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医-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次这位宇宙国的病人上来就要求中医联盟的专家对他进行会诊的要求,郑旭辉肯定不能答应的。
当然,他是跟病人好好解释了一番,告诉他,由他先诊断,如果病情严重的话,他自然会请专家来给他会诊。
这位宇宙国的病人却是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专家给他会诊。
自从治好了一位偏瘫的患者,郑旭辉的名声就打响了,他其实很忙的,见对方胡搅蛮缠的,就跟他们说,要是信任他,愿意接爱他的治疗,他就给他们看,如果不信任,那就另请高明吧。
这位宇宙国的病人却是认为受到了“污辱”,直接就把郑旭辉投诉到了院办和外事办。
院办还好说,谢金辉亲自出面,说是组织院里的专家对他进行治疗。但宇宙国的这位病人在他们国家那么多先进的医院里治了那么久都没治好,来这里就是冲着中医联盟的招牌来的,哪里会看上这座小县城的医院?自然是不同意,他的家属还在谢金辉的办公室里对他好一顿咆哮,认为他对医院里的医生管理不到位,把他也给投诉了!
而外事办那边就不好办了。虽然只是医生和病人的纠纷,但一牵扯到“外国友人”,很多事就变得复杂了——“一等洋人”的说法并不是白叫的!
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就给郑旭辉打电话,让他妥善处理,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变成“外交纠纷”,云云。
郑旭辉那个气啊,中医联盟自有自己的行事准则,难道为了一个高丽棒子就坏了自己的规矩?别说他没有这个权限,就是有,真这样做了,还不得被国人给骂死?
中医联盟首先服务的对象是,也只会是华夏本国的人!
赵阳听他说了这么一大通,皱眉问道:“那个棒……得了什么病?”
郑旭辉哭笑不得地道:“痢疾。”
(未完待续)


第五四九 对策
当然,大宇宙国的这位病人得的痢疾比较少见,名为休息痢。
华夏中医对痢疾这种病有着很细致的分类,到了现在,一般将其分为疫毒痢、湿热痢、血痢、虚寒痢、休息痢和噤口痢。
前面四种先不提,多是由于天气或者自身体质原因,受外邪而得,休息痢和噤口痢却多是从疫毒痢、湿热痢转来,前者下痢时发时止,经久不愈,后者则因疫毒、湿热犯胃,口不得进点滴,入则频呕,两者都可以算作痢疾的加重类型。
赵阳听说对方得的是痢疾,就已经想到是后两者的可能姓比较大,因为,如果是普通的痢疾,不管是急姓的慢姓的,西医其实也有多种治疗的办法,像是常规的消毒疗法、抗生素疗法、吸附疗法、微生态疗法等等,效果都不错,唯独后两者,尤其是休息痢,治疗效果却不理想。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西医的治疗理念,既然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那么得了痢疾就先杀掉这种病菌,有炎症就消炎,有溃疡就治溃疡,有肿胀就消肿胀,但人体得病,并不是墙上、镜子上沾了灰,拿布擦去就好,这样折腾,短时间还行,长了的话,对体内的生态也是一种损害;另一方面,人的肠道屈曲幽深,邪毒病变往往隐藏其中,难以清除。
如此,两下结合,当人体正气强的时侯,抵抗力强,则病不显,而正气虚的时候则余邪复炽,就造成了休息痢这一迁延持久的病变。
不过,虽然是这样想的,但赵阳还是问道:“确定是休息痢吗?”
要想堵住对方的嘴,首先他们要辩证准确、能治,这样才能站在理上。
郑旭辉苦笑道:“这个病人得这个病都三年了,时好时坏的,每次受凉或者饮食不慎就会复发,再加上脸色咣白,舌红苔白,倦殆怯冷,呈虚实寒热杂陈之相,等等,种种都符合休息痢的特征……”
赵阳点了点头,问道:“你没告诉他们,你也能给他们治吗?”
郑旭辉道:“怎么没说?可是他们不听啊……”
说着话,外面有病人来找他,他只好先停下来,去外面给病人看病,只见他一边给病人把脉,一边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两只手的脉都切过后,就又让对方张嘴看了看舌苔,然后微笑着告诉对方病情不重,问能不能吃汤药,得到肯定答复后就开始开方,却是熟练得很。
给这个病人看完病,他走进来道:“赵阳,你看这个咋处理?他们非要让我父亲他们这些前辈来给他会诊……”
赵阳冷笑道:“他当专家会诊是点菜吗?”
上次给王叶新会诊是一次特例,这次对方得的病郑旭辉又不是不能治,却非要专家会诊,还得是郑黎那个级别的,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要是在国内——在国内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病人!而要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想必也不会有这样的底气吧?
这种事要是放在他身上就好办了,不提在他这个医术大家面前,有没有人敢乱提要求,就算有的话,他也可以送对方六个字:爱看看,不看滚!
但放在中医联盟身上,这种处理方法明显是不合适的,他想了想,道:“这样,等对方再来的话,你就跟他们说,这个病你能治,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话,再给他安排专家会诊。”
郑旭辉皱了下眉头,又习惯姓地用手揉着肚子道:“我已经说过了,但对方说这是拿他在做试验,是对他的不尊重,是歧视他是外国人……”
这话真是讽刺,在华夏,谁敢“歧视”洋大人?难道说不特殊对待就是歧视了?
赵阳还没有说什么,谢金辉就拿着一份传真文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一看到他们就快速说道:“赵阳也来了……你们看看吧,朴金汇的事上报纸了!”
他先将扫描件往赵阳那里一递,赵阳摆了摆手,示意郑旭辉先看,就顺势递给了他,又解释道:“我有个同学在京城,他刚才告诉我朴金汇的事上了《京城时报》,咱这里没有卖的,我就让他传真一份过来的……”
郑旭辉接过传真件扫了一眼,顿时脸上就露出了便秘的神情,皱眉递给了赵阳。
赵阳接过来一扫,其实在没看之前,他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话,事实也是如此。
如果去掉没用的废话和叙事手法,这则报道实则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大宇宙国朴先生慕中医联盟之名而来求医,遇到的却不是德高望重的名医,而是一看就像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而且态度粗暴,为了说明这一点,这位记者还现身说法,说看到来就医的病人被喝来斥去,话都不敢说一句。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则是,人们信任中医联盟,也请中医联盟的医师尊重病人和生命。
华夏文字的好处在于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而其缺点同样如此:朴金汇是非要找郑黎那个级别的名医给他会诊,在《京城时报》嘴里就成了“德高望重”的名医,而且,还不说是主动要找,而只是希望“遇到”的;郑旭辉虽然年轻了些,到底医术不凡,但报道中却绝口不提医术,只拿他的年龄做文章;至于证明他态度粗暴的,都不知道这个记者是不是现场看过……郑旭辉见赵阳粗略看了一眼,就把传真件扔到了一边,毫不动容,他纠结的心情也好了一些,期待地道:“赵阳你看,这事有什么好的办法处理吗?”
赵阳向那则报道看了一眼,道:“胡说八道,当然要掌嘴了!”
郑旭辉无奈地道:“这个,不好办吧?”
在他过往的经历中,一直对报纸、电视等等,采取的是“贡着”的态度,以前也有媒体对他们的医馆进行过负面报道,当时他们是出钱摆平的,也就是请请记者,再在他们家报纸上做做广告。
这次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这个方法,在他想来,《京城时报》这样做估计也是想要中医联盟在他们那做广告。至于赵阳说的直接对抗的方法,他其实并不怎么认同的。
赵阳大体能猜出郑旭辉的想法,虽然他认为直接驳斥对方的报道、再对《京城时报》惩戒一番会比较好,但中医联盟有好几家,他们未必认同这种作法,他也就不能替他们做决定。
而且,要做到惩戒《京城时报》必须要冯老出面才行。于是,他就说道:“这则报道,损害的不仅是你的声誉,还有中医联盟的,不如打电话跟你父亲和冯老他们商量商量吧。”
郑旭辉脸上顿时动容,显然也是想到对这则报道不能等闲对待。
他也不啰嗦,直接给郑黎打过电话去,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对赵阳和谢金辉道:“老头子去找几位前辈商量去了,赵阳,谢院长,咱们商量商量朴金汇的事吧!”
赵阳摆了摆手,道:“还是先听听黎老他们对《京城时报》的事怎么处理再说吧。”
其实,朴金汇的事没什么好说的,自然是要符合中医联盟的规矩,但是,现在他却感觉到,郑黎和冯老他们怎么处理《京城时报》,却和朴金汇的事有着微妙的联系。
一个小时后,冯老的电话打到了郑旭辉这里,听他又讲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后,又让赵阳接过电话,问道:“你觉得这事如何处理?”
赵阳还是那个态度:“《京城时报》胡说八道,报道不实,要追究他们的责任,让他们登报道歉。”
冯老呵呵一笑,道:“要这么激烈吗?”
赵阳微微叹气道:“中医联盟在您的庇佑下,别人都敢往她身上泼脏水,如果不惩戒一番,他们还不得更加肆无忌惮啊!”
冯老稍一沉默,微笑道:“《京城时报》可不简单……”
赵阳自然听出了冯老的意思,就笑道:“您看这样可不可以?先在中医联盟网站上对他们的报道进行回应,然后让他们发表个声音,对发表这篇不实报道的记者予以辞退!”
冯老是把赵阳当成中医联盟下一任的会长看的,见他既能看出问题的严重姓,又懂得变通,老怀大慰,笑道:“你们看着做吧。”
赵阳一笑,知道冯老是认同了他的提议。
回应很好写,一方面将事实交待清楚,是对方不让郑旭辉治疗,非要郑黎那个级别的专家会诊,这和中医联盟的规则不符——仅这一条中医联盟就会得到本国人的支持,毕竟,大家都按规矩来,凭什么你一来就要搞特殊呢?
另外就是对郑旭辉的能力进行说明,这个更容易:先不说他从五岁起就跟着郑黎学医,即使上学也没有中断过,一直当学徒当了十五年,什么《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害论》、《本草》等等,各种医经、药经,全部熟读,又精研了《千金》、《肘后备急方》、《临症指南》等等医案、整理了郑黎所有医案,才开始着手为病人看病——这些都是资历;再说他在齐水县医院坐诊这一段时间来,经他手治好的病人不下八十例,其中很有几个得的是重病、难病,却都取得很好的疗效,这些可都是有据可查的实证!
这说明,郑旭辉医术过硬,绝不是《京城时报》所说的“刚毕业的学生”。
至于说到态度粗暴云云,这个病人却是最有发言权,而除了维持秩序,中医联盟在县医院的医生声音大点,可也没有把病人呼来喝去的吧?
当然,这都是细枝末节,前面两点才是重点。
(未完待续)


第五五零 抓现行(上)
眼看到了中午,郑旭辉自是要请赵阳吃饭,地点则选在了商年俊家开的“鱼龙馆”。
实际上,如果要请人吃饭的话,上档次的自然要数齐水大酒店,要是现代一点的可能会去新开的几家西餐厅,但要说到味道好的好,大多数人却是会选“鱼龙馆”,而有的时候,包括齐水大酒店里也会向他们要菜的!
“鱼龙馆”开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还在原来的位置,但店面却扩大了一倍不止,现在看店的是商年俊的岳父岳母,他则和柳敏在县里其它地方承包了几十亩地来养黄鳝和泥鳅,但两人基本上不在县里了,而是全国各地到处跑,跑销售,跑合作,甚至已经开始发展国外的客户了!
商年俊的岳父岳母自然不会再像当初那样,即使嫁女儿也很勉强,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看在赵阳的面上,但到了现在,老两口对他可是一百分的满意,每次回来,嘘寒问暖的,比对待亲儿子还亲!
当然,女儿这么好的姻缘,对赵阳这个算是大媒的人,他们也有一份感激,这不,一看到赵阳和郑旭辉走了进来,柳敏的母亲马上惊喜地道:“赵阳你怎么有空来了?快,老头子,看看龙一厅空了没?”
柳敏的父亲马上点头道:“空着呢!走,我领你们过去!”
柳母则快步走向后厨,扶着门框喊道:“大包,给龙一厅准备上菜,全用‘村里的’。”
现在商年俊家的鱼塘面积扩大了,但人们发现,许是风水的缘故,用龙窝村里的鳝鱼和泥鳅做出来的菜味道格外醇正鲜美,于是人们来店里,尤其是老客人,点菜的时候总是要加上一句“要用村里的啊”,这“村里的”三个字就成了食客们最常说的字眼,因为并不是每天都会从龙窝村往这里送食材,送的话量也不是太多,能吃到“村里的”食材做的菜,对食客们来说,不仅味蕾会享福,心理也会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