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父说,他会帮我尽快正名,获得朝廷的认可。但他却不明白,要朝廷认可,并不是说天子同意了就成,若没有曹操点头,只怕也会有很多周折。

    怎么才能让曹操认可呢?

    刘闯陷入沉思之中

    他躺在榻椅上,想着心事,不知不觉便迷迷糊糊睡着了。

    天亮时,他猛然醒来,却发现身上盖着一条毯子。

    “缳缳!”

    刘闯看到一个婀娜背影,正背对着他,在收拾桌子。

    于是便悄悄掀起毯子,从榻椅上下来,轻手轻脚走到她身后,将她拦腰抱住。

    “啊!”

    女子发出一声惊呼,却吓了刘闯一跳。

    这声音不是麋缳的声音,可不是麋缳,又会是谁?

    刘闯连忙松开对方,后退两步露出警惕之色。那女子转过身,粉靥羞红,瞪着刘闯,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诸葛娘子?”

    刘闯看清楚对方,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方才他抱的女子,居然是诸葛亮的二姐,诸葛玲。

    就在他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房门被拉开,麋缳端着一个食盘走进来。

    “孟彦,你们这是怎么了?”

    “没事!”

    刘闯和诸葛玲,几乎是异口同声,但话出口之后,两人相视一眼,更觉尴尬。

    “刚才我睡醒后,发现屋中有人,险些伤了诸葛娘子。”

    刘闯灵机一动,连忙向麋缳解释。

    麋缳把食盘放下,然后把准备好的洗漱用具递给刘闯,“你也真是的,诸葛姐姐这般柔弱的人,那受得了你那粗手大脚。这家里面守卫森严,外面还有飞熊卫值守,怎可能会有恶人。”

    说着话,麋缳转身轻声安慰诸葛玲。

    “三娘子,那我先走了。”

    诸葛玲显得有些心神不定,连忙告辞离去。

    待诸葛玲出门,麋缳用疑惑的目光向刘闯看去,就见刘闯一副没事人似地,走到窗前用青盐漱口。

    哼,一定有古怪!

    麋竺嘴角微微一翘,心里冷哼一声。

第一零一章 刺客之大汉皇叔

    建安二年,正月初一。

    汉帝刘协在曹操的安排下,犹如傀儡一般,完成了祭天大典。

    整个人好似许多一样,坐在许都皇城的大殿之中。刘协换上一身便服,翻阅着桌上的奏疏。

    其实,也没什么奏疏。

    曹操迎奉天子以来,奉天子以令诸侯,政令皆从司空府出。

    能够呈送到汉帝手中的奏疏,并不是很多,而且大都是无伤大雅的奏疏。

    刘协表面上看,似乎对这种事并不在意。可内心里,却早就感到厌烦。想当初,曹操西迎洛阳,刘协心里非常感动。要知道在当时,各路诸侯都袖手旁观,身为帝王,却险些饿死在洛阳城里。若不是曹操及时赶来救援,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变成死人。说不感激,自不可能。

    可是,随着曹操迁都许县之后,态度日益强横。

    刘协虽说是锦衣玉食,可实际上就好像曹操养在皇宫里的笼中之鸟,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情。

    这也让刘协非常苦恼!

    他今年已十六岁,虚岁十七。

    在经历过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以后,刘协对权力,已渴望异常。

    奈何

    这许都城中,都是曹操党羽。

    那些跟随自己从长安逃难而来的老臣,更手中无兵无将,得不到任何话语权。曹操帐下,虽有荀彧心向汉室,可他始终还是认为,曹操是中兴汉室的肱骨之臣,更愿意协助曹操。

    如此一来,汉帝在朝堂上,又哪里还有话语权呢?

    想当初,刘协从长安逃出来。也就是不想再受人控制。

    本想着曹操是个忠臣,可现在看来,他和以前的董卓,后来的李傕郭汜,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刘协幽幽一声叹息,把手中奏疏丢在桌上,再也无心翻阅。

    “陛下,何以叹息?”

    一个柔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刘协没有回头,依然知道是何人前来。

    “梓童,这么晚,怎么还没有休息?”

    来人是刘协妻子,也就是大汉皇后伏寿。

    她出身名门。父亲伏完,乃大司徒伏湛七世孙,世袭不其侯。

    伏完去桓帝之女阳安长公主为妻,生六子一女。又因女儿嫁入宫中,拜辅国将军,仪同三司。后刘协被曹操挟持,迁都许县。曹操拜司空之职。伏完为免去曹操的猜忌,请辞辅国将军,拜中散大夫,迁屯骑校尉。其实。他那辅国将军手里,也没多少权力,倒不如交出去,已安曹操之心。同样的曹操任伏完为屯骑校尉。手握八百兵马,但实际上也没什么用处。

    刘协与伏寿很恩爱。见伏寿端着汤水前来,脸上旋即露出一抹和煦笑容。

    伏寿看了一眼那桌案上散乱的奏疏,一边服侍刘协喝完汤水,一边笑道:“可有什么好消息吗?”

    “能有什么好消息!”

    刘协冷笑一声,“去岁兖州丰收,司空为兖州官员请功。

    除此之外,大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这朝中大事,自有司空决断,朕不过是一傀儡。”

    要说起来,刘协经历许多磨难,性子沉稳。

    可今天是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被曹操好像摆弄傀儡一样的折腾一整天之后,刘协的心情,自然不是太好。

    伏寿脸色一变,忙抬头向外看了一眼,见大殿里并没有别人,才轻声道:“陛下,慎言。”

    “慎言,慎言!”

    刘协突然暴躁起来,站起来把汤碗一放,怒气冲冲道:“梓童你说,这天下还是不是大汉的天下,为何朕身为天子,对宫外事情却一无所知。司空大权独揽,与那董卓又有何异。”

    “陛下!”

    伏寿连忙伸出手,按在刘协嘴上。

    她转身走到大殿门口,向外看了看,这才有折回来,拉着刘协坐下。

    刘协也知道,他方才说漏了嘴,现在想想,也不由得有些后怕,竟冷汗淋漓。

    “陛下别急,天下自然还是大汉的天下不过今诸侯揽权,陛下更要冷静,切不可失了分寸。”

    “梓童说的是,刚才是朕失言了。”

    伏寿看着刘协那张因为恐惧,而略显苍白的面容,不由得心里一痛。

    她年纪和刘协相差不大,却随刘协,经历过各种风语。

    加之本就是出身官宦家庭,伏寿见过太多勾心斗角,所以在有些时候,比之刘协,更加沉稳。

    她犹豫一下,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疏。

    “妾身要先恭喜陛下。”

    “哦?”

    刘协平稳了一下情绪,诧异看着伏寿,疑惑问道:“梓童,喜从何来?”

    “陛下看完这份奏疏,就知道妾身说的是什么事情。”

    刘协疑惑的接过奏疏,打开来,凑在灯光下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大变。

    他连忙坐直身子,认认真真的阅读完毕。

    “梓童,这上面说的,当真?”

    “当真!”

    “为何朕未得到半点风声?”

    伏寿笑道:“此事,乃司空之耻辱,自不愿提起。

    这份奏折说起来,也并非是从司空府转来。晌午时,陛下登台祭天,家父偷偷把这份奏折给妾身,让妾身转交陛下。听说,这件事已经传开,高密郑玄郑康成,更派人送来奏疏于朝廷,表示愿意证明此事,请朝廷能够恢复他的身份。这件事,也让颍川一众名士,颇为尴尬。

    妾身听家父讲,钟元常为此事还闯入司空府,请求司空饶恕其人

    若连钟繇都出面,也就说明,此事应该不假。不管怎样,此人也是大汉宗室,与陛下乃为同族。他既然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一路连败强敌嘻嘻。陛下何不将此人拉拢到身边呢?”

    刘协放下奏疏,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轻声道:“那朕明日早朝时,把奏疏交与司空?”

    “陛下,万不可如此。”伏寿一听就慌了,连忙阻止道:“若陛下把奏疏交出去,司空必然会追查其来源。到时候,不但陛下这边不好说,恐怕连一直暗中为我等传送消息的人。也要倒霉。

    其实,陛下只需要知道此事即可。

    明日早朝时,陛下向无意中询问,向来司空也难以追查。”

    刘协想了想,点点头。表示赞同。

    他又把那奏疏拿起来,扫了一眼之后,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

    “梓童,此天不亡汉啊!”

    伏寿看到刘协脸上的笑容,也不禁暗自开怀。

    +++++++++++++++++++++++++++++++++++++++++++++++++++++++++++++

    第二天早朝,刘协一如往日,在金銮宝殿上。犹如木偶般听完朝议。

    在曹操准备散朝的时候,刘协却意外的出声。

    “曹司空,且慢。”

    曹操一只脚已经迈出大殿门槛,可闻听刘协开口。又收回来,疑惑向刘协看去。

    “陛下,可还有吩咐?”

    “曹司空,诸公朕昨日听宫中内侍们私下里谈话。说中陵侯有后,却不得还家?可有此事!”

    “啊”

    曹操没想到。刘协会突然询问这件事。

    对于刘闯的事情,他一直不太想提起此前钟繇荀彧等人与他求情,曹操考虑到即将与张绣开战,也没有精力去顾及刘闯,所以便答应下来。可是,他并不打算宣扬出去,因为这件事说出去的话,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他堂堂曹操,居然被人蒙蔽,误以为大汉宗室,堂堂名士之后为盗贼,落得个有家不能回的结果这种事传扬出去,与曹操脸上无光。

    按照曹操的计划,待他解决张绣之后,再收拾刘闯也不迟。

    了不起留他一条性命,把他禁锢在颍川,也算是全了当初刘陶的名声。

    可现在,刘协突然提起,让他全无准备。

    不等他开口回答,就见朝臣中走出一人,“陛下所言中陵侯,莫非当年颍川刘子奇吗?”

    “正是!”

    “子奇不是绝嗣,又何来有后之说?”

    刘协道:“朕也觉得奇怪,所以才想要问一问,是否真有此事。

    陶公乃名士,刚直不阿。他被十常侍所害,朕如今思及,仍有些为之心痛。如果子奇公果真有后,切不可让他流落民间,被宵小欺凌。朕想问一问司空,刘闯其人,真中陵侯之后吗?”

    承认,还是不承认?

    曹操非常清楚,刘闯如今窃据北海,正缺少一个名声。

    若为他正名,他势必会趁势而起,夺取北海到那时候,想必彭璆,根本无法压制住刘闯。他之所以让彭璆出面牵制刘闯,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开。曹操心里很清楚,以刘闯转战千里,横行徐、扬、豫三州而无人能够将之拦下,足以说明,这个刘闯,绝非是等闲之辈。

    似彭璆,可牵制一时,而无法牵制一世。

    一俟刘闯稳住阵脚,接下来肯定是彭璆大败。

    可如果不承认,那他就等于失去了颍川世族的支持。

    荀、陈、钟、韩四家且不说,单只是颍川书院,甚至包括太学,都有可能会为此事发难。

    钟繇和荀彧,可是亲自登门向他求情。

    更不要说还有个儒学大家郑玄也牵扯在里面,这件事曹操就算是不想承认,也变得很麻烦。

    该死阉人,何以在宫中谈论此事?

    若非今日刘协提起来此事,曹操还可以继续压制此事,等到征伐张绣之后再来解决。

    可现在,刘协当众提起这件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

    曹操抬起头,向刘协看去。

    却见刘协一脸疑惑之色,好像也不是故意为之。

    杨彪道:“陛下,当年子奇绝嗣,许多人都已确定。

    想必那刘闯。也是冒名顶替,当将此人诛杀,以免坏了子奇名声。”

    “且慢!”

    不等曹操开口,又有一人走出。

    “刘闯乃子奇之后,此事已经康成确认。”

    杨彪一怔,瞪大眼睛,一副愕然之色,“文举,你这话当真?”

    那人。便是前北海相,今拜将作大匠的孔融。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杨彪,“前日我收到康成来信,他在信中言。已经见过刘闯,并且与幼安和根矩一同确定,此刘闯并非冒名顶替。我也正犹豫,不知是否该呈报陛下。

    这里,还有康成抄录刘闯族谱一份,请陛下查阅。”

    “是吗?”

    刘协顿时露出兴奋之色,忙不迭道:“既然如此。快拿来让朕观瞧。”

    我明白了!

    曹操突然间,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是在演戏啊一唱一和,我差点就被骗过去。

    老杨彪今官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