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唐再续-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茂贞遂纠集盟友王行瑜,歧邠联军近六万,驻军盐厘待战。在兵力对比上,李茂贞六万,而李嗣周仅有三万,李茂贞人数占优。从战斗力上分析,朝廷禁军多是最新招募的市井少年,而李茂贞所率的歧邠联军皆属边兵,俱乃百战之余,强悍勇猛。因此,唐廷与李茂贞的这次对决,胜败不战己知。九月壬午,李茂贞进军兴平,然禁军不战自溃,望风而逃。李茂贞乘胜进军京西的三桥,京师大震,士民逃散。
  陈兵阙下的李茂贞上表请李晔诛首议用兵者,再次野蛮干政。
  是日,自食苦果的李晔不得不贬宰相杜让能为梧州刺史,又流执政宦官观军容使西门君遂于澹州,内枢密使李周憧于崖州,段诩于驩州。乙酉,李晔又下令斩西门君遂、李周渔、段诩,再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极力想保全贤相杜让能之性命。然李茂贞仍然勒兵不解,甲申日竟然进逼临皋驿(临皋驿在长安城西),表示只有处死杜让能才能撤兵回镇。十月,李晔无奈只得将杜让能及其弟户部侍郎杜弘徽赐死。终于,李茂贞逼君杀相,左右朝命,淫…威得逞。随后,唐廷又屈辱地诏以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守中书令,进封秦王,最终在名义上承认李茂贞对山南的事实占领。至此,李茂贞尽有凤翔镇、山南西道、感义军、武定军、天雄军等地。加之关中的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等诸镇也依附于他,李茂贞在地域上势力空前。
  李茂贞先是擅攻山南,坚请节旌,继而违诏抗命,言旨不逊,更甚陈兵京郊,逼杀执政。其一连串的举动都是对朝政干预的极端表现。不仅如此,在新一届执政大臣的人事任命上,朝廷以内侍骆全瓘、刘景宣为左、右军中尉,东都留守韦昭度为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御史中承崔胤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此辈也多为李茂贞属意之人。从此,朝政落入李茂贞为首的关中藩镇之手。有书载:“自是朝廷动息皆察于那、岐,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镇以邀恩泽。”又云:“有崔铤、王超者,为二镇(邠、岐)判官,凡天子有所可否,其不逞者,辄诉于铤、超,二人则教茂贞、行瑜上章论之,朝廷少有依违,其辞语已不逊。”
  总之,通过此次干政,李茂贞在权力上达到一个新的顶点,自此“始萌问鼎之志”,“朝廷不能制”。
  其罪二是耀武阙下,扶植代言。
  景福二年之后,李茂贞在权力和地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史称“时茂贞有山南梁、洋、兴、凤、岐、陇、秦、径、原等十五余郡,甲兵雄盛,凌弱王室,颇有问鼎之志。”李茂贞干政也随即进入新的阶段。
  乾宁元年(894)正月,李茂贞以拜谢李晔赐封的名义,亲率大军自凤翔入朝,“大陈兵卫,献妓女三十人”。这次入朝的真正目的是对李晔代表的唐廷进行武力示威。李晔知其来者不善,在内殿赐宴,盛款李茂贞。而李茂贞对李晔的谦恭态度十分满意,耀武数日之后归镇。李茂贞这次入朝使李茂贞的野心得到了进一步满足,在“挟天子令诸侯”的道路上又踏出一步。此时踌路满志的李茂贞已自视为大唐王朝的监护人,把李晔当作他的掌中傀儡。
  李茂贞干政的方式也随即由违诏抗命、兵戎相见的极端手段变为在朝臣中扶植自己的代一言人,通过自己上表奏言来干预朝策制定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其实早在此前,李茂贞就己经为自己物色好了代言人,那就是时任宰相崔昭纬。崔昭纬阴结那、岐,为之耳目,杜让能朝发一言,二镇夕必知之。景福二年李茂贞一逼京师,迫杀宰相杜让能,就是出自崔昭纬的唆使,史云:“崔昭纬心害太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杜让能,密遗茂贞书曰:‘用兵非主上意,皆出于杜太尉耳。’”于是,李茂贞陈兵京西,上表列杜让能之罪,力逼李晔诛之。而李晔迫于李茂贞的军事压力,只得赐杜让能自尽。其实,这背后都是崔昭纬的主意。
  至乾宁二年,宰相崔昭纬更是与“李茂贞、王行瑜深相而结,得天子过失,朝廷机事悉以告之”。二月,李晔任命李谿为宰相,与韦昭度共同…执政。李茂贞、王行瑜听信崔昭纬之言,遂上表奏称“李谿奸邪,昭度无相业,宜罢居散秩”。李晔辩称:“军旅之事,联则与藩镇图之。至于命相,当出朕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大唐天子最后一点权威。但李茂贞、王行瑜丝毫不留颜面,仍上表论列不已,并有“讥诋朝政”之言。最后李晔只得妥协,宰相韦昭度称疾罢为太傅致仕。三月,李晔被迫又罢李谿为太子少师。这次中枢人事任命的变动标志着李晔代表的唐廷在军政和人事上彻底向强藩干政妥协。
  李曜论其罪三,河中争帅,通宫谋废。
  此事发生不久,而且李曜自己就参与其中,过程不必赘述。但是其中也有值得一思的地方。比如说王行瑜和韩建参与武力逼宫的动因,流传世上的说法很清楚:“王行瑜求尚书令不获,由是怨朝廷。畿内有八镇兵,隶左右(神策)军,郃阳镇近华州,韩建求之:良原镇近那州,王行瑜求之。宦官曰:‘此天子禁军,何可得也?’”。所以王行瑜和韩建出兵的根本动因,是他们想要兼并神策行营的外镇兵以壮大自我实力的愿望遭到了朝廷拒绝,而狂妄自大的王行瑜不切实际地求领尚书令也未得逞。且,王行瑜和韩建对控制河中这块地盘并没有明显表示出多大的兴趣,因此还犯不着为了河中帅位而与唐廷兵戎相见。
  然而李茂贞则不同,除了“河中争帅”,此时的他没有其他与朝廷结怨之事,但他目前急于拓展地盘,为了达到干政目的可以不惜与朝廷动武。所以当三帅合力保荐王珙未果之后,李茂贞主导这次出兵逼宫的可能性最大,而王行瑜和韩建的参与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可避免地与河中事务纠缠在一起,三镇此时在这个问题上只能共进退了。因此李曜百分百肯定,在这次三镇逼宫的行动中,李茂贞是处于核心和领导地位的。
  乾宁二年五月甲子,李茂贞等三镇率军进入长安,在未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迅速控制了这个大唐王朝的都城。随后,三帅奏称“南、北司互有朋党,堕紊朝政。韦昭度讨西川失策,李谿作相,不合众心,请诛之”,再次逼迫李晔诛戮宰相重臣。可是还没等李晔答应,李茂贞、王行瑜等就擅自在都亭驿将韦昭度和李谿处死,同时还杀死了枢密使康尚弼及宦官数人。李茂贞等藩帅擅杀执政大臣明显带有清除异己之意,根本没有把李晔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大唐天子的权威在藩镇野蛮干政面前丧失殆尽。
  随后,李茂贞等又以“王坷、王珙嫡庶不分”为由胁迫李晔收回诏命,重新任命王珙为河中节度使,罢王珂于同州;同时任命王行瑜之弟、匡国节度使王行约为陕州刺史,以控制潼关要塞,扼守关中大门,直接威胁河中。
  最后,还不肯罢休的李茂贞等三帅竟然谋划要废掉李晔,拥立吉王李保为帝,立一个完全听命于己的新皇帝。好在,就在李晔命悬一线之时,李克用终于起兵南下。沙陀大军既然杀到,李茂贞等三帅不得不暂时中止计划,李茂贞、王行瑜各留兵二千人宿卫京师。三帅皆回镇备战。
  此次以李茂贞为首的恶性干政,引发了河东李克用的激烈干预。在李克用沙陀铁骑的打击下,李茂贞的盟友韩建臣服,王行瑜被杀,宰相崔昭纬被罢,三镇逼宫谋废的计划也随之破产。李茂贞虽然抽身得快,没有与李克用发生正面冲突,但应该承认的是,他凶猛的发展势头遭到暂时压制。但事实上,无论是李曜,甚或李克用本人,都认为当时应该直接击败李茂贞,然而李晔不准。李克用迫于“天下悠悠之口”,只得半途而废,回镇河东。至于再引出朱温偷袭河中、李曜大破汴军等事,就不必再提了。
  李曜所述李茂贞其罪四,是截掠京城,舆驾播迁。
  经过晚唐武臣跋扈叛乱之后,李晔对藩镇和神策军将均己失去信任,开始谋划宗室执掌兵权。其实早在景福二年,李晔“以藩臣跋息,天子孤弱,议以宗室典禁兵”,就已有所行动,他先后诏封扈跸都头曹诚为黔中节度使、耀德都头李挺为镇海军节度使、宣威都头孙惟展为荆南节度使、捧日都头陈佩为岭南东道节度使,四人并同平章事。而这些方镇当时均并不在唐廷的实际控制之下,故这次任命均属遥领,其实意在于解除这些禁军军将的兵权。
  李晔为了建立朝廷可以信靠的力量,转而开始信用宗室诸王。这与安史之乱唐玄宗任命诸子收复河山是基于同样的考虑。乾宁二年八月,饱经兵患的李晔自石门返回长安之后,立即着手于神策军之外,另置了安圣、捧宸、保宁、宣化等军,命宗室诸王统领,号“殿后四军”,史书记载这支力量约有“万余人”,构成了李晔打算重建天子权威的基础力量。此外,李晔还诏命嗣延王李戒丕、嗣覃王李嗣周又各自招募数千人的队伍。李晔让宗室诸王公开招募部队,根本考虑仍是壮大自己的可以信重的力量。这也是李晔为代表的唐廷对维护李家王朝所做的最后挣扎。
  如此,此时的大唐禁军就正式分为两大系统,一支是神策军,中唐以后一直为宦官统掌,但到了晚唐,神策军受到乱军和藩镇军的多次打击,宦官各自依附强藩,导致神策军派系林立,内讧不断,加之神策军粮饷匾乏,士卒贫弱,严重影响了其战斗力,己不能担负保卫皇权的重任。另一支力量就是李晔仿照藩镇牙军、亲军模式设置的安圣、捧衰、保宁、宣化等军,也即天子亲军,兵力应在万人以上。但这支力量主要是由长安市井少年组成,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更没有经过战争的历练,战斗力极差,加之统领这支力量的将领是宗室诸王。他们久居深宫,没有任何指挥作战的经验。后来的史实证明,李晔打算依靠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亲军”部队来抗衡业已完成的“强藩干政体制”之下百战之余的骄兵悍将的构想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不过,李晔这次举动的另一意义在于,代表中央力量达一百五十余年之久的神策军在唐朝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也宣告终结。其中,李茂贞、韩建为代表的神策军将集团的跋扈干政是促使神策军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而此时的李茂贞是何作为呢?乾宁二年末,“(李)克用既去,茂贞骄横如故,河西州县多为茂贞所据”。李茂贞扩张的势头仍然强劲,他不仅没有受到李克用的直接打击,还趁机依靠地缘之利抢占了王行瑜原有的地盘,将邠宁镇变为自己的属镇,并控制了河西的保大(鄜坊、保塞(延州)诸镇。羽翼又丰的李茂贞的政治野心并未殄灭,他“挟天子令诸侯”的梦想还在滋生。而此时李晔的种种设想与勾画,正好成了野心家的借口。他见朝廷大肆招募筹建新军,“茂贞以为欲讨己,语多怨望,嫌隙日构”,并“勒兵扬言欲诣阙讼冤”。京师再次陷入极度恐慌之中,百姓们纷纷逃匿山谷以躲避战祸。李晔急命通王李滋及覃王李嗣周分别统领京城各军守卫近畿,延王李戒丕则率新军主力进屯三桥,以备李茂贞。
  面对朝廷的备战,李茂贞更有了口实,借此上表声称“延王无故称兵讨臣,臣今勒兵入朝请罪”。而此时,李克用与朱全忠为争夺河东的战事刚刚结束不久,李克用本人更是密切关注着幽州局势,根本无暇西顾。于是,李茂贞趁机引兵进逼京畿,覃王李嗣周率领天子亲军与李茂贞在娄馆发生激战,官军败绩。岐军顺利地击溃中央军,进抵京郊。李晔慌忙遣使向李克用告急求救,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此时,延王戒丕上言:“今关中藩镇无可依者,不若自鄜州济河,幸太原”。李晔只得逃向太原,再次舆驾播迁,又一次吞下了制衡强藩失败的苦果。李晔的这次逃离,也是自安史之乱之后唐廷勾画的“关中藩镇制衡格局”的最终失败。李茂贞遂率军进入长安,大肆抢掠破坏。
  七月癸巳,李晔一行到达渭北,镇国节度使韩建派其子韩从允迎请,请驻蹿华州。李晔无法,只得滞留华州。同样出身神策军将的韩建不仅趁机截留四方贡奉,大发横财,而且还跋扈干政,屠戮宗室,为祸更烈。李茂贞逼宫反而形成了由小藩韩建暂时“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格局,实乃特殊情况使然。
  而最近韩建屠戮诸王,李曜一直觉得背后有李茂贞的影子,说不定此事根本就是李茂贞所暗示韩建而为。其目的就是最终彻底消灭了李晔的贴己力量,当然这或许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或许只是意外,天意而已。
  而此时,正跟河东大战一场,受损不轻的另一强藩朱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