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审判-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手段建立在他人痛苦与不幸之上的。 
  慕绥新、马向东等贪官在城建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为违法开发商大开绿灯,擅自违规,为个体房地产商审批项目,致使国家巨额税费流失。报载: 沈阳和大连2000年批租出去的土地面积相近,大连收回土地出让金17亿元,而沈阳却只收回7000万元,相差悬殊。国家的税费流失使人触目惊心。 
  杨加林震惊了。他的心如同流淌的辽河水,久久不能平静。以往他制定作战方案,规划行动路线,调动车辆,装备武器弹药,一切轻车熟路,可是这次不同。 
  那些天,他有些悲怆,因为他信奉一句至理名言,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而社会黑往往不是公安局长可以控制的。于是,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劝他,别拿鸡蛋往石头上碰,甚至家里还接到匿名电话:“叫杨加林小心狗头!”是的,他从警半生,面对枪林弹雨,面对刀光剑影,他从来没有过畏惧,选择了警察职业就是要冲锋在前。他坚信枪把子掌握在人民手中,有党和政府做后盾,他无所顾忌,所以几个黑社会性质的头目也兴不起大浪。 
  然而,当杨加林看到一府两院的一些头面人物也与这些人穿一条裤子披挂上阵时,他的脊梁上冒出一股冷汗,他流血的心像撒上一把盐。这里有他的老部下,有相当级别的领导,还有掌握他命运生杀大权的顶头上司,他该怎么办? 
  是的,作为一个公安局长,他不会不对这位“黑衣市长”所作所为充耳不闻,社会上也有许多说法。他听说慕绥新在任辽宁省建设厅厅长、副省长时,就利用职权在审批项目、减免税费、协调贷款、干部提拔调动等方面手伸得很长,大搞权钱交易。他听说慕绥新任沈阳市市长,大权在握后更加疯狂,每一项大工程背后都有大笔肮脏交易,什么钱都敢收。甚至伴随着马向东案步步深入,他躲在北京看病期间,沈阳市许多位市委市局都纷纷前去探望,宁静的301医院一时间车水马龙,喧嚷不止。据说秘书当关,大多都见不到尊面,丢下“贡钱”就走,有一个局只送了3000元,“慕老大”极为不满: 这样的局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还听说慕绥新的前妻贾桂娥面对前来求助的父老乡亲,也疯狂地敛财!沈阳有一只股票在一两年内狂涨不跌,炒股者称之为“慕老大”股票,追根寻源,原来慕的前妻贾桂娥正在这家公司任职。他的女儿更是胆大妄为,不仅垄断了沈阳中街、太原街两个黄金商业区广告牌,还借势生财、巧取豪夺……事实归事实,听说就是听说。今天刘涌有鼻子有眼说出他与慕绥新的权钱交易,他也不敢全信,因为那毕竟是一面之词。   
  “慕老大”落网之谜(13)   
  事情的发展正朝他不敢想也不愿想、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下去。刘涌被打入囚笼后,刘涌的妻子刘晓津不仅敢于公开叫嚣,慕绥新也反常了,他放出狠话:“妈的,你看我回去,怎么收拾杨加林!”之后行动也很快就跟了上来。他打压公安局的手段是大造舆论,从根本上否定打击刘涌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的斗争。他说:“沈阳出乱子,就是公安搞的。如果杨加林不搞,沈阳不会这么乱,还是一片繁荣。”身为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的态度和言论在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上造成了混乱。 
  粉碎刘涌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的斗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公安机关在警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都投入很大,急需办案经费。市公安局于2000年7月、8月、10月先后3次向市政府提出请款报告,可是慕绥新却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将报告长期压着不批。杨加林十分着急。一次会后,杨加林找到慕绥新,当面向他提出申请办案经费的事,慕绥新未置可否,冷冷地说:“你回去等着吧!”可是,直到他因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被查处的前一天,也没有给公安机关批款。他妄图用经济封锁的手段阻挠、破坏公安机关这场打黑除恶的斗争。 
  慕绥新打压市公安局的另一个手段就是阻挠对和平区公安局领导班子的调整,给你颜色看。鉴于在打击刘涌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斗争中暴露出来的公安队伍内部的一些问题(有6名民警陷进了此案),市公安局党组决定对和平区公安局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为此与和平区委、区政府进行了沟通并征得了同意。杨加林、吴宗声、王金利3位市公安局党组成员向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作了汇报,取得了同意,但慕绥新却跳出来坚决反对,对市公安局进行指责:“为什么要调整和平区分局领导班子?和平分局有责任,你市公安局就没有责任吗?和平分局班子不能动!”公然把矛头对准市公安局。慕绥新的态度在党内外造成震动,影响很坏,伴随着这股阴风,一些谣言随之而起,什么“刘涌打错了,打出砬子来了”,“和平分局班子调整没经过市局党组集体讨论,报上去让市里给顶回来了”以及杨加林想如何如何等等;与此同时,刘涌的家人也纷纷跳出来,写信、上告,称杨加林私人报复,打击沈阳民营企业……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慕绥新要干什么?杨加林警惕了,这样下去不是要搞乱公安局吗?在这特殊时期搞乱公安局,沉渣泛起,那沈阳不就真的天下大乱了吗? 
  他不得不召开各分局一把手会议。在会上他从稳定队伍素质出发,把他的想法与真实情况向大家汇报: 沈阳黑白颠倒,他有力气使不上,感到很悲哀。他从抓捕刘涌是对历史负责,讲到可能引发出的严肃政治斗争;从一些领导不正常的表演,讲到大家思想要有准备。最后他掷地有声的说:“一我不怕权势,中国天塌不下来!二我不怕邪恶,凡是祸害人民利益坚决清除,我说准的事就要坚持,希望大家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听党指挥……” 
  9月中旬,杨加林等就刘涌犯罪集团案件向朱锦、王洁纯、焦安发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作了汇报,鉴于公安机关对此案侦查已近于终结,拟向市检察机关移送。其实中纪委的同志已经意识到了市检察院院长刘实问题严重,而马向东的老婆章亚非上蹿下跳为马向东鸣冤叫屈,工作出现复杂局面,最终提出刘涌一案暂缓向检察机关移送。 
  10月16日下午4时许,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唯众打电话通知杨加林和他一起乘机到北京,向中纪委领导汇报刘涌案件情况。行前,杨加林向王洁纯通报了情况,请了假。17日上午,杨加林随王唯众来到中纪委向副书记刘丽英作了汇报。这位被万民称颂的“女包公”听后当即表态,充分肯定沈阳市公安机关粉碎刘涌犯罪集团这一战役打得好,办了一件好事、实事,鼓励他把这一案件的审理工作做好,并提出了要求。   
  “慕老大”落网之谜(14)   
  不久,公安部派出刑侦局潘处长等人组成的调查组来沈阳对刘涌一案进行调查。调查组的同志调阅了有关案卷,提审了刘涌等犯罪嫌疑人,并到社会上与群众直接接触,听取反应。 
  10月的一天,当横行一时的“慕老大”知道中纪委找了杨加林,感到大势已去,立刻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下午3时,他通过秘书打电话找杨加林去一趟。 
  那天夕阳西下,秋风凄凉。不知为什么杨加林进去时,慕绥新坐在办公桌前没有知觉,直到杨加林走到他办公桌前,喊了一声:“慕市长!”他才回过神站了起来,一扫过去的横眉冷脸,满脸堆笑,伸出大手:“是你吗?你好!你听没听说,外边传公安局长和市长干起来了?” 
  “没听说!” 
  “来,快坐下,坐下,今天没啥事,咱俩聊聊心里话!”慕绥新态度少见地平易近人。 
  杨加林问:“谈啥?” 
  慕绥新一本正经:“别听外边瞎传,其实我对你们局工作一直是满意的,我对你也是满意的,经常向省委有关领导汇报。我认为沈阳市你是最合适的政法委书记人选,多次向省组织部门推荐过!” 
  “慕市长,你这么器重我,我不知怎么感谢你!” 
  “你这个人哪都好,可办事太多总有闪失,有些事不能盯得太紧,太紧要翻车!你对和平区班子调整干什么那么急?往后你有什么困难,再来找我!” 
  杨加林心里立即打了个问号: 调整和平区公安局领导班子错了?打刘涌打错了?于是,他不软不硬说:“那我打了那么多报告,增加追捕刘涌经费,现在还没有批?” 
  “是吗?”慕绥新故作一脸惊讶。 
  11月17日,公安部向辽宁省公安厅并沈阳市公安局发来贺电。 
  11月28日,公安部部长贾春旺签发命令,给沈阳市公安侦破“5·25”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案件的战斗集体记集体一等功。 
  中央领导和公安部对侦破刘涌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的肯定与嘉奖是对沈阳市公安机关和广大参战民警的有力鼓舞。 
  但是,濒于灭顶之灾的慕绥新却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公然与中央唱反调,利用掌握的权力对市公安局特别是局长杨加林进行更加露骨地攻击。在市里一次重要会议上,他指名道姓地攻击杨加林,说:“杨加林擅自到北京去告御状,无组织无纪律,把矛头指向市委、市政府,他想踢开党委闹革命,要把沈阳搞乱。我们应该对他采取强硬的态度!”还无中生有地对在座的人说:“杨加林拿着25个黑名单,到北京去告状”进行煽动。 
  这是腐败巨蠹慕绥新猖狂的最后一跳。 
  但杨加林决不后退,决不动摇,他已经完全豁出去了。一天,他把妻子和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我很可能有一天被人搞垮,丢官罢职,成为一个普通百姓。” 
  儿子倒很坦然:“爸,当个老百姓倒不错,你太累了!” 
  那一刻,杨加林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与准备。 
  由于黑社会头目刘涌的交代涉及马向东,涉及慕绥新,无疑对马向东剩下4万美元问题提出了大疑问,同时,也揭开了慕绥新的神秘面纱。 
  当然此刻,最难过最无法面对的莫过于马向东的妻子章亚非了,她已经为此竭尽全力了。在她心目中,马向东是家里的“擎天柱”,是家里的“摇钱树”,也是家里“最光彩的脸面”。当初,马向东被“两规”关押意味着他们苦心经营大半辈子的“大厦将倾”,章亚非岂能不心急如焚,丧魂落魄? 
  但是,她毕竟是沈阳二院的院长,是领导干部,具有临危不乱,抓住主要矛盾的本领。于是,她先在马向东被关押期间频频出国,将赃款1500万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转移到境外以掩盖罪责。继而,她便坐镇沈阳,发疯般地寻找一切可能营救马向东的办法。她曾把钱奉为神明,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她拿出130多万,买通了与马向东案有关的中央、省、市纪检、司法有关人员30多人,让她及时了解了马向东案情以及关押情况,基本做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她就在哪里解决;马向东关在哪里,她的路就铺到哪里。   
  “慕老大”落网之谜(15)   
  马向东被“两规”之后,她才体验到“树倒狐狲散”、“人到用处方恨少”的感觉。 
  是的,那些平时熟头熟脑最亲热的官员,一看形势不妙都躲开了,因为谁也不愿意自己往枪口上撞。还好,不知是危难之时见真情,还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真有三员得力大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表现得忠心可嘉、临危不惧。 
  比方沈阳市检察院院长刘实,他是参加研究马向东案件的领导之一,自然知道核心内情。他的通风报信无疑给案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 
  原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实失;比方沈阳市浑河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海洋,平时没有什么走动,这次却分外积极,主动卖身投靠。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背后有“大领导”张国光的授意: 马向东没有什么事,你要好好照顾照顾他的家属。他有了“大领导圣旨”,岂能不一马当先?另外还有一个退休老干部,他的作用更是“无人替代”,他能把马向东各式各样的信通过自己的“热线渠道”都送到中国高层领导的手里。 
  就这样,以章亚非为中心,以刘实等三员大将为骨干,公检法各路人马迅速地向这里靠拢,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中央、省市纪检、司法人员、中央报社记者、著名大学教授等30多人庞大的“救援班子”。 
  他们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万事为大,舆论先行”。马向东问题之所以在沈阳闹得人人自危,就是舆论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解玲还须系铃人,必须得从舆论上灭火。惟一的办法是在中央一级大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