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管的了呦,家家都没有钱,那里还能供孩子上学?”
王勇赶紧让小光查了一下,发现大源县的年平均人收入还不到一千块。下面一个乡更是年人均收入只有可怜的637元!
六百块能干什么?这里还生活在二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吗?
小崽儿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和自己朋友去夏威夷度了一次假就花了她爸爸三百万!
这要是让姚大姐知道了,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
姚大姐开始诉说起自己这次急忙回家的缘由。
原来,一大早的他们就接到村里来的电话,说是儿子学校要交购买卷子资料的费用,每人五十元。
可儿子身上只有三十多块,父母都在市里打工,没办法,他就向自己的同学们借钱。
在和一位答应借给他钱的同学一道去了那位同学家里,顺利借到钱之后,回学校的路上,不小心从五六十米的山坡上滚落下来。
幸好碰到路过的好心人给他送到了乡上的医院缝了五针,一番治疗下来,三百多块钱的费用让原本不想给父母打电话的儿子无奈了,只得给远在市里的父母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姚大姐听了之后,也下了一大跳,儿子怕父母着急,还再三保证没说明大事,只是胳膊上划了一个口子。
可是精明的姚大姐知道。要是不严重怎么可能还要缝针?
姚大姐立刻和丈夫商量了一下,自己先回去看看儿子,让丈夫继续留在市里打工。请了假,姚大姐一刻也没敢耽搁,坐上回县里的班车就往家里赶。
可是越着急越出事,班车走到半路出了故障,一车人都被赶下了车。班车很快就被拖车拖走了,其他人也都通过其他方法离开了。
比如就近投亲靠友的,合伙打车走的,还有干脆坐上了一辆回程的班车返回市里的。只有姚大姐忧心孩子。兜里还没有多少闲钱,无奈的站在路边拦车,希望碰到好心人能稍她一段。
王勇一路疾驶,很快就到了县城。因为看出姚大姐很着急,加上俩个人都想看看大姐家所在的村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是不是能帮点什么?
所以,王勇就在姚大姐千恩万谢的话语中继续开车赶往大姐所在的乡上。
大源县红土梁乡,这里地处半山区,常年干旱少雨。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家家都是靠天吃饭的种着家里的几亩地。
而且由于这里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冬季来临比其它地方要早的多。所以很多农作物在这里都不能种植。
在这里中的最多的就是荞麦,因为它耐寒耐土地贫瘠!而且生长期短,早熟品种五十多天就可以收获了。
可是荞麦这玩意虽然现在被很多专家学者吹嘘为健康食品。可是比起大米白面来说,国内大多数地方都没人喜欢吃这东西。
只能是偶尔吃个新鲜,还都是跑到专门的餐馆饭店吃那种大厨调制的加了好多各种调味料的。
因此荞麦的价格就可想而知了!
在姚大姐的指挥下,王勇把车停在了乡卫生院的门口。车刚一停稳。姚大姐就急着要打开车门赶紧去看看儿子到底怎么样了?
王勇和媛媛下车之后,倒是没有跟进去。因为他们发现,就在卫生院的旁边就是一所学校——红土梁中心小学。
这个时候。正是孩子们的课间休息时间。连围墙都没有的小学校里,大群的孩子们都蜂拥到王勇和他的路虎旁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个陌生人和那个很霸气的大汽车。
“都干嘛呢?都散了,,散了,要上课了,赶紧回去啦!”
一阵吆喝,呵斥声之后,孩子们纷纷撒丫子跑了。一个大概四五十岁的男子,还装着一件老式的军装衬衣,脚下的那双用铁丝绑了三处的破旧的凉鞋一下就说明了这人的条件肯定是不怎么好的。
“你好,我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张世平,您二位是干吗的?”
张校长说得很客气,作为乡里的文化人,别人不知道,自己虽然也不认识眼前这辆车是个什么牌子,可是不妨碍自己知道他一定很贵。
能开着这么贵的车子到这么一个破地方,肯定是有什么事的。没准就是什么基金会什么来献爱心扶贫考察的。自己可是接待过不少这样的大财主!
“您好,张校长,我们是——”
媛媛正想要实话实说,自己是送姚大姐过来的,就被王勇打断了。
“我们是半山慈善基金会的,是特意过来考察的咱们市里的几个贫困县的,我们有几个扶贫项目,想要帮助这里的农民尽快摆脱贫困。”
“啊!真的!哎呦,您看我这光顾说话了。这样,咱们先到我办公室里坐会儿,我让人去叫书记和乡长过来。”
“不用,不用,我们来之所以没有通知政府,就是想看到一些真实情况,了解一下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听到王勇这么说,张校长为难地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招呼着王勇和媛媛进了学校。
张校长特意要给他们买两瓶矿泉水,被王勇阻止了。这货直接打开后备箱,露出了里面成捆的矿泉水,饮料,啤酒,还有几个让张校长看的直咽唾沫的大西瓜。
除了当兵的时候,张世平在村里就没有吃过一次西瓜。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西瓜是什么都有好多人跟本就没见过,更别说吃过了。
王勇眼神一瞟,就当没看见一样抱起一个十几斤的大西瓜,又提了一提矿泉水。
这是之前干妈给装的,家里所有的来自瑞士进口的依云全给装到了车里。
“走吧,正好在市里买了几个西瓜,咱们先把它干掉!“
“那多不好意思啊!”
“不好意思啥,就算是我们对您配合我们给我们讲一下周边情况的感谢了。您别嫌弃就行了!”
“不嫌弃,不嫌弃!”
来到张校长那个放了一张老课桌和一张破旧的双人沙发,就连转身都困难的办公室,王勇立刻就那随身携带的小刀切开了西瓜。
这个西瓜那是王勇趁着媛媛睡觉的时候从小世界拿出来,那一切开,红红的瓜瓤,甜甜的味道马上就散发出来了。
王勇切好一块就递给只要流口水的张校长。而在这时,媛媛走上前拿了一块就转身对身后门口那里趴在门框上的一个小女孩说道:“来,姐姐,请你吃西瓜!”
也许是西瓜的诱惑力太大了,让这个看起来很腼腆的女孩顾不得其它,毫不犹豫地伸手拿过西瓜就放进嘴里大口吃起来,连西瓜子都嚼了咽下去了。(未完待续。。)
ps: 十分感谢♀可可乐♀,飘渺的风,游标,phontom2002等书友的的月票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第二百九十四章最好吃的东西是桔子
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已经很脏了的一身破旧的衣服,头发甚至都打绺的纠结在一起的眉目清秀的小女孩大口吃着西瓜。
西瓜的红色汁液顺着嘴角不停地滴落着,吃的正香甜的小女孩根本顾不上擦。
很快几乎在王勇和张校长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块西瓜的瓜瓤就被肯的干干净净。而小女孩还是没舍得扔那块瓜皮,一点一点的啃着靠近瓜皮的白色部分。
“白色的不好吃,来,吃这一块!”
媛媛又递了一块西瓜给这个小女孩子,直到此时张校长才反应过来。
“张敏,你怎么过来了?是不是来交钱的?你爸怎么没来?”
“二叔,我爸去借钱没有借到,说再等等。”小女孩拿着一块西瓜,低着头不敢看张校长,生怕他不同意要赶自己出去,不让自己再上学了。
“哎!行了,你先回去上课吧!”
小女孩一听就连个招呼也不打,扭头转身就跑,似乎生怕校长会反悔一样。转眼间,追出来的媛媛就看到小女孩跑到一间教室门口,径直跑了进去。
“张校长,这是?”
“哎!这是和我一个村的,咱村里辈分这孩子要管我叫二叔。他爸外出打工伤了腿,回来之后养伤就养了半年多,人家给的那点钱花光了不说,还欠了不少外债。现在靠着孩子他妈种着家里的几亩地,勉强活着吧!”
“刚才您说交钱?是什么钱?”
“书本费,这孩子一年都没交了,加一起都要一百多了。”
听到张校长这么说,媛媛和王勇都是一愣。一百块钱!竟然连一百块钱都借不到?
是他们一家和其他人关系相处的太差,还是因为这个地方真的太穷了,连一百块钱都凑不齐?
媛媛愣了一下,之后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二百块钱给张校长说是帮刚才的小女孩子交给学校的。
张校长被媛媛的举动弄得一愣。但是很快就醒悟过来。叹息一声,接过那二百块钱,还找了一张白纸给媛媛写了一个收据。
上面清楚的写明了收到爱心人士捐赠给张敏二百元书费,以此来证明自己不会贪了这钱,并且也是将来媛媛查证的依据。
很快,张校长就拿着钱出去了一趟,没用多久就带着张敏回来了。小丫头很郑重的给媛媛和王勇鞠了一个躬。
小女孩子没见过世面,自身的生活环境,让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谢意。最后只能含着泪的鞠躬表示自己的感谢。
媛媛心疼地上前拉起她,之后就拉着张敏来到办公室坐到沙发上一问一答地聊起天。
“你是叫张敏吗?”
“嗯。”
“今年多大了?上几年级?”
“十三。五年级。”
“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我爸,我妈,我弟弟。”
媛媛说话时特意地压低了声音,生怕吓到这个敏感的孩子。可是没想到这个明显很认生的孩子声音比媛媛更低,要不是媛媛离着近,还真的听不清她说了什么。
“西瓜好吃吗?”
“好吃!”
这个词,张敏说的很是痛快,一点犹豫没有,而且声音很响亮。
“你以前吃过吗?”
张敏听到这句问话。没有说什么,只是摇摇头,连看都不敢看媛媛一眼。这是一个内心敏感却很要强的小姑娘!王勇心里评价道。
“那你以前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张敏明显地眼睛一亮,然后喉结好动了一下。不顾紧接着似乎想到什么。又低下头,好半天才声音低低地给出了答案。
“桔子。”
“桔子?”媛媛心里就是一疼,可以想象,张敏说最好吃的东西是桔子。那还因为她根本没机会见到其他的水果。
说不定桔子还是之前他爸爸外出打工的时候带给她的,即便是这样恐怕她也没机会吃到几次。
香蕉,菠萝。火龙果 ,山竹,芒果,莲雾这些南方的水果不用说,如果不能凭借上学走出去,她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
这里的人们的贫困的状况让媛媛真的感到很震惊!这是她以前从来没有 想到过的,现在的华夏竟然还有这种地方?竟然连九年的义务教育都读不起?
这一刻,媛媛内心充满了不解,为什么?问什么这里的人会这么的贫困?是这里的人懒惰吗?是这里的环境不适合生存?还是因为当地政府胡作非为,搞得民不聊生?
媛媛的疑惑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老公王勇直接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
“张校长,咱们这里为什么会这么贫困啊?难道这么多年来就没人想过什么办法改变一下这里的状况吗?”
张世平沉默了,掏出烟递给王勇一只。结果却是被王勇掏出的软中华给惊到了,小心翼翼地点燃,轻轻地吸一口,吐出一股烟雾,一脸的满足。
之后才打开话匣子,将这里人生活为什么这么困难的原因一一道来。
原来,最主要的原因还真的是自然环境的问题。
这里气候干旱少雨,种庄稼几乎全部都是靠天吃饭。如果老天爷少下几场雨,地里就是绝收也不是没有过。至于减产,那几乎是年年都有的正常情况。
小女孩的样子在这里绝对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缺水,很多老人一辈子也没洗过几次澡。连喝水都困难,更不用说整天洗头,洗衣服了?
为此这里的人们都是尽量种植一些耐旱,成熟期短的作物,比如成熟期只有五十多天的荞麦就是这里主要种植的作物。
为了让家人生活的更幸福,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出打工。可是因为自身没什么文化,只能是做一些最低等的工作,赚取那份虽然微薄但却是比在家里种地要好的多的工资。
而因为贫困,这里的孩子很少有能够上到高中毕业的,更不用说上大学。就是九年义务教育都有很多孩子没办法正常读完。反正也不可能上的起大学,还不如早点回家里干活,这就是这一地区大多数人的共识。
早早的就跟着村里人去天南海北的去打工,赚钱养家。之后就好像陷入怪圈,越没钱的人家的孩子越是无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