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驭夫36记-柳暗花溟-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抵抗,难道要让我们的孩子伤于倭刀之下?等男人们回来,让他们看到家破人亡的场面吗?”家、孩子,是女人所有的一切,如果这些东西受到伤害,女人是会拼命的。而拼命的女人,无人可挡。

  果然,女人们吃惊之下议论了起来。如初趁热打铁,通晓利害,渐渐的,大家由开始的慌张、害怕、没主见、想逃避,变成了群情激昂,誓死要守着家,护着孩子,绝不让倭寇踏进城门一步。

  第二回  回乡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我们退,就是拱手让出家来,就是给倭人随从欺侮。所以现在开始,我们女人也是戚家军的一员,保家卫国,一定得成点样子,别让男人们笑话。”她总结性鼓励大家,然后让她们各自回去,积极做准备。

  都折腾完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她草草吃了午饭就跑到四个城门处巡查。结果,当她举着戚家军缴获来的,小光送给她用的西洋望远镜一看,却看到了最不想看到场景……有一支倭寇队伍正向新河城飞奔而来,虽然只有两三百人的样子,但武器装备看来不错,要攻城门破旧的新河城,只怕不太困难。

  “快,击鼓,树红旗。”她急急吩咐跟在自己身边的守城后。

  那小兵吓了一跳,立即照办,而随着这一表示倭寇来袭的信号发出,她之间做的准备终于体现出了成果。娘子军们迅速地带着全城的老弱妇孺全部身着戚家军的军服,分队涌到了四个城门,专门负责联络的人、负责往城楼上运送“武器”的人全部准备就绪。虽然大家人心惶惶,都有些紧张和恐惧,但却慌而不乱,井井有条、摆出死守的架势来。

  “倭寇近了,要放箭吗?”一个守兵哆嗦着声音问。这么多年了,他已经让倭寇打怕了,好不容易戚家军让他有了安全感,没想到现在还要面对这可怕的事情。

  如初心里也在打鼓。她有武功、她力气大、她这些年跟小光,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不少兵法。但她不会打仗、之前说说大活可以,但面对真正的战斗,她真的不知所措,但她知道她必须表现也自信来,不然其他人会更怕。

  于是她挺直脊背,镇定地说:“不忙,让穿着戚家军军服的人全站在城墙上,把箭对准倭寇,但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射一箭,把旌旗能树的全树起来!”

  寻守后见如初神色如常,想起风传的戚大人畏妻如虎的传闻,立即觉得说不定戚夫人就是传说中的女中豪杰,更说不定戚夫人比戚大人还厉害,心情立即放松许多。

  而情绪是有感染性的,不到片刻功夫,隐藏在空气中的寻些恐慌渐渐淡化,消失了。

  所以说虚张声势有时候非常必要,能让人打死,也不能让人吓死,气势说起来比较虚无,但有时却是决定性的东西,要不怎么说,两强相遇勇者胜呢。

  不过……其实……如初知道自己的斤两,根本没打算出城门迎敌,也没打算肉搏死守,早上那句:计划一生唯谨慎,小心行得成年船提醒了她。她要效仿暗恋了很久的诸葛小亮同学,玩一回空城计。

  毕竟,倭寇们听到戚继光、戚家军的名字就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他们被打得怕了,心理虚弱。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远远看到城楼上站了那么多“戚家军”,旌旗招展、军威齐整,就会以为戚家军并没有全部出征。只要他们信以为真,这场战斗就可能消弭于无形。真要用上守城的武器,那是下下策,也是万不得已了。

  所以,她要城墙上的守兵和娘子军们只摆出架子,威胁对手,却不能真的动手,否则就会露出马脚的。

  从这个距离看,来者貌似萨摩人。可是……之前没听说武田兄妹的人中有这么多萨摩人,想来是这对兄妹勾结了撤退的其他倭寇,想杀个回马枪。给戚继光、给大明朝一点颜色看看。

  “我站在城楼观山那景,耳听到城外乱哪纷纷……”见倭寇迟疑地走进了,她明白是满城墙的“戚家军”起到了作用,敌人是在犹豫,于是扯着嗓子唱了一句京戏,要学智圣孔明,就学上彻底。

  而城楼上的其他守后和娘子军毕竟不是训练特别有素的,所以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本来羽箭齐齐对着已经近到城下的倭寇,听如初这么一唱,还以为下令杀敌,几乎是同时放出了箭,还跟着她唱了几个字!

  一时之间,突然的攻击和突然全部走调的声音整齐的喝出,有点地动山摇之感,倭寇着实吓到了。他们本来就害怕戚家军埋伏在这里,心疑不定的,此时也不知是谁中了箭,惨叫着跑走。在从众和恐惧的心理作用下,其他人也一哄而散。

  果然乌合之众就是上不了台盘呀。

  而惊吓了半天的攻城就以这种形式结束了,因为空城计是唬人的计策,只要装得像就行了,根本就是心理战。

  在戚家军凯旋之前,唬人的娘子军一直站在城头,但贼寇却再也没敢回头。如初浑身冷汗的站在城头上,心中暗骂,我靠,这样也行。我他令堂的真是个人才。

  戚家军上峰岭大捷,彻底消灭了武田兄妹这支残初露锋芒,虚海反间计大为成功,杀人如麻,侵害大明百姓的武田兄妹跳海自尽。

  在得胜回归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伙萨摩人,这才知道新河城被围。原来武田兄妹虽然中了虚海的反间计,却没把自己的全部计划全告诉他。他们兄妹既然侦查过新河城,还以自身调出了城中的戚家军。自然不值得这块到嘴的肥肉不吃,于是勾结了才撤退的一伙倭寇去抢劫,然后再据地分赃。没想到,戚家军在城内还有埋伏。

  戚继光一听此事,纵然明知道新河城没破,仍然带着亲信小部队飞奔回城,留大部队把四处逃窜的余寇全部清剿。回到城中才现如初玩了一出空城计,兵不血刃就把倭寇吓退了。

  戚继光为如初感到骄傲的同时,又非常后怕。万一这伙贼寇识破了如实的虚张声势呢?万一他回来得再晚些呢?万一武田兄妹没中反间计呢?他是在兵行险招,可却把如初暴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为此他发誓,今后再不犯同类的错误。

  又过了些日子,倭患严重的浙江平静了下来,沿海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戚继光也升人任了从二品的都指挥佥事。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第三回   祖孙夜谈

  作为平倭的英雄,朝廷正炙手可热的名将,地方上对戚继光那连番隆重的欢迎仪式和热闹庆典不必细提,只是当他真正踏时家门,看到白发苍苍的奶奶和母亲时才真情流露,眼泪不禁落了下来,急忙上前跪倒在地,磕头问安。

  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不孝,为了平倭,三年多没回家一次,眼看母亲还算硬朗,但快百岁的奶奶去身体孱弱,还能有多少年与他共度呢?

  此番归家,是几年来的头一次,戚继光与亲人几番悲喜亲近,似乎有无数的话要说,当天晚他就在戚老太太的房间里打了地铺,好好陪着老人家。老太太因为孙子回来,精神很好,娘俩个聊 半夜,说不出的快乐幸福。不过……当老太太问起,如初为什么还无所出时,戚继光感到了为难。

  他也想要孩子,而且就算多么忙碌,他也没断了和如初亲热。当然那不是为了孩子,因为他爱她,对她始终保持着激情与冲动。说起来连他自己都不信,因为部下的婚姻都是平淡的,唯有他,对如初似乎爱不够似的。

  可是……如初的肚子也确实没有过任何动静,其实他心里也急,不是为自己,而是看得出如初的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个事。

  其实,如果让他在如初和孩子中只能选一个时,他没有半点犹豫:他要如初。假如失去她,除了为国尽忠,他会感觉人生再没有意义。如初无意中唱过一道古怪的歌,歌词却完全可以表达他 感情:失去你,赢了世界又如何?所以无论如何,他也绝不会背叛对如实的誓言。

  “在这件事上,你可落在你弟弟的后面了,他成亲三年,得了两个儿子。现在他媳妇还怀着一个,看样子是个闺女。唉,继美也快是儿女双全的人了,你呢?还是膝下空虚。这可怎么办呢?”老太太叹道。

  “继美有了儿子女儿,奶奶应该高兴呀。不管是我生的,还是继美生的,都是咱们戚家的后代,如意嫁人后也有孩子了吧?您看,重孙和重外孙都有了,您这是见了双倍四辈儿了呀,都这是天大福气。”戚继光试图转移话题,转移重点,于是哄着老太太道。

  可老太太却不上当,直入主题道,“你是戚家长孙,是奶奶的心头肉呀。你膝下无子,老来无后,你让奶奶怎么放心?你的爵位要谁来承继,难道就让戚家的功名断送于此?那样,奶奶就算死了也闭不上眼呀!”

  “奶奶!”

  “你为什么不娶几房妾放在屋子里呢?”老太太说出自己憋了好几年的心里话,“你如今已经是从二品的高官了,只怕以后还会升迁,屋里没几个妾,会让人家笑话的。唉,如初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在这件事上看不开。男人家,哪能是她一个人的呢?她坐着正妻的位置,任谁也抢不去。谁要抢,打从我这儿就不答应,可她怎么就不许你娶个妾?现在外面人都说你怕老婆,先不说损了我们戚家门风,只怕对你的官声也有影响,丢不丢人哦。”

  “奶奶,不是如初不许。”戚继光辩护道,“是我自己不想。说句让您笑话的,我心里只装着她,哪能容得下其他女人。这几年您不知道,她跟我吃了多少苦,这样的女子,我若负她,岂不是要天打雷劈吗?再者说,孩子和爹娘间也是一种缘分,强求不来。如果我命中无子,娶了妾,硬要生出来,那才是对我不利呢。反正继美有了孩子,戚家不会断后,我是否膝下空虚,不用太在意吧?”

  “呸,什么叫命中无子?”老太太 点生气了,“你爹和你母亲当初也是婚后很多年没孩子,还不是你爹娶了你亲娘,然后还有三娘,这才有了你、继美和如意。你看你妨感觉委屈了吗?难道你和弟弟妹妹们不孝敬你娘吗?不尊敬你娘吗?你娘又失去了什么?女人哪,容男人娶个妾,不过是个肚量,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甚至男人的宠爱是没关系的。而且,奶奶也没说如初不好呀。当初她嫁过来时咱家是什么样,后来她又做了什么,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尽心尽力,奶奶虽然老了,可量心里明镜儿似的。只是……她不能生呀。如果说起休妻,无所出也是七出之一。她这样……你讨个妾不算过分。不然,你要真怕如初不高兴,你偷偷讨个妾,生了孩子后归如初养,再把那个妾休掉好了。”

  戚继光沉默着,因为他不知道要如何对奶奶解释和如初的感情。他和如初之间是不能插进任何一个女人的,这不仅是他当年对她的承诺,也是他自己愿意做的。如初说过,如果他有了别的女人,她就会悄悄离开。他怎么受得了她消失不见?淡出他的生命。记得当年没成亲时,如初了为白凝若的事放弃他,那一番主痛彻心扉,他至今回味起来还感同身受,再不敢尝试一次了。绝对不行,不然要让他心痛死吗?

  这一生,他真的真的认定了她。或者,他们以后可以收养个孩子,只要不把实情告诉家中长辈就行了。

  他这边转着心思,突然灵机一动,不由心中暗喜,觉得找到了一举两得,即爱护如初,又让老人们开心的办法,打算再去上任时就办了这事。那时天高皇帝远,很容易就能瞒着家里。

  这个办法大好。他自己是存一笔私房钱的,他对钱财之物,本不看中,原来是想买好东西哄老婆开心的,现在如果用这钱办了这大事,如初会更高兴。

  她心里不压着那块大石头,他也会高兴的。

  而那边的戚老太太却以为戚继光是默许了自己的提议,心下不禁盘算着和儿媳商量过的事,元敬虽然几年没回家,但家书还是寄回过不少。她和儿媳早知道如初一直没能怀上孩子,所以做了准备。但经过元敬成亲时那番闹腾,她们这次没敢直接定下这桩事,只等着元敬回来,问应了他,他点了头,然后南把妾室娶回来再说。

  到时候,如初就算生气,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了不起她豁出这张老脸,苦求如初就是了。如初是个善良的孩子,虽然有时候倔强,但总是孝顺的。

  这一夜,祖孙两个各怀心事,谁也没睡踏实。

  第四回  如初得留下

  第二天,戚继光还有应酬,一早就出门了。如初打算去看看老爹胡大海,正在屋里准备从浙江带回的礼物时,老太太和夫人进了门。

  “如初呀,这回回娘家,不妨多住两天。你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