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既然你已有打算,那我就不再劝说。
我是决定留下来,不为刘闯,只为那造纸编书一事如果你发现此人不可以辅佐,便不必顾虑我的事情,只管离开就是。有康成公在,他也不可能难为我,切不可因我而耽搁前程。”
每一个父亲,都会为孩子的前程而操心。
陈群微微一笑,“父亲放心,孩儿晓得轻重。”
+++++++++++++++++++++++++++++++++++++++++++++++++++++++++++++++++++
郑玄带着刘闯来到书房,露出疲惫之态。
他侧卧榻椅上,对刘闯道:“元方携子前来,是受友若之邀。
不过,我看得出,陈群并未对你彻底归心。似他这年纪,正心高气傲,所以难免会有些骄横。加上你年纪太小,虽勇力过人,且又是皇叔的身份,但想要压住他,并非是什么难事。
所以,你还要谨慎,切不可因为而今的成就,就沾沾自喜。”
看着郑玄那疲惫的面庞,刘闯不由得心里感动,上前在榻椅旁跪下,轻轻为郑玄敲腿。
他虽非刘闯的父亲,但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关心刘闯,也是真心在为刘闯的未来,进行谋划。
“你在下邳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
陈汉瑜这个人,功利心太强,恐不得好死。加之他一直怀着投机取巧的心思我看他也未必是真心要辅佐刘备。不过元方说的不错,你今年少,更需扬名。我本想把造纸编书一事慢慢进行,现在想来,却是有些欠思考。嗯,这件事你要大力宣扬,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刘孟彦的胸怀。”
刘闯点头道:“闯明白。”
郑玄长出一口气,闭上眼睛。
片刻后,他突然问道:“你此去下邳,以为那吕布可依持否?”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129章 袁氏之邀(上)
刘闯没想到郑玄会突然询问这个问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郑玄轻声道:“若吕布不可依;孟彦和他结盟;实则弊大于利;只怕是曹操不会轻易放过你。”
“其实;就算我不与吕布结盟;曹操也未必会放过我。”
刘闯苦笑一声;看着郑玄说道。
从他身世被证明;确认了大汉皇叔之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刘闯已经上了保皇党的贼船;和曹操站在了对立面。所以;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迟早会和曹操反目。这一点刘闯清楚;郑玄想来也很清楚。而且刘闯可以相信;最迟在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一定会着手对付他。
青州这地方的位置太敏感;曹操怎可能拱手让人?
除非;刘闯愿意混吃等死;交了兵权;做一个富家翁。
可即便是这样;就真的能有好下场吗?
更不要说刘闯也有野心!
前世;他的野心为世俗律法所约束;而今他可不愿意再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
郑玄点点头;“如此说来;想必孟彦已经有了后着?”
“后桌倒是还没有;不过有些想法。”
“说来听听?”
刘闯犹豫一下;上前在郑玄耳边轻轻说了一个地名。
郑玄猛然坐起来;看着刘闯道:“你可要想清楚;北海东莱虽然荒僻;但至少还算有些人气。
可你如果到了那边;可就是苦寒之地。人口且不说;单只是粮食。就成问题。”
“粮食我已经想好对策。”
“哦?”
“今年叔治向我推荐蜀黍;我在琅琊县看过;比之其他作物;确是高产许多。
所以我准备将之移植那边不过时不待我;我必须要尽快找人进行此时;若蜀黍移植成功;则粮食便不成问题。同时;我已使人在北疆寻找抗寒作物。到时候也能够派上用场。”
郑玄陷入沉思;靠在榻上;手指轻轻叩击榻椅扶手。
“若粮食能够解决;其他问题;也就不在话下。”
“可惜;我手边没有这等人才;精通耕种。叔治和子明。皆善于管理;却不善研究我正在为此发愁;该如何是好。如果有个精于耕种的人辅助;我就有更大把握;将蜀黍移植成功。”
“精于农事吗?”
郑玄眯着眼;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轻声道:“要说农事;我倒还真想起一个人。”
“啊?”
“徐邈徐景山。”
这名字听上去;真的是好陌生。
刘闯在北海的时间虽然不长;不过但凡有些名气的;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可是这个徐邈。真的是非常陌生。莫说他在北海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就算是记忆中。也没有多少此人印象。
郑玄拍了拍刘闯的手臂;示意他坐下。
“孟彦莫费心思;这徐景山并非青州人氏。
说来也巧;你既然有心北上;那此人倒是可以给与你不小帮助。他是广阳蓟人;好农事;喜读书;年纪嘛;好像也就是二十七八模样。早年间;他曾在我门下学过半载;后因老母病重;故而又返回老家。前些年;他还经常会书信与我;向我讨教学问。我见他为人孝顺;故而便时常给予回信。只是这两年联系的少了;一来我居无定所;而来他那边也颇为艰难。
你如果想要找精通农事的人;徐邈是个极好的人选。
不如这样;我写封书信;你带过去给他;想必他也不会推辞。”
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刘闯惊喜异常;连连点头。
“世父;那你呢?”
“我?”
“到时候如果我要离开;你怎么办?”
刘闯目光中;带着几分期盼之色。
郑玄微微一笑;“你这胖闯;益恩如今已经为你效力;老夫更把希望压在你身上。
你要造纸编书;你若走了;我自然也要跟你一同去;难不成末了我还要向袁绍曹操摇尾乞降不成。”
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下。
刘闯松了口气;如果郑玄跟着他走;必可事半功倍。
++++++++++++++++++++++++++++++++++++++++++++++++++++++++++
从郑玄家告辞离开;刘闯便回到别府。
他刚坐下来想要喘口气;却不想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刘闯愕然起身;迈步走出书房。
声音是从旁边的一个小院里传出;他走过去;就见麋缳和甘夫人正站在一辆纺车前;面露兴奋之色。
“诸葛娘子;你真的做成了!”
“做成了什么?”
刘闯迈步上前;疑惑看着那辆纺车。
麋缳见刘闯前来;先是一怔;旋即兴奋的迎上前;一把拉着刘闯的胳膊;兴奋说道:“孟彦;你快来看。”
说着话;她走到那纺车前;脚踩纺车;双手在纺车上穿梭不止。
一旁诸葛玲也是一脸喜悦;看着麋缳纺布;小脸通红。
甘玉道:“公子去下邳后不久;有一次诸葛娘子看我与三娘子纺布辛苦;所以便想要为我们设计出一台新的纺机。喏;她居然做成了!现在我们用脚就可以控制纺机;如此一来便能腾出双手;可以做更多事情。公子;诸葛娘子做出这新的纺机;可是大功一件;你要奖赏才是。”
汉代的纺机;已经日趋成熟。
不过脚踏式纺机还没有出现;根据历史记载;它的出现。至少还要等近百年时间。
可刘闯没想到;这脚踏式纺机居然提前出现。而且是诸葛玲改进。
这丫头;居然这么厉害?
刘闯正在考虑日后的事情;北疆苦寒;可这脚踏式纺机的出现;确是可以解决刘闯一个极大的问题。
他忍不住赞道:“诸葛娘子;果然是心灵手巧。”
一句普普通通的赞誉;却让诸葛玲羞红了脸;心里面甜滋滋的。
她垂下螓首。几乎若蚊呐一般道:“也没什么;只是见三娘子她们纺布辛苦;才想出这东西。”
很多人以为;东汉时期的贵妇人;纸醉金迷;生活奢华。
其实;在东汉末年。很多贵妇人在家中还要操持家务。
比如曹操的前妻或者还不能称之为前妻;因为曹操和丁夫人之间的婚约犹在;只是两地分居。
史书记载;曹操曾有意和丁夫人和好;但丁夫人却不理他;背对着曹操。摇动纺机。
这也说明了;即便是贵如曹操的妻子;也要会这种家务。
麋缳自然也会纺布;甚至刘闯的衣物;大都是麋缳纺布纺出来。再让人加工制作。
有了这脚踏式纺机的出现;刘闯自信。他的把握更大。
和麋缳诸葛玲等人一边尝试这脚踏式纺机;一边询问诸葛玲一些关于这脚踏式纺机的问题。
似乎是问到了诸葛玲得意之处;她也没有隐瞒;把脚踏式纺机的原理统统告诉了刘闯。
刘闯觉得;如果大规模推广这脚踏式纺机的话;似乎也不是一桩太难的事情
当晚;麋芳登门拜访。
他这段时间;过的是春风得意。
此前大量收购粮食;使得北海国平稳过渡。
而且;由于袁术称帝的缘故;使得黄河以南地区;也就是兖州、豫州以及河洛地区的粮价提升。
虽然曹操在去年推广屯田成绩不俗;但面对着战乱的危险;粮价自然飞涨。
有了这大批粮食;刘闯就可以安心推行屯田;招收流民。
麋芳此次方从冀州回来;他一听说刘闯已经从下邳返回;便急急忙忙;前来拜访。
刘闯让麋芳坐下;又着人取来用井水冰过的蜜浆水。
“子方;我有一桩大事;正在犹豫找何人去做。
你来了;倒是为我解决了一个麻烦我不妨实话与你说;此次前去下邳;虽然和吕布结盟;但是我对未来的结果;并不太看好。北海国实在是太小;周遭强敌太多;绝非根基所在。”
“啊?”
麋芳闻听一怔;旋即心中窃喜。
刘闯能把这件事告诉他;说明刘闯对他非常信任。
这也让麋芳更有了精神;连忙问道:“那不知公子;有何谋划?”
刘闯闭上眼;沉吟片刻后问道:“二兄;我能信任你吗?”
麋芳连忙躬身道:“芳愿为公子效死命。”
“你附耳过来。”
刘闯在麋芳耳边;窃窃私语半晌。
麋芳最开始面露震惊之色;但旋即眉头紧蹙;到后来又慢慢舒展开来;脸上露出几分凝重。
“此事;便交与你全权负责。
若需钱帛;只管开口。而今高密、夷安、即墨、东武数县库府充盈;待秋收之后;想必会更加宽裕。所以我要你做好准备;等过些时候;子明把种子送来;你就要着手操办这件事。
不过;你不得用本名行事;最好换个身份。
还有;这件事必须要谨慎保密;除参与者之外;不可与任何人言;哪怕是缳缳也不能告诉她。”
麋芳心里很激动;虽然有些不安;但更多是一种狂喜。
他知道;只要他能把这件事做好;那么从此以后;他就将成为刘闯的核心成员。
如诸葛亮;管亥;许褚这样的核心成员。
这;可是关乎刘闯的前途。
麋芳沉吟片刻后;郑重道:“公子既然如此信我;芳若不得将此事办妥;愿提头来见。”
“很好;那你去准备一下;随时动身。”
++++++++++++++++++++++++++++++++++++++++++++++++++++++++++++
和麋芳这次密谈;除了当事人两人之外;几乎无人知晓。
随后;刘闯向管亥讨要来常胜、裴炜、张超、张承和李伦五人;准备让他们五个跟随麋芳行动。
这五个人;是随刘闯从朐县起事的元从;忠诚度自然不必担心。
而他五人又恰恰都不是声名显赫之人;随着刘闯在高密站稳脚跟以后;五人也就变得有辛寂。刘闯把他的打算;与五人说了一遍;并告诉他们;此事必须要保密;就算是管亥也不能说。
在思忖之后;五人决定跟随麋芳北上。
说起来;他们五个人不似裴绍;有统兵之能。
论武艺;以常胜和裴炜最高;但如果在军中;只能做一个百人将。
更不要说军纪森严;特别是高顺来以后;把七律五十四斩重新整理;军中风纪越发严格。
常胜裴炜都不是那种喜欢被约束的主;更不要说张承张超三人;也是那游侠儿性子;更不适合在军中效力。相比之下;随麋芳北上;似乎更符合他五人的性格;故而很爽快便答应下来。
数日之后;太史慈从胶州湾秘密返回。
同他一起来到高密的;还有薛州。
“薛当家;有件事情想要请教。”
如今的刘闯;已经不是去年那个在朐县城外;和薛州交谈的小子。
他现在是齐郡太守;灌亭侯而那大汉皇叔的名头;更是让薛州感到莫名的拘束。看着刘闯;薛州也不禁在心中感叹。他从未想过;当年那个朐县小子;竟如此迅速的崛起。快的;让他感到吃惊
所以听到刘闯询问;薛州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还礼。
“请教不敢当;请公子吩咐。”
当初那个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