我想将受伤的将士先遣送回并州,其他没有受伤的将士将留下来,我父子二人也会继续在这听从盟主号令。
    但是,战死者和受伤者,我一定要将他们先遣送回去,这是我幽州军一向的习俗,恳请盟主允许。”
    说完,公孙续就弯腰在行了一礼。这姿态,已经放的是相当的低了,如果袁绍不答应的话,恐怕公孙父子二人拍拍屁股说要走人的话,也没有谁敢说要阻拦一下。
    袁绍自然明白,公孙续这明面上是请求,实际上确只是跟袁绍说一下,这还是公孙续顾及到了袁绍的面子。面对如此谦卑的公孙续,袁绍自然是很配合。
    虽然内心还是有点不情愿,但袁绍还是很配合的回道:“幽州将士忠贞为国,战死者和受伤者理应得到妥善安排,骠骑将军这个请求并不为过,我同意了,具体事情,骠骑将军自行安排就是,若是粮草不足的话,直接去后将军那里提取就是。
    务必要保证每个士兵都得到妥善安排,不能让天下人觉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不得善终。”
    公孙续再次行礼领命,果然不出公孙续所料,现在这情况,袁绍是能拉拢谁就尽量拉拢谁,尤其是几个重量级的诸侯,袁绍也学乖了,不会轻易去得罪谁了。
    公孙续的事情解决后,曹操也上前提了一下相似的意见,他也要将战死者送回家乡,当然,其余人马,曹操还是会留下来的。
    昨天曹操虽然说了了气话要离开,但是现在这情况,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除非曹操是准备像孙坚那样直接跟袁绍闹翻,但就目前这个情况,似乎没有必要,所以,曹操也就只能要求到这个地步了。
    公孙续和曹操这两个大佬发话后,其余人没有谁再闹什么意见。孙坚走了其实对其他人倒是件好事,至少,孙坚在洛阳城内的地盘算是空了出来,其他诸侯有机会进来插上一脚,捞点好处。
    众人的事情商议过后,袁绍照例庆功一番,同时,为了拉拢公孙续和曹操,袁绍自然是要对二人大加封赏的,不过,袁绍给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是些空头衔。
    比如公孙续,现在已经成了骠骑大将军,仅仅是加了个大字而已,其他什么粮草,黄金之类的奖赏,袁绍没有给出一丁点,至于曹操,也升官了,实质性的东西,恐怕得自己去抢才行。
    这边的事情忙完后,众人饮酒到半夜后方才散去,曹操也学乖了,压根就不提继续讨伐董卓的事情,而公孙续,自然也没有将自己在并州的安排说出来,这里的人,也还没有谁知道刘辩已经被救下的事情。
    众人散去后,公孙续第一时间找到太史慈要他准备拔营回并州,太史慈立马忙碌起来。
    第二天清晨,其他诸侯还在自己的营帐内睡觉的时候,公孙续已经早早起床,他带着赵云张飞等将来到军营中。
    太史慈已经集结好了兵力准备出发,他们都在等公孙续做最后的安排。
    公孙续来到众人面前,他看了看太史慈跟关羽后说道:”云长,子义,这次得委屈你们了,押送这批书籍回去可是件苦差事,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你们在粮草和军械方面的要求,至于兵力,连同受伤战死者在内,我也只能给你们一万。
    但是,作为主公,我要求你们必须将这些书籍安全送到正方手上,当然,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