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等他到了我这个年纪,才能明白吧!”轻轻一叹,陈季常就将目光又投回到战场之上。
    此时的战场上,杀伐依旧,可是打眼一看,就知道胜负已定。高氏兵马、诸部蛮兵,死的人越来越多,晋军手中得刀,染上的人血也越来越多,可是,饶是蛮兵放下兵器,跪地投降,却也不能逃脱被杀的命运。
    对付蛮人,一味地讲仁义道德,是没有用的,只有用刀枪,将他们打的怕了,这才能保证他们的忠心。或许,这也是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后代,可以统治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的原因所在吧。
    弥勒、师宗二部的人,看着迥然不同于宋朝军队的晋军,心中也是怕了,两部头人,阿谢、阿宗二人,更是暗暗啧舌,心中想着,这若不是提前就定下了立场,只怕现在死在晋军刀下的就是自己吧。
    无疑,晋军的铁血手段,给这些蛮人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当然,有的人就会带着这份记忆,到阴曹地府继续颤抖。
    高观音政悲怆的看着自己身后的士兵越来越少,诸部蛮兵更是惨死无数,心知自己再也无力回天,只好拔出战刀,看了眼生他养他的点苍山,然后,抹脖自尽。
    高观音政一死,战事也很快结束,苍山一战,敢于抵抗晋军的最后一拨大理兵马,就此覆灭。
    
   

第404章 安定大理(上)
    苍山一战,激烈无比,最终,高观音政兵败自杀,高氏兵马死伤惨重,各部蛮兵,更是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晋军全部杀死在了苍山脚下。
    当将士们打扫清理战场的时候,高氏兵败,蛮兵尽失的消息,立即就被十几路通讯兵带到了大理国的每一个角落,当然,至此大理国的称呼真正的已然成为历史,代之的是,云南行省。
    行省,这是顾同当初就定下来的对于大理故地的统治手段,并且将行省治权、兵权、财权一分为三,总督之下,设立提督兵马使,财税转运使。不过对于第一个行省长官——云南总督段智祥来说,总督之位,不过是虚设而已。
    苍山大战之后,晋军主力,就全部开赴进了大理城,一来,是继续施展武力,震慑大理诸派暗藏不服之心的势力,二来,也是为了继续用兵各处,将所有城池一一收复。
    进了大理城后,陈季常就成了那个最忙的人了,不仅要调遣一路路将士,分赴云南行省的八府、四郡、四镇,接受大小城池,还要安排这些城池的管理和治理,不然用兵几个月,打下来的这片土地,恐怕就要变成一片乱地了。
    好在苍山脚下的鲜血还未消散,兴许是空气中的血腥味儿太过浓重了,凡是晋军所过,大小城池,莫不敢拒之城外,纷纷开门迎入,以示降服。
    不过这样一来,确实也大大削减了将士们的压力,连番苦战,纵算是铁打的人,也累的没有几分力气了,更不要说,这些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了。
    八府、四郡、四镇,支撑着整个新的云南行省,当这些城池,纷纷到手之时,也标志着,晋军完全占有了以前的大理诸地。
    就在陈季常安排着一项一项的后续事宜的时候,赶在雨季之前,从长安城运到大理城的最后一批粮草,也渡过金沙江运抵大理城下,看着山一样的粮草,一直都为后勤担心的陈季常,此时内心大安。大理初步平定,战士们不可能立即撤兵,至少也要等到年关时,将大理的一切一切都铺垫好之后,南征大军,才会撤退,当然,驻兵是不可避免的了。
    担当粮草押运任务的杨修义是当初最先在蜀地相应沈复,并且力助锦衣卫开展行动,打击吴曦势力的官员,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云南行省的财税转运使,顾同一纸令下,自觉是机遇的杨修义,二话没说,就千里迢迢的赶到了大理城。
    见到陈季常,杨修义先是将粮草一一交付,忙完公事,这才在陈季常的陪同下,于大理城最好的酒楼吃宴,作陪的还有耶律楚材、王韬、李好义、李好古、杨巨源等人。宴席之上,杨修义代表顾同勉励慰藉了南征将士一番之后,这才向陈季常细声询问南征的具体情况。
    陈季常叹了口气,说道:“十万大军南征,死伤三万余人,伤残者也有七八千,比例不可谓不大,季常对不起主公厚望,惭愧、惭愧。”
    这些天来,始终不愿意面对南征伤亡惨重这个事实的陈季常,当着杨修义的面,还是将这个话说了出来,其中不乏提醒杨修义日后在云南为官,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像自己一样,大意失荆州。
    杨修义也没有想到南征之战,死伤会这样大,渐渐融入晋军的他,自然明白,即使是在面对女真铁骑的时候,长安一战也没有死伤这么多的人,却不料看似简单的南征居然会这么惨烈。收起心中原有的几分轻视,杨修义沉重的说道:“逝者已逝,元帅节哀,主公已经下令,要我等在苍山之下,勒石铭功,我看,倒不如就修一个江山永固碑,将战士们埋葬于此,一来,可以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二来,也能时刻提醒那些蛮人,不要忘了苍山激战!”
    杨修义的话,立即迎来了军中诸将的无比欢迎,尤其是贸然发动大理城攻夺战的李好义,心怀惭愧的他,知道南征一战,死伤会这样惨重,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大理城下的那一战,因此,一直以来,他都想着为死难的将士们做些什么,恰好,杨修义的话,给了他一些提醒。
    看着陈季常,李好义哽咽着声音说道:“元帅,杨大人所言在理,我看,这件事倒不如就让末将去负责吧!”
    陈季常自然清楚李好义的心思,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对李好义冷处理着,就是想给他一个教训,好让他明白战争无小事,一着不慎,死伤就是无数,现在倒也觉得,罚也罚够了,是该给李好义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了。
    “既然你有这个心思,那么这件事,你就去负责,我没有多的要求,只要这座江山永固碑,真正的成为镇住我云南的一块基石,千百年之后,无论是谁,敢怀有异心,那么就让这座江山永固碑告诉他反叛的代价吧!”陈季常脸色一冷,语气之中,满满的都是杀意。
    强烈的杀气,让杨修义心中一颤,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自己有些小瞧这个在晋军之中,威望仅次于顾同的人物了。
    瞬间,杨修义对于陈季常,也越加的敬畏了,当然,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并无半分的强迫在其中。
    酒宴完毕,陈季常与诸将还有杨修义进入军营,又商讨了一番关于安定大理后续事宜的事情,言谈之中,收获却也颇多。
    尤其是杨修义,按着来之前顾同提供的几个思路,提出来要将云南地区进一步靠近中央王朝,要加紧对于云南地区的治理,而且,开启‘茶马互市’,将云南与巴蜀紧密连接起来,并且通过商业,不断向缅甸、安南、**等地区渗透,迫使这些地方,增强对云南地区的依赖性,从而到达不战而胜的目的。
    杨修义的话,让本来打算一路南下,直接陈兵中南半岛,灭安南等国的军中诸将,也收起了原有的心思。杨修义的话,十分在理,对付这些蛮夷之国,武力震慑加经济控制,才是王道,一味的用兵,不仅会增加己方的压力,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当地土著的反抗,就算是打下来,恐怕也难以有效治理。
    最后,陈季常大手一挥,同意了杨修义的建议,他清楚,杨修义的话,定然有顾同的意思在里面,设置行省,茶马互市,三权分立,恐怕这些都是顾同的一个尝试,有了云南行省,巴蜀、三晋、关陇诸地,难道还会沿用宋金两国的旧制?
    陈季常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南征的这段时间之中,远在长安城中的顾同,却已经着手布局,为改制做准备了。
    只是这样急冲冲的就改变旧制,难道就不怕引来南宋朝廷更大的敌对声音吗?
    瞬时之间,陈季常便为长安城中的顾同开始担心。。
    越担心,陈季常就越明白云南这一步棋的重要性,如果云南模式成功的话,那么在其他地方推行行省制,发展贸易,进行官制改革势必会卓有成效,反之,一旦云南这边没有开好头,怕是其他地方的抵触声音会更加的多。
    想到这些,陈季常瞬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有些沉重了,不过,他没有害怕,迎难而上,一向是晋军的传统。
    “修义,你就放手去做,既然主公命你担任云南转运使,那么定然是将诸般重任都压在了你的身上,我没有多的话说,你只记住一句,凡是推行政令,有不到之处,就用我的名义,调动各府、各郡、各镇的将士,用武力,来告诉那些本土势力,凡是挡在你眼前的势力,不管是谁,都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一言既出,恐怕又是血雨腥风不断。
    好在杨修义也清楚,推行新的制度,定然会遭遇到无数的阻力,尤其是在这片才打下来的土地之上,很难避免不伤害到本土势力的利益,一旦双方在各自利益之上发生冲突,流血牺牲,自然在所难免。
    不过有了陈季常的话,杨修义心中大概也是有了底气,毕竟只要军队在这里一天,那么那些本土势力,就要掂量掂量,要不要鸡蛋碰石头了。
    “元帅放心,修义自然会以主公托付为己任,鞠躬尽碎,不敢有所懈怠。”杨修义脸色一振,改革的路上,不管是刀山还是火海,他都将一无反顾。
    陈季常点了点头,不过又担心杨修义一人难以应付的过来,于是就对着身旁的耶律楚材还有李好义说道:“楚材、好义,你二人就好生配合杨大人的工作,楚材要多多学习理政,好义,你就负责带兵,凡是有人敢于反对杨大人和他的政策,你就按我说的去办,不管发生什么,后果我来担。”
    陈季常的话,让耶律楚材心中一喜,能够在行省制推行之初,就参与其中,其收获,定然不会小的。比之耶律楚材,李好义的内心则是一阵苦涩,他明白,恐怕大军回撤的时候,留下来担任云南行省提督兵马使的人选,就是他了。
    
   

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
    会议徐徐进行,等到夜已三更,众人这才意兴阑珊的止住了话题,将后续未尽的议题约定来日商议。
    杨修义、耶律楚材等人起身各自回住处歇息,陈季常却单独将李好义留了下来。
    “知道我为什么要将你留下来吗?”陈季常看着一脸郁闷的李好义,悄声问道。
    “元帅,末将知道错了。”李好义自然明白陈季常所说的留下来是什么意思,留下来,不是说众人散会,将他一人独自留下,而是说将他选做云南提督兵马使,留在大理,镇守边疆。
    “呵呵,坐下说吧!”陈季常未置可否的看了眼李好义,一边示意坐下说话,一边继续言道:“你说你错了,那你说说,是错在了什么地方?”
    第一次,陈季常和李好义谈论起大理城攻夺战,其实,这个话不说出来,将会始终是个心结,陈季常不想李好义想的太多,故而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时机。
    “元帅,末将不该为了一己私利,不该为了功名业绩,置万军生死于不顾,南征伤亡如此惨重,都是怪末将的任性,元帅,我愿意留下来,陪伴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李好义深深地低下了头,看也不敢看陈季常,可以想象,他心中的愧疚是多么的严重。
    “我不是听你说这些话的。”陈季常叹了口气,看着李好义的样子,他也心痛,但是有些事情,不说出来,往往会折磨一个人一辈子。
    “好义,留你下来,其实不只是想让你在这里戴罪立功,更多的,是想借这个机会,好好磨练磨练你!”陈季常说道:“其实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看着晋军之中,随着主公起家的老兵,立功无数,觉得自己以及巴蜀归降过来的将士们,没有寸功,难以抬起头,所以,想趁着大理一战,多赚取些功勋,好尽快融入军队,这些想法,其实本无可厚非,军人,就该有荣誉心,羞耻心,知不足而勇于弥补,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丧失了理智,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谁也知道,往往一个将领的决定,死去的不只是你麾下的士兵,更是战士们身后的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为将者,当三思而后行,慎之又慎,宁可小心翼翼,也不能贸然行动。我这些话,你可明白?”
    陈季常说完,李好义就一直在思虑着前者所说的话,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吧,他才抬起头,“元帅,谢谢你。”直到现在,李好义才懂得了陈季常的用心之苦。
    陈季常挥挥手一笑,说道:“其实你应该谢谢主公才是,此次大军南下,知道为什么要以老巴蜀军队作为主力吗?就是为了给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是为了能够让你,好古、巨源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