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的计策呢?
“蒙将军,我想你是多虑了。”李信似乎看出了蒙武的顾虑,“我军战力在三晋战场已向天下展示,大秦将士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如今山东六国,只剩南楚与东齐,今我大秦铁骑南下,楚国蛮夷定是闻风丧胆,各自逃散,哪来的诱敌深入?即便是钻进他们的腹地,那也是狼入羊群,任我摧残!”
听了此话稳重的蒙武稍稍觉得刺耳,多年跟随蒙骜、王翦出征,从未见过如此清傲之人。
也许,李信此人真的有才华,否则,嬴政也不会如此看的起他。
“敢问将军,楚国大军统率何人?”蒙武抱拳问。
“匹夫项燕!”李信答。
“项氏家族身经百战,自西周时期便自成一脉,后经春秋战国洗礼,今已是楚国四大家族之首,如何成了匹夫?”
看蒙武如此较真,李信依旧没有生气,说:“楚国虽地大物博,军队众多,但私兵族兵聚盛。楚国蛰伏多年,名为坐观天下其变,等收渔翁之利,实际是畏畏缩缩,苟且自保。请问,如此军队有何战力?”
蒙武说:“项燕部的确与众不同,他们多是吴越之兵,继承勾践卧薪尝胆之毅,不可轻敌啊!”
“乌合之众!”李信不想再和他斗嘴,“今日作战方略还请老将军指点。”
“我军可兵分三路。”蒙武觉得与年轻的李信纠缠也没有意思,“左路越平舆直捣郢都东门,右路从密林包抄,同时掩护我中军进退自如。中军主力集中优势兵力直取郢都,力求速战速决,绝不可陷于僵持的泥沼。”
“老将军方略与我不谋而合,出发!”
李信飞骑马不停蹄一日一夜,与次日午后来到了郢都地界。铁骑大军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在秋日的夕阳下倒映出昏黄的气息。
一路上,蒙武疑惑不解,楚国都城外围怎可无兵驻守?即便是周边城池都是缴械投降,没有一点点抵抗的意思,我军就这样兵不血刃的来到了郢都地界了?
李信看出了蒙武的想法,反笑着说:“蒙将军,是不是觉得我军此行太过顺利?”
“顺的让人胆战心惊。”
“哈哈哈……”李信大笑道,“蒙将军当真幽默也!”
“愿闻其详!”蒙武拱手道。
李信收起了笑容,表情严肃的说:“自古都城防守重点都是在外围,外围打好了,内城才能得到缓解,这是兵家之常识。他项燕为何将军队从外围撤出?主要原因还不是兵力有限,如果外围防不住,那兵临城下的时候,城内不就空虚了吗?因此我断定,他定是集中兵力在郢都城内,准备与我决一死战。”
蒙武说:“敌人这会不会是诱敌深入?”
李信摇了摇头说:“诱敌深入要有诱敌的资本,无论如何都要在外围驻军,让敌人尝到甜头才会继续孤军深入。可你看,我们遇到抵抗了吗?我们遇到的只有投降!现如今,那些城池都是我大秦国土,城中百姓都是我大秦子民,不出三个月,我便将楚国从战国版图中消失!”
李信分析的头头是道,蒙武也觉得句句在理,可是,他始终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楚,楚军大帐。
早在秦军驻扎安陵之时,项燕派出了百余名通晓秦人风俗会说秦话的人乔装打扮打探了军情。此时,他对秦军的情势了如指掌。面对强大的秦军,项燕的总体方略是这样的:弃淮北,保淮南,将郢都以北全部放弃,为保护郢都以南做好充足的准备。
军中有将领不接,问:“将军,您放弃如此多的国土,万一失手,郢都可就不保了!”
“我何尝不知郢都城内大王重臣皆在,此等重要性我岂会不知?”项燕平静的答道,“我之所以放弃周边防守城池是要让秦军孤军深入。”
“可是将军,如此不驻军的诱敌深入也未免太低级了吧?”
项燕摆摆手说:“非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再说,秦军不会因为怕我军退防就停滞不前,要知道,他们这趟可是来灭我楚国的!”
“可……我等始终感到心中不安。”
项燕笑了笑,站起来来到地图前对大家说:“诸位请看,我放弃的城池分部极为广泛,城池空洞且相聚较远。我布下三点迷惑,若他李信蒙武看不透,必败也!”
大帐里众将皆拱手相向,异口同声道:“请大将军指教!”
29。…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
“第一、城中无辎重军用粮草,虽有百姓与军吏,但要维持大军则捉襟见肘;第二、丢失的城池实为投降秦国,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可以立刻倒戈,从背后给秦军以致命打击;第三、这些城池秦军需分兵驻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秦军骁勇,兵力处于劣势都可以险中求胜,更何况二十万秦军主力。我等聚各族之兵十五万已很不易,若兵力再处于劣势,此战凶多吉少。”
楚国将领认真的听着,是不是的点头认可,心中的崇敬悠然而生。如此看来,项老将军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已经将这场战役谋划的针针见血,我等只需听令即可。
项燕接着说:“秦军国力雄厚,善于打持久战,此诚不可与之对峙。我军各族兵勇各自怀胎,时间长久定会出现裂隙,因此我军必须与秦军速战速决。”
“项老将军,末将这就有些看不懂了。”一位将领拱手问来。
“请讲。”
“按理说,秦军远道而来,力求速战,我军以逸待劳,当避其锋芒才对,为何要速战呢?若要速战,为何等到大片领土沦陷,才要决战?”
“将军问的好!”项燕不动如山的说,“此战的确有不和兵法之处,然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今敌我国力不同,楚国虽没有经历大的战争,但多年来各族内部勾心斗角,庙堂黑暗,没有打大仗的国力。而秦国已灭天下四国,实力倍增,决不可与之消耗。至于为何到现在才开始准备决战,是因为战机还没有到。”
“如果摆开阵势决战,我军胜算几何?”
项燕笑了笑,示意将军们稳稳坐下,说:“秦军虽勇,主要靠刀一般的铁骑冲锋与剑一般的重甲步兵的交相呼应。这种战法,在平原大地上的确天下无敌,屡试不爽。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放弃淮北平原,收缩兵力在淮南的主要原因。但在郢都城外,大家可以看看,地形起伏,密林丛生,河流交汇,这是秦军的冲锋与重甲兵无力施展的地方。现秋季,水面瘴气铺面,秦军定然不明其危害,必然影响军心战力。相反,我楚国将士训练已久,天时地利与人和样样占尽,难道不可与其一战吗?”
“老将军处心积虑,我等愿听军令!”
“传令!全军将士各饮黄酒一碗,驱热解毒,在城前摆开阵势严阵以待。左军五万,右军五万,中军五万。全军备足坚硬盾牌,长矛兵为主力,弓箭手压阵,以本族八万江东子弟为先锋,出发!”
楚国士气高涨,各族兵勇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秦军三路大军会师郢都城下,秦军将士一片欢腾。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这是秦军战史上没有过的奇迹。会师之日,李信下令全军明火起炊,大吃一顿。暮色中,炊烟袅袅,欢声笑语在秋风中弥散。
蒙武独自一人站在帐外,目光迷离的看着眼前的楚国都城,不算雄伟,但还算坚不可摧。没有咸阳城的气魄,建筑的风格流露着南方城市的安静和与世无争。不知为何蒙武的心一直不能安稳,没有依据,有的只是多年战场的直觉。
李信与将士干了几杯后也尾随蒙武来到大帐外,他当然知道眼前这位蒙氏后裔的想法,之见他端着两杯温酒,把其中的一个杯子递了过去,微笑的说:“蒙将军,深秋夜凉,喝杯热酒暖暖身子吧。”
蒙武离开拱手接过,弓着身上说:“谢李将军。”
李信把酒杯向前一伸,蒙武自然的将酒杯迎过去,一声轻响两人喝了起来。李信看着蒙武笑着问:“蒙将军是不是还是放心不下?”
“那到不是。”蒙武立刻说,他心里清楚已经定好的方略不能再做改动,假使两位主将都不能一条心,那么这个仗是没法打的。
蒙武接着说:“李将军用兵如神,末将对此敬佩有加,只是……只是在担心一些问题。”
“将军请明示。”李信笑着说。
蒙武没有看他,低着头继续说:“第一、我军攻城掠地,一路纵横驰骋势如破竹,虽然为大秦开疆扩土但也着实占用了一些兵力,这无疑会影响到我大军的整体战力。第二、我军在明楚军在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的局面让我们对项燕主力一无所知,若楚军优势明显与我军决战,真不知结果会如何。第三、郢都城外地形复杂,对我军的骑兵冲锋影响很大,这也许也是项燕放弃淮北平原的原因之一吧。以上三点,不知李将军是否考虑过。”
李信深情的看着已过不惑之年的蒙武,心中的敬佩悠然而生。蒙氏能够在秦国立足,靠的不仅仅是战场杀敌,更多的则是处事周全,心细如绳。但是李信此人虽然狂傲,但不盲目自大,这些问题他也是做过考虑的。
李信说:“蒙将军忧虑则是,此三点的确是决战中我军的劣势。不过蒙将军多虑了,我逐条来回答你的三点顾虑。”
蒙武说:“洗耳恭听。”
“第一,我军攻城掠地,的确分兵,但对大军整体战力影响不大,主力精锐全都一路纵横。重要的事,这些城池隶属我大秦后为我军的后勤补给做出了很大作用,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第二,我军军威响彻楚国大江南北,不叫“明”,而叫“势”,对方只会闻风丧胆,觉没有决战之勇气。而且楚国贵族各自用兵自重,地形崎岖,集中兵力的难度极大,我料项燕的兵力即使占优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第三,淮南地形虽不如淮北平坦,但我骑兵冲杀的力量不会锐减,即使骑兵受阻,我军步兵战力也远在楚军之上,定能将项燕的军队斩杀殆尽。
李信的剖析有理有据,蒙武也无话可说,他只是凭着一种感觉,一种战场上特有的感觉,但是这不能当场军队的作战方略。
不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人当然不会明白,他们呼吸的每一口新鲜空气中都含着沼气,一种可以让人浑身发软的湿毒。蒙武不了解,李信更不会懂。
秦军大营安在河流的交汇处,一是为了取水方便,同时也尽可能的避开树林,让地形空旷起来。只是他们不知道,南方的河流不同于北方,被阳光照射过的河面到了夜晚则会产生一种特有的气体,无孔不入的进入了秦军将士的皮肤里。
天微微亮,黎明的寒冷袭来之时,雾气中的火把突然亮起,喊杀声响彻整个秦国大营。
“报告将军,楚军来劫营。”
李信已醒,对禀报之事冷笑一声说:“我没有去找他,他到先来找我了。传令!全军迎战!”
秦军战力果然强的惊人,在经历的稍稍慌乱后立刻稳住阵脚,与杀入大营的楚军狭路相逢,没有一点点被偷袭的狼狈。楚军也是精锐尽出,与秦军对杀时没有半点惧怕,一时间竟分不出胜负。
半个时辰后,楚军有些力不从心了。秦军铁骑已经重新集结,对着楚军集中的地方猛烈冲杀。骑兵对步兵,至少3比1的战斗力,何况这是秦国精锐铁骑。
楚军开始撤退了,一直向郢都城下撤退。李信下令全力追击,因为他看见郢都城下旌旗招展,他要一战灭了项燕。
楚军撤向郢都城下与项燕中军汇合,与此同时楚国数千弓箭射向秦军铁骑,李信眼看自己要吃亏,下令停止追击,于是两军正式对垒。
李信打马向前,对着楚军中军方向一拱手说:“敢问哪位是项老将军,请军前说话。”
楚军沉静了片刻,从中军中走出一人,骑上部下为他准备的战马,不紧不慢的来到了军前。
李信看着眼前的将军,一副桀骜不驯的表情挂在黑黝黝的脸上,没有一丝楚国贵族的娇生惯养。明亮的眸子闪着自信的光芒,晨风轻轻吹拂脸颊,带动着红色的披风,一身正气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项燕先开口了:“秦国真是人才济济,李将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李信拱手还礼,说:“在项老将军面前,晚辈不敢自大,楚国庙堂黑暗,否则也不会让老将军在绝境逢生的浪尖上挣扎。”
“哦?哈哈哈……”项燕大笑,“看来李将军胸有成竹啊!”
李信说:“胜负已分,我军踏灭楚国就在此时,我真心奉劝,秦国爱才,望老将军弃暗投明,我王定亲自迎见。”
项燕没有答话,只是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