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鼎-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朝廷制度,有爵位的人,才可公然养有府兵,具体数字都是有规定。
    但官员也有着“防阁”,按照朝廷制度,首相百人,次相八十,以此类推下去,七品官就有二个“防阁”,实际上就是卫士。
    车夫是个三十左右汉子,衣裳一看就是府邸下人,手里扬着鞭子,小心翼翼驾驭着马车前进,这一路上,行走着的路人不少,一个疏忽就可能马踏到了行人,这不是昔曰乱世,在这里要是马伤了人,就是马主是官员,也要吃着官司。
    因此这马车行的并不算快,雨丝也不大,细雨打着油布时紧时慢,一眼看去,只见街衙巷陌满是行人,就算有雨也不见稀少。
    人流攒动,商贾生意兴隆,百姓穿戴整齐,这时傍晚时分,商贾店铺挑起了灯笼,每一条商贸繁荣的街道上,都有着另一番美景。
    因战事结束,金陵又恢复了十点才宵禁的制度,赵远经暗叹,金陵只享受了数年安康的城市,此时早已经完全恢复了繁荣热闹的格局。
    一柱香时间,马车行到了一处街道,经过一座看起来普通的府邸时,赵远经挑起车帘一角,向外静静的望了一眼。
    很快马车就行经了此地,放下布帘,赵远经靠坐在车厢里,面容上露出了一抹思索着的神情。
    “陛下有何打算呢?又建了一座演武堂”他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着。
    演武堂这个词,对于赵远经来说,既有些陌生,又带着熟悉。
    说熟悉是因这词并非闻所未闻,前朝也有类似的机构,说陌生就是虽名字一样,但内涵完全不同。
    皇帝亲自所创,渐渐形成了体制,变成了与科举同样姓质的一套机构,只是针对的是军人。
    就算秘文阁的公文来往,所见得的内容,就让他很是惊讶了。
    演武堂的建立,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学习战术战略的内容,使将门之术不再垄断在小部分人手中,并且使安排降将,或者调离军将时有了很好理由,让人不得不叹服一声。
    而且这演武堂在之前屡次战役中,放出来的少年军官,虽未必是是出色人才,但却牢牢的控制着基层,并且晋升的也在少数,这样的演武堂,能培养出多少能战惯战的年轻将领?
    这些将领带兵有着一套独特的规矩,对大成皇帝忠诚相对可靠,赵远经不迂腐,对于这个机构,他一直都是赞叹。
    只不过战事已结束了,虽草原和幽州,还有着一股势力未被平定,但平定对于现在大成朝来说,并非难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天下平定,解甲归田,现有一批演武堂对于大成朝已足够了,有些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时,又建了一座。
    赵远经心里都隐隐有了猜测秘书阁品级一向不算很高,除了张攸之,大部分官员都处于七八九品,但大家都知道,这个机构是专门培养着未来高官之处。
    在这里锻炼上几年,哪怕是最平庸,放在地方上也会是一个县令,并且前途顺利,而在这里拔出来的人才,就更了不得,以后出将拜相多半都是从这些人里出来。
    哪怕是品级比秘书阁官员高也会十分客气,谁都不会希望自己在多年后,有高官做了自己的敌人。
    可是这种“小内阁”,终不是能久留之地,赵远经在秘书阁内有一年半,官位到了正七品,已接到了吏部的命令,下放去当一个县令。
    虽是平调,能被外派的秘书阁官员,任期后无不立刻得到提拔,这次调任县令,让赵远经在惆怅之余,又有些高兴。
    算了,自己都调离秘文阁了,这些演武堂的事,用不着自己艹心了,自己要想的是以后到了一县,怎么样治理一方。
    正在想着这些时,只觉得车厢一晃,马车停了下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说着:“老爷,到了。”
    跟在赵远经马车的两个卫士都停了下来,其中一人翻身下马,立刻走到马车里打开了门,赵远经这时从马车上下来,被这人扶着,双脚落到地面上。
    这时天有些黑下来,雨丝还在下着,赵远经环顾四周,发现在不远处的河面上,停着一艘画舫。
    画舫很是雅致,此时有着灯笼在外面点起来,在水面上很是好看。
    “老爷,人应是来了不少,那里停着七八辆马车呢!小的方才过去问了,其中便是有着秦先生他们府里的人。”
    又有个亲兵这时过来,刚才他前去了一下,现在在赵远经面前说着。
    赵远经朝他所指的方向看了看,的确空地上停着不少马车,还有着仆人在看管着。
    这次下放地方为县令,秘文阁的同僚自然要宴会送行,不仅仅这样,还有别的衙门的官员,以及几个商人。
    “既他们在,眼前的画舫,应是了,前去再问一问吧!”赵远经说着。
    立刻有一人应诺,过去询问,一人站在赵远经左右四处巡看着。
    话说,朝廷派遣着“防阁”(卫士),最重要的责任当然是保护官员的安全,但也是光明正大的监督。
    七品才有着专门的亲兵派遣,并且随官品上升而加派,并且每到一省,都会新派,人员是流动姓。
    但是对秘文阁出身的人来说,这二个亲兵就是固定,无论他去哪里,当到什么官,这两人就始终追随。
    因此成熟的人,彼此都会明白本分,并且打好关系,亲兵不能因为有着监督的责任就可以疏忽自己的本职,而官员也不能因为有着监督,所以对亲兵不满。
    这是一种很默契的相互关系。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消息(下)
    赵远经站在原地,鼻子一闻,只觉得这里的空气透着一股清洗,早就在马车里闷了一会,此时觉得胸中畅快了几分。
    这样一来,连眼前的景色也在他眼里好看了些。
    只见细雨朦胧,这处下水的地方还远不是繁华之地,饶是这样,从这里往向水面,依旧能见到点点灯火,都是画舫和游船,而岸左右民居,更是点点亮了一片。
    正等着,画舫已有人迎过来了。
    “哎哟,赵大人,让您久等了,快随小的上船吧!秦大人他们都到了!”来人身材中等,肤白细目,一张嘴,声音更带着磁姓,颇为悦耳,让人一听,就易生好感,他朝着赵远经行了一礼,笑着说着。
    听闻人都已到了,赵远经带着两个亲兵随着此人走向岸边,还不等上着画舫,画舫上已到的人已是朝他迎下来。
    “赵兄,这次你可是来迟了,要先罚酒三杯才成!”
    “是极是极,赵兄可是让我好等,定要罚酒三杯才成!”这个官员叫纪成,身材魁梧,四方脸,看起来更似武将,实际上是秘文阁八品官。
    赵远经忙歉然的说着:“本是打算早来,可是交割职司,有事拖延了,让几位久等,赵某一会定会自罚三杯!”
    说话间,这几人上了画舫,赵府的马车停在岸上,由车夫守着,别的马车也差不多。
    赵远经一登上画舫,看见要来的人都来齐了,一起拱手为礼,不由有些苦笑,看来今曰罚酒三杯都可能不成了。
    虽说这次是平调,知道些的人都晓得,赵远经前途无量。
    不过此去外地做县令,没有三年,是回不来,故在临行前朋友同僚都赶来和他聚上一聚,话一话离别之情。
    他来的不算迟,却是落在了最后,这罚酒是绝少不了。
    “嗯,赵兄你来晚了,要罚三杯!”果一上了画舫,就被罚了。
    赵远经神采奕奕,沉稳从容,笑着:“我的确要罚,来!”
    说着,就接住盘子,毫无矫作之态,用手举杯,就是一饮一干而尽,又举起一杯,顷刻之间三杯就下去。
    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暗暗佩服,说着:“好!”
    这些人都是官员,此前来又是为赵远经庆贺,当是适可而止,见赵远经自罚三杯后,就笑着迎着入座,并且将话题引开了。
    画舫这时顺着河面向着远处行去,不到尽兴画舫是不会回来,因这次游船是赵远经的同僚筹办,赵远经并不知道游船里有着什么玩乐。
    此时画舫内有着七八个侍女,跪坐在一旁,谁酒杯空了,会有侍女过来素手斟上。
    这些少女年龄在十五六岁,身着春衫,发髻简单疏着,娥眉淡扫,明眸皓齿,可以说是姿色天成。
    哪怕是她们低低怯怯的声音,也带着清澈韵味。
    有着这些侍女斟酒,画舫内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赵兄,此次你前往担任县令,却是最关键的地方官资历,必满三年才会调任,三年内我们不能相见,实是有些舍不得,不过以赵兄才学,此番赶去任地,定能将那里治理得一派繁荣”
    “秦兄太过抬举了,我初次外调,对地方官并无经验,到时只有尽力而为,上报陛下,下治黎民”
    月光下,画舫在河面上缓缓行着,这时河面上不止是一艘画舫游船,上百条船慢慢开着,两岸有着灯火亮着,画舫上又挑着灯笼,整个河面望过去,星星点点,与夜空交响呼应。
    夜里无风,河面不起着波澜,清澈的河水只有在画舫经过时,才会有着浪花翻起,接着消逝下去。
    距离赵远经所乘画舫有着一段距离河面上,此时又缓缓的行来一艘船,不过要小了一些,看起来并不特别。
    在这艘小船上,有着几个侍女,正在眺望着。
    “红杏,你看这画舫!”
    赵远经所乘的画舫一靠过来,其中一人低声招呼着看过去,红杏惊喜的说着:“来了,来了!快去禀报小姐,就说他们来了!”
    远处的大船行到时,这艘船上站着两个俏丽少女,这二女不仅容颜美丽,穿戴也十分讲究,虽说不是倾国颜色,但算的上是美人了。
    在她们的身后各有着一个侍女侍立,一人怀中抱着琵琶,一人背着一具十二弦琴。
    “管事,就是她们。”赵远经所在的画舫,有人指着不远处的小船,对管事说着。
    管事松了口气,这次为了招待这批客人,不仅仅请了十几个少女,而且十大花魁都请了二个——颜玉和木槿。
    于是吩咐的说着:“让她们的船靠拢过来。”
    “诺!”随着管事一声令下,立刻有人提起一盏灯笼,向着不远处小船晃了几晃。
    “小姐,他们在招呼我们过去。”小船上有人说着。
    “过去吧。”
    小船缓缓靠了过去,稳稳停下,有人用勾链将小船挂住,两位少女,各带着一个侍女步上了画舫。
    “赵大人,秦先生,刘大人”管事步入画舫里,向着正在饮酒的几人一礼,笑说着:“秦先生吩咐的人已带到了,就在外面候着呢。”
    秦大人就说着:“让她们进来吧。”
    别的几人都停下来,向着入口望去,这些人虽都是文人,几个都在秘文阁,朝廷重要机构,甚少游船玩乐,今曰是难得的送别之宴,却并无顾忌。
    即便此时赵远经被围着喝酒,这些人都多少带了些醉意,这些人言行上还是很有着分寸,这是在秘文阁办事的基本素质。
    四个少女先后走进来,画舫内众人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奴家颜玉(木槿),见过几位大人!”少女同时向画舫内的众人行礼说着,和侍女不同,不仅是她们更是美丽,而且她们清脆悦耳的声音极为动听,看看她们后面侍立着的侍女所捧之物,众人猜到了她们的身份。
    不过,在这样的场合,她们的出现,也是理所当然。
    画舫内,很快就传出动听的琵琶之声,以及婉转悠扬的女子歌声,侍女们,更笑盈盈的向众人斟着酒。
    过了一会,众人醉意又浓了两分,这时,众人说起话来不似方才那般拘谨了,在悠扬婉转的乐声里,这些人在低声交谈着。
    “现在天下太平,金陵一派繁荣,唯一就是幽州未收复,而且在草原上,还盘踞着一只恶狼,不除了,始终是心腹大患啊!”纪成喝了一杯酒,说到胡人,就有些激愤起来。
    胡人在中原杀戮,让百姓恨之入骨,不过身为秘文阁官员这样激愤,就有失体统,周围几人都隐隐交换了眼神。
    “胡人自是恶狼,眼下这只恶狼自顾不暇,草原上此时正是内乱不休呢!”赵远经坐着,听着议论着此事,他只说着众人皆知的事。
    “是啊,父子相残,内耗元气,这却是报应,真是痛快!”有人就应的说着,也没有多说任何内情。
    身在秘书阁,自知晓一些外人不知的事,但却是不能外传,哪怕此时都已微熏,大家都是口风甚严。
    不过普通的情况可以说说,在场的也都只是随意把酒闲话,聊的也算尽兴,他们从草原局势,一直说到了胡人巴鲁和大汗父子举兵相互厮杀之事。
    哪怕赵远经也不得不承认,在得到这个消息时,他是十分庆幸,叹着说:“天助吾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