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志新传-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兰“呜”了一声,掩泪说道:“可怜他们一家三口或是阴阳相隔、或是山水相阻,这可教他们何缘能够重聚?呜——呜……”
  春兰说到这忍不住哭了出来。
  土地神向前欠了欠身说道:“长公主不必悲伤,小神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春兰从袖中取出手帕,边擦着脸上的泪水边说道:“土地有甚主意只管说,只要能让七妹他们一家团聚,我七仙宫不惜向玉帝求助!”
  土地神抬起手在面前摇了摇说道:“这倒不必劳动玉帝!现如今,观世音菩萨常在人间往来,且仁善宽厚、普助众生,以她的法力,若使七公主他们一家三口重续前缘,我想并不在话下!”
  春兰面露喜色地说道:“观音菩萨从前可是我们七仙宫的常客,又是天宫的智多星,如今她虽然做了观世音菩萨,可我们都是同宗的姐妹,我想这件事本公主若求助于她,她自然会倾力相助!”
  春兰说罢,她立刻站起身形,边信步前行边继续说道:“本公主这就下界去找观音菩萨!”
  土地神也站直了身子,可他却先做出了个阻止的动作,然后说道:“长公主莫急!据小神所知,观音菩萨时常云游四海,行踪不定,长公主即便是亲自下界,亦非三五日便能够寻觅得到,好在小神与那观音菩萨亦曾有过往,凭一点点小小的神能,尚能寻得她的踪迹。我看此事也不劳长公主大驾,只小神代为传达七仙宫的旨喻足可成事。”
  春兰听罢点了点头,她来到土地神近前,从头上拔出一根金簪交给土地神说道:“此我七仙宫信物,相信观音菩萨必然认得。”
  土地神接过金簪看了一眼,见这金簪除了成色十足、做工精致外,更有个特别之处就是这金簪的端柄雕有一只盛开的兰花。
  土地神匆匆将金簪别在袖中,然后转身说道:“我看此事宜早不宜迟,小神即去辞行下界,若见了观世音菩萨,必将长公主之托转达完妥!”
  春兰带着宫女一直将土地神送到七仙宫大门外,临别前辞道:“有劳土地!此事无论成败与否,其间恩德,我七仙宫自然领会!”
  土地神向长公主春兰拜了三拜,这才转身奔瑶池而去……
  各位:这故事说到这,可就引出了一段关于董永和七仙女的后续故事,其中也囊括了董琢的一场悲怆的爱情神话。其实这段故事我老瞎子本来是不当讲的,因为它已经被写进了《天罡地煞列传》的传说之中。本章故事的下一回开篇就是“大唐圣僧收灵妖”的故事,由于这之间有将近五百年的空缺,我老瞎子也担心一下子跳过了这么大一个空挡,怕大家难以接受,所以就把七仙女和董永的这段故事给大家重新整理一番,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给大家做一讲述,希望大家有所期待。
  还有就是我老瞎子因为这几天有事,要等到下个星期一才能再来给大家讲故事。
  这时候下边有人说话:八爷,您了有事俺们不管,可您把我们哥几个和这么多人就这么撂下,这故事没结没完的教我们哥几个抓心挠肝的干啥去呀?
  我一听说道:看三国莫为古人担忧,听我老瞎子讲故事也不用胡思乱想!故事终究是故事,或喜或悲都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局。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着急,闲暇时找人打打扑克、下下棋、或是看看电视,同样都是消遣。说实话,我老瞎子也想借机偷偷闲,把那些书本都归置归置,只要有我老瞎子在,就会有说不完的故事。
  这时又有人站出来接话:八爷,这话您了可就掺假了,我认识您这么多年,多会儿也没见过您翻书动笔的,说白了,您老人家到底有多少文化我们心里都没底儿!
  我一听声音就知道这人是谁,于是轻轻敲了敲桌子说道:你没看见!你没看见的能比我老瞎子没看见的还多么?告诉你,我老瞎子舞文弄墨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儿疙瘩和泥呢!
  这时候台下一片哄笑,我顺势说道: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咱们下个星期一再见!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光武帝明诏安天下
  各位听众朋友们:时隔几天终于又跟大家见面了,记得上一回咱说过,这一回当讲董永和七仙女的一段后续故事。这几天我老瞎子也一直在琢磨,因为这段故事也是一段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说实话,我老瞎子魔鬼妖狐、侠义神仙的故事什么都敢说,可就是不喜欢说爱情的故事。当然也不能说绝对的不喜欢,大家大概都知道我老瞎子打了一辈子的光棍,可以说几乎就没谈过什么恋爱,所以对故事人物心理的把握就难以拿捏,不过有这么些热心的听众在这里捧场,相信即使是我老瞎子讲得有点生涩,大家也会从内心去理会,同时我也会竭尽全力,使这个故事听起来更加地生动、感人。
  好了,闲话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安静下来,耐心地听我老瞎子慢慢地演绎一段曲折而又离奇的故事始末。
  说起这话,就不得不首先提到一人,谁呀?此人姓刘名通字显达,自少习文,不仅文章写得好,还练得一手好字,西汉末年曾入朝为官,拜中书之职。刘通刘显达娶妻郭氏,三十岁竟不得子,后来又添了二房张氏,育有两子,长子取名昭文,次子取名昭武,可巧的是,这两个孩子也是人如其名,长子刘昭文喜静,酷爱诗文,十岁便能与父亲对句吟诗,显示出超人的才气,大有“后浪推前浪”之势。而次子刘昭武则正好相反,他是个好动之人,一到读书的时候就哈欠连天、昏昏欲睡,可是一旦父亲不在家,就喜欢跑到前院与家丁戏耍。当时刘通的府上在长安城也算是个大户,家中的丫鬟婆子暂且不说,就光家丁就有上二十几个。这些个家丁里头偏偏就有几个擅长拳脚的,起初这次子昭武还只是站在一边看,后来干脆就一招一式地模仿起来。这几个家丁一见东家的二公子喜欢武术,便有意相传,仅七岁便能将长拳短脚招招式式做得神如其神,有板有眼。后来刘通发现这孩子在偷偷地习武,他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常言说是武能安邦、文能治国,这孩子喜欢习武将来就未必没有出息!所以他渐渐地就不再刻意地逼这孩子读书。
  到了后来由于王莽篡权,自称新朝皇帝,这刘通不忍见朝纲被渎,汉室堕落,便假借痼疾发作,告病举家迁回了故地郅县。这郅县距旧都咸阳七百里,由于地处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在当时还算是个比较知名的地方。
  再后来,汉室嫡宗刘秀借绿林之力,兴师讨贼,终于历经十五年征战,夺回了先汉刘氏的基业,立国号为建武,称光武帝,不久刘秀又从长安迁都到了洛阳。
  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定都之后,大兴儒学之道,提倡以文柔治世,举贤用能,为表明自己是沿袭汉室宗业,他力排众议,召回了许多前朝的遗老遗孤,委以重任,这里,托病还乡的刘通便名在其列。
  各位:说到这里,咱还要再提一人。常言说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要提的这人与刘通乃是左右手的关系,缺一不可。
  提起这人姓花,名叫花尚荣,无字号。出生在汉中一带的一个颇有名气的地主之家,花公子为人豪爽,喜欢结交绿林好汉,是年正赶上王莽篡位,各地绿林豪杰纷纷揭竿而起,这样,花尚荣从此便被拉入了赤眉军。由于花尚荣财力颇丰,挥金如土,又为人仗义,深受拥戴,所以他加入赤眉军不久便坐了一支赤眉军头把交椅。
  刘秀起义初期,曾在新阳遭困,花尚荣率赤眉军赶赴新阳解围,不仅救了刘秀,而且还和刘秀的义军里应外合,全歼了王莽手下的八千亲军,也当说是为刘秀复兴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花尚荣的赤眉军一直就跟随着刘秀,直到刘秀打入长安,推翻了王莽的政权,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建武,称光武帝,建立起了后汉的第一个王朝。
  虽然说这个花尚荣曾为刘秀打下后汉的江山出过不少力,可光武帝刘秀是个文武双兼的皇上,他崇尚儒学,更重视文治安邦,而对于那些绿林豪杰,除云台二十八将之外,一概不予重用,尤其是赤眉军,说老实话,刘秀起兵之初,由于势力单薄,他不得不借助赤眉军的力量才得以夺得王莽的天下,可是当他取得了皇权之后,赤眉军反成了他的心腹之患,故而像花尚荣这样的有功之人,亦只能在朝中做个殿前御尉这样的小职。
  花尚荣心里一直也挺不服气,他倒不敢跟云台二十八将相比,因为那些人之中有的是刘秀早年的结义兄弟;有的则是在阵前打拼出来的骁将;还有的是刘秀身边的亲信,他们在刘秀的鞍前马后效忠了这么多年,如今刘秀做了皇上,这些人做个一品二品的武官皆属当然之事。令花尚荣心堵的是那些个文官,一帮酸臭酸臭的满嘴之乎者也的秀才们也都能混个一品二品的文职当当。而自己呢?充其量不过是个朝中的三品御尉。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这其中也有个例外的,那就是刘通。刘通虽然是个二品的文官,可他心怀锦绣、能诗善文,且为人谦恭,从不张扬,更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是他平易近人,从没有什么官架子,并且十分地善解人意。就这样,花尚荣和刘通这两个年龄并不很相近的人竟成了一对好朋友,当时刘通年近五十,而花尚荣仅三十有五。
  话说这一年,刘秀推行新政,重新丈量土地,一方面是为改善民生,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削减地方官吏和富门豪绅的势力。前车之鉴,地方豪强的势力仍不可小觑!
  刘秀推行新政是早有预谋的,他担心一些地方官吏会对新政不满,因此再与豪门势力纠结起来闹事,所以他在推行新政之前首先对各地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又新任命了一批地方官。这样,光武帝刘秀推行新政的重要步骤之一,也就是丈量核准土地的办法一出,那些新任命的地方官自然不敢贪占土地,而那些富豪也都迫于地方官的压力,只得将多出来的土地上缴官衙。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在全国迅速展开,这对于光武帝刘秀巩固他的帝国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言说是瓜无滚圆!什么事也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刚才说的是光武帝推行新政,这一策略贯彻得还算是挺顺利的,可偏偏就有个起刺儿的地方,哪儿呀?这就是北藏的獒人。这些北藏的土豪依仗着山高皇帝远,果然是纠集起来,抵抗新政,口口声声说是要造反!北藏省地的府衙见新政受阻,忙上表奏呈朝廷。光武帝刘秀得知之后,当机立断,马上下了一道圣旨,要派一支天朝大军前去安抚。按照当时光武帝刘秀的意思,那就是说:出兵只是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意在逼对方就范,并不是真的要动武。
  光武帝旨意一出,殿前御尉花尚荣立刻出班请旨。刚才咱前边不是说过,这个花尚荣对自己只做个殿前御尉这样的小职一直是心怀不甘,总想找个机会立功,给自己创造升迁的条件。拿现在的话来说,这个花尚荣在朝中整天也是犯嘀咕,他想:同样都是一天站八小时,凭啥别人一月开三千块的工资,而自己却只拿两千呢?这话反正我老瞎子是这么猜的,也不知道对是不对?
  刘秀知道这个花尚荣乃是个有勇无谋之人,只因他当年在新阳曾救驾有功,这才留在了朝中为官。光武帝刘秀略微思忖了一下,转念一想:此番出兵只是要显示一下天朝对推行新政的决心,并不是真的要去打仗,况且北藏獒人虽然强悍,可他们毕竟是都是些乌合之众,难以跟天朝的大军对抗,只要这些人能够屈服,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刘秀想到这开口说道:“花御尉请旨出班,正使朕始料未及!安定北帮本属外将之事,区区潦倒之徒,何用花御尉辛苦?尚且要北渡黄河,徒行千里,此岂非以金刀示牛哉?”
  刘秀这话是在委婉地规劝花尚荣,意思是说这只是一碟小菜,没多少油水,况且还有大老远的跑一趟,不值得!刘秀最后的一句“以金刀示牛”,这话就跟“杀鸡何用宰牛刀”没什么两样。
  花尚荣没那么聪明,他以为光武帝刘秀是惜才爱将之意,于是他更加执着地望地一跪坚持道:“为天朝效力乃是臣的天职,臣愿带五千兵马,单凭我主龙威,足以使獒人束手就范!”
  光武帝刘秀知道自己旨意一出,无可更改,见花御尉执意请旨,料此事已无二将可派,便出言嘱咐道:“朕之新政,乃是举国同令,州府地县之官地,乃是沿袭旧制。只因王莽篡政,朝纲无常,才使得官民之垄亩地界不清,更有贪官富绅借机侵占土地。朕推行新政,务要使朝野官地次第井然,富绅拥地,不得逾越官地,上缴余地,皆归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