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乡小农民-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王勇的话音落下,走进来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男子。一米七的个头,瘦弱的身子,头话乱糟糟的,脸sè蜡黄,一双大眼睛带着一双黑眼圈,明显昨天没睡好。
  “立明,你这昨天干啥啦?我说你这刚结婚,你也节制着点啊!”对于小自己俩岁的李立明,王勇没有丝毫陌生感,一见面就开起了玩笑。
  “滚蛋吧你,还不都是因为你。昨天晚上大伯去我家里找我说了你要重建小学,还要找人养nǎi牛给孩子们免费供应牛nǎi的事。也不知道从哪听说我养过nǎi牛,直接说完就走了;说是有啥不明白的让我来问你。因为这事,我们一家人商量的半夜,躺到被窝里翻来覆去的到三四点才睡着。”李立明很是郁闷地说着,又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成了,有事赶紧问,然后赶紧回家再睡一觉。看你困成啥样了?”
  李立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之后,才说道:“我就是问问,这养牛是算我自己养再卖给村里牛nǎi呀,还是村里出钱建养牛场雇我看着养牛?”
  王勇一听就气乐了,就这么件事整的一家人没睡好觉,至于吗?
  “你想怎么办都行,你愿意自己养,就自己办;不愿意的话村里出钱建厂子请你来养牛,按月开工资也行。”
  “那我选第二个,这样nǎi牛投入太大,我可负担不起。还是老老实实挣点工资踏实。”
  “成啦,就这点事看吧你弄的,赶紧回家补觉去吧。”
  王勇送走了一根筋的李立明,回到家里收拾一下,出了门准备进村去温室的工地看看。后天就要去天海,还没跟李建平说呢。
  慢慢悠悠地欣赏着山村初冬的景sè,今年又是暖冬,立冬之后这气温并没有降多少,还在零度以上呢。村里的小溪还在无声的流淌,不是还可以看到有懂的鱼虾。大概是感觉到寒冬即将到来,正急切的寻找躲避风寒的港湾吧。不少水深处经常看到一群的泥鳅黄鳝拼命地往泥土里钻。一只只留在北方过冬的鸟儿,不时地掠过水面,叼起一只鱼虾飞回巢穴,赶在冬季封冻之前,再享受一顿美味的鱼虾大餐。
  ;


第六十四章学校规划

  从家里到工地,最多十分钟的路,王勇愣是走了一个多小时。他突然的发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子竟然是那么美。
  满山的青松翠柏,与其他不远处的村子里很多光秃秃的山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老一辈们想尽办法保留下来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的财富。
  山上清泉处处,汇成小溪,穿过村子,静静远去。甘甜的溪水,村里人以前都是直接饮用的,也没见有谁喝了这水生病的。只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视野的开阔,已经很少有人在直接喝小溪里的水了。也许只有那些漫山遍野玩闹的口渴的孩子们,才会不管不顾的一头扎进溪水里,将肚子里灌满清澈甘甜的溪水。
  在这里还有着无数的野鸡,野兔,野鸭,松鼠,各种各样的鸟,各种各样的鱼虾,还有数不清种类的野菜,蘑菇和漫山遍野的野果。可以说是大山养育了半山村,养育了半山村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半山村人是懂得感恩的,所以才会对保护这片山林不遗余力。
  如今,随着村里的开发,背靠着这养育了半山村祖祖辈辈的大山,半山村的未来会更加的美丽,富饶,欣欣向荣。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港撒网
  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村里高音喇叭里突然响起的这首老歌,一下子将王勇此时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内心情感表达的淋淋尽致。王勇不由得操着自己的那破锣嗓子跟着轻声吟唱着,一抹微笑绽放在脸上,久久不散。动听的歌声混着风声,鸟鸣,人喊,机械轰鸣声,构成一首世上最动听的音乐。这乐曲里饱含着希望,饱含着力量,饱含着爱恋
  来到工地上,看着渐渐成型的巨型温室,王勇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只是没等他再多感慨两句,就听见身边传来一阵急切地脚步声,紧接着李建平的声音就传过来了。
  “我说王大村长,今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您老怎么跑工地来了?”
  听着老李满肚子怨气的打趣的话,王勇就假装没听见。直接扭头看向跟李建平一起过来的李强李经理。看他着急的样子,莫非出了什么大事?不应该啊!真出了大事,老李也不会一见面就先刺自己两句。王勇正要开口问问李经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李经理就抢先开口了。
  “王董事长啊!你可来了,您交的那点押金早就用完了,按着合同,您早就应该付款了。我这等着钱买材料呢?先前我们公司可垫进去三百多万了,要是您再不来,这工地就得因为没有材料停工了!”
  “啊?没钱了?怎么不早跟我说啊?”王勇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按说不应该呀!自己可是给公司的账户上转了三千五百万呢?
  “别惊讶了,没有你的签字,财务那里是不会打钱的。这两天你为了躲记者,也不知道藏那个犄角旮旯去了。手机也没带,急得李经理腿都跑细了,满村子的找你。要是你再不出现,估计李经理都要以为你失踪了呢。”李建平在一旁解释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汇款转账还要自己签名?王勇是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个规定,赶紧跟李经理道歉。之后拉着他来到筹建处的财务室里,找到会计,签上大名直接转了两千万到李经理公司的账户。收到钱到帐的短信后,李经理一屁股做到椅子上稍微喘了口气,又赶忙拿出手机一个个电话打了出去,都是一句话:钱马上就给你打过去,一分不少,赶紧发货。
  王勇看着牛气哄哄打着电话的李经理,不好意思的转身招呼李建平出了板房。因为自己的疏忽,自己只是交了三百多万的押金。剩下的竟然都是李经理公司垫付的,昨天,李经理是实在是顶不住了,这才来找王勇结算钱款,谁知道王勇竟然失踪了。要不是李经理也知道王勇在京城靠着捡漏赚了五千多万的事,没准就报警,说王勇诈骗逃跑了。
  王勇和李建平出了板房来到外面,王勇就将马上要陪长辈去趟天海市的事告诉了李建平。让他多辛苦几天,等大伟回来了就好了。
  听了王勇的话,李建平不由得瘪瘪嘴。心说,他比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俩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王勇赶忙掏出手机,接起电话。
  “王勇,你来一趟村委会,设计院的人来了,学校的规划咱们商量一下,然后就让人家去做图啦!快点,等着你呐!”
  “什么事?”李建平好奇地盯着王勇,听着好像是要建什么学校?
  “哦!想着明年在村子里建一所学校,方便孩子们上学。这不大伯要我过去见见规划设计人员,把规划定下来。怎么样?没事的话一块去看看吧?”王勇期盼的说道,这家伙可是国外留学回来的,见多识广,这个事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他。一定要拉他给村里学校建设多想点好主意。
  “成吧,反正现在我没什么事,走吧!”说完,转身一马当先就直奔村委会。
  等俩人到了村委会,就看到大伯正陪着三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聊天。三人中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剩下两个都是二十多岁估计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很是矜持的样子。看到王勇和李健平一起来了,大伯赶紧给介绍道:“我给你们介绍下,这是设计院的柳工,这两位是柳工的同事,小于,小潘。柳工,这是王勇,我们村的村长。”
  “久仰大名啊!您这古玩大师的名号我可是听不少人说过,还有您种出来的天价蔬菜水果。”柳工很热情的握着王勇的手,看来是真的听说过不少王勇的事迹。
  “您客气了,我那是侥幸而已,当不得真。”王勇谦虚了一下,惹得李建平不住的瘪嘴。
  “来,柳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这位可了不得,有大本事的。这是我们农业公司的副总兼人事经理,美国著名大学哈佛毕业,还拿了什么双学位,还是什么硕士,之前一直在一个世界五百强国外大公司工作,那叫什么来着,哦,对了,人力资源总监。”大伯紧接着就给柳工介绍李建平。
  大伯的介绍让柳工三人一惊,特别是那两个自以为是的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本以为自己这大学毕业就进入设计院工作,绝对的高人一等,到哪都是被人羡慕恭维的。因此俩人平时到哪里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没想到这次来这么一个小村子,竟然会遇到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还是硕士?这世界太疯狂了吧,哈佛的硕士毕业生会找不到工作来一个村办企业吗?看着不像是骗子啊?本就智商不低的两人瞬间就想明白了,一定是这个村子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看来这个村子绝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啊!两人对视一眼,顿时收起轻视之心,规规矩矩的坐在在柳工身后,认真记录着王勇他们提出的要求。
  最后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总算是弄出了一个初级方案。柳工他们回去后会根据这个方案去做设计,等出图之后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按图施工了。
  大体方案还是按王勇所想的,李建平和大伯也提了几点修改意见,柳工则是站在专业角度提出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最后汇总之后由小潘整理了一番,依次给几人过目。传到王勇这里时,王勇大致的看了一下:
  两栋二层教学楼,一层是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一层六个教室,三间办公室,左右各一个卫生间。由于不准备招太多的学生,教室都不大,二层是,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各种活动教室,包括音乐,手工,舞蹈,自然等,在左右最边上也是一边一个卫生间,一个食堂和十二间带厨房卫生间的宿舍(主要是给住校老师用),一个操场,一座图书馆。柳工估计,整个工程合计下来,大概要五百多万。
  看看没什么问题,王勇就在最后一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大伯,很快大伯看完之后也签下名字。这设计方案就算是通过了。
  “这个不用开村民大会吗?”小于小声地问道,“毕竟这可是五百多万啊!”
  “呵呵,不用开会了,这笔钱由王勇一个人出,他同意就没问题了。”大伯笑着解释了一句。
  土豪啊!绝对是传说中的土豪。私人拿出五百万给村里建小学,不说绝无仅有,可绝对少见的很。这可是五百万,建一所高中都差不多够了。现在却用来建设没几个学生的小学,这是不是浪费教育呢?不对,这可是人家私人办学,人想建什么样就建什么样,谁也管不着啊!
  第二天,经由大伯这个大嘴巴,全村都知道了王勇出五百万在村里建小学的事。到下午大伯找来的修路队来人去东山勘察地形,这消息已经被村里人传到了县里,市里。媛媛二叔就特意打电话过来问了一下,并表示学校的手续他会帮王勇跑一下。
  一身轻松的王勇放下村里所有事情,开始准备和二叔的天海之旅。


第六十五章天海之行

  这天早上六点,二奶和大妈就跑到王勇这里,捏了不少的饺子。这是北方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叫送行的饺子回家的面。就是说亲朋远行,家人要包饺子。有亲朋回来呢,要吃碗面条。
  没过一会儿,大伯跟二叔有说有笑的从外面进来。二叔一个人住在他们村里,王勇提过好几次让他办过来和自己住,都被二叔拒绝了。用二叔的话说,我还没老的不能自理呢?等有那一天你再接我过去也不迟。
  很不情愿的被二奶连拉带哄的从被窝里赶出来,迷糊着穿好衣服,摇摇晃晃地去刷牙洗脸。洗漱完毕,王勇才算是从睡梦中彻底苏醒。和二叔一起吃完饺子,就在一家人的送行下开车直奔京城。王刚已经买好了机票,到了京城他会开车送王勇和二叔去机场。至于王勇的这辆车就先放在小叔家院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