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乡小农民-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胖子一口一个的吃着大蒜馅的饺子。王勇很是无语。这东西就像是老话说的,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什么玩意吃多了总会有一些副作用的。
  比如这大蒜,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吃了会口臭。那味道绝对仍人无法忘怀啊!
  “我说胖子,你行了吧,吃这么多不怕回家你媳妇儿不让你上床啊?”张伟抢了一个大蒜馅饺子,还不忘劝调侃子两句。
  “没事,我不怕,你们都留给我吃就行了。反正怎么着也是吃一回儿,一定要吃够了,吃过瘾了为止。”
  “呵呵,你们大家试试这个饺子。这是我们用西瓜的那层白瓤子和面做的面皮包的,味道爽口,有一股西瓜的清爽香甜味道。”
  老阎用筷子点指着一屉外表看起来没啥特殊的饺子,向众人推荐。接下来更是一一把店里的特色饺子,平常人很难吃到或者听说过的饺子推荐给大家。
  “还有这个是我们从东山省沿海地区老乡那里学来的鲅鱼馅饺子,咱港城这地也出产这鱼,便宜还刺少,喜欢吃鱼的可以尝尝包饺子味道怎么样?”
  王勇一听就来了兴趣,没等别人动手,第一个抢先夹了一个放在嘴里。这味道还真别说,很特别,劲道面皮加上软滑的鱼肉,优点类似清蒸鱼。那感觉还真是从来就没有体验过。
  “还有这个是香椿鸡蛋馅的,因为我们存货不多,都是春天的时候腌制保存下来的,一般人是吃不到的。和大棚里的那些样子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试试。”
  “这个是牛肉加上香菜做的馅料,和牛肉大葱的饺子相比又是另一种味道。”
  “这个是海肠子馅,味道很鲜,但是吃不惯的人恐怕是一点也吃不下去的。”
  “还有这个是我强烈推荐的,驴肉馅饺子,那味道绝对香!吃一个想两个,让你一吃就停不下嘴。”
  “这更是豆腐馅,纯素的。”
  一个个不同馅料的饺子吃下来,吃了二十几种之后,王勇很快就感觉肚子有点撑了。有点不舍地放下筷子,准备先歇歇,待会儿再继续战斗。
  放下筷子,王勇四处打量这家店虽小,但是生意出奇火爆的饺子馆。
  装修很简单,环境也没啥特色,地理位置也不是特别好,就是靠着这里蒸饺好吃,品种多才会生意这么好吧!
  看着看着,王勇发现了一桌奇怪的客人。这一桌只有两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但是却放了三套餐具。
  空闲的那套餐具的玻璃杯里还倒满了酒,筷子什么的也都摆上了,但是看桌面似乎是还有人没来的样子。
  这是像王倩之前干的一样,占座吗?
  但是接下来两位老人的动作让王勇明白肯定不是这样。
  只见两位老人不知道小声地嘀咕着什么。之后越说越激动,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其中一位老人突然间就泪流满面的趴在桌子上无言的哭泣上了。
  另一位老人并没有像王勇预想的那样安慰那位老人,而是端起自己的玻璃杯,把杯里还有一小半的白酒一饮而尽。只是,眼中却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不舍,还有一丝隐藏在深处的痛苦和悲伤。
  这是两个有故事的老人啊!王勇想到这里,心中一动,神念扩散开来。一下子两个老人的谈话就冲入王勇的耳朵里。
  听了没几分钟,王勇就腾地一下站起来,好悬没把自己这边的这张大圆桌给带翻了。这一下也让正聊天或者吃饺子的小崽儿,胖子等这帮人全都诧异地把目光投过来。
  不过王勇并没有给他们任何解释,大步地走出饭店。从店里看过去,可以看到他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神情严肃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过了有五六分钟才重新走进店里。
  但是进了店里的王勇并没有到朋友们这桌,而是径直走向那两位老人。来到那两位老人面前。很是严肃地向两位老人敬了一个军礼。
  “半山基地王勇代表基地全体官兵请两位老前辈到我们基地去做客。”
  声音不大,但王勇这话让店里所有人都是一惊!
  半山基地是什么地方,作为港城人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当然,这还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惊讶。真正让所有人都齐齐抬起头看过来的是因为“王勇”俩个字。
  王勇这个名字那放到全国来说绝对是能找出个万八千的不成问题。但是。王勇和半山放到一起,那所有人都知道全世界就一个人,也只能是一个人。
  王勇这是怎么啦?原来,刚刚王勇听到两位老人的谈话。虽然不多,但是也足够他谅解这两位老人的身世和经历了。
  这两位都是参加过八十年代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其中哭个不停地的那位应该是另一位喝酒的老人当时手下的兵。
  这位被称呼为排长的老人在王勇的神念观察之下。很快王勇就发现了他的一只眼睛里面是假眼,里面就是一个玻璃球一样的东西。应该是那场战争给他留下的创伤或者说是纪念吧!
  而那位哭的不能自抑的老人则是想起了当年那个炮火连天的战场,想起了曾经生活在一起却最终把一腔热血洒在那片大地上的战友们,想起了那些或美好,或伤感,或悲痛的日子。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王勇还不会站出来表明身份并且还邀请两位老人去基地。真正让他站出来的是因为这两位老人竟然都是鲜为人知的曾经为国家立下了大功的老英雄。
  他们两位老战友,老哥俩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为难事,跑来这家相对来说物美价廉的饭店里喝闷酒。
  而那个没人的座位是给他们连里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准备的,这个习惯,两位老人已经坚持了大半辈子了。
  每次吃饭两位老人都要这么干,以至于为了不让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他们很少在外面吃饭。就是怕有人问起为什么?为什么要摆一套空餐具,还要把第一杯酒倒掉?
  怎么说?告诉他们这是为了怀念战友吗?当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他们是显摆自己的功劳,不干事还拿着国家的钱过着小日子还不满足先引起关注要好处之后,老哥俩就很少或者说是再也不会轻易到外面去吃饭了。
  老人怕心里的伤口再次被人揭开,更怕听到别人说自己是骗子,是为了吸引眼球受到关注故意这么做。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我们从来也没想这么过啊?我们有自己的工资,现在退休了也有退休金,和那些长眠在战场的战友们相比,他们对现在的日子已经很满足了!(未完待续。。)
  ps:  十分感谢情缘ぅ了孑孓和我要笑看人生的两张月票打赏以及qiansa的388,裆下神器一百打赏!
  房子悲催了,今天中午干活的时候把腰给扭了,那个疼啊!看样子明天得要请假了!希望大家谅解一下。


第四百六十四章边防钢七连

  王勇一个电话把正准备返航的直升机空中巡逻队给叫了过来。黑鹰直升机在街道上密密麻麻的行人注目下缓缓降落。
  在王勇和特种兵小队的护卫下,两位老人一起上了直升机,王勇甚至连道别都没来得及和大伟,小崽儿他们说一声,就陪着两位老人乘坐飞机飞回了半山基地。
  飞机降落在基地,所有在家的基地领导的都到了机场迎候,两位老人随后在大礼堂给基地官兵讲述了当年他们在战场上经历的种种让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和立下的不世功勋。
  这两位老人分别是当时任副连长的何正昌,一排二班班长陈长虹。他们所属的部队是当时的边防十五团七连。
  当年,在我军收复老山的战役前,他们所在连队奉命在八里山东山潜伏。当时那位老排长刚提了连里的副连长了,另一位老人也当上了班长。
  按照师里的部署,他们所在的七连要在老山战役开始前就潜伏到八里山东山据敌人阵地前沿,离敌人最近的地方只有一百三十多米。
  而攻打老山的战役打了三天三夜,他们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潜伏了三天三夜。而按照事先部署,攻打这里则是在七天之后。
  这么做就是为了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减少部队的伤亡。只是,因为老山那边一开打,这边的敌人必然要加强戒备,那时再想潜伏到敌人前沿,无疑会困难很多。
  所以,一个连,一百多号官兵不得不提前进入潜伏阵地,一待就要待上十天十夜。那时整整十天啊!更不用说还是中越边境那种亚热带雨林的湿热糟糕透顶的环境中。
  当时没人相信他们真的能不惊动敌人安全的潜伏十天,即使是战士们自己也不相信。因为这是再战场,任何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也许是一个敌人不经意地发现,或者突然间一发偏离目标的炮弹。将潜伏战士炸上天空,或者是有战士忍受不了那里湿热和无穷无尽的各种大大小小虫子的骚扰,发出了哪怕一丁点的呻吟。
  因此上级告诉他们的命令是什么时候被发现就什么时候开打。
  同时,上级不得不这么做还是考虑到,在我军攻打老山的时候,敌人可能会通过位于左翼的这个缺口渗透到我军后方包围我军。
  七连潜伏在这里,第一任务就是要保证我攻打老山部队的侧翼安全。但是直到我军攻下老山,敌人也没有从这里派兵增援。
  据战后分析,一是当时敌人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所以没有多少兵力来执行这么一个增援任务。二是我军攻击迅速。敌人来不及反应,老山已经被我军攻克。
  为了长期坚守阵地,七连的战士留下背包,雨衣等,尽可能多的携带弹药和干粮。他们马不停蹄地摸黑在山路上行军12个小时,终于在第二天上午五点到达目的地。
  当然,第一天白天他们只能潜伏在离敌人阵地比较远的地方以防暴露。当天夜晚,他们就摸上与敌人占领的1019高地只隔着一道山梁的草丛里,离越南鬼子最近的地方只有130多米。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们都是白天一动不动的潜伏,甚至怕睡着了翻身或者在梦中无意识的动作引起敌人注意,连睡觉都不允许。
  在夜晚降临之后,他们就利用我军攻打老山枪声和炮声的掩护。小心翼翼的挖掘和修整工事。
  为了不惊动近在咫尺的敌人,他们只能用工兵锹在地面一点点的刮,或者干脆用手抠。因为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潜伏,一切都要小心再小心!
  经过几个晚上的连续不断的努力。七连的官兵愣是在越军眼皮子底下修整出了二十多个掩蔽部,三十多个单人掩体和猫耳洞。
  正因为这些掩体的存在,他们才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的潜伏。因为有了这些掩蔽部、单人掩体和猫耳洞之后。至少他们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一下手脚什么的。
  否则的话,要是在草丛里一动不动的趴上十天,只怕到时候连站都站不起来了,还打什么冲锋?还怎么和越南鬼子拼杀?
  在工事没做好之前,他们只能靠携带的干粮充饥。这也是考虑到潜伏任务需要,在没有工事的时候,动作稍微大一点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当然更不能生火或者让后方的人送饭。
  即使是工事修好后,饮食方面的补给也没能有太大的改善:两天,一顿冷饭,一壶水。
  之所以是冷饭,那是因为离着敌人太近了,大家担心热饭的香味会飘散到越南鬼子的阵地上,引起他们的警觉。因为当时这些鬼子也很难吃到一顿热饭,所以对于饭香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敏感。
  就这样,七连的官兵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小心翼翼的潜伏了下来。
  白天虽然不用构筑工事,但是因为敌人活动频繁和之前说过的理由,是不能睡觉的。
  晚上睡觉那也是睡不踏实的,别的不说,就是那些无处不在的蚊虫叮咬就让你想好好睡一觉都不可能。
  甚至睡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打呼噜了怎么办?如果说梦话了怎么办?睡梦中无意识的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怎么办?
  所以,这样的环境下,潜伏没几天,七连的战士各个都不成人样了。被蚊虫叮咬的满头满脸的大包,还有被露水,雨水泡的烂裆也都是普遍现象。
  这些还都不算什么,这里白天和夜晚温差很大,再加上下了好几场雨,这使得七连大部分官兵在潜伏过程中都有得病的经历。
  作为七连七的副连长,老爷子在上阵地第二天就开始拉肚子,只是工事没构筑好的时候,只能拉在裤子里。
  作为当时二班长的另一位老爷子更惨,他患上了支气管炎。可以想象,如果他咳嗽一声恐怕七连就不得不提前结束潜伏在没有做好攻击准备的情况下向敌人发起攻击了。
  为了不让自己咳出声来,他就用帽子或者是毛巾捂着嘴,把脸埋在土里轻轻咳几声。每次都是憋得脸上青筋直跳。
  至于发高烧什么的那更是常见病了,白天还好,如果是晴天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