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下的几员大将,也被曹cāo捡了便宜,只余数百骑仓皇逃回邺城。这场震惊千古的官渡之战如今已进入收尾阶段了。
而李哲也着急,他准备多时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如此,那我就尽快准备,明天我便亲自前去平舆会见玄德公,共举大事如何?”
糜竺忙连迭声的答应。
大事说定,李哲告罪一声出了大厅,和手下交代一下,就匆匆几步回到自己书房,穿越回二十一世纪。
拿起电话,将李东按照李哲要求请来的一干文物造假专家叫来,便紧急开始布置。
“各位听好了!有些规矩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是老前辈,这方面肯定比我还熟,总之,一个字,严!不仅手严,也要嘴严,耳朵儿也要扎住,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出去了之后大家就当没有发生过。否则,出了风声,到时候大家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众人齐齐点头,显然都是老江湖了。
李哲继续说道:“这回让大家干的活儿只有一件,东汉时期的皇帝诏书。大家都是专家,应该知道我的意思了,具体该准备什么东西,什么材料,尽快准备,明天我就会将东西拿过来,诸位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看货,然后五个小时之内将赝品给我拿出来。只要让我满意,大家伙儿的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李哲话音一落,众人就开始频繁的眼神接触,眼中都是掩不住的欣喜狂热,东汉时期的诏书啊!那可是世间古董中的绝世珍宝,国家严令禁止买卖的!看雇主这么慎重其事,这件诏书,多半便是那种和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的那种,足以引起古董界的一番风云了。这样的好东西,这辈子能做上这样一件,也算没白入这一行。
这些人,说到底也都是些吃偏门的手艺人,各个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手绝活儿,对自己的职业还是有那么一种莫名的偏执的。
一个五六十岁模样的家伙,看起来是这些人中相对德高望重的人出来说道:
“老板你放心,咱们这些人,都是一辈子吃这晚饭的,这样的事情经历不是见过一回两回了。受得起你这么高的价钱,那么自然便就有它的道理,咱们的手艺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哲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这些人,各个神情淡定,宠辱不惊,看来都像是肚里有货的。看来这天下三百六十行,还真是行行都能出状元啊!
第二十一章 城门见三英
嬗变的三国卷 第二十一章 城门见三英
在二十一世纪布置好一干人等,又准备了一些必要的东西,就穿回了三国,这边也要布置一下。
三国时代的人实诚归实诚,但李哲对刘大耳这样的枭雄们可不敢小瞧。这些人各个心黑手狠,都是些翻脸不认人的家伙,若是对其毫无防备,那就是对自己和自己手下的不负责任了。虽然李哲在关键时刻有防身密法,但是必要的准备也是要的。不然,不仅自己人不会答应,恐怕也会让刘备刘大耳这样的人嘲笑。
李哲带上了五十个护身亲兵,这些亲兵都是在流民中选拔出来的最勇悍的壮丁,对李哲最是忠诚。各个身材高大,身着轻甲手持钢刀,暗中每个人还备有一套二十一世纪的机弩,在这个时代可谓是装备jīng良了。
这些亲兵们,身体素质好,每rì里的训练是平常兵丁的三倍,而待遇也比普通的兵丁强了许多,最重要的是这些亲兵对李哲这个仙人的崇拜最是狂热,战斗起来意志爆棚,是李哲手底下真正的jīng兵,完全就是为了这种情况而准备的。
第二天,交代好家里事之后,李哲就带着亲兵们和赵云、糜竺起身上路了。
定颖和平舆也很近,相距不过百十里地,中间还隔着一个上蔡,其间也没有什么高山大泽,一路平坦。但即使如此先前李哲随着流民们走这一段路的时候,也用了快十天的时间,如今不过两个白天就差不多到了。
平舆,不愧是汝南郡的郡城,远远的看过去,城高足有六七丈,都是大方的青砖所筑,结构坚实。这样的城池,若是敌方没有专门的攻城工具,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只是可惜,平舆的西边城墙已经十分残破,却是几十年前黄巾之乱的时候,就已经被捣毁了,如今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能重新修缮。
李哲骑着马匹,在众人的环伺之下到了城门处,却是已经有人在此等候多时了。
其中当先一人,身量中等,体格健壮,标志xìng的大耳朵耳垂足有半寸之长,在脸颊两侧格外的引人注目。其人目光焦急,神态诚恳,正是三国艰难数第一,百战百败,百败百战的长腿英雄刘备刘玄德了。
而站在刘备身后,左边一个,身长足有一米九多,面sè紫红细眼长髯,身上是一袭绿袍;右边一个,身才高壮圆眼环睁,一脸的络腮胡子。两人都是正当壮年,英气勃发,正是刘备的两个结拜兄弟,三国时期两大超级猛男,关羽、张飞是也。
此三人正以刘备为首,躬身对着李哲一行抱拳行礼。
见了这三人,李哲可万万不敢慢待。麻利的从马上跃下,快走几步扶住刘备说道:
“玄德公万万不可,小子何德何能,敢让玄德公如此相待?”
此话说出,李哲才感觉周围紧张的气氛有些舒缓,斜眼看去,却见刘备身后的关二爷正手扶长髯,缓缓颌首,显然是对刚才李哲表现出的恭敬姿态还算满意。
不等刘备接话,李哲忙又对这位拜道:
“这位英雄如此风范,一定是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护嫂投兄,过五关斩六将,忠义无双的关羽关云长了吧!”
瞧这番话说得,关羽平生最重声誉,听了这话,几乎将其一生显赫事迹尽数说尽,而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忠义无双四字评语最是和其胃口。心中欢喜之下,立时忍不住一张绷紧的长脸喜笑颜开。
“公子谬赞了!羽不过兄长马前一小卒而已,何敢当公子如此重夸!”说是这般说,关羽的一双细眼睛瞧着李哲已经是顺眼多了。
“哪里哪里?三位英雄事迹,小子耳熟能详,乡野间草民皆知,算不得是夸奖啊!小子李哲李显德,如此这番有礼了。”
这番话,说的三人心花怒放,连忙还礼。
礼毕之后,那第三位黑大汉突然蹦了出来,一伸手抓住李哲的手臂言道:
“你说我兄弟三人事迹,乡野间草民们尽都知晓,可是真的?”
“当然全是真的,如若不然,小子也不过僻居乡里一介草民,又如何能够知道。”李哲睁大了眼,忍住三爷一双大手抓的钻心剧痛,做出一副你可以打我,但是你不能怀疑我的烈士样子。
三爷果然不疑有他,随即松了手去,扭过头对刘备和关羽笑道:
“哈哈!大哥!二哥!我看这小子,细皮嫩肉的,但xìng子可是好得很,说的定然都是对极。我等兄弟三人的忠义美名早已是遍及大汉朝野了!”
三爷豪爽天真,心情一好,立时便哈哈大笑起来。
而站在两人身旁,不同于两位兄弟的心花大放,对着李哲这样的恭维,时年已经四十多岁的刘备刘玄德却是反应全然不同。十分感触的说道。
“赚得如今这般声名!方不枉我等为大汉奔波血战近二十年,受的各种心酸悲苦了!”说着时,刘备脸颊上竟已经流下泪来。
两位兄弟立时愣住,转眼细细一想,也是满腹的辛酸。
此时的刘备四十岁,关羽四十一岁,张飞三十二岁,自从黄巾起义时,从家乡涿郡响应天子起事以来,已经在不断的战场厮杀生活中奔波了一十六年。在这期间,三人从未回过家乡。
东汉末年风气,无论官民,皆是重声誉有甚于xìng命,人生几十年间,各种辛苦折腾却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自己和自家宗族的声名。
这种无形的东西,在现代无用,在东汉时期及后来的魏晋时期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甚至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为自己子子孙孙创造出许多说不出的便利。多少年少英雄豪杰,拼尽一腔热血,求的不是金银布帛之类的阿堵物,而是求的一个流传千古的青史美名,这也是华夏文化比起野蛮民族来说之所以文明的地方。
更何况眼前这三位,从年少时期就不甘寂寞,有着莫大野心的民间英雄,从起家时起,就对自家的声誉无比重视,数十年如一rì般兢兢业业的经营着自己的声名,受过多少冷遇艰难,这才造就了rì后刘备刘皇叔的无双仁义美名,为今后收揽良才,一次又一次的东山再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现代的拜金文化不可同rì而语。
所以李哲的这一番做作,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把握住了三人的要害,初次见面,就击破了三人的心防,给三人留下了极佳的印象。PS:刚刚手贱,点了一个新神曲法海听了听,现在中招了,浑身发抖,口吐白沫,求票票解药!
第二十二章 紧张
嬗变的三国卷 第二十二章 紧张
所谓成功者,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目标极为明确,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努力和自己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子做事,才能有利于将一个人有限的才能发挥出来,全部都投入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中去。
李哲也是如此,刘备三人对李哲一无所知,但李哲对三人可就太过熟悉,熟悉到对三人之间的爱好、习惯和志向都一清二楚,这样子和三人打交道,又怎么会不让对方感到如沐chūn风呢?即使是李哲本身能力一般,但事先为了这次会面所做的大量功课,却绝不会白费。
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已。
在城门口李哲和三英言谈甚欢,相互把臂而还。
到了城中府内,才开始谈及正事。
“显德(前面说了,李哲的字)贤弟,真可谓是年少英雄啊!小小年纪就能活人一方,施恩一地,让我们这些混迹多年的老朽可就更加感到年华老去了!”刘备对李哲印象甚佳,自以为对方是一个年轻的可造之材,言语间已经是起了对李哲的栽培之心。在他心里,一个出身平民的小子受到自己另眼相待,这可不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还不上杆子的前来投奔?
李哲忙谦虚道:“哪里哪里!小子不过是承先人余惠而已。却哪里比的上几位英雄白手起家打出来的声名。”
刘备三人也一番推搪,几人寒暄数句。
然后李哲问道:“玄德公,听说您在许都之时,受当今天子的讨逆诏书,号令天下群雄勤王除jiān,这件事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家大哥在许都时面见天子,续了族谱,被天子认为皇叔,暗中传了衣带诏,号令天下进击许都。这是天下群雄都知道的。”张飞大咧咧的急急接上了话,仿佛理所当然一样。
他所说的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叫做不可作为呈堂证供,他对刘备奉若神明,刘备说得什么他都无条件的相信支持,这样子说话自然是没有什么说服力。
不过李哲正是要他如此,连忙趁着搭上了话,“既然如此,小子斗胆,想要瞻仰一下天子的这一件讨逆诏书如何?”
“什么?”张飞有些不乐意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小子还是不依不饶,非要看那诏书,莫非是信不过我们兄弟不成?三爷的脾气暴躁,若不是刚才对李哲的印象极好,这会儿都能直接动上手了。
而关羽在旁边也是面有不渝之sè。不过这人xìng子yīn沉,不喜多言,只是在旁边不停的捋着他那三尺长髯。
但刘备却是拦住了张飞:
“三弟不可胡说,显德如今作为一家之主,手下上万人丁,行事谨慎些正是常理。我等三人对朝廷赤胆忠心,无事不可对人言,诏书让人看一下又有什么打紧?”话是说得冠冕堂皇,但刘备刚开始开放的心灵却有点受伤,心底已经有了芥蒂。
张飞一愣,终是拗不过刘备,转身回到后堂去拿诏书去了。
剩下厅中诸人气氛有些不好。这般境况李哲却是早已经料到,汉末之人,血xìng极烈,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动不动就可以拔剑生死相斗,哪怕仅仅是怀疑都不行。李哲此种做法已经是犯了三人的大忌。
若是没有城门前的那番话,此刻李哲血溅堂中都有可能,但恰恰是李哲的那番话,让三人隐隐的将李哲以为知己,不愿意刀兵相见,这就是李哲的那番准备多时的套近乎话的功用了,一切就是这么的微妙隐晦。
张飞张三爷气呼呼的从堂中出来,拿出一个小包袱,直接仍给刘备,就自顾自转到角上,不再搭话了。
刘备捧着包袱,放在案几之上,一步步的小心揭开,脸上又透出莫名的激动,仿佛想起当rì面见天子时的情境。
到得最后,小包袱完全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