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沂中下了决断。古来即有“归师勿用”的话,若是对急忙回归故乡的军队攻击的话,可能会受到必死的反击而造成大的损害。身经百战的杨沂中当然明了这一点,于是就在李显忠形式上追击金兵过了淮河之后,未受任何追击地回返了。
当亮的讣报传至开封时,引起了当地将兵的叛乱,而代替亮留守在开封的长子光英则被叛乱军所杀。十二岁的光英,自小聪明,深受亮的喜爱。
“余将把天下在光英十八岁时让予他,以后就可过着自早到晚游乐的生活,余要尽享人生之乐。”
亮虽这么说过,但现在一切都化为乌有。光英对父亲的行为曾深自伤心,也许他的气质更近于世宗而非其父。
开封、燕京……所有的机要之地都已在世宗支持者的支配下,于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新天子的威权,只要再平定契丹族的叛乱。国内即无内忧。在亮死后,他的残党几乎再也不存在了。
当子温回到健康时,“杨国夫人”梁红玉差不多已做好回老家的准备。
“在你爹死了之后,我以为再也没有出世的机会,这一回,还算是满有趣的呢!”
“您不准备出席庆功实了吗?”
“已经够了!先前的舞剑让我腰痛到现在,年纪大了,还是回家睡觉最好了!”
“那我送您回去吧!”
“有这种闲暇的话,还不如去看看妻子。有妻室的人是不能老赖在父母身边的。”
乘着驴马,梁红玉回到了西湖畔的小屋。说是腰痛,其实根本看不出来,她的姿势可是坐得比任何人都来得挺呢!
梁红玉走了,金军也走了,吴磷也回到四川……全部应该就此结束了,但其实并不然。在胜利的同时,宋宫廷中的主战论也因此而沸腾。
在这一年中,钦宗皇帝的死讯好不容易终于能够公开了!朝廷除了深表哀悼之外,至今一直被称为“靖康帝”的赵桓也得到了“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的谥号。许多历史典故将钦宗的卒年记为西元一一六一年,就是依《宋史》的记载而来。至于《金史》上,则明记钦宗殁于西元一一五六年六月。
战后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第二年,也就是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二月,高宗来到了建康府,犒赏对金战争中具有贡献的将军。几乎没有功绩的叶义问,则希望辞官谢罪,高宗答应了,对于叶的失败也不再提起。
这一年是闰年,因此有两次二月,在同二月的时候传来了刘倚的死讯,让子温相当悲伤。朝廷依他生前的功绩,给了他开府仪同三司的名誉及地位,还有武穆公的谥号。只不过,这些都是形式,被称为“刘三相公”的晚景可说是相当地不堪。
在葬仪尚未结束时,金军对海州城展开攻击,但被魏胜所击退。
六月,高宗让位成为上皇,皇太子则即位成为孝宗皇帝。即位之后,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立刻主张对金出兵,而年轻的新天子似乎也很赞成的样子。
子温则提出了异议:
“臣认为战斗是无益的。北方的完颜雍已经即位,他是个文武练达、仁慈宽厚的长者,相当地具有信望,金国的军民已经完全站在他那一边了!”
子温再叙述到:“全军的总兵力约五十万,他们不愿为完颜亮而死,但却不会害怕为新帝而死!”
接着,虞允文也开口:“要长驱直入夺回开封,甚至渡过黄河使我军的军旗能够插在更北的地方……很遗憾。我军目前还做不到,必须要再养兵个两、三年才行!现在急进的话,食粮的调度一定会有问题,最后,兵士们只会以饥饿收场而已!”
依据虞允文和子温的意见,出兵论似乎就要在一夜之间葬送了。
不过,年老的张俊可没有这么容易放弃,他希望让采石矶的胜利成为回复国土的开幕战。他的热情,感动了年轻的孝宗,他任命张浚为枢密使,负责对金战役之总指挥。反对的子温则被解除军职、虞允文也被留在后方。于是,之后的对金战役,就不是子温等人的故事了。
李显忠及成闵所带领的宋军,渡过淮河侵入了金的领土,几乎没受到什么全军的抵抗,看来,回复到黄河之间的领土似乎只是数天内的事情而已……。
不过,金军很快地便展开了大反攻。
原来,世宗皇帝完颜雍,已经平定了长期叛乱的契丹族。在几度的胜利之后,雍派完颜元直前去劝降,他本来就是辽的贵族,做这个工作是最适合不过的。
世宗是仁慈的人,相信不会破坏约定,而弃械投降的契丹族也都受到宽大的待遇。不过,还是有部分的契丹族不愿投降,于是远走一万里投入西辽,这又是另一个国家的历史了。
平定内乱的世宗,接着命令三十万军队南下伐宋。带有神秘色彩的武将魏胜就是在这个时期阵亡的。由于金军在符离的会战大胜,阻止了宋军北上,因而让宋主战派的悲愿完全溃散。
Ⅳ
就这样,在宋干道元年,金大定五年(西元一一六五年),宋金两国结成了第二次的和约。和前回的和约比起来,这一次对宋是有利多了,除了重新确立两国之间的国境之外,宋支付给金的和平保障资也由原先的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减额为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名称也由“岁贡”改为了“岁币”,让“记回”的意味变得较淡薄。
另外,更让宋人们欣喜的是,之前的宋皇帝须对金皇帝称臣,和约后则称“侄”,对国家的面目来说。算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这个和约成立之后,宋金之间呈现和平共存的状态,直到被铁木真的子孙灭亡,金有七十一年,宋则保有了一百一十四年的命脉。
在和约成立以前,顽强的主战派人物张浚去世了。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也许他依然会很坚决地反对吧!他除了是个信念很强的人之外,同时视野也十分狭窄,他那六十八年的生涯处处是证明。
和约成立两年后,成闵则以六十六岁的年龄亡故,在他死后,被称为“抗金名将”的人,就再也不存在于地上了。
至于退位的上皇高宗,则继续长生着。他在壮年的时候,就下定一定要比秦桧活得更久的决心,而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在平和安宁中,他以八十一岁的高龄亡故,而这已是秦桧死后三十二年的事了。
讲和成立以后,孝宗断了以武力回复国土的念头而致力于内政。
二十七年的治世里,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及和平,除了财力得以跟北宋的全盛时期匹敌外,在学问和艺术上也有相当的发展。
虞允文身为对金战争胜利的智将,自然拥有相当的名声,因功升为川陕宣谕使。不过因为受到官廷内保守派人士的嫌隙,有三、四年的时间做的都是闲职。在与金讲和成立之后,孝宗皇帝将他召回,一举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地位。最后,他的地位一直升到左丞相兼任枢密使,为大宋的国家战略最高指导者。他并不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而是以数十年为单位地作着让来再度统一天下的计划。第一阶段就是从四川北上黄河的上游地区,然后再从这里往东方进击,这是模仿南北朝时代北周征服北齐的例子,很可惜,后来并没有实现。不过,虞允文倒是培养了好几位政治家而对国家有所贡献,在孝宗淳熙元年(西元一一七四年)死后,获得了忠肃公的通号。
梁红玉的殁年不明,但晚年应是过得十分安稳。听说,她还曾经到访过建州,也就是后世福建省的山间,闽江的上游。除了两名从仆之外,还带了一名十岁左右的少年,这应当是子温的孩子吧!此地春季开满了桃花,连河面都深有白色和淡红色的花瓣。而在附近还有一座名为绿山的小山,山麓上有两棵大桃树,桃树旁则建有一小小的树堂,这就是祭祖韩世忠的祠堂。以前在这儿曾有一名为范汝的贼人横行杀人和掠夺,就是由韩世忠所讨伐的,后来,建州的人为了纪念韩世忠,便设祠堂祭祀他。
看着祖母拜冢的少年说话了:“岳忠烈公(岳飞)在京师有着那么大的庙,那为什么祖父只有这样山间的小祠堂呢?”
“你祖父只要这样就很安慰了。”
梁红玉摸摸少年的头,再看看祠内的韩世忠木像,不由得有些遗憾。
“如果再做得好看一些就好了!”
在将百两银子交给守祠的人之后,梁红玉就带着少年离去了。当建州知事准备前来款待时,早已不见他们的踪影,只见无人的祠堂中飘散着片片的桃花。
讲和成立后,子温回复文官职务,他虽然不是非常精明,但由于诚实、见识丰富,再加上清廉,很受孝宗皇帝的信任。历任工部尚书、临安府知事、户部尚书等职。还曾讨伐海贼和群盗,所以也有不少战功,甚至还曾以外交使节的身份出使金国,也许是想要与故人一会吧!至于以文人的身份,他也著有一百六十七卷的宋代史书《水心镜》,而成了朝廷在编纂国史的重要依据。在孝宗殁后,他也曾在光宗之下做事,死后则被赠为靳春郡公之爵位。
在孝宗的时候,岳飞的名誉受到回复,被没收的财产也返还回岳飞的遗族,此时的负责人就是子温。在近三十年间,岳飞的财产被不正的官吏及豪族横领,大多行踪不明,多亏子温详细地调查,这些财产终于一个也不少地还给岳飞的遗族,让人人都不得不赏赞他的诚实。
这件事情在《宋史·韩彦直传》中有很详细记载。
OCR,司马浮云校对,整理转载(f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