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灵的耳朵比以前灵敏。刚才那女人附耳跟小男孩说的话,姜灵其实听得很清楚“你肚子饿不饿?叫爸爸去吃午饭了,咱们去必胜客。”
对此,姜灵并不在意;毕竟说起来,人家也是正当防卫,最多警戒级别过高了。但后面“贵气”两个字,却又令姜灵哭笑不得,朝这一家子礼貌性地摆摆手,目送他们离去。
小男孩跑在前、两夫妻跟在后,一家三口下山而去。
姜灵收回目光,琢磨了一下名片名片仿古花纹底子,瞧着像以前那些文人墨客自制的精致花笺。端庄大方,风格华美。
贵气?
囧归囧,姜灵对这个词,的确留上了心。因为林语者的关系,姜灵对鬼神、风水等说法,比以前,多了几分保留意见。
原先姜灵只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入乡随俗”,混个心安;而现在,姜灵希望可以有机会,求证探讨一番。
所以,姜灵仔细收起了名片。
然后,接着忙正事。
※※※
这几棵古树名木,树根处都添土砌了方形水泥花坛护着。
花坛与花坛连成一片,这一整片,都用石砌、用水泥建稳了。以防大雨造成的泥石流,或者山上山下钻土打桩,令树根处的泥土塌方。
不过,大树在泥土下的根,不会比它长在地面上的树干树冠小。
事实上,非盆栽的树木,树高与根深,总是后者占优。
也就是说,姜灵只要找一个比较陡峭的方向,往山下的方向走十几米,落脚的地方,就会很接近老樟树的树根。
姜灵今天出来玩,为求方便,背的背包,而不是挎包。
当下,姜灵打开背包,检查了一下大小,又与老樟树交流了一下,确定陶罐不大,用背包足以轻松装下,这才开始行动。
按照老樟树传达过来的陶罐位置,姜灵四下看看,选中了靠近山体的一边,走下水泥台,趟过杂草,往山下踩去。
最后,姜灵在几株杯口粗的松树间停了下来。
很快,姜灵再次体验到了那种“抽空”的感觉。
老樟树迅速传达过来欢欣与遗憾交杂的情绪,接着还有鼓励。
而姜灵脚前的地上,土块裂开了细纹。
姜灵休息调息,与周围的山林交流,接着继续努力。
“白雾”流淌得更急了,姜灵再一次“抽空”。
这一回,土块明显拱起,地上微微隆起了一个小包,直径一米多。
此时,陶罐离地面已经很近了,大约半米左右。但姜灵没带锄头,何况这儿毕竟是风景区,一个游客如果在此挖掘,很容易招来瞩目。
所以姜灵左右看看,决定向身旁的小松树们求助。
最后一次,仿佛有活物在地下缓缓拱动一般,几分钟的时间,一个东西被顶了上来,直破地面。土块崩落,露出了大半个陶罐。
姜灵连忙示意它们停下。
忙完的树根应声停止,欢快地缩了回去,更舒畅、更深入地扎进地下。
老樟树高高兴兴。因为它不仅摆脱了危险,还受到了好一番滋补。
小松树们高高兴兴。它们前所未有地忙乎了一通,然后赚了一大笔。十分合算,所以再来几次,它们也乐意。
姜灵也高高兴兴,轻松拨开落叶枯枝与浮土,捧起陶罐。
陶罐沉甸甸的。但是,这里毕竟是风景区、柳公庙,随时有人登上山来。所以姜灵按捺下好奇,并没有急着看;大致擦掉陶罐上沾的泥土,然后就塞进了背包里。
第08章 摘掉眼镜
如果是以前,捡到了这么大一笔钱,姜灵早就坐不住了,肯定一溜烟回家去。不过现在,也不知是不是林语者的传承关系,姜灵从容多了。装好东西,镇定自若地查看四周,原路攀回水泥台上,拍打干净运动衣裤。
而后,也没有急着走。相反,姜灵取出带来的一卷旧报纸,夹上一本杂志,铺在花坛上,坐下来,干起了正事修炼。
今天来这儿的目的,姜灵可没忘呢!
※※※
这里整座山,均笼罩着薄薄的“白雾”。树木多的地方,“白雾”就浓郁些。就目之所及而言,最浓郁的,还要数身前身后的这几棵。
姜灵仔细观察,发现“白雾”不仅四下流淌,也从枝叶里流入大树,又流出来。整片的树木,一起呼吸,又彼此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一体的。
可惜的是,小山的上方,笼罩着“灰雾”。那“灰雾”比“白雾”淡了许多;然而另一方面,面积与厚度,却是大得多。一座小山,毕竟没法和整个天空比。随着流淌,不断有“白雾”升腾上去,但一旦接触到“灰雾”,就会消失。基本上,两边维持了一个僵局。
姜灵坐下不一会儿,附近的一些“白雾”,就朝姜灵渗了过来。很快,姜灵发现,过来的“白雾”不是匀速的。姜灵吸气的时候,它们过来得快;姜灵一呼气,它们就慢了。
姜灵的呼吸,渐渐悠长。袅袅的“白雾”,则渐渐把姜灵也包裹了进去。起先只是弥漫过来薄薄一层,后来越来越多,流向姜灵身边汇聚、又淌去树丛中。来的去的,在姜灵这儿,汇成浓浓一团。比身后的老樟树还浓的一团。
一开始,姜灵还有点儿惦记着背包里的陶罐。但很快,姜灵忘了背包,忘了陶罐,甚至忘了自己。半梦半醒中,姜灵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座小山。一座湖边的小山。一座在湖边,不知伫立了多少年的小山……
……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把姜灵惊醒了过来:“哎,你瞧,有个人在那儿坐着睡着了!会着凉的,露露,你去叫她一声?”
姜灵蓦然睁开眼睛,看到小路上,五个年轻的打工妹、打工仔,正朝她这边瞧;其中一个小伙子,还直直伸着手臂,一根手指头指着姜灵。
一见姜灵睁开眼,指着姜灵的小伙子顿时讪讪,另外四个人也有些尴尬。性别关系,还是两个女孩放得开些,先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女孩道:“水泥上凉凉的,要歇脚,去路口吧。那个椅子是木头,不会着凉。”另一个女孩羞怯得多,抿着唇。
姜灵其实知道。她本打算小坐一会儿,没料到一坐下来,会是这么久。不过感念他们好意,姜灵仍然起身冲他们笑了笑,认真道谢:“谢谢。我记住了。”
结果几个小伙子更不好意思了。还是说话的女孩,挺大方地与姜灵道别,五个人继续登山往上而去。
※※※
姜灵目送他们离去,心情随之愉快,看看时间不早,便收拾东西,打算回家。不料收拾完、一直起身,姜灵就觉得头晕目眩。
她第一反应是饿了一顿,导致低血糖,于是重新坐下来缓一缓。然而这一休息,姜灵发觉自己状态挺好,精神饱满、身上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唯一的问题,是看东西的时候,脑袋发昏。
姜灵心中一动,心跳就快了,血涌得耳边“嘭嘭”作响。姜灵深呼吸,平息了一下心情,缓缓抬起手,小心翼翼把眼镜摘了下来。
眼镜一摘,头就不晕了。
姜灵闭目让眼睛放松片刻,睁眼朝四下看去……挺清晰的!比不上之前戴着眼镜的时候,但比原来的裸视力好多了!这令姜灵兴奋至极。从中学时就近视,越来越深,如今有希望康复,怎么不兴奋?!姜灵都恨不得就在这儿过夜了!
但考虑到爸妈,这想法明显不太合适。于是姜灵晃晃头打消主意,收起眼镜,跳起来,将六棵大树挨个儿拍了一下,还抱着那棵四百多年的,亲了一嘴。
说实话,老树皮粗糙,这一嘴的味道,可实在不怎么样。
……
这里是省级风景区,景点多、宾馆多,出租车自然不少。姜灵出了柳公庙,很快叫到一辆。先去附近一家宾馆,划卡订了风景最好的房间,然后回城。
结果从宾馆出来,经过湖滨西路时,姜灵无意中一望湖景,却看到一片灰色。
“师傅,停一下车!”姜灵连忙拍拍驾驶座后的防盗栏杆,“我去湖边看一眼,加十块钱,你就当另拉了一趟市区里的短途生意吧?”
“行!我刚好抽根烟。”司机稳稳地刹了车,掏出打火机来,又摸下夹在耳朵上的香烟,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十块钱,十分钟!多了你给补,少了我不退哦!”
姜灵笑笑应了,知道是提醒她别耽搁太久,倒也不是多了一分钟,就要真地计较;开门穿过绿化带,跑到湖边,扶着护栏,凝神屏息,往前看。
湖水里有淡淡的“白雾”,非常稀薄;而与此同时,湖底是一片浓浓的脏灰。姜灵愕然,对着直抵对面湖堤的“灰雾”,微微一个趔趄,几乎站不住。
天哪,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关于各个风景区,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报告,之前查农业类资料的时候,姜灵也看到了一些。因为湖底泥有累积效果,污染往往会比湖体更严重。治理什么,都很难、很麻烦。其中有一种相对比较好的办法,是用植物。因为有些植物擅长吸收特定的重金属,种植它们、然后收割它们,集中处理,就能拔除土壤中的污染。
当时那些内容,姜灵没细看;没想的是,竟然这么快就亲眼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姜灵颓然回转,没精打采地钻进了车子,若有所思。
司机头发斑白,年纪不小了,八卦劲儿却不小。他之前探头望望,见湖上有年轻男女坐船游玩,而姜灵正是死死盯着那个方向,自以为明白发生了什么,弹掉烟灰叹了声儿气。
姜灵回来时,司机装着不知道。此时见姜灵颓丧,从后视镜里看看姜灵;想想自己女儿也差不多这么大,到底不忍,道:“哎,你没事吧?”
“没事。”姜灵强自打起精神,笑了笑。
“年轻人嘛,要往前看!”司机一边说一边发动车子,娴熟地松离合器、加档。刚好前头绿灯,司机开得痛快;而抽烟时开的车窗,则拼命灌进风来。司机一边关窗一边大声道:“就这样,呼啦啦地往前!瞧,一路绿灯!”
这司机是怎么了?
不管怎么样,姜灵的确被逗乐了:“你说得对,是该往前看。”可不是么,能透过白雾看到底下的灰雾,本身就说明,林语者的能力,又有增强了!
第09章 贪心的合果芋
回到家里,姜灵摘下背包,有点犯愁。
姜灵很想、很想与爸妈分享一下白白捡到钱的喜悦。不过姜家开明,代沟这个东西,并不明显。姜灵对父母,从没隐瞒过什么事掉了五块钱之类的,或许还有忽略不提;公交车上被扒了钱包,那是肯定报告的!
所以姜灵想了半天,发现面对爸妈,自己怎么也没法把事情说圆了没经验呀!因此,要么就把林语者的事,和盘托出;要么就连银元的事,也暂时不说。
林语者的事情,当然不能说。爸妈知道越多,一家人越危险;不知道,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们的保护。所以最后,姜灵决定,尽快把银元出手,然后找个机会,告诉父母自己发了一笔小财。
……
打定注意,姜灵背包塞进床底下,出门去菜场和超市好一番采购。除了买菜,姜灵还买了满满一购物篮“感觉好”的燕麦片、盒装牛奶、绿豆黄豆等。其中,自然少不了红薯、土豆和玉米。
姜灵回到家,把东西都放好。原先看着“灰扑扑的”红薯、土豆和玉米,被姜灵装进垃圾袋,拎着下了楼,扔进了小区的垃圾桶里。做完这些,姜灵冲了个澡,开机上网,查找银元的资料与行情。
感谢网络,感谢Google!
大致了解了一番行情后,姜灵开始清点银元。
陶罐不大,也就七八寸的直径,扁扁的。姜灵揭开泥封,拿掉防潮的石灰布包,揭开裹着的细白棉布,一枚一枚往外掏。均是清一色光绪年间的银元,江南省造的,不是甲辰年,就是乙巳年,品相都很好。大概一直是富裕人家的库银,崭新崭新的,没拿出去在市面上流通过。
姜灵点出不多不少的一百枚银元,取出细布。然后姜灵惊讶地发现,罐子底下,还压着另外一小包红绸包着的块状硬物。
拎出来一掂,沉甸甸的;打开来一看,全是金锭。数目以旧制斤两来说,也是整的,一共十六个:半斤八两,半斤八两,说的就是以前的一斤,分为十六两。
姜灵一时间哪里去找戥子?只好用手拿起一个掂掂,估摸了一下:大致与那种小小的土鸡蛋,差不多轻重。茶花形状,六个圆角,滑润可爱。当时的做工所限,并不能说十分光滑,但古朴敦厚,瞧着喜气洋洋。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