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乡小农民-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母亲叫胡真一,是个老抗联战士。而胡真一的丈夫蔡世荣,则是朝鲜老大金日成的亲密战友,他们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就已经认识并且一见如故。
  抗联最艰苦的时期,他们两家人一起随抗联到了苏联,住处都是挨在一起的。只是后来蔡世荣不幸死于苏联。
  再后来他们随着苏军重回祖国,打了回来。等抗战胜利之后,之后金日成回到了朝鲜,而胡真一一家则是回了老家工作生活。两家人的联系就这么断绝了。
  九四年时候,朝鲜住我国大使馆意外得知了胡真一的消息,立刻通报了国内。结果朝鲜方面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快,很快就发来了邀请信。
  不仅胡真一得到邀请访问朝鲜。就连在苏联出生的万老爷子也得到了邀请,而且是非常正式的邀请,直接来自于朝鲜中央委员会。
  当他们乘坐的火车越过边境。抵达朝鲜的时候,随行的人员一下子就被车站的欢迎仪式给震惊了,绝对的超规格的仪式甚至于比一国元首来访还要隆重。
  母子俩刚到了招待所安顿下来,还没等休息,缓解一下疲劳,金日成就亲自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用汉语说的:老战友,我找了你五十年了!
  后来朝方陪同人员告诉他们,金日成回到朝鲜成为领导人之后,从来不亲自打电话给任何一个外国人,从来不使用任何外国语言,向他们这样一到就带来电话问候,并且用汉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第二天,金日成又亲自作陪宴请他们母子俩。双方宾主落座之后,只要今日成讲话,朝方的老干部,中央领导无一例外的都要站起来毕恭毕敬。
  胡真一也就循例站了起来,金日成立刻就说,缘故者(这是胡真一来朝鲜后获得的称号,意为缘分很深的至交老友),你和他们不同,你是我最尊贵的客人,你和我一样,不用站起来。
  据说胡真一是让当时的金日成唯一破了例的人,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享受过这一待遇。当然万老爷子也是没有这个资格的,那时候他还差的远呢。
  “是不是很好奇,为了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就要麻烦你这尊大神?”
  坐在万老爷子的专车上,老爷子突然对斜靠着座椅,没个坐相的王勇开口说道。
  因为知道这老爷子和二爷关系很深,王勇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认生来,很是随意。
  王勇被这句话问的一愣,说实话他之前还真是这么想的。
  自己是什么人呢,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那绝对是新时代的原子弹级别的威慑性战略武器。
  可是就因为这么一个老头,就冒着可能自己身份要暴露的危险,匆匆把自己叫了过来,王勇对此一直很疑惑。
  “我就跟跟说说这个人吧,说完了估计你就理解了。这个人叫张国富,是个老兵,真正的老兵!”
  随着万老爷子语气低沉地讲述,一位不求名利,甘于奉献的传奇英雄的形象在王勇的脑海里慢慢丰富起来。
  张国富,一九三一年生于东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九四六年,他从家乡参加了解放军,一九四八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务。
  一九四七年五月,张国富参军的第二年,我军向敌部队发起夏季攻势。张国富所在的九团负责攻打一个叫做密峰的地方。
  对阵双方都是精锐,一直激战到下午三点多,还是没有分出胜负。敌主要阵地345。6高地还没有拿下来,双方都打红了眼了。
  此时,营长,一连长,三连指导员都牺牲了。战友们也是成批的倒下去。小战士张国富也因为班里牺牲了五个战友而彻底打红了眼。
  再下一次的进攻开始之后,趁着我军炮火掩护。他突然从工事掩体里跃起,不顾周围如雨点一般密集的弹雨,突破重重阻碍,突然冲到了对方指挥所前。手里举着手榴弹大声喊道:
  “投降不杀!”
  敌军指挥部得人都吓傻了,最后乖乖的做了这个十六岁小战士的俘虏。这其中就包含敌中将赵伯昭。
  指挥所被攻占,使得敌方指挥系统顿时乱成一团,群龙无首。剩下的敌人都乱了阵脚,我军则是一鼓作气工商山头,全歼敌军。
  战后。军报特地报道了张国富这个十六岁的哇哇活捉敌中将的事迹。这一下子就让他在全师都成了一个大名人。时候因为这次的功劳,张国富被记大功一次。
  这是张国富第一次里这么大功,但却不是最大的。因为在著名的东北战役中他立下了一次更加巨大,可以说都影响了历史的大功劳。
  这次战役是从一九四八年九月开始的。在主席绝对不能让敌军出东北的指示下,林罗这二位四野领导率领东北野战军连克多敌,一步步将敌人团团围困住。
  老蒋着急了,急忙调爱将廖*耀*湘指挥五个军。十多万人的庞大兵力挥师来援。不过却被我军阻击部队死死的拦截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寸步不得进。
  于是一场恶战开始了。打到最激烈时,双方都杀出了火气,甚至开始短兵相接,拼起刺刀来。
  战斗达成了胶着状态,双方都在寻找着对方排兵布阵的缺陷,准备给予敌以致命一击。
  张国富所在部队,从上级领导那里得知,敌指挥部可能就在他们战斗的那一带。不过到底能不能碰到,能不能攻下来,没有谁能够预测。
  在张国富所在连队不断深入,攻到一个叫“胡家窝棚”的地方的时候,敌人突然间抵抗激烈起来。阻击的炮火打的那是一阵接着一阵,毫不停歇,惊天动地。
  部队发起连续地冲锋,可都因为伤亡惨重,不得不退了回来。张国富看到战友们一个接着一个,一伙接着一伙的倒在进攻的路上,然后又被对方的炮弹轰上天,变成残肢碎肉落下来,眼睛又红了。
  “滴滴答滴——”
  新的冲锋号吹响了,张国富跟着连里的战友,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和弹雨,带着满腔的愤怒,跃出掩体,开始新的冲锋。
  这一次的冲锋还是没有成功,不过张国富却并没有随着没有受伤的战友们退下去。而是潜伏在一片支离破碎的战友尸体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敌人的阵地。
  当有一次冲锋开始之后,距离敌人最近,又避过敌人第一波阻击炮火的张国富猛的扔出一颗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炸起的烟雾掩护,手里拿着一个战场捡来的爆破筒,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和灵活的身手,一下子就冲进了敌指挥部。
  “缴枪不杀!快命令你的部队停止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不然老子就和你们同归于尽!”
  敌指挥部得高级军官们都吓傻了,就在他们愣神的时候,张国富身后的战友们很快就趁着敌指挥系统混乱的刹那机会,猛冲了上来。
  敌指挥官看到大势已去,赶忙逃跑,剩余的军官则是不得不下令士兵停止抵抗,开始投降。
  这一次战斗一下子就摧毁了廖的司令部,使其部下失去统一指挥,大大加快了整个战役胜利的步伐。最终地司令官也在随后不久,被我军战士俘虏。
  张国富手持爆破筒冲入敌阵的景象被靠前指挥的师领导,通过望远镜看的一清二楚。战后,师长特地把他叫到跟前,夸奖张国富是个大英雄。
  评功时,张国富因为战功卓著,被评为特等功臣。
  这场对于战役胜利起了特殊作用的胡家窝棚战斗,后来被生动的班上了大银幕,出现在战争大片《辽沈战役》里,。
  建国之后,张国富作为全军七十八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光荣的出席了五零年召开的第一届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模范表彰大会。
  会议期间,他们不仅受到主席,总理,老总的接见,还一起吃了一顿饭。
  会议结束之后,张国富郭俊卿的等四人还被主席邀请到他家里吃了一顿饭呢!(未完待续。。)
  ps:  书评竟都是批评的声音,话说房子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能写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写到这里,按照计划也要快结尾了,等下一本书,房子有了这本书的经验教训,一定好好改正错误,争取然大多数人满意吧!
  还好,本书的书友很是很给面子的,没出现什么人身攻击的情况,房子在这里先谢谢各位能够赏脸看一看这本书,真的谢谢啦!


第三三零章真英雄四

  一九五一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仅一江之隔的华夏。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联合**,我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决定华夏命运的战争。
  张国富所在的连队入朝参战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敌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当时参加进攻的有来自美英,南韩,等六个国家的部队,装备有二百多辆坦克,三百余门大口径火炮。
  每一场战斗都像是电影《上甘岭》所描述的那样,炮火连天,子弹如雨,异常的残酷,血腥。联合**为了攻克一个阵地,那是能用的武器几乎都用上了。
  重机枪,坦克,大口径重炮,重磅航空炸弹,燃烧弹,毒气弹,加上人海冲锋,一轮接着一轮,一轮比一轮还要凶猛。
  阵地上每天都有连里的战友们受伤,死去。阵地上和前沿到处都是死尸,有的是自己人,更多的是敌人的,一个挨着一个,密密麻麻,破破烂烂,不可计数。
  张国富所在的连奉命坚守354。6高地,经过了七天八夜的残酷战斗,在敌人的轮番狂轰滥炸,不计一切代价的进攻之下,全连伤亡惨重。
  由于敌人异常凶猛的炮火和严密的空中封锁,通讯和给养早就断了。食物,弹药,药品,最关键的是饮水也没有了。
  唯一能和上级联系的报话机都成了一堆的零件,和上级也失去了联系,阵地的情况无法向上级汇报,也没有办法请求援助。
  战斗到最后,张国富也身负重伤,连长让他立即去师部求援。当时那种情况,谁都知道这是一次活命的机会,两人都想把机会让给对方。
  最后因为张国富身负重伤。不能更好的参加战斗,所以就由张国富回师部报告情况,请求增援。
  可是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一个正常人都很难或者穿过封锁线,根本别提他一个重伤员。这就是一个就死一生的任务,为了和上级取得联系,他只有拼了。
  他用一根皮带将一个伤员绑在自己背上,连滚带爬的出了阵地,最后血肉模糊的见到师长的时候,只来得及说了一句:“首长。我们连”就昏过去了。
  随后,张国富被紧急送回国内治疗伤病,经过多方努力,他最终顽强的活了下来。
  张国富伤好之后马上就被部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送到了南方一所炮兵军校深造学习。
  可是就在这前程似锦,春风得意的人生阶段,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复员,转业,回地方。
  部队领导。军校领导,大大小小的领导,同学,战友。挨个的劝说,可是都无法让张国富改变主意。
  张国富出人意料的回了原籍之后,当地政府对于这个家乡的战斗英雄非常的重视。经常地请他做报告,演讲。讲述他的战斗经历和英雄事迹。
  本来当地政府都已经打算安排他到县里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了,可是这个大功臣却一门心思的要回农村老家种地!
  可是在当地,他名气很大。几乎谁都认识他,每天都是生活在荣耀的光环里,根本就实现不了自己当农民的愿望,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没有办法过。
  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改名张国福,偷偷去了一个正在招工的城市。
  从此,他就在当地的矿务局消防队干起了消防员的工作。消防队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解散了,他便留在了矿务局所属的火药厂当了二十多年的工人。
  这二十年里,他不是制造火药,就是坐着闷罐车押运炸药,再不就是装卸炸药,一直到他退休为止,每天几乎都是在和死神打交道。
  张国福到这个新的城市的时候,档案,户口什么的都没带,更别提立功证明什么的了。
  几十年间不要说同事,朋友,就是他的儿女们也只知道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仅此而已。
  后来,他跟儿女说起他回来的原因。他说曾经和他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们都不在了,他不想借牺牲了的战友的光,享受他们带给自己的荣誉。
  每次战斗的胜利从来都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去掉这些所谓的大功,我就是一普通的劳动者,我可以用我的双手去创造和平生活。
  在军校的时候,张国福收到过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女学生和青年的来信,很多都表达出了对英雄的爱慕之情。
  但是朴实的他却还是与同村青梅竹马的农家姑娘结了婚,过起了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
  在参加工作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国福一家七口都是挤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